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82节

  这两人的势力,有着不少的重迭度,只要是掌权的,几乎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李元吉所想的是,一旦他上书李渊,让韦云起率军来协助进攻,那么窦轨必然会一同前来,同时这也是李建成与李世民一起在他的地盘上,给他安钉子。

  安钉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撩人五部里面金齿部(瑞丽、陇川等地)、芒部(勐海、景洪等地)等这些地方,如今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划分到他的封地里面的。

  而这些地方他之所以看重,就是因为连接骠国、真腊、六诏等地,从陆地前往天竺、吐蕃的陆地通道,这才是他要拿下这个地方的原因,只要打通这些通道,他的生意也能从陆地开辟出一条经商之路。

  西汉开辟出丝绸之路,让大汉与西域的联系加强,使得大汉走向外界,影响力扩散至西域地区,他也可以在这里开辟出一条致富之路,使得他的影响力进一步加深。

  有着水、陆两地两条线的支持,他的生意只会越加顺畅,这个时代能够走海路过来的人,非常的少,即便是在大唐之内,大部分商人都是通过陆地来行商,至于外面的那些国家,难。

  这就是他犹豫的原因之一,一旦这个地方李渊不给他,他疯了才会去打,只要打下来,就必须得是他李元吉的,李渊来了都得他说了才算的那种。

  至于另外一个,李元吉也是头疼,随即看向谢叔方。

  “若是上书给圣人,那这一来一回,需要多少时间伱可估算过?从我们这里上报上去,再到长安那里折腾一阵子才能敲定,再到下诏给韦云起以及我们这里,至少半年的时间。

  这个时间还是至少,有可能是接近一年的时间,这还只是敲定出兵,等大军进入到撩人境内,起码也需要三个月以上,再到大战攻伐,又是至少半年以上,这还是至少。

  也就是说,若是上书给圣人,到出兵攻下撩人这些地方,那么至少要两年时间,这还是最为乐观的,若是但凡遇上天气不好,或者战事推进不顺,需要的时间可能会达到三年!”

  三年的时间,其实李元吉也能够接受,但是他无法接受的是,还有一年不到,玄武门事件就会爆发,到时情况就又不同了,这些地方虽然偏远,虽然穷,但是新上位的李建成或者李世民偏偏就要呢?

  抱着他宁愿拿着一个需要朝廷补贴钱粮的地方的想法就是不给他李元吉呢?那他生意扩张的路要被焊死,除非转头从真腊境内、骠国境内穿过去,但失去了陆地上的大军,震慑力又会是一个问题了。

  谢叔方听着这些,心中一时间很是想不通,在他看来,时间这块也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李元吉就是不接受呢?

  他不知道会有玄武门这种事情,他只知道,到时韦云起的大军攻金齿部、濮子部那些地方,他们这里派出的大军攻撩子部、和蛮部,在谢叔方眼中,战事在一年左右,差不多就能结束。

  空气一下子有些寂静,过了一会,李元吉的声音突然传来。

  “叔方,就按照你说的去做,现在立即上书给圣人,点名让韦云起率军去攻金齿部、濮子部这些地方,我另外写一封家书给圣人,把那些地方纳入本王的封地。

  不过都是些苦寒之地,想来圣人也不会在乎,正好丢给我一起管理了,就这样,其他不变,不管圣人同意不同意,我们这里集结好大军就直接开始打。

  你现在去叫虞明和与宇文宝,我写信,待会你派人加急传到京城。”

  李元吉忽然想通了,在这些地方,是他的主场啊,到时候不管谁上位,说不给就能不给的吗?他的大军在那里,不管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敢在大唐内忧外患的时候,跟他打吗?

  只要他不是那种被一捏就死的蚂蚁,只要他实力还可以,无论是谁,都不会跟他打,要打也是后面大唐发展起来之后的事情,但那些地方,他同样能够得到了。

  只要如今李渊只要承认那地方给他,到时候谁都拿不走,他说的,无论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都只能把那些地方给他。

  至于安插钉子,过后再去慢慢拔除就是了,而且要是李世民上位,他还能再争取一番韦云起,这么有能力的一个人,他可是眼馋得很。

  谢叔方听后,当即一愣,随即兴奋的下去开始安排,看着谢叔方下去,李元吉也是开始写信,一封家书,一封折章。

  写好信件之后,李元吉脸上依旧凝重,如今他还需要等冯盎到来,要干仗,必须要冯盎的大军,他自己与谈殿那里的大军加起来都不够用,必须要征调冯盎的大军才足够。

  这次可以说是他第一次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扩张,他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只要将琉球、撩人五部、林邑这些地方攻下,后面发展起来,他相信他凭借着自己的封地,都不会比大唐差,甚至更好!

