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190节

  朱标的眼中闪烁起一缕光芒,便是轻轻点头。

  “请殿下放心。”

  李进又是重重叩首。

  只是这一幕,搞得胡惟庸有点懵,这是什么意思?

  他只是随便推荐了一个人,虽然是自己的心腹,但朱标就这么轻易的同意?

  这其中定然有古怪!

  但究竟是哪里古怪,胡惟庸确实说不上来,只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他相信李进绝对不会背叛自己。

  “对了,胡相国即将前往浙东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只是对于浙东局势,孤怕胡相国独木难支。”

  “所以曹国公,你便随胡相国同行,用以稳定局势,尽快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推行完毕。”

  朱标的眼中又是升起思索之色,便是看向曹国公李文忠吩咐道。

  “殿下,曹国公身兼大都督府与国子监,其责之重,不能轻动。”

  胡惟庸一步踏出,便是摇了摇头道。

  “胡相国不用担心,从今日起,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自会有人担任要务,至于国子监,便由孤王暂代。”

  不待朱标开口,朱棡便是一步踏出,看向胡惟庸道。

  “五军都督府?”

  群臣的眼中皆是闪过疑惑之色。

  “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各自管理一部分军队,具体负责军籍、军政,即军队的组织、管理和行政事务,但没有直接的指挥权。”

  “战时的军事行动指挥,则由陛下直接任命的将领执行。”

  朱棡想都没想,便是道。

  此言一出,谁都能明白朱棡的意思,那就是权力分化,加强皇权,从而起到制衡的作用。

  毕竟大都督府要是长此以往,权力必然会过度集中,也会造成对于皇权的威胁,所以权力分化,即便是今日不为之,来日也必会有。

  更何况,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兵部负责军事政策制定和人事任免,而五军都督府则管理具体的军队事务,这种设置避免了单一司府拥有过大的军事控制力。

  “臣遵旨。”

  李文忠身为自家人,当然明白朱棡的意思,这不是对于他李文忠都不放心,而是为了后世罔替,权力更迭时的制衡。

  而今日的凤阳,也是格外的热闹,纵然天气寒冷,大雪纷飞,百姓们也是纷纷走出家门,看向了城门口的方向。

  眼中或多或少,都是闪过一抹恨意。

141.第140章 生死存亡的关头,哪里还有什么人性?

  141.

  刚下早朝,朱元璋便是将朱棡两兄弟叫到了坤宁宫问话。

  “汪广洋致仕,你们两个小兔崽子也不知道跟咱打声招呼?”

  “还有那个李进,还不到三十岁,就已经定为中书省左丞相,而且还是咱插在中书省的钉子。”

  “你们就不怕造成杨宪之祸?”

  “还有这个五军都督府,你们两个小兔崽子的初衷,咱自然明白。”

  “这想法跟咱不谋而合,就是为了加强皇权,从而削弱外在威胁。”

  “但咱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这有点太过分了吧?”

  朱元璋看向下方两个毫不在意的儿子,便是极其没好气道。

  其实倒也不是朱元璋生气,只是有点不乐意。

  毕竟这俩臭小子,现在几乎啥事儿都不跟他商议,不管是何等大事,朱元璋都是事后才知道。

  那老朱当然不乐意。

  而且汪广洋也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谋臣,那即便是怠政懒政,不作为,可是这个人有才啊。

  伱就这么让人致仕,这不是浪费人才?

  所以才有了眼前这一出,兴师问罪的戏码。

  “那要不您老人家回朝堂理政?”

  朱标倒是直接抬头,看向朱元璋道。

  一边想躲清闲,一边还想插手政务,弄得他们两兄弟出力不讨好?

  那您老人家还不如自己出来主持大局,别让他们两兄弟兴风作浪了。

  “大哥说的不错,我一个都快要成亲的人了,好多日都没有回过晋王府了。”

  “外面的生意,我现在也是不管不顾,一心为您老人家主持大局。”

  “您老人家就将我兄弟俩叫过来一顿骂,这谁能乐意?”

