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第425节

  大家眼睛都不是摆设,稍微对比之下,那大明愿意种地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朱元璋以前还觉得王布犁说的过于危言耸听,但是前阵子他过生日的时候,瞧见大驸马李琪的衣服极为鲜亮。

  他便叫过来询问这身衣服真不错,花了多少钱。

  李琪当即说了五百贯,这还是往少了说的。

  老朱听完之后大为恼火,直接训斥他农夫如何艰辛,食物粗粝,衣服仅仅够遮蔽身体,而你游手好闲,不过是仗着父亲的庇护,如此骄奢。

  一件衣服就五百贯,此乃农民数口之家多少年才能赚到的钱。

  当然王布犁也不理解,凭啥大明的一身衣服就能价值五百贯,到底贵在哪里。

  他听了这个数字后,一度怀疑李琪是在吹牛逼给自己脸上贴金。

  然后王布犁等人就被朱元璋叫着去宫中看那些种植的农作物,接受简朴教育了。

  老朱相比于朝廷那些文臣,喜欢挂在嘴上、惠而不实的与民休息不同,他是真的想要让百姓得到休息,大家都安安分分的种地。

  朱元璋从一个流民到乞丐,确实是值得膨胀的,但他牢牢把握一点,那就是不扰民,尽量让百姓安稳的生活。

  “不错不错。”

  朱元璋看完了王布犁的建议后:“那就先把商税往上提一提,先施行三个月,待到三个月后,再宣布减免的政策。

  标儿,你差人去把胡惟庸等人以及户部尚书全都叫来,商量商税要提高多少。”

  “明白。”

  朱标应了一声,便立即差人去喊人。

  “爹,王布犁似乎有他自己的想法,我用功名利禄怕是无法打动他。”

  朱元璋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这才慢悠悠的把朱标记录的东西放进小盒子里,一遍打开锁一遍道:

  “自古以来名臣都很难驯服的,更何况王布犁他自己都有奇遇,如何能随便就为旁人俯首?

  朕看王布犁倒是一个看重家庭之人,否则依照寻常人有这种奇遇,他早就该抛弃家人,跑到终南山去隐居了,过着修仙逍遥的日子。

  凭什么愿意甘心就当一个小吏,费心费力的处理百姓报上来的冤屈啊?”

  朱标听了他爹的话,倒是认同的点头。

  所以他爹把女儿嫁给王布犁这招,倒是绝妙的一招落子,更加把王布犁给拴到了身边。

  “时间还长,你还年轻,且好好磨合吧。”

  “爹,我只是觉得少年之人就该有雄心壮志,可从他给三国演义以及给蓝玉写的一首半的词。

  我都觉得王布犁的心态宛如七八十岁的老翁,这不正常。”

  朱标把自己心中的疑惑说出来之后,朱元璋哈哈笑了起来:

  “标儿,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雄心壮志的,比如你五弟,他学医是为了什么?”

  “拯救天下苍生,为那些无法看病的百姓培养郎中。”

  “屁,他最开始就是想要自己健康的活着,过上享福生活。”

  “啊?”

第243章 商业是块肥肉,咱才知道

  第243章 243商业是块肥肉,咱才知道

  朱标着实没想到老五他竟然是这样想的。

  不过他仔细思索了一二,情况确实是这样。

  无论如何老五都没有继承皇位的机会,去封地享受富贵生活。

  真要是打仗,也轮不到他去。

  所以他只想健康长久的享受富贵生活的情况,是真的能推敲的过去的。

  再加上父皇指定不会亏待自己的儿子们,也没有让老五去戍边,封地在最为富足的吴地。

  老五他不好好潇洒的活着做什么?

  王布犁跟他都是一个样,愿不得他们两个能够玩到一起去。

  老四朱棣也是个卷王,至今不曾停歇远足练兵之事。

  老二老三虽然有心思,但朱标自认为能够压制住他们哥俩,所以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虽然目前朱标对于弟弟们属于生态位上的绝对压制,但兄弟们都长大了,各有各的心思,再也不向以前一样了。

