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62节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完成今天的每日任务,李元吉的额贡献点来到八百九十点,满意的李元吉来到码头,看着再过不久也要完工的码头与港口,更加的高兴了。
想到再过不久又能增加五百贡献点,李元吉的心头都是一阵兴奋,加上每日任务给的贡献点,到时候他的贡献点将会直接来到一千四百多点,这么一笔贡献点,妥妥的又是一笔巨款了。
这两天,杨清婉的衣纺也是已经开工,两天的时间,就制作出来了不少衣物,杨清婉也是按照李元吉给的建议,每种样式的衣服,都有各种号,方便高矮胖瘦不同的人穿。
李元吉都在想,他要是把裙子等等这些衣服弄出来,在这个时代会不会被人看成异类?这个时代的人会不会接受?
想了想,李元吉还是放弃了,其实这个时代的衣服还是挺好的,这一块他就不去想了。
李元吉看着码头,随即看向谢叔方。
“叔方,这个码头,你过后让人再规划一番,还是小了一些,以后这个码头,将会人来人往,无数商船都会在这里停靠,伱以如今修建的为中心,向着两边进行延伸,方便更多的船可以进行停靠。
港口的通道,也要多注意分流,在两侧也重新再新建出来,以后这里,将会是大唐最为繁华的贸易中心,也会是世界上最为繁华的贸易交易中心,所以不能建小了。
同时徐闻、铁耙两城,也要开始新建码头、港口,盐场这些都要开始弄起来,两城靠海,正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另外那个岛屿(东海岛),以后就叫东岛了,你告诉宇文宝,派人前去进行开发,那么好的地势,不用上太可惜了。”
谢叔方听着李元吉说的这些话,一阵头大,这个码头原本是宇文宝在建,但宇文宝去掌柜水师之后,就落到了他头上,眼看码头就要完成了,好吧,李元吉直接又安排下来了。
谢叔方发现,自己看来就是一个劳碌的命了,想要清闲一些,都不可能了。
随即想到什么,谢叔方当即开口。
“大王,末将是一个武将,对这些也不熟啊,大王你让达和来做吧,他那里不是有了长安来的人手吗?
让达和派一两个人来负责这事,正好,末将也就只会一些打打杀杀的活,大王你让末将做这些,这不是有点为难人嘛。”
李元吉看了一眼谢叔方,顿时乐了。
“行了,别这个委屈样,当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是吧,不就是不想做这些活吗?
不过你说的也是,这事你去给达和说清楚吧,这些都该开始进行了。”
谢叔方听后顿时高兴了起来,只要不是让他做这些事,什么都好说。
“是大王,末将这就去找宁刺史。”
谢叔方匆匆去了,李元吉看了一会,也是回到王宫,然而还没有躺过久,宁纯和谢叔方两人就一起来了。
李元吉还以为是谢叔方没有办好事情,结果宁纯率先开口了。
“大王,裴典签带着船队回来了,已经进入港口,裴典签应该是已经开始往王宫赶来了。”
李元吉直接站了起来,裴宣俨回来了?
第113章 大唐越加严苛的局势,商业换人
李元吉满是兴奋,裴宣俨率领船队去往大唐之内开展贸易,如今总算是回来了,对于这一次的收获,李元吉可很是期待的。
随即看向谢叔方。
“叔方,你代本王,立即去接宣俨回来,快去。”
谢叔方闻言当即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就带着裴宣俨一同走了进来。
“臣裴宣俨,参见大王。”
李元吉来到裴宣俨身前,将其扶起。
“快起来,都说了在我这里没有这么多礼数,这一路吃了不少苦吧,这次是辛苦你了。”
裴宣俨起身,满脸的笑意。
“为大王做事,不辛苦,而且这也算不上吃什么苦,不过在经过潮州之后,进入到琉球那一带海域,遭遇了海贼,还好水师作战用勇猛,这一路才无事。
臣先是去了泉州,不过那里的人购买能力有限,臣逗留了半月,卖了一部分雪盐出去,随后去到台州、杭州、苏州,将货物全部售卖了出去,换了三船的物资回来。
其中主要是粮食,单独的粮食就占据了一半,其余是钱财,镔铁以及一些布料等其他物资,都全部拉回来了,也算是不辱使命了。”
李元吉听后,也是高兴,这次收获,可以说非常的可以了,随即问向裴宣俨。
“现在大唐之内的粮价如何?还有这个雪盐,有兴趣的人多不多?至于海贼,有没有查明是哪里来的?”
