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145节
“萨琦就没必要奔波了,人之将死,却还要为国朝奔波,实属不易了。”
朱祁钰沉吟道:“调陈玑和徐璟入京,担任吏部左侍郎,再调余子俊入京,平调入吏部。”
“军机处行走高明,平调入吏部。”
“再找几个年轻的,入吏部随陈文等参政。”
朱祁钰就是不调李贤入京。
辽宁马上就要打仗了,李贤不能轻动。
“陛下,您还记得李玺吗?”姚夔忽然开口。
朱祁钰一愣。
这个人还真记得,李玺任云南按察使,为官清廉,被朱祁钰褒奖,曾御批道:如期考满,着晋京陛见。
李玺进京这一天,滇民纷纷拥上驿道,直至十里长亭,沿途男妇老孺,头顶香花,手捧米酒,面流泪水送行。
“李玺在云南几年了?”朱祁钰问。
“回陛下,距今十一年了!”
朱祁钰颔首:“调李玺回京,入吏部,担任吏部右侍郎!”
说起李玺,朱祁钰还真对不住人家。
入京朝觐时,他答应人家,调他入京任职,结果说完就抛之脑后了。
而且,陈文和李玺,在云南就是老搭档,在吏部也能如鱼得水的。
“陛下,老臣还有一人举荐,也是宣德五年进士,朱良暹。”姚夔又道。
“此人朕有印象,但他递交了辞呈,想告老还乡。”
“朕还没有批复。”
“但他去意已决,怕是留不住了。”
这个朱良暹,为江西按察使。
金忠查过他,没查到什么,用用也无妨。
出了事,再抓起来便是。
“调入刑部,担任右侍郎吧。”朱祁钰道。
朝臣又举荐了几个人才。
都是才华平平之人,补入吏部,做些杂事即可。
而这时,胡濙悠悠醒转:“陛下……”
朱祁钰抓住他的手:“老太傅!”
“老臣无事!”
胡濙要起来跪下行礼。
“朕准你这次不行礼了。”
朱祁钰攥紧他的手:“老太傅,太医说了,您的身体无碍。”
“但需要静养。”
“您听太医的话,好好将养着。”
“朕还要带着您,去昆仑山封禅呢!”
胡濙点点头,脸上含笑:“让陛下担心了,让同僚见笑了。”
“老太傅,您将养着身体,朕从各地调些人才补入吏部,帮您分担压力,您先养着即可。”
胡濙眸光黯然。
皇帝还是不肯调李贤入京。
他死了,没有李贤执掌中枢,他不放心。
“兀良哈要打仗啊,辽宁一个人都动不了。”
“若按您说的,打一场大仗。”
“能总督全军的只有李贤,辽宁离不开他。”
朱祁钰给胡濙吃一颗定心丸。
不是朕不用他,而是辽宁需要他。
胡濙点头,又问:“不知陛下调谁入吏部啊?”
朱祁钰说了人选。
胡濙秒懂皇帝的深意,皇帝不信陈文,所以又调入些资历比陈文老的,来压制陈文。
“陛下,老臣有一事,恳请陛下成全!”
胡濙挣扎着要跪下。
朱祁钰按住他:“老太傅,您就这样说吧。”
“老臣不想揭陛下的伤疤,但如今陛下已有龙嗣,朝堂又急缺人才,是以老臣想请陛下,赦免几人之罪!”
胡濙语气艰难。
朱祁钰目光闪烁,他知道,胡濙说的是易储风波,章纶、廖庄、钟同三人。
章纶已死。
廖庄和钟同,一个被贬戍铁岭卫,一个被关在诏狱里。
钟同还是钟复的儿子,钟复是宣德八年探花,葬身于土木堡,儿子钟同是景泰二年进士。
为廖庄、钟同上书求情的,还有礼部侍郎孟玘,御史杨集、御史倪敬、徐正等人,都遭到了贬谪。
波及的还有丰庆等人,一共十六个人被贬谪。
丰庆已经被重用了。
孟玘是正统四年进士,倪敬是正统十三年进士,徐正是正统七年进士。
而且,这个徐正和韩雍是同年,两个人相交甚笃。
朱祁钰叹了口气:“老太傅,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您还记在心上啊。”
“陛下,人才难得啊。”
胡濙苦笑:“陛下连丰庆都用了,何不启用这些人,填充中枢或者地方。”
“这些人都是人才啊,敢为直而谏,皆是陛下苦心寻觅的人才。”
潜台词是,倭郡王就在你手里攥着。
难道这些人还能翻起风浪来?
“罢了!”
朱祁钰吐出一口浊气:“既然老太傅求情了,朕就饶了他们!”
“调他们回京!”
“朕再问问他们,可有知错?”
朱祁钰目光凌厉。
胡濙还要劝,但岳正偷偷拽了拽他的衣袖。
皇帝能松口,是因为胡濙病重,皇帝不想让中枢震荡,如果胡濙不识相,那么就会波及己身了。
“老太傅,你安心养病,这段时日也不要上早朝了,在家静养,有大事朕再宣诏您便是。”
朱祁钰安抚几句。
北征之事还没有议完。
兀良哈是削弱,还是清剿,还需要再议。
其他两路暂且定下来了。
打发走朝臣。
朱祁钰又把太医宣来,详细问胡濙的病情。
确定无事后,才松了口气。
却目光一闪:“冯孝,让人去查查,李贤究竟给老太傅灌了什么迷魂汤?为了启用他,竟不惜和兀良哈打一仗!”
别当皇帝是傻子。
胡濙什么心思,朱祁钰一眼就看出来了。
之所以处处顺着他,是因为胡濙这根定海神针还不能倒。
能天下省份犁清一半以上,定海神针的效用就没这么大了。
等全部犁平,天下俱在他手,何惧一人生死?
而在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