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485节

  后来是一点点收权,形成集权国家。

  而收权,只是表面现象,靠政治手段怀柔收权得到的大一统,就等于股份制公司,暹罗王只是董事长而已。

  而大明属于独资创业公司,太祖皇帝筚路蓝缕创造出来的,占有极强的先天优势。

  暹罗,一旦动摇旧贵族的实权,就会爆发内乱,有点像是门阀世家制,但他们的旧贵族是春秋战国的旧贵族,处于半奴隶制,比门阀还不如。

  大明地方掌权的士绅,是没有能力反抗中枢的,所以皇帝掌绝对权柄。

  暹罗王刘珪也不是有绝对能力的皇帝,根本不可能荡清暹罗境内全部旧贵族,建立一个新的大成王朝。

  “王上,其实效仿大明建立统治,能让您的王权,悠长绵久。”

  滚!

  刘珪没动力了。

  效仿大明构建权力体制,不能让我像大明皇帝那样拥有绝对权力,那我折腾什么?

  我不折腾,难道就不能国祚绵延了?

  还是一样嘛!

  边永悻悻而归。

  进士团,以祁顺为首。

  正在暹罗朝堂上长袖善舞,极力推行汉化,方方面面效仿大明构建权力体系。

  两天后,祁顺找到边永,问他跟暹王说什么了?

  “边大使,您也太实在了?”

  祁顺十分无语:“暹罗乱起来,对咱们才有利呀,咱们是明人,汉化暹罗,就是为了以后统治暹罗而已!”

  边永不吭声,他以大明为荣耀,不希望荣耀因为阴暗而出现污点。

  “罢了,此事你不必再参与了,等雨季过去,就请使团继续西行,出使阿瓦吧。”

  阿瓦和勃固,是缅甸的两个国家,阿瓦在上,被称为上缅甸,勃固在下,是下缅甸。

  勃固在大明翻译成白古。

  两个王朝,因为长达四十年的战争,使得两国耗尽元气,如今正处于喘息的时候。

  是大明的宣慰司,和大明关系自然算是不错的,当然了,只要大明强,和哪国关系都不错。

  “好吧。”

  边永知道,祁顺不会允许他破坏推行暹罗汉化的。

  这是皇帝的命令。

  汉化的暹罗,等占领后,更容易统治。

  “边大使,缅甸两国,并非强国,但根据暹罗史书来看,战争潜力是巨大的,其国国民甚是擅长征战。”

  祁顺嘱咐道:“到了阿瓦、勃固,要以交好为主。”

  “我知道的。”

  要等雨季过去,皇帝还会派人送来大批赏赐物,然后使团就要西行了。

  这段时间,边永就不能入宫面见暹罗王了。

  而另一支使团,从北京出发,穿行中南诸国,于景泰十一年八月,抵达身毒。

  这支使团,是皇帝钦命的,大使是陈嘉猷。

  陈嘉猷是景泰二年进士,会试第一名!

  景泰二年,可是赫赫有名的科举大年,涌现出无数人才,比如现在皇帝重用的王越、余子俊、柯潜、牟奉、林鹗、和维、杨守陈、章格、夏埙、高明、秦纮等等,全是景泰二年进士。

  出使身毒,是陈嘉猷自告奋勇,皇帝初时并不同意,因为陈嘉猷在军机处担任行走,甚有才华,皇帝甚爱之。

  但是,陈嘉猷竭力说服皇帝,认为出使身毒,当派进士,又是陛下近臣,才能在身毒纵横捭阖。

  景泰九年年末,定下来出使身毒。

  于景泰十年三月使团离开北京,足足走了一年零五个月,到访中南所有国家,最终抵达身毒。

  如今控制北身毒的是一个全新的政权。

  陈嘉猷翻译为罗第王朝,于景泰二年建立。

  这样一个年轻的政权,在陈嘉猷眼里,竟显得垂垂老矣。

  第一任国王巴赫鲁尔·罗第,是赛义德王朝信德总督,夺取了首都德里,就建立了新王朝。

  说起来跟开玩笑一样,就如隋末乱世,王世充打下洛阳,就称帝了?天下就威服了?

  然而,这在身毒,并不奇怪。

  占了首都,就可以建国了,剩下的就是传檄而定。

  陈嘉猷听着身毒国王洋洋得意的解释,竟觉得十分玩笑。

  而看完地图才知道,罗第王朝的统治范围,仅限于北方,信德、旁遮普、北方邦等地区。

  大明对身毒,已经十分十分陌生了,还是看元朝史书来了解的。

  在短暂交流后,他才知道,翻译有错误,身毒,翻译错误,更准确的翻译为印度。

  然而,印度上下,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国名为印度。

  这就有意思了。

  这是国家,还是部落啊?

  陈嘉猷发现个有意思的事情,印度竟不知道自己的历史,自己的历史,竟然从他这个明人口中知道的。

  陈嘉猷给罗第王朝君臣讲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讲的竟然是印度历史,何其可笑。

  罗第恍然,原来我们是这样来的呀。

  然后,就没了。

  也没记载下来。

  宫中没有史官,对自己的历史竟仿佛在听故事一样,听完就忘记了。

  而且,印度也没有纸张!

  文字是记在贝叶之上的,和缅甸、老挝、柬埔寨是一样的,都是以贝叶为书。

  历史有错误,陈嘉猷清晰的记着,唐史中记载,唐人将造纸术传入印度,那么印度怎么没有纸呢?

  “我们的纸张很宝贵,要留着记载经文的。”罗第是这样解释的。

  陈嘉猷目瞪口呆,纸张不用来记载文化,竟然记载经文?

  难道印度人不读书吗?

  当然读书了。

  但印度人更偏向于数学和经商,这让陈嘉猷嗤之以鼻,尤其是商贾,若高层注重商贾,那岂不遍地铜臭?

  陈嘉猷预计要在印度居住两到三年的时间,并打通印度通往大明的商道,才能返回大明。

  他的使团,共有782个人,卫兵五千,其中有骑兵、步兵、火枪兵、水师等等。

  使团以举人为主,皆是语言精通之辈,善于外语,到了印度,就得学习当地的语言,然后将一切都记录下来。

  路途遥远,有三人病死路上。

  陈嘉猷要带回去印度的书籍、特产,以及佛教的一切东西,将佛教彻底带回大明。

  他们带来了,皇帝陛下的赏赐物,几百车重要物品,以及大明的书籍、瓷器、丝绸、茶叶、纸张等贵重物品。

  然而,罗第王只喜欢金银等俗物,对书籍置若罔闻。

  居住一段日子后,陈嘉猷请求罗第王允许明使观看印度书籍。

  这一套流程把罗第整不会了,那破书愿意看就看呗,还用允许?咋的,大明的书还不让人看啊?

  真别说,大明的书没人讲,你一辈子也看不懂。

  陈嘉猷得到很多前朝的典籍,似乎很多都是孤本,罗第王竟直接送给使团了。

  在路上,使团就学会了印度语。

  得到书籍后,这些人就开始研读印度书籍,并开始翻译。

  奈何纸张不够,陈嘉猷等人去购买,发现没有地方卖纸,好不容易找到卖纸的地方,价格高得让人咋舌。

  陈嘉猷决定,也用贝叶翻译。

  为什么印度语,像鬼画符?

  因为是在贝叶上书写,写不出正经的字来。

  而大明的汉字为何是书法,因为是在纸上书写的!

  在贝叶上写书法,别开玩笑了。

  “诸君,只能靠记忆了。”

  陈嘉猷开始背,使团的人分一分,把所有书籍背下来。

首节 上一节 1485/2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