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修仙求道的朱家老六

大明:修仙求道的朱家老六 第40节

  朱瞻堪乘坐的马车跑的飞快,主要他的马——小红,经过他的灵气梳理,身体强健。

  除此之外,他还偶尔用药效不好、残次的丹药喂给它。

  也正是如此,除了朱瞻堪,谁也不能骑乘这匹马。

  朱瞻堪靠着马车的围栏,看着肌肉虬结的小红。

  “宗门神兽的任务八成要落在你身上了。”

  到达奉天殿后,朱瞻堪便开始忙碌起来。

  他倒是没有干什么活,只是用灵气敛息,然后在一旁听那些人吹牛。

  繁忙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转眼间,到达了夜间。

  皇帝兴致好的话,会在宫中宴请群臣。

  当然,如果有什么大事要宣布的话,也可能会宴请群臣。

第41章 钱粮大事

  御书房。

  朱棣在白天刚刚结束朝贺大礼后,便将夏原吉、杨士奇等一干重臣招来。

  还有把监国汉王、太子、太孙等人也叫了过来。

  就连掌管部分锦衣卫的朱瞻堪也没有放过。

  一开始朱棣还在带着群臣说些祝贺的话,互相客套着,没有进入正题。

  而朱瞻堪则在观察朝贺大典过后,气运金龙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他的观察,气运金龙好像在大典过后,恢复了不少,气运强盛了不少。

  本次典礼,进行了祭拜、舞乐、朝贺、奏乐、烧香等流程。

  “难道气运金龙能够吸收香火气?”

  很快,朱瞻堪在心中否定了这个猜测。

  若是金龙吸收香火气,便能恢复自身气运,那天下就不用发展民生,奋发图强了。

  所有人建个香案,烧香拜龙就行了。

  气运金龙也能反哺大明,直接另类‘永动机’。

  “唯一解释就是气运金龙在过年庆典的时候,会得到气运反馈?”

  “这个猜测倒是有点意思,如此说来气运金龙还有其他进阶方法。”

  在朱瞻堪还在苦思冥想的时候,御书房忽然陷入了寂静。

  朱瞻堪不由得抬头看向四周,咋就突然安静下来了。

  抬头望去。

  朱棣似乎有些疲惫又有些劳累,当然还包括心累。

  好不容易让负责监国的汉王去搞一点钱。

  而汉王在老大家的小崽子帮助下,成功搞到了几百万两的钱粮。

  虽说手段有些不正。

  只是后续问题又来了。

  监国汉王终究不如太子经验丰富,他忽略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

  那就是每一年的正旦朝会仪是要赏赐财物的!

  除了赏赐文武百官,还要赏赐各地的藩王!

  往年这些事情都是太子在操持,朱棣自然乐得轻松。

  而今年情况不太一样了,汉王把事情托付给内阁,夏原吉按照往年的规格计算了一番。

  发现赏赐足足需要近两百多万两银子,这还没算上朱棣一高兴,再额外开出来的赏赐。

  当然,这些钱并不全是赏赐,还包括一部分给老朱家人的俸禄。

  毕竟永乐年间的藩王制度与朱元璋定下的藩王政策相比,完全就是两个政策了。

  朱棣自身就是藩王起家,对于藩王的警惕心自然无比高涨。

  藩王失去了对于封地的管辖权就不提了,就连最为重要的兵权,也没有了。

  自然,藩王原本承担的拱卫大明,外御他国,内阻国贼的责任自然也就消失了。

  出于靖难的骚操作,避免其他藩王有样学样,这么做倒是无可厚非。

  可是几乎将藩王所有的行政权、兵权削去之后,从皇家颜面、天子尊严与政治平衡之间来考虑,朱棣自然需要提供补偿。

  补偿的方法很简单——给钱!

  在永乐朝,宗亲获得的供奉钱财,数量极其庞大。

  当然,永乐朝的宗亲也没有那么多,自然对于朝廷来说算不上什么负担。

  但数量也不可小觑了。

  一位亲王,一年足足有一万石的俸禄,大概相当于一千二百两银子左右。

  俸禄自然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分给众多亲王的耕地、盐引再加上每年的赏赐。

  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相比于一个九品官,一年才区区六十石的俸禄。

  这钱可不少了。

  其实这种策略就相当于是将原本有不小决策权、不多分红权的藩王,转变成没有决策权、大量分红权的藩王了。

  说白了就是太祖朱元璋时期,藩王的培养方式是英才、人精,而到了朱棣时期,那就是真养猪了。

  永乐朝定下的藩王培养制度,大大加强了皇权,这可能是它唯一的益处。

  俗话道,此消彼长。

  加强了皇权,自然带给了国家一群毫无用处,只能吸食国家血液的蛀虫!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蛀虫的数量在亡国之前,几乎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

  虽然各方的赏赐俸禄并不会造成朝廷运转困难的问题。

  可赶在朱棣想要北征的节骨眼上,这钱确实给不起了!

  朱棣用余光瞟了太子朱高炽与汉王朱高煦一眼。

  不知道这两货有没有好主意。

  在朱棣的眼神示意下,朱高炽光明正大的装傻,丝毫不理会老爷子快要抽筋的眼睛。

  若是汉王朱高煦注意到老爷子的举动,自然会搭茬。

  可惜他一直醉心于修炼,今天又起了个大早。

  丝毫没有精神搭理朱棣。

  见到几个‘不肖’子孙这般做派,朱棣便直接看向朱胖胖。

  “太子,你怎么看?”

  “此事必有.....呃。”朱高炽斟酌一番语气,小心翼翼道:“父皇,那个,这个,儿臣以为此事还需要细细琢磨,毕竟事关朝廷法令,朝令夕改终归不是.....”

  “好了,好了!”朱棣头疼的让朱高炽闭嘴。

  这个表现,朱棣并不觉得奇怪。

  朱高炽这个太子办事,总是出于稳重。

  老成持国形容的就是朱胖胖,稳中求进才是他的执政风格。

  可是现在眼下已经火烧眉毛了,想到好不容易收到的钱财就要赏给文武百官、勋贵藩王。

  朱棣就感觉他的心脏在滴血!

  无奈之下,他只能将目光投向困倦的汉王朱高煦。

  再怎么说朱高煦还顶着一个见过的名头。

  “汉王,你怎么想的?”

  其实朱棣心中确实有处理的办法。

  那个办法就是今年国库艰难,不发赏赐了。

  只不过,这个方法不能由他提出来,朱胖胖不愿意背这个锅,自然只能让汉王来了。

  朱高煦陡然打了一个哆嗦,清醒了过来,硬着头皮迎着众人的目光,缓步走了出来。

  “父皇,额......”

  有了!朱高煦眼神一亮。

首节 上一节 40/1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召唤无敌:老婆为我打江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