  第一次向外的扩张,李元吉绝不允许失败,这一次若是踏不出去,起码也得数年过后,才能踏出去了,那个时间,他无法接受。

  除了这些,他也在赌一手,会不会有让他封地扩大的系统任务,反正是和发展相关的,就如今的岭南,发展必然会一个顶点,唯有地盘增大,发展才能一直不断的持续。

  若是有那样的任务,到时贡献点必然不少,反正绝对不会是几百点这种,必然是几千上万的贡献点。

  哪怕没有这样的任务,但地盘的扩大,物资更加丰富,他的发展也能更好更快,他也不亏。

  过了一会,谢叔方带着杨树与虞明和到来,李元吉将折章与书信交给谢叔方,谢叔方当即就下去了,李元吉也是看向虞明和与杨树。

  “叫你们两个来,是为了战事,本王接下来要对撩人五部与林邑用兵,你们两人,准备好之后率领大军即刻前往邕州,本王已经传信给李响,让他率领大军前往邕州与田州。

  到时你们汇合之后,由虞明和你担任主将,李响为副将,至于大军,除了杨树的五千军,我另外再给你们三千军,想要更多的,也没有了,其余大军要承担攻伐林邑的任务。

  虞明和,这个重担,本王可就交给你了,李响是本王王府的护军,经验丰富,你此去,不可刚愎自用,也多听听他的意见,具体的,本王也不说太多。

  战场之上,战局变幻莫测,你为虞庆则将军之子,又经过虞道融多年教导,兵书策论尽皆研学过,理论基础比任何人都要丰厚,加上之前平定五州叛乱,也练过手了,如今直接开始吧。

  本王对你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你别让本王失望,莫要成为那赵括与马谡,此次对撩人五部的战事,本王不会插手干预,但本王只要结果,本王给你一切权力,临机专断、先斩后奏这些权力,都给你。

  若是有紧急事情,或者是拿不定主意的,随时给本王来信,记住,撩人五部的地盘,必须要占据,要记住无论是谁,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都不能将这些地方给别人!

  这些地方,必须要成为本王的封地,记住了吗?”

  李元吉必须要叮嘱详细了,不然他怕到时候这些人掉链子,不敢去抢,他可不想给别人打工,只能他自己做地主。

  杨树听后当即就应了下来,对于这些,杨树向来是李元吉说什么他就听什么,李元吉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在杨树这里,李渊这个皇帝来了,只要李元吉下令,他敢直接砍了李渊。

  在杨树眼中,他的一切都是李元吉给的,若是没有李元吉,他以及他的亲属,洞酋里的那些人,都还在过着以前的那些苦日子,时常面临生命的威胁。

  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杨树对李元吉,就是无条件的服从,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本事,无论李元吉怎么安排,他都没有丝毫的异议。

  虞明和听着李元吉的话语,心中满是震惊,他是真的被惊住了,这么大的一次作战,集结如此多的兵力,李元吉竟然让他去做一军统帅,哪怕就是李响,齐王府的护军,都只是给他当副手。

  虞明和平复下来,目光满是坚定,他清楚李元吉在培养他,他也知道赵括与马谡这两人,他更知道他的父亲之前是如何善战,如今机会到来,在虞明和眼中,必须要把握住这次的机会。

  虞明和将李元吉所说的,全部记在脑海之中,单膝向李元吉跪下。

  “末将接令,请大王放心,末将必定攻破撩人五部,必将这些区域,全部纳入大王封地,不管是谁,任何人来抢夺大王的封地,哪怕只是一寸地,末将必将其击退!”

  李元吉满意的点头,对于虞明和,他确实是抱着培养的心思,忠诚没有问题,基础也非常扎实,就是缺少实战,只能通过战事来成长,只要开始成长,速度将会非常快。

  如今他手下,真正独挡一面的人只有谢叔方与苏定方,刘仁轨与席君买都还差了点意思,等打过几仗,那两人才会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存在。

  而他如今就这么些人,虞明和这么好的一个苗子,上限非常的高,他也愿意去培养,本来是先让他为副手,但是如今苏定方没有回来,谢叔方他要留下应急,只能让虞明和上了。

  “下去吧,去准备吧,本王等你们好消息!”

第146章 大军集结,使团消息,林邑国王范梵

  志的挑衅

  李元吉一连串的命令传达下去,随即又叫来宁纯,将这些事告诉宁纯之后,让其加紧准备物资,出征的大军也在准备开拔的事情。

  “达和,不仅是物资准备,还有军械的打造,必须要加快了,你多安排点人过去,让老匠人带着新匠人做,炼化钢的规模也要加大,场地多做一些。

  若是东岛那里放不下,就放一些冶炼厂在海康这里,以及罗州等地,如今大军的军械还是不多,许多军士都没有甲具,制式兵器也不齐全,如何能够打仗?”

