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208节
朱棡欲言又止道。
“那就从头来过,你吃肉,我就喝汤,你喝汤,我就生火。”
“你生火,我就去捡柴,这辈子,我绝对不会死在你的后头。”
常茂依旧不在意的笑道。
“纵然君负我,我也不负君。”
“苍天雪月在上,朱棡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朱棡紧紧攥了攥拳头,但是竖起四根手指,看向常茂轻声道:“我非司马懿,此乃雪下誓,来日若与君,天下齐肩之。”
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司马家的当街弑君,为历史开了一个坏的头。
致使礼乐崩坏,天下毫无信义,誓言也成了笑话。
但这天下从不缺忠贞义士,一诺必千金,言必信,信必果,这才是我辈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所以,朱棡自小以司马懿为耻,也从不轻诺,但这一诺,便重千金。
“常茂必不负君。”
常茂也是竖起了四根手指,轻声道。
而这声音虽轻,但却重于泰山。
未来,横行天下的常太爷,晋明开国八王之首,今日终于袒露心扉,与君同行。
“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透过了风雪,响彻了应天府。
“其实,我只是脑子没你好使,但论武力,我可是常遇春之子。”
谈笑间,常茂又是握了握拳头道。
“什么脑子不好使?”
朱棡伸出手,锤了锤常茂的胸口,便是撇了撇嘴道:“都能看清时势,这不挺好使?”
也就是说话间,朱棡与常茂来到了一座简陋的府邸前,上书:诚意伯府。
“怎么来了诚意伯的府上?”
常茂看向眼前的诚意伯府,便是有些不解的转头问道。
“夜深人静,就不会引人觉察,正好可以来询问一件案子。”
朱棡能将常茂带来诚意伯府,那自然是没想隐瞒,便是轻声开口道。
“刘琏?”
常茂皱了皱眉头道。
虽然说是淮西与浙东之间,有些恩怨。
但刘伯温始终是开国功臣,况且刘伯温又以清正廉明为己任,那自然不可能犯案。
况且人已经死了,也不必拉出来鞭尸,那唯有刘伯温之子牵扯在其中。
可对于这个刘琏,常茂身为锦衣卫,自然也是查过,刘琏担任考功监丞,历试监察御史。
区区七品小官,而且还并未承袭刘伯温的诚意伯,又能犯什么案?
“咚咚——”
就在常茂思索间,朱棡上前叩响了大门。
“谁啊?”
不多时,诚意伯的府上,便是响起了一道年迈的询问声音。
“晋王。”
“鄂国公世子。”
朱棡轻声回道。
只是这话音落下,眼前的大门便是直接打开,并且从中走出一位老伯,看向朱棡叩首道:“草民拜见晋王殿下,殿下千岁。”
“老伯,不必多礼了。”
“深夜到访,已经实属冒昧,讨碗热茶。”
朱棡伸出手扶起老伯,方才轻声笑道。
“殿下,请。”
老伯受宠若惊,便是连忙爬起,又是伸出手,请道。
“少国公,您也请。”
老伯顿了顿,便又是看向常茂伸了伸手道。
“殿下,我家少爷正在穿戴衣物,请您.”
请入正堂以后,老伯先是将热茶端了上来,便又是欲言又止道。
毕竟晋王屈尊降贵,来了诚意伯府,刘涟还没收拾完,多少有点失了礼法。
这要是朱棡怪罪,就能治刘涟一个大不敬的罪过。
“让他慢一点,不必着急。”
朱棡端起热茶轻轻抿了一口后,方才笑道。
只是这话音落下,刘涟便是匆匆忙忙的赶来拜见,眼中更是闪过一抹焦急之色。
“刘兄,不必多礼了。”
朱棡轻轻摆了摆手,免了刘涟的行礼。
“坐吧。”
常茂也是抬起头道。
好似这里并不是诚意伯府,而是常茂的鄂国公府。
但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眼前的常茂从身份上是鄂国公世子,又是锦衣卫,官居四品,还不是刘涟能够惹得起的。
“都退下吧。”
刘涟坐下以后,朱棡方才看向还站在正堂的下人们,轻声开口道。
“遵命。”
这些下人们,便是连忙退下。
毕竟他们也是诚意伯府上的老人了,这点规矩还是懂的。
“你这诚意伯府,还真是够寒酸的。”
等所有的下人都退下以后,朱棡方才看向刘涟道。
“回殿下,家父向来崇尚简朴,只要能住就好。”
刘涟不卑不亢的拱手道。
刘伯温一生节俭,以清流自居,这也是事实。
但穷也是真的穷,毕竟刘伯温死后,以刘涟的俸禄,也就是勉强度日。
这也幸亏刘伯温生前留有恩惠,要不然这日子,恐怕是更加的艰难。
“刘夫子一生清明,高风亮节,孤自然明白。”
“只是有些感慨,物是人非,开国不久,刘夫子就已经病故,当真是令人惋惜。”
朱棡又是有些感慨道。
但事实上,朱棡与刘伯温的交集并不多,在座的所有人也都明白,这不过是场面话。
可也没有人会去挑破,包括刘涟。
“为国尽忠。”
刘涟的眼中泛起一抹莫名的神色,便是摇了摇头道。
“刘夫子的确是国之忠臣,也是国之干臣。”
“就连刘兄也是国之良才,若是屈居于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倒是有些埋没了你的才能。”
朱棡的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道。
“微末之才罢了。”
“殿下谬赞了。”
刘涟仍是摇头道。
“你的意思是孤看错了。”
朱棡眯了眯眼睛道。
“不敢,只是对于自身斤两,刘涟还是知道的。”
刘涟摸不准朱棡的意思,便是道。
上一篇: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下一篇:大秦:开局娶焰灵姬,奖万剑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