  可以说成年之后,大家都有各自的圈子,太子与其余皇子可是两个阶层。

  除了朱标,谁会被老朱带在身边。

  尤其是老朱强硬的态度,就是你们全都别惦记这个位置,就是你们大哥坐的,你们好好再边疆拱卫皇室就行。

  朱标瞧着胡惟庸带领一帮人前来,听着老朱诉说要上调商税的事情。

  众人都没有料到会有这种事。

  因为按照大明的收入,目前田赋的收入在接近九十左右,盐课以及其他商税杂税占据很少。

  这些数据直到弘治时期,田赋估算出占大明全部收入的75%,剩下的其他税收。

  其中25%的税收,钞关税还是大头,那些盐茶之类的暴利,简直是少之又少。

  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国家财政收入结构。

  明初不同于元代以货币财政管理为核心的特点,而是以实物征收为主,带有明显“原始性”特征的“赋役财政”。

  所以一旦大明的田赋收不上税来,全都被官绅地主截留,大明维持不下去,自然就走到了崩溃那一步。

  老朱其实对于商业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他心中当中的理想农村生活,是一种相对稳定,孤立的村庄存在。

  经济上自给自足,妇女们呆在家里生产家庭所需要的布匹,男人们出去照料庄稼,男耕女织,村与村之间最好不要相互来往。

  如此的画面才符合朱元璋这个统治者渴望长治久安,能达到政治稳定的结果。

  但农村生活的现实与他想的大相径庭,女子也得下地干活,才能保证收成,至于织布什么的则是要有更加年老的女人完成,或者抽出一段时间再白天进行织布。

  就是为了避免夜晚浪费灯油。

  而且男女都要用他们自己的产品来交换自己所需的他人产品。

  商业是不可能停下来不发展的。

  虽然老朱非常赞扬静止不变的自给自足的事情,但他对于商业也有一些基础认知的,也给商人一定的自由度,从事少数几种朝廷垄断商品之外的物品的收购,转运和出售。

  朱元璋最关心的商人的注册登记,每月一次都要上报给知县审查,而且他最为看重的就是物价。

  他亲身经历了元末的通货膨胀,朱元璋将商业价格的稳定作为他的政权的一个主要目标。

  老朱也并不试图规定某种商品的价格,而只是要求商人做到平买平卖。

  《大明律)规定哄抬物价的商人要依照投机治罪,处罚的轻重视他所卖的高价偏离市场价格的程度而定。

  囤积居奇,操纵地方市场、从中牟取暴利,要处以杖刑八十。

  为进-一步保护消费者,他规定商人只能使用标准的度量衡工具,必须做到货真价实。

  每当发生价格争议时,要由地方官员来确定一个公平的市价。

  地方官员无论如何都要在每月的上旬内根据实际市场行情拟出一个市场价目表,作为管理地方市场交易的依据。

  然后送到户部来,老朱会时不时的看一看当地的物价是否有突出表现,一旦有必定要重点关注。

  丞相胡惟庸站在一旁,他也明白天子的意思。

  天子最先从淮西起兵,依靠此地人力财力出兵江左,攻占太平,渡江攻取应天、镇江、宁国、广德等地。

  随后将统治重心迁移到应天,并依靠此五府“兴王之地”的财力,同江南的张士诚和江西的陈友谅角逐于长江中下游。

  在最终赢得这场争霸战之后,又依靠江南财力支持其北伐战争,最后统一天下。

  正因为存在这个统一的先后顺序和依赖地区的转移,使得朱元璋在建国之后,在制定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时,存在一个酬劳“有功”地区的先后次序。

  宋元以来,江南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首屈一指,在文化地位上也占据绝对优势。

  江南对于刚刚经历战乱的新兴政权来说,无异于一笔最稳定的财政支持。

  明初政治中心恰好同经济重心基本重合,使得朱元璋可以直接对江南财赋进行有效管理。

  胡惟庸一想陛下提高商税,准是又要对江南地区下手了。

  毕竟以沈万三为代表的江南富户们,实在他娘的富了。

  这要都是大明官府的那该多好啊?

  江南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土地的肥沃,使得他们积累财富的渠道,并不只是再土地上,出现了许多产业上的经营。

  从长远看来,江南文化地位也占据绝对优势,江南人必然会很快在统治阶层占据优势。

  天子开科取士后,为阻止苏松江浙为主的“南人”完全占据科举名额,现如今已经停下科举,改用察举。

  因为这些人有权有势后,便会掌管他们所在城市的一切,官职、收入、消费。

  他们明晃晃的全成了古代的贵族,利用一切的手段来剥脱周遭人,这是最为皇帝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等到老朱一死,这些人便不可避免的发展起来,以至于把经济活动直接扩充到海洋贸易。

首节 上一节 425/6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开局抢了曹操的兖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