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修仙求道的朱家老六

大明:修仙求道的朱家老六 第157节

  实际上,散落的国运之气也能被聚拢。

  朱瞻堪默默注视着不断被填满的聚气阵基。

  不由得感慨。

  杀人放火金腰带啊!

  “大哥,岛国算是完了,传捷报吧!”

  ...

  “大捷!大捷!”

  捷报运回大明境内。

  数支骑兵信马由缰。

  将大胜的消息传递到境内。

  奏折迅速传到应天。

  内阁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詹事府左中允——杨士奇,闭目坐在院中。

  一个约莫二十岁的年轻人,急切的走出院门。

  “站住!”

  杨士奇浑厚的声音响起。

  杨稷的脚步一僵,转过头来,讨好的笑着:“爹,我和朋友约好了...您看...”

  “稷儿,爹不止一次跟你说过,离吉安那帮乡绅远些。”

  杨士奇叹了口气,他大半辈子的名望,早晚败在这竖子手里。

  特别是,这瓜儿子,成天跟那几个地主乡绅混在一起。

  “爹,儿已经长大了!”

  杨稷不满低下头。

  当初跟江南那帮乡绅搅在一起的是你,现在跟那帮人划清界限的也是你。

  这年头,收了人家的礼物,有这么容易划清界限吗?

  “你...逆子!”

  “罢了,罢了!”

  杨士奇挥挥手,示意杨稷赶紧滚。

  杨稷走开之后,独留杨士奇一人。

  “唉,希望我是忧思过度吧!”

  杨士奇早在十天前,便收到了不少江南地主乡绅的问候。

  重点问候内容便是——水师!

  “太快了啊!新水师啊。”

  大明水师建设的实在是太快了!

  水师船只强横,兵员众多。

  入海短短几天的功夫,便将走私的船只查处了七七八八。

  若是只查处便罢了,

  关键在于不听话,那是真的拿炮轰啊!

  这让不少江南富商承受不住了。

  他们发家的财富哪里来的?

  大海!走私!

  在郑和水师的笼罩下,他们多少还能偷点走点。

  可新水师一登场。

  他们是一点好处都捞不到了!

第165章 文武之争论

  保和殿。

  朱棣宴请文武群臣。

  觥筹交错,声若洪钟。

  殿内分列两排桌凳,文臣武勋在站立两排,高大的酒瓮立在桌上,旁边肉、菜加以点缀。

  朱棣并不喜欢搞些花里胡哨的宴会。

  也不喜欢除了战争之外的奢侈行为。

  毕竟,皇帝的常服也不过四季八套。

  节俭,那是刻在骨子里的想法。

  大概跟太子爷时常说没钱有关系。

  这次宴会则是个意外!

  征漠北、轰岛国。

  两次大战顺利完成。

  特别听说岛国的白银储备十分富足。

  白银已经在运回来的了路上。

  他才小小的奢侈一把,举办了一场远比以往豪华的宴会。

  朱棣坐在龙椅上,手里捧着一尊酒杯。

  俯瞰座下群臣的百态。

  有沉闷喝酒的、有呼朋唤友的、还有走来走去的。

  正在乐呵时,一名锦衣卫恭敬的走进来,呈上密封的卷宗。

  看完之后。

  朱棣笑眯眯的捻了捻胡须,身旁的太监唱和一声。

  瞬间安静下来,百官齐齐噤声。

  朱棣轻轻咳嗽一声,爽朗的笑起来:“朕登基以来,二度征战漠北,打得阿鲁台不敢南望。”

  “想不到,鞑靼如此一战被灭!”

  “岛国,自先帝时便时有不敬之处。”

  “如今,也算是彻底覆灭了!”

  “多亏了瞻堪与瞻基啊!”朱棣笑容愈发灿烂:“朕若有幸再见列祖列宗,也算说得出口了!”

  太子爷闻声立即躬身:“儿臣,为陛下贺!”

  群臣齐声道:“为陛下贺!”

  “诸位!且饮!”

  皇帝离席,宴会的气氛愈发融洽。

  几名重臣也相继离开宴会。

  御书房。

  正所谓,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武勋代表:定国公徐增寿、成国公朱勇、宁阳侯陈懋。

  英国公张辅还在海上飘着呢。

  文官代表:户部尚书夏元吉、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金忠。

  还有站在后面如喽啰的内阁大学士杨士奇。

  永乐时期内阁已然成型。

  但内阁的官阶并不高,主要负责辅助皇帝或监国太子处理政务。

  并无独立的行政处理权。

  按照实际权力与资历,杨士奇其实完全没有资格站在这里开小会。

  不过,会议多少需要人笔录。

  所以,杨士奇也就混进来了。

  当然,还少不了汉王这个金豆子。

  这可是勋贵们最大的代表。

首节 上一节 157/1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召唤无敌:老婆为我打江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