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370节
于谦喃喃自语:“是康儿吗?”
“您真的信任他吗?”
“呵……”
“陛下呀,您做事太急了,早晚会得到反噬的,这治理天下,不是您这样治理的。”
“您想给百姓好,可当百姓处处造反您的时候,您可还想给他们好吗?”
“您给的好,就是百姓真的需要的吗?”
“您太天真了。”
“唉,您防着我。”
“不让我去督抚南直隶,却选胡濙那个老滑头,看着吧,您会后悔的。”
有了世俗心的于谦,变得极为可怕。
谁也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同时,皇帝行房之后,也在琢磨于谦的心思。
“陛下,您在想什么呢?”胡贵菊环着皇帝。
她调养几个月,身体才调养过来。
但医者说,她可能再也无法受孕了。
说她不恨,可能吗?
她将这个念头深深埋在心底,不曾告诉任何人。
和她一起入宫的林钰,又怀有了身孕。
侍奉皇帝很久的陈氏,陈献章的女儿,也有了身孕。
这年前的时候,宫中几个贵人都有了身孕。
“朕在想邢国公呢。”
朱祁钰并不在乎外戚干政,他不像太祖皇帝那样死死防着外戚,因为外戚干政,是永远无法避免的事情。
张太皇太后不也执政七年吗?
想摒除外戚干政,就得让皇帝活得久,儿子岁数大,千万别早死,否则要么就会出现权臣,要么就是外戚干政。
这是没办法的事,堵不如疏。
“邢国公手握兵权,陛下您不担心吗?”胡贵菊大着胆子问。
“不至于,朕没有对不起邢国公,他没有造反的必要。”朱祁钰说着玩呢。
千万别拿大义来框束一个人。
在权力面前,那些都是扯淡的,权力会推着人往前走的,所以说诸葛亮伟大。
在帝王眼里,最好的臣子就是诸葛亮这样的。
“只是五十万雄兵啊,都出自他的手里,难免会影响他和朕的感情。”
您不还是担心嘛?
胡贵菊小声道:“臣妾说话,可算干政?”
“在朕的塌上,算什么干政?不过你我夫妻间的悄悄话罢了。”
夫妻二字,触到胡贵菊的神经,喜上眉梢,道:“陛下,您可调于冕回京。”
朱祁钰瞳孔微缩:“接着说。”
“臣妾说完了。”胡贵菊耍个滑头。
没错,想控制圣人于谦,得用于谦的名声;可想控制一心封王的于谦,得用他的儿子。
于谦只有独子啊,没了儿子,他当王当个寂寞呀。
见皇帝半天不吭声,胡贵菊唤了一声,压不住心中的喜悦,继续道:“邢国公在朝中没有对手。”
又说到点子上了!
这件事错的根源在朱祁钰身上。
当初了为了瓦解军中军头,硬生生把于谦塞进去,封于谦为国公,平衡军中势力。
这样一来,于谦从文官变成了勋贵。
在文官这边就没有对手了。
本来文武对立,皇帝才能稳如泰山。
于谦本身是文官,在文官里面名声极好,如今变成了勋贵,等于两头逢源,压根就没有天敌。
所以皇帝才会苦恼。
“如何解?”朱祁钰看着胡贵菊略显发福的脸庞,白皙圆润,却真的好看。
不愧是胡濙的孙女,女中诸葛。
“朝中资历比邢国公高的,年纪比邢国公大的,比比皆是,他却又是国公,又是首辅,您说人心会服吗?”
胡贵菊这话说得胆子太大了。
这句话还有一层深意,就是邢国公震古烁今的战功,带来的光环,正在消散。
应该找到机会,把他的光环打散。
皇帝才能拿捏他。
“你觉得谁合适?”朱祁钰又问。
“陛下,臣妾不过后宫妇人,哪里知道前朝那么多官员呀?”胡贵菊不敢说。
她爷爷最合适!
朱祁钰揽着她:“朕能娶你,泼天之幸。”
“臣妾嫁给圣上,才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胡贵菊要跪下谢恩。
朱祁钰蠢蠢欲动,想再来一次,但想到太医的忠告,暂且压制吧。
胡贵菊也想,问题是皇帝遏制自己,她也不敢要呀。
只能偷偷的用手……
除夕夜里,各宫过得都不太好。
宫中位分最高的几个嫔妃,皇后、淑妃,都没得到封赏,反而位分低的,都得到了封赏。
景泰十年,大年初一。
朱祁钰却在养心殿看奏章。
“皇爷,安南急报。”
朱祁钰以为是安南又打仗了呢,结果是边永的奏章,厚厚的密奏有两本书厚。
都是以日记的形式写的。
像是在和皇帝聊天,用这种写法,能让皇帝感受到边永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态,有担忧、有惊喜、有疑惑,能让皇帝置身其境。
朱祁钰看得津津有味,直到看到买到了玉米种子,立刻问道:“刘震海可有密奏传来?”
“回皇爷,腊月二十九有密奏传来,上面并未写‘急’,所以暂时没看。”冯孝回禀。
因为宫中忙乎过年,没时间看。
很快有太监送来。
刘震海在密奏中写到,潘本愚率领大批船支,抵达广州,上面是所有购买清单。
朱祁钰认真看,还让宫中太监过来参谋。
百官家中正在过年,现在诏来议事,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了。
采购清单里,有两船玉米种子,一百多艘战船,军械若干、生活用品若干,还有一些其他的种子。
每一样造价都非常高。
西夷这是把大明当成肥羊了,往死里薅羊毛。
“皇爷,这价格也太高了,这玉米种子,用丝绸来衡量?”冯孝倍感无语。
“买!”
朱祁钰道:“所有种子,一概都买,并告诉那些商贾,大明收购所有种子,皆用丝绸交易!”
“皇爷,商者巨贪,皆不讲信誉,您若是大肆收购,他们肯定以次充好,欺骗咱们。”冯孝不相信商贾。
“无妨,骗咱们,说不定也是好东西呢。”
朱祁钰不在乎:“告诉他们,种子和书籍,大明大肆收购,皆用瓷器、丝绸来交易。”
“皇爷,他们都是未开化的,书籍有什么用呀?”冯孝不解,大明的书籍才代表着最高文明。
“冯孝,切莫坐井观天呀。”
“啊?”冯孝都懵了,大明是井?您开玩笑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