裴宣俨听后,也是变得严肃起来。
“大王,海贼的事情,臣已经给耿国公传过信件过去了,目前还没有消息,过后应该会有消息传来。
如今大唐之内的粮价,臣也打听过,在杭州、苏州这些地方,如今来到了三十钱一斗的价格,据说粮价还会上涨。
江南道不少地方出现水患,关陇一带出现旱灾,那里不少人准备囤粮去往京城以及附近进行售卖,那边的粮食据说已经涨到了四五十钱一斗,粮价还在不断上升。
这还只是粟米的价格,若是稻米,更贵,已经涨到八十钱了,现在大唐流民太多,各地的田地荒废不少,又出现不少天灾,臣估计明年的粮食价格,将会更高。
而这个雪盐,台州、杭州、苏州的富商都很感兴趣,他们已经还准备订购两船的雪盐,不过臣没有应下来,他们过后有可能会自己派人前来,直接对接雪盐的生意。
这个雪盐完全不愁销,这些人看见尝过之后,纷纷想要入手,这次带过去的,顷刻间就被那些人瓜分完了。
这次的粮食,都是以二十五钱的价格成交的,他们说是大王需要,自然不能按市场价进行交易,就减少了五钱,说是这是他们的成本价了。”
李元吉听着这些,心头一阵复杂,粮价终究是开始上涨了啊,粮价的上升直到贞观元年,来到顶峰,直接突破百钱,在贞观二年开始有所下降,贞观四年时下降到三十钱左右,最低时来到二十钱左右,直到开元盛世,粮价稳定在十钱到二十钱之间。
从这个粮价的变化,李元吉就已经能够知晓,明年,也就是武德九年,到贞观元年,这两年的时间不知要死多少人了,即便是现在,饿死、冻死者依旧不少,但明年开始,还会更多。
因为粮价的上升,必将导致绝大部分百姓,都买不起粮,这还别说大米,这玩意是卖给有钱人的,但就是粟米与小麦,哪怕是按照现在的价格,长安附近的四五十钱,大部分人都只买得起少许,一部分人已经是买不起了。
再加上天灾,李元吉若是没有记错,旱灾、水灾、地震,后面还有蝗灾,这两年的时间,地里没有收成,真正的困难,明年开始显现,后年来到顶峰,人口大量锐减。
至于裴宣俨说的那些富商给他少了五钱,以二十五钱的价格卖给他,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李元吉更是嗤之以鼻,他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别说他了,换成李建成、李世民,都没有这个影响力。
这些人眼中,唯财势利,这番说辞,骗一骗裴宣俨还行,看着裴宣俨那感慨的样子,李元吉知道这人是真的被骗住了,果然人太老实,就不适合与那些老狐狸打交道。
那些人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少赚钱吗?二十五钱的价格真的是成本价吗?李元吉要是信了这些话,他就是一个蠢蛋。
就裴宣俨带回来的这些粮食,就不知有多少陈粮,按照粮价的变化,这些人看在他的面子上,含泪大赚起码二十钱!
明明就是为了他的雪盐,将不要脸的话语说得这么伟大,还看在他的面子上,李元吉都服了裴宣俨这人怎么就信了这些鬼话,那些富商之所以能做到富商这一级别,难道靠的是良心?
