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

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 第63节

  “伱且以为,这两人相比于那林仲云的威胁如何?”

  话音渐渐落下,李绍祁的表情始终都是那般的平静。

  但是项茂良此时的表情却是完全变了。

  他已经完全明白了朝廷的意思!

  那就是相比于愈州沧州等地,现在的沧州意义不大!

  如今的大乾没有能力能直接对所有反贼动手,沧州只能排在后面。

  似乎是看出了项茂良的想法,李绍祁悠悠的叹了口气道:“因为肃王的关系,朝廷已经宽恕了我等的罪责。”

  “但朝廷让我等先且配合各州解决其他叛军。”

  “至于那林仲云.”

  “只要他不再闹,就先且罢了吧。”

  “先让人盯住他便好。”

  项茂良久这样沉默了良久,虽然心中仍旧是有些不甘,但他还是立刻点了点头,朝着李绍祁拱了拱手:“大人。”

  “不知下官可否.铸檄文,骂反贼?”

  他是真的咽不下这口气,虽然打不了林仲云,但骂也必须要骂一骂!

  而且或许还可能博出来名声!

  闻言,李绍祁眼神忽然一亮,当即便点了点头:“去吧。”

  读书人最厉害的当然还是嘴皮子。

  李绍祁自然不会拒绝这种事。

  “下官告退。”

  项茂良的表情顿时一喜,当即便朝着李绍祁拱了拱手,旋即便直接走了出去!

  Ps:跪求推荐票,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萌新作者跪下了,砰砰砰!

  跪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一定不要养书啊!多多追读!!!

  让作者冲一冲推荐!哪怕有一点希望都可以!!

  作者答应兄弟们,上架一定爆更!!!

第67章 讨贼檄文,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求票)

  林仲云一直在紧盯着邯郸城的一切动向。

  虽然一切迹象都已然表明了朝廷不会先进攻自己,但林仲云也是没有掉以轻心。

  同时——林仲云也在不断的发展着自己整体的实力。

  不仅仅是手下的将士每日都进行着统一化的训练,他自己也开始每天都固定进行着锻体法的修炼。

  在每日的修炼之下,锻体法的作用终于是展现了出来。

  林仲云的武力与体质两项属性竟然都增加了一点!

  这可是替林仲云省去了足足二十万点声望值。

  林仲云岂能不振奋?

  同时在这段时间,四方难民仍旧是在不断来投靠林仲云。

  林仲云的声望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去而渐渐转弱,反倒是越来越高!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地瓜种长苗了!

  不出林仲云意料,虽然沧州之地连年受灾,但是本就有着抗旱特性的地瓜种却还是能成长出来。

  这件事给林仲云带来的声望影响极大。

  虽然邯郸城中的各个官员对此皆是不屑一顾,以为这是林仲云在故弄玄虚。

  但难民们对此却是格外相信,虽然林仲云下令并没有让任何人接触地瓜地,他们根本见不到秧苗,但他们却也没有丝毫的怀疑。

  一时之间,神仙出世,大灾将过的传言再一次在整个沧州传了起来。

  但就在这时。

  一篇檄文横空出世。

  正是那项茂良所著!

  他对林仲云的经历十分的了解,在整个檄文之中更是以林仲云这些时日的经历来举例。

  他以林仲云在王财主府中生存多年,但最后却不念王财主之恩,率难民攻破王府,屠杀府中百姓,此举乃为不仁不义。

  大乾国祚百年,林氏一族世世代代皆为大乾子民,林仲云率众造反,此乃不忠。

  林仲云之父卒后,尸体不见踪迹,恐被林仲云所食,此乃不孝!

  整整一篇檄文,不顾是非颠倒,完全将林仲云骂成了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此事一出,整个沧州顿时震动。

  虽然早已追随林仲云的那些百姓虽然仍是对林仲云崇拜不减。

  但同时那些本想来投奔的难民却还是有不少人受到了影响。

  世道混乱,人心本就难猜。

  虽然林仲云这段时间来被传得神乎其神,但在未亲眼所见之前谁人敢完全对不认识的人信任?

  没有人愿意主动求死!

  这些难民,更是惜命!

  同时,这项茂良的名声也是立刻便随着这一篇檄文变得响亮了起来。

  如今的大乾虽然天下动乱,但是近五百年的国祚却还是让他有着一些愚忠之臣。

  对于这些人来说,林仲云就是反贼。

  而且在这一众反贼之中林仲云更是带头的那一个!

  他们只坚信一个道理,一切的造反都是由林仲云造成的。

  一时之间,他们更是纷纷赞叹这项茂良是国之栋梁,更是罕见的忠臣。

  而随着项茂良扬名。

  不少读书人也是相继写出了檄文,痛骂林仲云以及一个个的反贼。.

  顺天城。

  “林公会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这群读书人真是瞎了眼啊,他们枉为读书人啊!”

  “他娘的,老子要去砍了这群读书人!呸!什么读书人,他们算什么读书人!他们才是畜生!!”

  “他们瞎了眼啊,若无林公,我们这些人造就已经死在了荒野了!!!”

  “呵这群狗东西,就应该饿死他们!!!”

  “谁,谁会写这东西,林公布在乎这些,但是我们要帮林公说话!!!”

  “我把我家仅存的祖传物件拿出来,谁会写这东西,帮林公说话,我就送给他!!”

  “爷爷,他们为什么要骂林神仙啊,林神仙他不是好人吗?”

  “.”

  一声声的议论声在顺天城中不断响起。

  同时,这一幕幕场景也在其他七城同时发生。

  别人或许对林仲云没有什么感激之情,但这些居住在顺天城中的百姓又怎么可能没有?

  他们所有人都受过林仲云的恩惠。

  哪怕他们其中不少人都没有上过一次战场,并没有帮到林仲云任何的忙,但林仲云却也没有放弃过他们。

  但.他们虽然有口,不过却仍是难言。

  这也是目前义军势力最大的问题。

  他们其中没有读书人!

  不,其实也不能说是没有读书人,在顺天城以及各地还是有着不少认字的人的,也不乏有几个和于师爷一般当过官的人。

  他们都算得上读书人。

  但——当了一辈子的官还只能做一个小小县令的师爷便已经说明了他们的才华到底如何。

  义军之中没有才子!

  哪怕现在林仲云已经占据了一郡之地,但却也没有任何的才子来投。

  没办法,在如今受灾多年的沧州之地,稍有才华之人早就已经逃难去了别处,怎么可能还留在沧州?

首节 上一节 63/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