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33节

  两人迫不及待的抓了一点放入嘴里,虞明和还好,只是一点点,谢叔方抓的就略微多一点了,进入到嘴里没一会,谢叔方脸上就展现出了痛苦面具。

  谢叔方是真没有想到,这个盐比平时吃的还要咸,齁咸齁咸的,这会他感觉自己的舌头都不是自己的了,想要吐吧,这么好的盐又舍不得,咽下去吧,这是真的不好咽,整个口腔都有些受不了。

  一旁的虞明和就淡定许多了,努力咽下之后,就开始寻找起水来,脸上表情告诉李元吉,虞明和虽然好一些,但也仅仅是一些,有限得很。

  李元吉拿出两个水袋,两人直接迫不及待的喝了起来,过了一会,谢叔方感觉自己总算活过来了。

  李元吉是真的无语了,他算是见到有人把盐当菜吃的人了。

  “你是不是傻?知道难受不会吐吗?反而在那里抽搐。”

  谢叔方一时间有些开不了口,过了一会,他感觉整个人都好了不少。

  “大王,你是不知道啊,这盐比之前我们吃的盐,还要咸,末将舍不得吐,怕吐出来给浪费了,毕竟这么好的盐。”

  李元吉扶额,他怎么感觉这人无可救药了呢,这盐怎么来的,谢叔方可以说是一众人里最清楚的,这么一点盐还给他节约上了,李元吉都不知道该说他勤俭节约好还是憨憨好。

  就在这时,王玄策几人纷纷走了过来。

  “大王,听说你在做新盐?我们可是好奇得紧,这个就是新盐了吗?这成色也太好了吧,粒粒分开的。”

  王玄策几人看着盐,纷纷看了过去,发出惊叹。

  李元吉看着这些人的样子,也是笑了。

  “行了,你们都尝尝,看看和之前的盐对比,感觉如何。”

  几人闻言,都抓了一小点开始尝了起来,谢叔方与虞明和贴心的给众人准备了水,不一会,准备的水全部用上了。

  王玄策几人回过神,当即齐刷刷的看向李元吉。

  “大王,这个盐,乃神物啊!敢问大王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李元吉闻言笑得更开了。

  “这个盐可以吧,这是用海水做出来的。”

  几人闻言都愣了,海水做出来的?是他们没有睡醒还是李元吉在说什么胡话?

  随后谢叔方给几人解释了起来,也只是大概说了一下,众人顿时明白过来了。

  王玄策率先反应过来。

  “大王,此种神迹,应当宣传,说明大王天命所归,乃是贵人,更是带领岭南走向富强的贵人,必须要让岭南百姓,尽皆知晓才是!”

  王玄策无比的激动,如今李元吉在岭南,虽然各州表面臣服,但是实际上,却并不是如此,如今大军又还有两万余军在后面保护辎重以及老幼妇孺,这里又在开发建城,使得李元吉根本没有兵力去做其他的。

  而这个盐的神迹,在王玄策眼中,正是用来提升李元吉威望的大好机会,这样做虽然不能让所有人甘愿臣服李元吉的统治,起码能让那些中立的人,更加坚定拥立李元吉的决心。

  尤其是李元吉想要发展岭南,有了这么一个神迹,只要宣传得当,李元吉在岭南的威望,哪怕是冯盎都无法与李元吉相比。

  众人听着王玄策的话,先是看了一眼王玄策,随后都是目光火热的看向李元吉,天命所归啊!

  在这些人看来,李元吉所做出来的这个盐,就是神迹,是苍天选定的人,天命所归的那人!

第59章 去长安薅羊毛

  李元吉听着王玄策说的,也是眼前一亮,他并没有在意到王玄策说的天命所归,因为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人,看着用海水制作成盐,确实会理解为神迹,因为就是太不可思议。

  这个不可思议,也不是因为完全是用海水制作成盐,而是因为制作出来的这个盐,与寻常吃的盐彻底不一样。

  古代是有海盐的,不过都是用煮的方式,煮海为盐,而不是用他所用的方式,加上没有清理杂质,导致杂质太多,口感并不怎么好,而且色泽也很差,以及颗粒比较大,比正常的粗盐也要大一些。

  这也是谢叔方说的比寻常吃的盐要好,李元吉更加清楚两者的差距,因为他在长安吃的盐,就是宫廷里的盐。

  而寻常人家吃的盐更差,菜里加入的盐不易化,有时候一口淡,一口咸是常有的事情。

  这些都是王玄策等人惊讶的根本,同样是海水变盐,差距就直接体现了出来,这不是神迹是什么?这不是天命所归是什么?

  片刻后,李元吉当即就同意了下来。

  “好,这事就交给达和你来办,至于玄策,我另外有事要交给你来做。”

  这种有好处的事情,李元吉当然不会拒绝,能够提升威望的好事,去哪里找?

  王玄策与宁纯听着李元吉的话都愣了一下,两人都没有想到,李元吉会把这事交给宁纯来做。

  尤其是宁纯,这本来就是王玄策提出来的,按道理也应该交给王玄策,但李元吉又对王玄策另有安排,宁纯也只得应了下来。

  王玄策看向李元吉,心中好奇。

  “大王,不知有何事需要臣效劳?”

