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202节
把台州划进去,是一旦海盗袭扰,需要备倭军出动时,皇帝不放心兵权给石璞,就给胡豅。
其实胡豅只是一个人选。
后面,他还会派人挟制胡豅的,浙江重地,一个人掌兵绝对不行。
“陛下,这兵卒从浙江新募?还是用广西狼兵?”
胡豅是聪明人。
知道皇帝募兵,也是移民。
朱祁钰斟酌:“胡豅,你觉得广西狼兵在浙江,能堪大用吗?”
“回陛下,微臣觉得可用,但也难用。”
胡豅认为。
广西狼兵不懂汉话,就难以操练。
放任这些人去地方,反而会乱了地方的吏治,烧杀掳掠,导致大失民心。
但用本地人,他胡豅也不放心。
“若你觉得可用,朕可将陶成派给你。”
朱祁钰担心方瑛不肯放人,把欧信放走了,广西需要陶成镇守,但震慑蛮兵,还得看陶成。
胡豅却摇头:“陛下,既然派微臣去浙江,朝中军将就由微臣来挑,不必陛下为了微臣舍脸求情。”
“微臣去浙江,必为陛下练一支铁军出来。”
这是胡豅的自信。
他连鞑靼都打过了,还怕那些狗屁士绅?
“好!”
朱祁钰拍拍他的肩膀:“你若要狼兵,朕就从广西给你派,若不要,就任由你全国去征募。”
“微臣谢陛下隆恩!”胡豅磕头。
他也需要做详细计划,然后再请皇帝调兵。
朱祁钰把他扶起来:“你去浙江,主要做三件事。”
“其一,一旦南直隶有变,王诚,或任礼,或宋伟传信给你,你可随时入南直隶,平定叛乱。”
“其二,在浙江练兵,一练陆军,二练水师。”
“其三,为朕封堵江西、福建。”
第三条朱祁钰没细说。
重点还是练兵,步兵、骑兵、弓箭兵、火铳兵全都要练。
水师,则是以备倭军为主,再扩入一万五千人,暂时安置在温州府。
这样一来,整个南直隶的包围圈就形成了。
朱祁钰的意思是,从广西调配一批狼兵过来,安置在浙江。
同时,军政分开。
胡豅掌军,石璞掌政。
再派一个人,去台州府掌军,此人非战时听命于浙江布政司,战时听命于胡豅。
用来挟制胡豅,遏制胡豅。
人选朱祁钰还没想好,究竟选勋贵,还是外戚,他也在犹豫。
但此人必须善水战。
“去把张通宣来。”朱祁钰忽然想到了这个打倭寇,屡战屡败,却得到范广青睐的将军。
若派去台州掌兵,未尝不可。
求订阅!
(本章完)
第263章 合纵连横,出使安南!
张通从景泰三年后,便被夺职闲住。
传旨的太监找了很久,才找到张通的住址,他家搬去安定门外去了,百王府对面。
堂堂将军,却跟个民间老汉似的,跟着泥瓦匠一起盖房子,弄得浑身脏兮兮的。
传旨太监看到张通,自己都懵了。
张通更懵了,皇帝难道旧事重提,要把他捉拿下狱?
他都已经很低调了。
若非皇帝不许他返乡,他早就离开京师了。
他洗漱干净,摆香案接圣旨,然后跟随太监入宫。
他入宫时,天色已经擦黑了。
而皇帝还在处置政务,太监让他去偏殿候着。
候了大半个时辰,他才进入主殿,向皇帝叩拜行礼。
“张通,朕欲启用你,你可能担此重任?”朱祁钰也不废话。
张通满脸懵:“陛下,草、草民还有用?”
他根本没想过,自己还有被启用的一天。
“范广说你强在练兵,而非打仗。”
朱祁钰道:“朕欲给伱机会,让你去台州,独领一军,为中枢练一支水师强兵。”
张通满脸讶然。
他不是不会打仗,而是将不认兵,兵不认将。
当时朝堂又催得紧,又在完全不熟悉敌人情况下,胜负完全靠天命,打仗完全靠懵,如何打这种仗啊?
他败了,就被皇帝厌恶了。
张通类似于三国于禁,善于练兵,而不是打仗。
“朕允你召集台州府全部卫所,组建台州军,实额一万五千人,全是水师!”
朱祁钰一直没让他起来,幽幽道:“朕给你一年时间,一年后,朕要一支能打海战的强军。”
没说要打胜仗,要的是一支敢打仗的海军即可。
现在沿海卫所全都避战,对倭寇畏之如虎,连打都不敢打。
不看战报的话,现实情况就是倭寇上岸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而卫所兵都是看着,等倭寇撤走时,他们象征性的厮杀一通,砍几颗百姓的脑袋,就向朝堂报功了。
根本就没有卫所兵,敢和倭寇硬碰硬打一仗的,都是避战、恐战,所以倭寇才如此嚣张。
倭寇究竟强不强?
一定不强。
但就是能糜烂整个沿海。
原因也简单。
因为海商需要倭寇拦着皇帝出海,沿海士绅也需要倭寇帮他们把持着海上贸易。
而皇帝呢,没有船,没有可战之兵,怎么打?只能装聋作哑,当做不知道。
所以,朱祁钰要建一支敢战之军,打不打胜仗,以后再说。
起码要有一支敢打仗的军队。
“陛下不记前因,不说微臣之过,尚且启用微臣,微臣必为陛下肝脑涂地!”
一个馅饼砸在张通的脑袋上。
练水师的人才太稀缺了。
那些祸乱海疆的倭寇,怕是都要重用啊。
大明缺少水师人才。
“先别谢朕。”
朱祁钰道:“丑话说在前头。”
“这一年内,你要什么朕给你什么,若一年后,你练的水师难堪大用,朕就砍了你的脑袋!”
张通发狠道:“若一年后,微臣所作所为不能如陛下所愿,微臣愿自己将全家人头奉上!绝无怨言!”
“好!”
朱祁钰站起来:“你张通像个爷们!朕用你,就信得过你!”
“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