  朱棡也是没好气的看向朱元璋道。

  “咱不是骂你们,咱只是觉得你们做事有欠考虑。”

  “胡惟庸多聪明,一个不慎,这只老狐狸便会有所察觉。”

  “特别是李进,这几年混的风生水起,都已经干到了中书省平章政事,正三品的朝廷大臣。”

  “现在一跃,成为了中书省左丞相,权力更是到达了顶峰。”

  “看你们别忘了,他终究是锦衣卫出身,如果滋生出野心,那就是后患无穷,朝廷也无法避免。”

  “毕竟你们想想昔日的杨宪,她在朝堂上搅风搅雨,玩弄权术。”

  “所以你们就不怕干掉了胡惟庸,又滋生出来另一个胡惟庸?”

  “还有就是汪广洋,这是一只老狐狸,而咱平定天下,他也是出力甚多。”

  “咱也能想得明白,他为什么在中书省不作为,无非就是权力倾斜,让他根本没有作为。”

  “更何况汪广洋一旦丧失权力,就没有了任何自保的能力,胡惟庸绝对会对他出手。”

  朱元璋腾出脚,踢了踢自家的两个儿子,便是依旧没好气道。

  胡惟庸绝对算得上是睚眦必报的人,朱元璋也不会看错人,更何况汪广洋今日这般得罪胡惟庸。

  那以胡惟庸的性子,不整死汪广洋,他就不配叫胡惟庸。

  “老爷子,汪广洋贪生怕死,性格唯唯诺诺,但却是世之大才,我当然明白。”

  “可是一个堂堂的左丞相,论权力绝对不输给胡惟庸,那这其中就没有什么猫腻?”

  “别说是正面硬刚了,就连底下的阴谋诡计,我都没有见过一条。”

  “那即便是性子再软,再怕死,可别人都已经在你家炕上拉屎了,你还无动于衷?”

  “这便足以说明,大明建国以后的汪广洋,不堪重用,又或者他有把柄在胡惟庸的手上。”

  “所以根本不敢跟胡惟庸硬碰硬。”

  “至于为什么让他致仕,说白了,浙东并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明年年初中旬,定然可以推广完毕。”

  “那就要为胡惟庸做准备了,我们也要坐实一些罪状,那就是汪广洋会不会被胡惟庸所杀?”

  “当然暗中锦衣卫会有动作,从中保下汪广洋,这也都是秘而不宣的事情。”

  面对朱元璋的问话,朱棡自然也是想好了说辞,便是抬起头道。

  “至于为什么让李进接过中书省左丞相,那就是希望这场权力的动荡,不会让朝廷遭受冲击。”

  “那即便是动了胡惟庸,废了中书省,朝廷依旧可以有条不紊的运作。”

  “毕竟明面上李进就是胡惟庸的人,暗地里却是我们的人。”

  “所以这个人最合适,作为一柄刀,狠狠的插在中书省。”

  “而且以胡惟庸的自负,纵然会多想,也会当做是一场巧合。”

  “因为朝廷对他委以重用,更是需要用它来制衡士绅豪强,所以即便是会有动作,也不会是什么大动作。”

  朱标也是接过话茬,开口道。

  这所有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已经在准备。

  权力有条不紊的过渡,中书省的罢免与任用。

  接下来都要系在朝廷一人之手,至于胡惟庸在朝廷的耳目,朝廷也需要花费大力气去隐瞒。

  但也幸亏朱元璋在中书省插的钉子,密密麻麻,那哪怕纵然不是胡惟庸的人,也可以安排在闲职,这样一来倒也不会引人注目。

  朝廷的局势一眼望过去,还是如昔日一般平静。

  直至胡惟庸的浙东之行进入尾声,这场针对中书省的铺天大网,就会瞬间扣下,使其永远没有翻身的可能。

  “还真是天衣无缝。”

首节 上一节 190/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下一篇:大秦:开局娶焰灵姬,奖万剑归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