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267节

  没看皇帝因为流民发愁吗?

  一千多万流民啊,填饱肚子是个大问题,还望大明引人?

  马昂行了一礼:“姚阁老,这建造工人,在热河五天六个铜钱,还得供饱饭。”

  “这粮食都是从京师调运过去的,一斤米价格在10个铜板左右。”

  京师一斤米是七个铜板。

  “您算算这账,朝堂有多少钱,够这样花的呀?”马昂是真心疼钱。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百姓劳作赚钱,理所应当。”

  姚夔正色道:“奴隶就不吃饭了吗?不照样是十个铜板一斤粮食吗?给他们吃多浪费啊!”

  “大明百姓尚且食不饱腹,为什么不给自己人先吃饱呢?”

  这也是实话。

  问题是,真用奴隶建城,也不是这个速度啊,那就是往死里用呗,也不给供饱饭啊。

  奴隶肯定是便宜。

  但搞基建,何尝不是缓解民间压力?给百姓找点事做,让百姓赚点钱,日子过好了,也就不造反了。

  朱祁钰摆摆手:“两位卿家说的都对,莫争了。”

  “奴隶之事,也要一点点来。”

  “给百姓吃饱饭,是朕的责任,花多少钱朕都不心疼。”

  “耿卿说得对,沟通京师去热河、山西、宁夏的河流,这是正经事,方便运输,也能节约成本。”

  “工部酌情建造吧。”

  马昂面露苦涩,跪地道:“微臣遵旨。”

  “说到了钱呀,就得说说银币了。”

  朱祁钰笑道:“邢国公说的没错,这银币放到市面上,就被抢购一空。”

  “幸好通兑的比例调得够高,否则这银币改制也无疾而终了。”

  “江西和南直隶,运来大量白银。”

  “银作监日以继日的碾压制作,已经能供得上京畿兑换了。朕欲在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省先通兑。”

  “等南直隶下一批银子送抵京师,便在南直隶也通兑。”

  朱祁钰手中,约有三亿两白银。

  他估计是皇帝重最富的。

  但这些银子还有一半,没送抵入京呢。

  按照通兑价折算的话,他手中就有了九亿两白银。

  朱祁钰皇权稳固,跟这些钱关系很大。

  而且,这还没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省份清理出来的银子,这些银子也算是朝堂的资产。

  所以朱祁钰改制银币的资本,是雄厚的资本做依托。

  他现在是真有钱。

  “朕预计在景泰十一年,全国彻底通行银币,取消银子和铜钱的货币地位。”

  黄金,在大明一直都不是法定货币。

  胡濙忽然心累,这么多钱的皇帝,会溶于水吗?

  皇帝用银币取代银锭,也等于攥住了天下的钱袋子。

  只要通兑之后,皇帝一道圣旨下,取消银锭做为合法货币,这样一来,制币权就在皇帝的手里。

  治国,是一笔经济账。

  皇帝手里有钱,皇位就会特别稳固。

  民间商贸发达,百姓生活自然就富足。

  从上而下,这是个大循环。

  百姓生活好了,自然就不造反了,约等于支持皇帝了。

  皇帝就能随心所欲。

  太祖皇帝,为什么敢杀崩朝堂,大明却纹丝不动,有一层原因,就是皇帝掌握制币权。

  宝钞,支撑起来洪武之治。

  海贸,支撑起来永乐之治。

  而随着宝钞的废弃,海贸中断,从宣宗皇帝开始,皇权就开始萎缩了,到了正统皇帝,大明的家底儿都花没了,皇帝穷得兜比脸都干净,谁会支持皇帝呢?

  朱祁钰改制银币,就是把制币权,重新掌握在皇帝手中。

  裁撤宝钞司,合并银作局,改为银作监,提高铸币权的地位,也昭示着皇权无所限制。

  于谦可真的帮了皇帝的大忙。

  调整通兑比例,让皇帝赚的盆满钵满。

  只要通兑比例不变,皇帝就能用少量资本,撬动全国资本,将全国所有银钱,掌握在自己手里。

  未来,无论是海外进来的银子,还是掠夺所得的银矿,都会收入中枢的,都会变成皇帝的钱。

  皇帝的钱,就永远也花不完了。

  胡濙发现,无声无息间,皇帝已经成为了庞然大物。

  想雪融这个庞然大物,又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就如永乐朝的皇权土崩瓦解,也经过了洪熙朝、宣德朝,直到土木堡这个转折点,皇权才彻底崩盘。

  但让他欣慰的是,大明这个古老的王朝,重现生机。

  看看银币的兑换速度。

  就说明民间的富裕程度,通兑之后,财富正在往中枢集聚。

  皇帝用这些钱,建造漠北,收复交趾,扩张领土,平整土地,养地养民,大明再次繁荣,再次伟大。

  “陛下,暂且定在景泰十二年正月初一吧。”

  姚夔道:“和释奴令一起颁布发行,算是双喜临门。”

  大明行将朽木,做什么事都很慢。

  也得给地主老财一个适应的时间。

  朱祁钰没反对:“就定在景泰十二年吧。”

  “陛下圣明。”

  朱祁钰斟酌道:“诸卿,说回流民的问题,朕打算给流民补贴一笔银钱,诸卿意下如何?”

  他是害怕流民造反。

  姚夔却脸色一变:“陛下,绝对不行!”

  “世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陛下补贴了流民,那世间存活的百姓,如何自处?是不是觉得流民待遇比自己好,他们也去当一次流民呢?”

  “陛下爱民之心是好的,但切勿低估人性之恶!”

  这话引起朝臣的同意。

  人性本恶,人心趋利。

  如果当流民能赚钱,天下百姓全都撂荒去当流民了。

  马文升道:“陛下,您给北方诸省蠲免税赋,给他们钱财,用来买煤炭。”

  “可南方百姓会怎么想呢?”

  “从洪武朝,便在弥合南北分治之事,让南北变成中原一家。”

  “而陛下此举,却在分裂南北。”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从南宋开始,南北彻底分治,彼此水火不容。

  南宋小朝廷还给北人起了一个恶毒的称号,叫“归正人”,彻底分裂了中.华.民.族。

  又经历了蒙元统治,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南北已经不再一体了。

  直到太祖皇帝再造中华,建立大明,南北归于一统。

  尤其是燕云十六州,已经脱离祖国怀抱几百年了!

  彼此之间,连乡音都不一样了,甚至文字都出现了偏差,历史也出现了严重的不认同感。

  所以,从洪武朝开始,太祖皇帝便在不停弥合南北分治的贻害,在反复告诉天下人,南北是一家人,都是华夏。

  提及此事,余子俊跪在地上:“陛下,马寺卿所言甚是,南北分裂,对我华夏伤害甚大,必不能让百姓产生南人和北人的分离感。”

  “马卿说得对,是朕欠考虑了。”

首节 上一节 1267/2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