  李元吉如今最大的难题,就是钢铁产量跟不上了,人手的短缺都是一方面,就是钢铁的锻造,产量不高,导致军械的打造很慢,大军的补充就很慢。

  这还只是打造全新的军械,有些需要重新回炉的,重新修补的还没有计算进去,武器与甲具,好在是如今的冶炼提升了不少,不至于每次大战结束之后都需要修补,不然工作量更大。

  现在李元吉就是在愁眉如何提升钢铁的生产力,涉及到这种重工业,他是真一点办法没有,找这方面的人才吧,他也不认识,在长安的时候,他已经按照这些需要的,带来了不少工匠了。

  如今这些只能交给这些人,他所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了。

  宁纯听后,凝重的应了下来。

  “是大王,臣下去之后立即开始着手扩建冶炼厂,至于匠人这些,臣也会多安排人手,让老匠人带新匠人,争取加大产量。”

  李元吉点点头,随后聊了一会,就让宁纯下去了,李元吉又看向谢叔方。

  “叔方,你要着重将那些招募的新军操练起来,尽快形成战斗力,后面征伐林邑,大军都会出动,到时以君买、谈殿的大军,与刘仁轨、宇文宝得到水师,会形成两路大军参战。

  这里的大军到时也会加入到这场大战之中,具体走哪个方向,等我跟冯盎谈过之后才能知晓,但是出征是毋庸置疑的,你必须要抓紧些。”

  李元吉这次是压上所有的家底要干这一仗了,从刘仁轨打下琉球,再到出征林邑,起码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在李元吉看来也足够这些新军操练了。

  谢叔方闻言也是应了下来。

  “大王放心吧,在出征之前,必定能够操练出来!”

  谢叔方下去之后,李元吉一个人躺在椅子上开始沉思起来,如今这次的征战,他是非常看重的,只要成功,就能彻底将影响力嵌入东南亚各国,对于以后的经商,会更加顺畅。

  然而一旦失败,起码在接下来的几年,他是抬不起头来了,而且彻底丧失进攻之势,只能被迫防守,周边的敌人,都会找上门来,来自大唐的威胁,更大。

  若是没有强大的实力,发展得越好,就越会招来豺狼虎豹,因为镶金的软柿子,不仅可以拿捏,还能得到极大的补充,没有人会放过这么一个机会的。

  李元吉闭着眼躺了一会,突然一双手放在他的脑门上,轻轻揉了起来。

  “夫君,大军征战的事情,妾身已经知道了,夫君也不要想太多,那些事情妾身虽然不懂,但妾身相信,最终胜利的,肯定是夫君。

  妾身相信夫君,相信王府下面的众将,更相信夫君的大军,定然能够旗开得胜。”

  杨清婉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放下手中的事务,匆忙走了回来,她心中说不担忧,那是假的,实在是李元吉之前的额辉煌战绩太过吓人,打仗就没有打赢过。

  但如今李元吉已经做出了决定,她是万般不能反对的,还没有下令之前,可以商量,一旦下令,她就必须要维护李元吉身为王爷的威严。

  李元吉享受着杨清婉的头部按摩,轻声开口。

  “放心吧,没有事情的,这次的敌人,不过是些杂鱼罢了,我这里的可都是精锐之师,这次征战,也不是我亲身领军,是交给他们去做的。

  我知伱心中担忧,不过还是把心放到肚子里,不会有任何事情的。”

  李元吉也知道杨清婉心中的担忧,这没有办法,他自己都对之前原身的战绩很无语,谁都打不过,这就很尴尬。

  而且他自己也没有想过亲征,如今底下又不是没有人,他坐镇后方就行了,除非是底下无人可用,没有人能挑大梁,亦或者需要他出面去提升士气,或者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不然他亲征干什么?

  如今岭南这里的事情还需要他来做,他可是一点时间都没有,抓方向,主持大局,这些都是他要干的活。

  随后漫长的等待之中,虞明和与杨树率领的大军开始向着邕州而去,谈殿在收到紧急书信后,也是率领大军往交州赶去,至于水师,除了必要的留守,其余尽皆走出港口,一部分去往番禺攻琉球,一部分跟着宇文宝去崖州,打击海盗。

  李响的率领各州大军三万人,也已经开始向着邕州而去,崖州的冯智戣,也同样准备好大军随时出征的准备,整个岭南,一时间显得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

  而大军集结的这个消息彻底传播出去之后,李元吉发展得最好的几个地方,所有百姓顿时沸腾,青壮主动向下方的官吏请求入军,还能走得动的男子,都纷纷想要并入徭役之中,做运输粮草的事情。

  即便是其余人,也是纷纷献出家中的物资,一心只想为他们的王付出,帮助他们的王。

  李元吉在知道之后,心中更是无比的自豪,这些,都证明着他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但最后李元吉都没有答应。

  大军的扩建不是想进行就能进行的,还得保证操练的充足,物资是否足够,是否耽搁原本的耕种,是否加深百姓的负担,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军械储备,根本不充足,即便是如今现有的大军都不够,哪里还能再次扩充大军。

  至于运送粮草以及物资的人,李元吉已经分配出了辅兵,这些事都是由辅兵来做,真正的精锐战兵,才是负责战场厮杀的。

  整个岭南,除了冯盎那里的大军,其余各地,都在进行调动,岭南发生的变化,岭南周边的官吏第一时间就向朝廷送去急报。

首节 上一节 82/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