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277节

  杨士奇一介布衣,却登堂入相,名垂青史。

  姚广孝一个和尚,却左右大明兴衰!

  民间会有多少杨士奇?多少姚广孝?

  为什么中枢不能挖掘他们呢?

  “姚卿之言甚是有理。”

  “纵然进士当中人才多,但秀才何尝不能磨砺成大才呢?”

  朱祁钰颔首:“应该给秀才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也让中枢看看,谁是真人才。”

  但白圭却反对:“陛下,若秀才便能参政,那未来谁会认真考取进士呢?”

  姚夔反驳道:“话不能这样说。”

  “秀才终究只是辅佐,只是考量罢了。”

  “不可能凭借安置流民之功,就能登堂入相。”

  “科举终究是正途,秀才经过历练之后,如何就不能继续考取科举了?”

  “本阁的意思是,给他们一个历练的机会,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姚夔说得很明白。

  因为地方人手不够,临时征召,给些好处而已。

  也能让秀才、举人提早观政。

  朝堂也能及早发现、挖掘人才,物尽其用。

  历朝历代多少沧海遗珠?为什么一到乱世,民间就大批涌现人才呢?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中枢要及时挖掘人才、使用人才,物尽其用,人尽其能,才能正常运转下去。

  “就按照姚卿说的办!”

  “安置流民,是重中之重,当军民一心,官士齐心。”

  朱祁钰拍板:“将其定为定制,可允许秀才、举人参知政事,必要时候,地方官府可征召士人为国效力。”

  “陛下圣明!”姚夔躬身下拜。

  “内阁给各地下旨,流民之事一定要重视,若谁做坏了、做错了,一律按律查办!”

  朱祁钰再次叮嘱:“同时,严防地方官员懒政怠政,将流民驱逐出境、或杀害流民、不予安置、安置时收受贿赂等情况,一经发现,本人革职流放,家族充军!”

  朝臣撑起眼皮子,这惩罚够重的呀。

  不过,也能理解,千万流民,威胁到了统治地位,皇帝能不急吗?

  “陛下。”

  胡濙缓缓开口:“您给秀才、举人一个出头的机会,老臣认为甚是妥当。”

  “但您考虑过没有,中枢用不了这么多人呀。”

  “就如洪武朝,举人尚且是香饽饽,到了永乐朝,进士满地走。”

  “如今又有多少进士,因为朝中没有位置,尚且在地方蹉跎。”

  “而您大肆启用秀才、举人之后,那些十年寒窗苦考上来的进士,他们会如何想呢?”

  “届时朝堂里官位不够,您的好心可就变成恶意了,却会滋生官员的不满。”

  胡濙不是呛皇帝,说的是实情。

  大明官吏实行的是递补,一个萝卜一个坑,死了一个,后面的进士才能递补进去。

  官位毕竟是有限的,官员却多如牛毛。

  皇帝却又大肆提拔秀才、举人,现在尚且能安置,等过些年呢?朝堂人才井喷,必然会导致有人闲置、有人坐冷板凳,他们作何想法呢?

  姚夔语气阻塞,他确实没考虑以后。

  朱祁钰斟酌:“人才多是好事,是朕之愿想,但人才太多,也愁人呀。”

  两宋严重冗官,拖垮国家财政。

  而且,大明是明目张胆的世袭制,老子当官,儿子名正言顺在朝廷领一份薪水,还要荫补。

  再加上乱七八糟的亲戚,都会安置进各个衙门。

  这些人还会继续生大批孩子,继续霸占官位,久而久之,他们内部已经卷得不行了。

  皇帝又往里面塞人,这就导致一个罐子,已经快塞爆了,能不斗起来吗?

  “老太傅,若朕有蒙元之疆域呢?可否用得了这么多人才?”朱祁钰问。

  “陛下,不在疆域大小,疆域越大,盘根错节的关系越多。”

  “您新占一地,总要用些当地人吧?”

  “再往里面一点点掺沙子,用自己的人,那些新土地才能慢慢被大明控制。”

  “而您为了控制疆域,自然还要引入新的人才。”

  “就入河流,需要新的水源,若池水一动不动,就成臭水沟了。”

  “如此一来,原地贵族、各方势力的人,新人才,新地方也会被挤爆的。”

  胡濙慢悠悠道:“您疆域越大,看似人才稀缺,其实地方已经被人才挤爆了,人才反而没有上升的空间。”

  这是大问题。

  洪承畴的怀才不遇,不恰恰说明人才机制出了问题吗?

  必须得给士人一个上升空间,尽量保持中枢是一团活水,即便偶尔有污垢,也能被新鲜的水冲刷干净。

  朱祁钰站起来,躬身一礼:“还请老太傅赐教。”

  朝臣也都看向胡濙。

  胡濙跪下回礼,斟酌道:“老臣倒是有一策,能暂时缓解危机。”

  “老太傅请说。”

  “老臣之策,虽然可行,但最多百年,便会积劳成疾,反而矛盾会爆发得更严重。”

  胡濙苦笑:“取消吏员,改用官员!”

  姚夔一愣,这是什么破办法?

  这不是天下大乱之策吗?

  “老太傅,那您考虑过财政需要支出多少俸禄吗?”耿九畴问。

  胡濙苦笑:“耿尚书,那您说,如何缓解人才过剩带来的问题?”

  耿九畴摊摊手:“下官看,干脆不理便是,官途本就逆水轻舟,哪来的公平可言?”

  这话纯属耍无赖了。

  “耿尚书,就说您的儿子耿裕。”

  “您设身处地的想,耿裕才华抱负皆属一流,出将入相的人杰,却郁郁不得志,没有晋升的机会。”

  胡濙问:“您心里作何想法?耿裕会作何想法?”

  耿九畴不说话了。

  没错,他儿子耿裕有出将拜相之能,不说皇帝青睐,朝臣也看出他的才能,让他去坐冷板凳,他这个当爹的第一个不乐意。

  良禽择木而栖,自然是换个地方施展抱负喽。

  “将心比心,您如此明事理之人都受不了,何况天下人喽?”胡濙道。

  “可也不能放开官吏之别呀。”耿九畴打心眼里瞧不起吏员。

  吏员多是地方为富不仁大户人家子弟当的,都是些坏得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王八蛋干的,这些人对百姓敲骨吸髓,不堪入目。

  若给这些人上升渠道,让他们跃居朝堂,天下必然大乱。

  “那你说说。”

  “是想让耿裕坐冷板凳,郁郁不得志一辈子?”

  “还是打破官吏壁垒,放开吏员的上升渠道?”

  胡濙反问。

  王复嗫嚅道:“打破壁垒,也是治标不治本呀,等到吏员被填满后,还是要面临人才爆炸带来的后患。”

  “所以老夫说了,只能缓解目前的压力,是治标之策。”胡濙苦笑。

  “老太傅,就算让官员去做吏员的事务,您认为如秀才、举人般的天之骄子,会愿意做吗?”王复释放致命一击。

  胡濙冷哼一声:“只要令进士从吏员开始做,由不得他们不愿意。”

  制定政策的永远是中枢。

  天下百姓没有选择权。

  看着朝臣讨论,朱祁钰喝了口茶,安静道:“老太傅的话,说进朕心坎儿里了。”

首节 上一节 1277/2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