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第6节

  鞑子的四具无首尸体则被剥干净丢在原地,要是时间充足,这些尸体还能做做文章,但过了一夜就会被冻僵硬,被风雪盖住是大概率事件,李昊也就丢开不管了。

  也许会有运气好的野狗寻着味儿找过来,对鞑子来说,能进野狗的胃算是个体面的结束。

  要是有鞑子活着落到辽南逃亡汉人或者山海关山海关附近的那几万流民手里,那受到的礼遇可比京师群众对凌迟的袁崇焕热情多了。袁嘟嘟被凌迟之时,京师之人几文钱一片买嘟嘟的肉炸着吃,山海关辽民对活鞑可能就直接上嘴啃了,都不用拿刀切片吃。

  零分熟的吃着最香。

  ……

  “大兄,明儿咱如何行动?”

  众人在一处被撤走的屯军村落里安顿好之后,李天养在入睡之前询问自己堂哥。

  其他四个家丁也都挤在这个屋子里,李昊看了一圈,发现这几位士气很高,可能都想着砍个鞑子人头换钱升官。

  “回宁远,老奴既然带着大军前来,不愁没有鞑子砍,咱们去宁远修整一番。”

  五个家丁听到撤退,反倒有点不乐意了,几个人面面相觑,然后由杨世功领头说出他们的想法。

  “百宰爷,前两次大战都是十三万大军的预备着,城坚池深,也就几天的功夫城就破了。如今老奴养精蓄锐三年,宁远城能不能撑过两天都不好说。老兄弟几个还想留着命砍鞑子,要不咱往山海关撤?”

  原来他们存着这心思。

  “你们把心放到肚子里,这次老奴不是冲着宁远城来的,这三年老奴治下的粮食产出太少了,根本养活不了鞑子和投降的汉民,所以才大开杀戒。觉华岛上有些粮饷,那才是老奴的目标,八旗连锦州、右屯、大凌河一带都维持不住,他们要宁远卫城干什么,伸出脸来让辽镇打吗?”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9章 方为雄中雄

  辽东现在的处境,就是后金占据了辽阳、沈阳一带,大明控制着锦州到山海关这狭长的辽西走廊。

  至于辽南,也就是半岛那一片的金州、复州、盖州、海州四地,属于后金强势地区,但东江镇、登莱方向也可以登陆骚扰。

  海州以西,过了三岔河,一直到锦州、右屯之间的区域,属于后金能攻的下来,但是无法实现长久占据,其主要原因,就是建奴人少。

  满八旗如今丁口能有六万四千人,加上归附投降汉民,老奴手底下的壮年男丁可能才有八九万。

  西边的蒙古、北边索伦三部、东边的朝鲜、东江等地都和老奴执掌的后金仇恨不小,要不是老奴死的巧、黄太吉上位的合适,八旗不可能在天启六年、天启七年快速经略好东蒙古地区。

  若是没有好大儿黄太吉,努尔哈赤也就是满配版的俺答、也先太师,天启朝最后两年后金处境可以用内外交困形容,这次来攻宁远等地,也只是常规的军事行动,以劫掠粮食、收拢汉民奴隶为主要目的。

  杨世功还是有点不敢相信,“那觉华岛上的粮饷就能让老奴满足?人家两三万大军就靠祖家那点家产就够了?”

  祖大寿和他侄子、养子们在觉华岛有不少商铺产业。

  “哼,这就是你们无知了。”李昊冷笑一声,“孙承宗孙老头在觉华岛囤积了二三十万石的粮食,本来他以为关外以锦州、右屯为依托,能将战线推进到大凌河一带,或者直接在大凌河屯军,以广宁中左右所区域与后金前线对峙。所以觉华岛一定安全,再加上建奴没船,无法攻岛,所以海岛屯粮高枕无忧。”

  “没想到这新来的经略老高第一上来就撤了锦州右屯,让本该是中转之地的宁远卫、觉华岛成了前线,所以老奴才升起掠夺之意。”

  “二十万石?”刘懋财惊地眼睛都瞪圆了,“那可是四五万人够吃一年的粮食。”

  石是容积单位,一石粮食换算成重量大概是七八十公斤,按八十公斤算,三人之家一月一石便可饱腹。

  如果是按壮年男丁算,四石多,五石左右可撑一年。

  “你往三十万石算,孙承宗地位高,底下当官的不敢糊弄,贪的少。我猜老奴就是算准了那批粮饷一时之间撤不走,再加上觉华岛周边冰面都冻严实了才来的。”

  给营兵发的工资,就是按一月一石的标准发的,家丁则翻倍,这些粮饷,能支给一万名家丁发十五个月,能给一万名营兵发两年零六个月。

  锦州、右屯处有前锋三营,再加上屯军所得,这些粮饷可让锦右地区完美运转两年多。

  经自家管队这么一分析,几个家丁放下心来,老奴失心疯杀人是因为粮食不够了,能抢得到觉华岛的粮食,那建奴没必要在宁远死磕,于是纷纷睡下,准备明天返回宁远修整。

  李昊要回去的理由则是因为武器不趁手,腰刀是制式武器,下马砍人还行,马上作战腰刀重心离手腕太远,使不上劲儿。

  朴刀稍微好一点,但好的有限,刀柄部分还是不够长,按李昊的设想,他在马上砍人的时候就该用偃月刀那种超长柄刀,宁远城里短时间弄不出偃月刀来,可明军有制式装备长刀,可以平替长柄刀。

