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第84节

  民政、司法、军政三种治权分别独立,直接由朝廷指挥,为的是便于控制,便于统治。

  布政使司之下,真正的地方政府分两级,第一级是府,长官为知府;有直隶州,即直隶于布政使司的州,长官是知州。第二级是县,长官是知县;有州,长官是知州。

  州县是直接临民的政治单位。

  南京(南直隶)不设承宣布政使司,由中书省直辖,故名“直隶”。朱元璋要对明帝国的官僚体系动刀子了。

  大明新朝初立,很多制度都是参考元制而来。

  对朱元璋来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大臣们所呈报的奏章要先经过中书省,其中三分之二的奏章由中书省直接处理。

  然后按照丞相批注的意见分别发往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及大都督府和御史台等各相关职能部门。

  如果奏章涉及军政大事,丞相当不了家,那么就要转呈皇帝来做最后的拍板。

  官员的所有奏章都不能插上翅膀飞过中书省这一级,直接摆在御案之上。

  在丞相们看来,官员的奏章需要分级别类,区别对待。

  哪些内容能够让皇帝过目,哪些内容不需要皇帝过目,这并不取决于皇帝的好恶,而是由中书省来决定,也就是由丞相来决定。

  作为丞相来说,这是他们最乐于享受的一项政治福利。

  可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是他最不能容忍之事!

  他娘的,本该咱干的活,都让丞相干了,能行吗?

  谁是皇帝!

  咱这般铁血手腕,还有一大帮文臣敢吃里扒外,挖咱大明的墙脚。

  若是今后有哪个不肖子孙,就跟标儿的儿子当了皇帝那样菜,还不是被文臣给把控,成了傀儡,把刀子伸向自家人?

  中书省是丞相的办事机构,是朝廷的中枢,因此成为皇帝和大臣关注的焦点。

  朱元璋能够感受到来自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的潜在威胁,他希望刘基取代李善长,起到平衡和制约的作用。

  刘基善于揣测朱元璋的心意,不想卷入权力争夺,怕引来杀身之祸,因而萌生去意。

  现在浙东集团没有人能够制衡淮西集团,朱元璋就准备亲自下场了。

  洪武九年,朱元璋改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走出了他要废除丞相制度的第一步。

  这一次在仙境当中的见闻,让他走的极为稳妥,内心十分窃喜。

  这让朱元璋越发的肯定,仙境对他是有利的。

  尽管窥见的只是一丝天机,尽管王布犁那个小吏天天想女人,但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随着皇帝的新令,朝廷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但朱元璋却不管这个那个,他是皇帝,全天下的人都得围着他转才对。

  而且朱元璋还没有因为媳妇、儿子接连死去,心被磨的越来越狠,血被激的越来越冷。

  他虽然依旧处于高度的敏感与警觉当中,但心中尚有人性的温情,还对一些事情抱有幻想呢。

  要不然朱元璋也不会因为王布犁用大明律来限制他,他单单是有点生气,并没有想要杀了王布犁。

  随着朱元璋扫荡群雄拿下江山,无数的文人、武将、士大夫三叩九拜,对他热烈称颂。

  董仲舒提出君权天授的言论被他接受。

  传统文化一次次的加持下,朱元璋也认为自己是天授之子。

  何为天子?

  天子是集诸多国家大权于一身,且权力不受到其他任何权力机构和社会机构的限制和约束。

  天子意志就是天下律!

  天子一言就是天下法!

  朱元璋大抵是没有从王布犁拿大明律说事理解出一个道理。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但凡制度,总归是有漏洞的。

  可朱元璋不相信这一点,他就是想要制定一法,用来保证大明王朝万世而传。

  因为从底层一路拼杀,坐在皇帝的宝座上。

  朱元璋深知这种一层压一层的金字塔结构不牢靠。

  他太过于忧愁了!

  这种忧虑来自对大明长治久安,皇家万世一统的深切追求。

  他既然可以从别人手里抢来江山,那么别人也同样可以从他的手里抢走江山。

  他穿着皇帝的衣装,潜意识里还是那个被逼得走投无路的乞丐,是那个刀头舐血的造反者。

  刚建国那几年,朱元璋每次醒来的时候,不知今夕何夕,醒在何处。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而他的脑袋总是觉得屁股底下的那张龙椅在摇晃。

  自古天下江山之失,有因外敌入侵,也有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

  作为被统治着的广大群体,如农民、中小地主,只要有可能存在的生存空间,他们并不会起事反抗。

  倒是官僚集团随时都有想要篡夺皇位的野心家。

  现在依旧按照他的设想,去构建一个有利大明王朝传承永久的制度。

  首先。

  他把宰相这个文官领袖给废掉。

  朱元璋从泥腿子到皇帝,无异于是极为成功的。

  可他骨子里又像是一个悲观的失败主义者。

  权力不仅仅会带来地位和财富,对人还有精神层面的勃发。

  没有人甘于谢幕。

  李善长、胡惟庸皆是如此。

第83章 火器稀烂

  第83章 83火器稀烂

  朝廷的纷争,根本就影响不到下面的县衙。

  江宁县知县吴卫依旧戴着镣铐,南京城内的谣言也漫天飞舞。

  尽管他搭上了胡惟庸的线,但他连朝会都没资格参加。

  中书省改名字他更说不上话。

  现在只想着这一亩三分地上能够少出点事,让他尽早的把身上的枷锁拿掉。

  “王布犁一直都在家修养?”

  “回老爷的话,这两日听闻他穿着军装同旁人招摇过市。”

  “额。”

  吴卫是不相信王布犁大好的前途去当什么兵。

  尤其是他家也不是军户是当不得兵的。

  应该是遇到什么权贵子弟了,双方意气相投,权当玩闹。

  吴卫颔首:“只要他没去夜秦淮就行。”

  刘御史的案子非常棘手,刑部趁早让他家人把尸首领走,才好结案,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

  听听南京城内的传言,可是把食人魔的案子给盖过去了。

  近几日吴卫总觉得他碰到的案子,都是疑难杂案。

  头疼。

  城外,一群士卒正在编练鸳鸯阵法。

  王布犁打量着同样年轻,脸上长着青春痘的朱棣胞弟朱橚(su四声):

  “就他叫郭五啊?”

  朱棣哈哈大笑,使劲拍了拍自己的弟弟:

  “咱弟身子是单薄了些,但是聪慧文静,喜欢作诗,也喜欢学医,你们两个应该聊的开。”

  朱橚微微拱手行礼:“在下郭五,见过军师。”

  朱棣十六岁,他弟弟朱橚吴王十五岁,可以说老娘没咋歇着就怀孕了。

  待到过几年朱元璋改封,朱橚才成为第一代周王。

  因为孙贵妃病逝,朱元璋命他服慈母服,斩衰三年,以主丧事。

首节 上一节 84/6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开局抢了曹操的兖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