李元吉不再去想,当即看向谢叔方。
“去把杨铖叫来。”
说完之后,才看向裴宣俨。
“宣俨,此事总体做得不错,不过以后出去行商,不要轻易的相信人,本王虽是齐王,但苏州、杭州、台州这些地方的富商,本王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这些人无非就是贪图本王的雪盐罢了,抛出的一个橄榄枝,就是怕后面本王后面不找他们继续合作了,而非是因为本王这张脸。
现在你明白了吗?
伱没有直接应下他们,这点做得很好,如今这里多出了不少商品,需要拿出去售卖,之前也与你说过出海与各国经商的事情。
后面你的任务,就负责出海经商吧,加强与各国的联系,就按照我之前与你说的,去做好。
另外我会将林全,也就是如今水师的第二负责人,将他安排和你一起,负责船队安危,以防海贼,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小国。
出海经商,对我们这里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是岭南发展不可缺失的一环,可以说岭南能不能发展得更好,就看你能不能增加影响力,吸引海外诸国的人,前来这里经商了。
你先下去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就出海吧,这件事很重要,不要让本王失望。”
第114章 一个气得李元吉想骂人,却只能忍着
的小玩意
对于裴宣俨,李元吉确实要将他换到对外的贸易了,这个人怎么就这么实诚呢?
准确来说,齐王府的人,怎么能这么实诚呢?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居然比他李元吉自己都还要相信,他这个齐王的面子这么大,李元吉也无奈得很。
裴宣俨听着李元吉的话,也是有些愣神,随即满是愧疚,他还以为自己做得很好,如今看来,自己没有做好的地方是一点都不少。
至于李元吉让他负责海外的贸易,裴宣俨也没有说什么,这个事是早就定好了的,他本来还担忧对大唐之内的贸易该怎么办,如今看来,他也不用担心了,李元吉都能够安排好了。
“大王,臣知晓,必然做好海外贸易,吸引海外诸国商人前来展开贸易往来。
对了大王,这次在杭州,臣为大王带回一物,正好献给大王。”
裴宣俨从外面拿进来一个精致的木盒,李元吉看去,也是引起了好奇心,能够送给他的,在他看来,怎么也不会差,必然是好东西,他是越发期待了。
“宣俨,有心了,带回来的是何物?快打开来看看。”
谢叔方与宁纯一起看了过来,显然都很是好奇。
裴宣俨小心翼翼的打开木盒,只见拿出里面的额物品,李元吉顿时愣住了,嘴角一抽,谢叔方与宁纯却是瞪大了眼睛,显得很是惊讶,准确来说是震撼。
裴宣俨此刻很是冷静,将木盒放下之后,用双手将物品捧住,随后才满脸笑意的看向李元吉。
“大王,这尊琉璃,是臣从杭州带来的,这是当地的一个富商从西域那边带回来的,这尊琉璃,成色极好,市场价达到了两千贯,臣用了八百贯,那富商就让臣带回来呈给大王了。
臣见大王王宫之中也没有物件,便自作主张将这琉璃杯带了回来,以供大王装饰王宫。”
裴宣俨满脸高兴,这次他带回来的琉璃杯,在他看来定然能够让李元吉欢喜。
一旁的谢叔方与宁纯也是炙热的看着,琉璃这样的物品,在他们眼中就是属于神物级别的,在大唐之内的都非常的稀少,更不用说这样成色鲜亮的了。
这种琉璃,都是从西域那边流传过来的,因为路途遥远,只要来到大唐,就会成为稀罕物,根本不愁卖,而且价格非常高。
李元吉看着这个琉璃,是真的愣住了,他想了很多,都没有想到会是一个琉璃杯,在他眼中,琉璃?
他李元吉要是需要琉璃,这玩意还需要去买?
烧制琉璃对其他人难,别人不懂,他还能不清楚吗?不就是一些玻璃吗?他李元吉还不会烧了?
这个时候条件有限,烧制出来的琉璃不能和后世相比,但在这个时代,就裴宣俨现在拿出来的这种,李元吉敢说,需要多少他就能烧制多少出来。
上一篇: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