  明军长刀其实是将刀刃加长,刀柄附近的部分刀刃不开锋,方便握持。

  除了武器之外,甲胄也得想法子换一换,找身全套的札甲,或者套两重甲,才能减少建奴清弓重射带来的伤害。

  因此当务之急是回去将四个人头的军功变现,袁崇焕这人争议虽多,可对关宁军的建设非常上心,大战将起,李昊先拿四颗鞑子首级回去,得到的奖励应该还要多一点。

  在家丁们睡下之后,他点开面板,开始加点。

  【角色:李昊;所属势力:大明;职务:管队官】

  【通关度:0.0004%】

  【生命值24.4|30】

  【等级:2;经验值:57|300】

  【活力:4】

  【单手武器12;双手武器10;长杆武器17;专精:2;3;2】

  【控制:3】

  【弓8;弩5;投掷3;专精:0;0;0】

  【耐力:3】

  【骑术17;跑动9;锻造6;专精:2;0;0】

  【学习:2】

  【医术4;工程3;养殖0;专精:0;0;0】

  除了通关度有点陌生之外,其余的各项技能和属性李昊早就了然于胸。

  活力、控制、耐力、学习这些都是决定各项具体技能的基础能力,加的点为属性点。

  一般来说,每升四级属性点加一,但也可以通过杀死四十人来获得一个属性点。

  专精点则是每升一级得到一点,也可以通过杀二十人获得。

  专精与属性共同控制了技能的上限,当一个技能对应的基础能力属性点拉到满槽的十,技能专精点拉到五,就可以解锁三百三的技能上限。

  举几个例子,骑术对应的耐力属性点为三,骑术专精点为二,那目前骑术上限为112;长杆武器对应的活力为四,专精为二,所以技能上限为126。

  现在李昊手上有一个专精点,他决定加在长杆武器上。

  这个世界无比的真实,自己应该是穿越了,好在还有加点面板,骑马锻造、练习射弓、挥舞武器都可以获得经验,并让技能缓慢增长,但最快速的升级方式,还是砍人。

  砍人可以获得属性、专精点数,砍人可以快速提升技能,砍人还可以增加生命值上限,并使通关度增加。

  今天砍了四个鞑子,便得到了0.0004%的通关度,那李昊合理猜测,砍够一百万人,就可以实现通关,离开这个世界。

  杀一人为罪,杀万人为雄,杀得一百万,方为雄中雄!

  他很期待实现通关的那天。

  ……

  “这袁嘟嘟还是有点手腕的。”

  因为马多,李昊等人先行南下,到正午时分差不多赶到了宁远卫城附近,这一路所见所闻让他发出感慨。

  道厅衙门发动了附近屯军和城内百姓,有数百人正在将宁远卫城东北边山包的树木砍光,更多的壮丁则在宁远城外一圈挖着沟壕,意图给后金攻城增加困难。

  卫城以北十几里地的房屋门窗、地窝子都被拆干净了,连块门板都没有,老奴和他的八旗想要烤火,都得去十里外的西北边砍树。

  城墙上还有蚂蚁一般往来奔波的人影,看样子加固城墙和布设火炮同时在进行,高达四丈、横亘一里半的城墙看起来足够有安全感。

  城内城外有上万军民在辛劳干活,大量的骑马营兵、家丁来回巡视监督,李昊等人一路行来,至少受到了五波全副武装的精锐家丁巡查,牙牌和鞑子首级都被翻了好几遍。

  在得知李昊砍了四颗鞑子首级之后,还有一个车营张姓把总主动陪着李百户进城去道厅衙门领功。

  “李管队所说的都督可是袁兵宪?袁兵宪确实是这几年难得的做事之人,如今这关外也就他一个文官了。”张把总对袁崇焕的评价很高。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10章 武器不趁手

  袁崇焕这个人,如果在洪武、永乐两朝,可以成长为略有名气的重臣,后续文臣想走以文治武这条路,大多会参考袁嘟嘟的经历。

  可这是在明末,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已经行不通了,根据前人思想总结出“三方布置”、想着以大明庞大体量拖死后金的熊廷弼下场是什么?

  下狱被斩,传首九边!

  “袁兵宪也算是个能干的官。”李昊更加坚定了自己赶在崇祯之前杀死袁崇焕的想法。

  ……

  宁远卫城西北角炮台处。

  山东布政使司布政参议、宁前兵备道袁崇焕,都督佥事满桂、副总兵左甫、朱梅、参将祖大寿、中军守备何可纲,以及王喇嘛、李喇嘛等宁远城里有头有脸的将领、参谋人员聚在一起,商讨如何分配城内的十一门西洋大炮。

  宁远城并不是沿着南北东西方向修筑,而是南城墙沿着南边的歪歪扭扭、呈现西北-东南流向的宁远河先修筑,其余三边按正方形延伸出去。

  这就让宁远城西北角其实是稍微偏东了一点,再加上卫城东北方向有一片小山,人流往来多经过小山群以西的平坦地带,导致西北炮台实际上正对驿道。

  管理西洋大炮的王喇嘛提议在西北角放置四台,东南角和东北角放置两台,西南角放置三台。

  但祖大寿、朱梅等本地将领不同意。

  以祖大寿为主要意见来源的本地将领认为,老奴的营寨多半会扎到宁远城东北方向的小山群附近,那北面是建奴最可能的主攻方向,所以希望在东北角安置三台西洋大炮。

  王喇嘛则坚持自己的主张,兵备道袁崇焕很倚重这两位喇嘛,因此众将陷入争吵。

  “报袁兵宪并各位将军,有沙河北堡管队官李昊,率自己所属家丁于昨日在塔山堡附近截杀建奴哨骑一队,斩获四颗奴首。”

  有一位道厅衙门的衙役领着几个家丁前来,在众人跟前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暂时终结了众将的争吵。

首节 上一节 6/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修仙求道的朱家老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