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233节
“多谢太子殿下、秦王殿下、晋王殿下.”
看向这几人的背影,常茂又是躬了躬身。
至于为什么搞这一出,常茂心里跟明镜似的。
果不其然,下一瞬间,不管是认识常茂的,还是不认识常茂的,有银子的掏银子,有宝钞的拿宝钞,反正一个都没落下。
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甚至,直至傍晚时分,都还有人络绎不绝的送来了开店贺礼。
而今日御景阁的纯进账,就几乎高达六万贯大明宝钞。
当然,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权贵们送来的贺礼,而且也就只比朱标与朱棡低了一贯大明宝钞,取自九九之意。
这也算是个好兆头。
“赚麻了,真的是赚麻了。”
“这比忆江南还要赚银子。”
坐在账房里的常茂,一边清点,一边惊叹道。
这生意还不过只是起步阶段,后期还要遍布大明,那只会更加的赚银子。
毕竟薄利多销,绝对要比今日之恐怖。
但明日也就该恢复正常了,所以捞也只能捞这么一波。
而且人家大多都是看在朱棡与朱标的面子上,当然也有常遇春的面子在其中。
“将今日所得的银两,全部送往晋王府。”
随后,常茂又是看向面前的帐房先生,吩咐了一声道:“至于大明宝钞,还是照旧。”
“遵命。”
帐房先生重重的点了点头,这又是猛打算盘,好好的盘账。
而此时的魏国公府邸,徐妙云嘴里含着冰糖,又是看着眼前的盐巴、白糖,还有琉璃,便是转头看向徐达道:“爹,这是晋王殿下送过来的?”
“嗯。”
“不仅仅是咱们家,六大国公府,晋王都派人送了一份。”
徐达轻轻的点了点头。
“应该是陛下的意思。”
徐妙云想了想,便是开口笑道:“毕竟不管是爹,还是其余的几位叔伯,对于大明都有赫赫之功,逢年过节也不缺赏赐,所以这点东西,虽然珍贵,但也比不过情义。”
“不管了,反正咱不可能去那个御景阁。”
“要是吃没了,咱就跟老哥哥讨一点,这点赏赐,老哥哥应该不会吝啬。”
徐达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对了,妙云啊,你最近考虑好了没?”
“究竟有没有心仪之人?”
“反正晋王那边已经跟爹打了保票,你可以不用加入皇室,可以选一个如意郎君。”
“而且你已经到了待嫁之年,虽然咱舍不得,但还是要嫁人,要不然就真成老姑娘了。”
顿了顿,徐达又是岔开话题的看向徐妙云,语重心长道。
“爹,您了解女儿的,女儿要嫁的人,一定要是大英雄。”
“所以除了晋王殿下,女儿谁都不嫁。”
“纵然是做个侧妃,女儿也愿意。”
“毕竟女儿真的喜欢。”
徐妙云的脸上闪过一抹羞涩之意,但还是坚定的点了点头。
不出于政治目的的考虑,徐妙云就只想嫁给朱棡。
年少纵马疆场的英雄气。
还有那踏足朝堂,深谋远虑的布局。
完全将人心玩弄于鼓掌之间的霸气。
这都足以说明,这就是徐妙云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况且身为古代女子,各种礼仪教条之下,对于丈夫的三妻四妾,也没有太大的排斥。
毕竟这是传承,血脉的延续。
可古代生育率低下,婴儿的存活率更低,那为了广撒网,多捞鱼,只要是有点条件的都会多娶个老婆。
以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而在这条铁项之下,纵然徐妙云是徐达的女儿,也没有什么不同。
因为,徐妙云的确是想嫁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再者,徐达的身份和地位摆在这里,真要是个侧妃,朱元璋都不可能同意。
167.第166章 来自于朱元璋的恩典,徐妙云所出,贵为嫡亲,封以淮王。
167.
坤宁宫之中。
“什么?你家大闺女就是看上了我们家老三?”
朱元璋一脸狐疑地看向满脸苦笑之色的徐达道。
“没错。”
“哪怕是作为侧妃,妙云也只想嫁给你们家老三。”
徐达依旧苦笑着点了点头。
徐妙云的意思很坚决,那就是绝不松口。
反正嫁也要嫁晋王朱棡,要不然就不嫁。
毕竟古代女子最重贞洁,所以既然已经开口,那就没有反悔的可能。
“咱那么多儿子,你家大闺女就非得盯上我们家老三?”
朱元璋还是瞪了瞪眼睛道:“哪怕是作为侧妃?”
古代最注重嫡庶之分。
特别还是皇室。
朱棡又是贵为晋王,藩镇山西。
这是多么大的权柄?
而且自古以来,当属秦晋两王最为尊崇,吴王次之。
这是因为朱元璋未称帝之时,便是吴王。
所以大明朝的吴王,地位与身份更高。
而现在能领吴王亲爵的朱橚。
吴王朱橚。
可纵然是这般,朱橚还是在洪武十一年,被改封为了周王。
因为民间有谣传,说是朱元璋有易储之心,奖励吴王朱橚为太子,虽然这是谬论,但也要坚决杜绝。
再加上,吴王朱橚的藩镇,乃是钱塘,而钱塘自古都是财税重镇,所以便以这个由头,改封为周王,藩镇开封。
所以,朱棡的嫡世子,必然是要接过朱棡的亲王爵。
可现在朱棡的正妃,已经定下,那就是永平侯谢成之女。
况且,朱棡与谢钰儿之间,又是自小的青梅竹马,还等待了朱棡三年,所以圣旨一出,根本不可能反悔。
那徐妙云所出的儿子,就只能作为庶子,只能封为郡王,不能作为王世子。
这对于徐达不公平,毕竟是徐达的嫡长女,即便是联姻,也得作为正妃,而不是侧妃。
甚至,可以说是对徐达的羞辱。
“老哥哥,伱是知道咱的,咱是打心底里疼爱妙云。”
“所以只要是自家宝贝闺女做出的决定,咱从来都不会拒绝。”
“可自古以来的规矩就是如此,既然她想要嫁,那就不能坏了规矩。”
“这也是咱女儿的命,咱认了。”
“老哥哥放宽心,只要你们家老三对我们家妙云好,身份什么都可以不用在意。”
“毕竟咱大姑娘性格恬静,从来都不喜欢争,咱也希望她可以平平安安、幸福圆满的度过这一生。”
上一篇: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下一篇:大秦:开局娶焰灵姬,奖万剑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