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217节

  “国公爷,当务之急,是调遣大军将这些犯案官吏绳之以法。”

  “而且这也是陛下的意思,让我们协助锦衣卫办案。”

  “正好也可以借此机会,查一查别的案子。”

  想明白了的胡惟庸,微微抬起眼眸,便是看向李文忠道。

  “胡相国的意思?”

  李文忠眯了眯眼,便也是问道。

  “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他们既然敢害死小明王,底子绝对不干净。”

  “而且他们一直盘踞于浙东,又是浙东人士,其势力根深蒂固,肯定会与当地的士绅豪强有所勾结。”

  “那我们就借此案,来个整肃浙东,从而彻底肃清浙东的官场,当然周边地区,也不能放过。”

  “这样一来拔出萝卜带出泥,这些素来嚣张的士绅豪强,也会因此受到波及,对于朝廷实施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根本就不容他们拒绝。”

  “至于暴乱,有曹国公坐镇浙东,谁敢有这点心思?”

  胡惟庸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道。

  “好。”

  “那就大张旗鼓的干。”

  李文忠的眼中闪过一抹隐晦的笑意,便是点了点头,同时看向王大年道:“王大年,这些参与小明王案子的官吏,还不能交回朝廷。”

  “至少要给本公半个月的时间,让本公拔出萝卜带出泥,好好的治一治浙东的士绅豪强。”

  话罢,李文忠又是看向王大年。

  “遵命。”

  王大年并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是重重抱拳道。

  彼时,又是一场腥风血雨,至于在大街上游街示众的读书人们,也是感觉到了一股凉飕飕的寒意。

  此时的浙东,天气虽然寒冷,但还未落雪,可他们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安。

  但他们还是头铁的继续前行,因为士绅一体纳粮,就是在触碰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根本不能接受。

  他们就是要让朝廷妥协,要不然科举重启之日,他们绝不可能入朝为官。

  只不过这点心思,不过是徒增笑柄。

  就连老百姓的眼中,都是闪过一抹痛恨。

  当然不是在痛恨朝廷,而是在痛恨这些读书人。

  说什么当官要为民做主,要将百姓放在心中。

  要做就要做百姓的衣食父母,而不是贪官污吏。

  但一旦触碰到了自身利益,瞬间就跳出来了,这当然会遭人不耻。

  毕竟这群读书人一边将自己与百姓挂钩,一边又拒绝与百姓分担责任。

  这不就是妥妥的双标?

  而且对于朝廷的政策,浙东的百姓们也已经熟知,毕竟胡惟庸就算不着急,李文忠可是雷厉风行。

  今日刚到明州府,便是让人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消息,传递了出去。

  所以才会引起读书人的激烈反抗,而在这后面,当然少不了士绅豪强的推波助澜。

  特别是今日游行的读书人,已经占据了明州府读书人的七成之众,为的就是给李文忠、胡惟庸一个下马威。

  同时也是对于朝廷的反抗与不满。

  “他们真是害苦了明州府。”

  街道的两侧,自然也有一些明事理的读书人,心中更是纷纷叹了口气。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文坛之所在,可就连江南都没有办到的事情,浙东又能如何反抗?

  难道以为就一场游行,就能给李文忠、胡惟庸一个下马威?

  别多想了,这两个一个纵横于朝堂,一个纵横于沙场,而且能跻身大明顶尖权贵,哪个可能是心慈手软之辈?

  所以给这两位下马威,真的无外乎是在找死,而且是绝了明州府读书人的路。

  毕竟这些读书人游街示众,并没有触犯律法,而且法不责众,所以不会死,也不会重责。

  但问题是今日明州府的所作所为,一定会被李文忠、胡文庸上报给朝廷。

  那皇帝一怒,浮尸百万,可从来都不是开玩笑的。

  而且你看看这明州府的百姓,哪个眼中没有期盼之色?

  很显然,百姓对于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那是发自肺腑的认同。

  朝廷的意思也很明了,那就是为了百姓,根本不会去管读书人。

  更何况,缺了一个区区的读书人,朝廷还能不运作?

  放心,纵然是没了天下的读书人,可只要百姓能够崛起,朝廷依旧有人可用,永远不会乱,而且会更加的稳固。

  “这群学子已经在门外转了好多回,而且声声抗议之词,不绝于耳。”

  “说是什么朝廷想寒了读书人的心,长此以往,江山岂能永固?”

  “若是没有读书人,天下如何治理,百姓如何安居乐业?”

  “他娘的,老子吃不起饭的时候,不就是因为这群没屁眼的读书人。”

  “现在大明开国不久,百废待兴,不思为国尽忠,反而是举旗抗议?”

  “都他娘的该死!”

  坐在府衙之中的李文忠,听着外面的声声抗议之词,眼中顿时升起一抹怒意道。

  士绅豪强鱼肉乡里,贪官污吏压榨百姓。

  哪个不是读书人的出身?

  但还不是在为暴元卖命,为了荣华富贵,对自己的乡里乡亲无止境的压迫。

  这般说吧,因为乱世而死的百姓,一半死在了战乱,一半就死在了压迫之中。

  而始作俑者,就是这群自诩高高在上,道德仁义的读书人。

  更何况李文忠饿过肚子,遭受过压迫,母亲也是因此而死。

  所以李文忠并不是痛恨读书人,只是痛恨这群不将国家利益放在心上,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巩固自身利益的读书人!

  生怕自身受到了什么损失,对于王朝的定义,也永远都是我能当官就行,不管谁是皇帝。

  但要是对他们的利益有所冲突,他们也能换个皇帝。

  这也就是世家大族的雏形,而这在眼前的大明,绝不被允许,也不可能成功。

  只是李文忠也要考虑影响,要不然今日,他非得将这群读书人抓入大牢,让他们尝一尝牢狱之中的手段,究竟有多么的残忍。

  “国公爷,让人去抓,凡是参与此次游行的读书人,通通压入大牢,一个都不要放过。”

  “至于背后到底是谁在窜动是非,也要查,一个也不能放过。”

  “要是遭遇点游行,就要逼迫我们就范,朝廷也就不用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

  “江南,老夫都能让他们安分守己,浙东就算读书人再多,反抗得再激烈,老夫也要让他们明白。”

  “大明之天下,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群读书人,就坏了规矩!”

  “法不责众,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动摇我大明之根基,但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在乱我大明天下。”

  “那就绝不能饶过。”

  胡惟庸的眼中倒是闪过一抹狠意,便是看向李文忠道。

  说白了,李文忠不论从身份,还是官职,都在胡惟庸之上,但浙东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从来都是以胡惟庸为主,李文忠为辅。

158.第157章 重开科举,但凡浙东人士,均剥夺其科举资格。

  158.

  “胡相国,抓的确是可以抓,惹了这群读书人,大明也不会怕。”

  “但你有没有想过,断章取义,制造舆论,乃至于延绵浙东各州府,甚至周边地区。”

  “那要是引起读书人的更加激烈的反抗,朝廷在浙东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就是举步维艰。”

  李文忠的眼中倒是闪过一抹思索,便是摇了摇头道。

  凡事都要考虑后果,这也是用兵之道。

  更何况李文忠这般大将,所想之长远,也是实属正常。

  “国公爷,您是武将,最注重的是战场上的局势,更要考虑好后果,能不能承担的起?”

  “但老夫是文官,手中笔即杀人剑,而且杀人不沾血。”

首节 上一节 217/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下一篇:大秦:开局娶焰灵姬,奖万剑归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