  李元吉肃然说道:“我准备让你回一趟长安,带上这个盐,以及我做出来的那些家具,带回去呈给圣人。

  上呈给圣人之后,伱就要向圣人要物资,如今我们这里只要是缺的,你就尽情的开口,把本王说得越穷、越可怜最好。

  一定多要一些,不要怕,你要是要得少了,圣人要是砍价,我们得到的就少,多要一些即便圣人砍价,最终也能多得一些。

  记住,这次不要钱财,只要物资。

  在圣人那里讨要之后,然后你再去东宫和秦王府,将这些送给他们,然后同样的,问他们要物资。

  怎么把控你自己看,反正这次你出去,不能空手回来就行。

  定方,你带上人手,保护玄策安危,你们一起去。”

  李元吉这次是准备再薅李渊和李建成、李世民的羊毛了,李元吉很清楚,这应该也是他最后一次薅这三人的羊毛了,等玄武门事件爆发,以后都没有这个机会了。

  现如今有这个机会,他可不会放过,他都来岭南了,好东西都带给他们了,李渊哪怕是再穷,都得给他安排一点,只要打好苦情牌,他就不信李渊真能狠得下心来。

  至于李建成和李世民,作为兄长,不管东宫和秦王府多穷,面子上都得支棱起来,至于能在这两人手中要到多少物资,到时候就看王玄策的本事了。

  而王玄策听着李元吉的话,都愣了下来,随即就是高兴,确实如同李元吉说的,如今这么好的机会,不向朝廷要一点支持,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而且长安,他也想要去看看,看看这个繁华的都城,是什么样子的。

  “大王放心,臣必然办好,必定为大王,为岭南,带回物资!”

  苏定方也站出来将此事应下,几人又聊了一会,李元吉将冯智戣与王玄策都留了下来。

  “智戣,等明日,你将这些盐装一部分上船,给耿国公他那里送过去,送过去的盐怎么处置,任由他定。”

  冯智戣恭敬起身。

  “末将领命,明日便装船给耿国公送去。”

  冯智戣没有多问,也没有多说,李元吉安排什么,他就做什么,似乎就没有将冯盎当做他父亲一样。

  李元吉看着冯智戣的目光,也更加欣赏,这样的人,有能力,到目前为止,也有忠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是非常优秀的一个人才了。

  在冯智戣下去之后,王玄策也是在一旁开口了。

  “大王,冯智戣确实不错,耿国公生了一个好儿子啊,而且耿国公的态度,似乎也是亲近大王的,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好消息,不过大王也不可掉以轻心才是。”

  李元吉点点头,虽然上次在苍梧与冯盎谈过话,但到了这个层次,尤其是如今主弱臣强,没有一点防备之心可不行。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这次留下你,就是给你说一说去长安的事情,你记在心中。”

  随后李元吉说起了去长安该怎么要物资,该怎么表现,两人聊了半个多时辰,最后王玄策才离去。

  到了第二日,王玄策与苏定方就出发了,而两人的事情,谢叔方接替了王玄策的活,虞明和接替了苏定方的活。

  这一日每日系统任务也再次刷新,今天的任务就是跑步一个时辰,李元吉也是总结出来了,这个每日任务是真的日常,贡献点几乎就是固定的五点,但都非常好完成,时间最长也才两个时辰,妥妥的就是每天给他送五个贡献点。

  时间就这样过去三日,杨建河与宇文宝带着的物资总算到来,随行而来的铁匠也全部就位。

  物资一到,李元吉当即就安排铁匠开始打造所需的农具,大唐的锻造技术,如今可是世界一流,比起这里的工艺,好了不知多少,而这里的十多个工匠,自然而然就成了徒弟。

  李元吉也给这些匠人安排了人手帮忙,五日的时间,所需要的各种农具打造出来,建城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而随着时间过去,春耕的日子越来越近,李元吉当即画出曲辕犁的图纸,交给工匠开始打造。

  这个曲辕犁,是李元吉自己弄出来的,实在是这个很简单,压根就不用从系统里兑换,节省了五十贡献点,李元吉也是极为开心。

  然而没有耕牛的苦,随即则是围绕着李元吉,这个曲辕犁,虽然可以用强壮的汉子在前面拉,但毕竟没有耕牛好用啊。

  在李元吉忧愁的时候,谢叔方也是找了过来。

  “大王,盐已经存放了不少,该怎么处理?”

第60章 上架感言

  ~

  如标题,即将要上架了,在这里,感谢诸位大佬的支持,没有诸位大佬的支持,上架恐怕遥遥无期了,再次感谢~

  上架之后,爆更肯定是必须的,现在开始码字,今天争取多发几章出来,反正三章打底吧。

  关于上架以后的加更,虽然目前为止还没人提,这里说一下吧,每月月票满一千加两更,打赏一万点币加一更~

  新人新书,扑街作者是不想了,主要是因为扑街作者有时候会懒,而且会主动加更的,就这样定了吧?

  哈哈,多的也不说了,现在去码字了,争取多发一些出来~

  在这里再次真诚的感谢大佬们的支持,也希望大佬们能够继续支持~

  最后,求首订,求订阅支持哇,我那英俊潇洒,多金多才的大佬们,扑街新人作者在线求订阅支持~

第61章 冯盎到来

  听着谢叔方的话语,李元吉一愣,随即就开始思考了起来,如今盐已经制作完成,接下来需要的,就是将这些盐售卖出去了。

首节 上一节 33/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