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161节

  而遵纪守法,没有不良前科这些嘛,纯粹就是一种约束吧,只要家中有子嗣,只要有想要进入学院一飞冲天的想法,那就得安分做人,少一些破坏稳定的人。

  举荐又是将一部分名额分配给不同的人,李元吉很清楚一件事,招生的名额分成若干,总比被一个人掌握的好,一个掌握,一旦这人坏了,那整个招生都坏了。

  分成若干,即便坏了一部分,也不至于全部都是坏了的。

  孔颖达静静的听着,此刻他的手中已经拿起了笔墨在记录着,实在是李元吉说的有些多,记录下来以免自己忘了。

  对于李元吉说的这些,孔颖达是有些想要反对的,他要反对的就是战兵将士这个渠道,占比实在有些多了,整整六层,他意向中的是,首先满足家族以及豪强,而且也不是百姓。

  然而李元吉决定得坚决,且他也没有太好的措辞,一时间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皱着眉头记录着,一个无情的记录机器一般。

  李元吉等了一会,见孔颖达写好,放下手中的笔,才再次开口。

  “刚才说的这些,都是最为重要的,接下来要说的,就是等学院制度彻底铺开,以后官员的录用,将会采用科举制度。

  凡是州学学满五年以上者,每两年拥有一次科举机会,府学学子,每年都可以拥有参与科举的机会。

  至于国学,根据学生自愿,可通过科举入仕,也可等待三年学成,达成毕业测试后,由吏部进行分配。

  科举分为州试、府试、会试,以及殿试,每三年一次,这是所有考试一起举行的大试。

  州试与府试,想必不用我说,你应该也能够理解,会试就是通过府试的人全部集中来海康,进行会试。

  会试之后的殿试,则是在王宫之内,由本王亲自监考,最终决出排名。

  殿试前十,本王将会亲自接见,殿试前三,入仕后由本王亲自安排。

  除了三年一次的大考,每年同样要举行小考,也就是小科举。

  小科举只有府试与会试,由进入府学满三年之人,可参与。

  通过后,会由吏部直接进行人事安排。

  这个科举制度,前隋虽有,但极为不完善,你将本王所说的这些记下,过后再重新整理出来,若是你有好的意见,单独列出来,都写上。”

  成立学院是为了什么,在李元吉看来,不就是为了科举这最后一项吗?

  隋朝杨广其实有实行科举制度,但极为不完善,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你连学院都没有,你再用科举制度,上来的依旧还是那些人。

  哪怕是李二后面的科举制度,在前隋的基础上完善了许多,但最为根本的,依旧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参加科举的人,依旧还是那批人。

  底下的百姓,以及其他的一些阶层,依旧无法触及,在知识被世家大族掌握的时代,李二实行的那个科举制度,更像是一种流程一般,或许是为了筛选世家大族之中更好的人进入朝堂之中吧。

  反正李元吉是极为不理解,尽管是李二率先使用,使得唐朝在后面的官员录入上都是使用的科举,也使得科举向后面进行传递,但李元吉不得不说,李二的科举,更像是一种儿戏。

  因为李二的那种科举,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唯一有些区别的,恐怕就是加剧了世家大族之间的内卷,然后就没了。

  而他这里可是完全不一样,不管你是谁的子嗣,首先都必须要进入学院,因为无论是小科举还是大科举,都要有学院的证明,才能参与科举考试。

  以后想要在他这里为官,必须要经过科举,若是你真的天纵奇才,还怕在科举上杀不出来?

  其实哪怕是他这种真正意义的科举,世家子弟依旧会占据优势,因为世家子弟在族中,还可以进行独有的教育,相当于就是家族给他开小灶,开了一个独有的培训班。

  这一点,是其他学生都无法拥有与比拟的,只要世家子弟不是太差,又占据绝对的教育资源,起点依旧比普通学子要高。

  对于这点,李元吉也没有办法,如今他搞的这个科举,已经是他能够想到最为公平、公正的了,对于普通人而言,他已经给了很大的机会了。

  想要改变命运,要么自己天资聪颖,要么自己就脚踏实地,为以后自己的子嗣打下基础,只要经历几代人,那些最先进入仕途的人的子孙,后面同样会有那样的小灶。

  如今他能实行这个科举制度,都是因为他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世家,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冯氏,毕竟冯盎这么支持他,但是冯氏一个家族,还不至于让李元吉让步。

  而且这里的家族,对比起大唐之内的那些家族,是真的差远了,他几乎不会遇到什么阻碍,因为哪怕是冯氏,以及宁氏、陈氏等岭南正宗家族,放到大唐都是一个小家族。

  他这里的学院制与科举制,放到大唐,那才是真的难以实现的,哪怕就是科举制,必然遭到绝大部分世家大族的反对,除非皇帝妥协,让一部分利益给世家。

  然而即便世家同意,也不过是换一种途径,让世家大族的人为官罢了。

  但要是提出学院制度,除非能先将世家给灭了,不然就很难实行下去,哪怕是皇帝,难度都非常大。

  兔子急了都会咬人,世家大族急了,那就不仅是咬人那么简单了。

  而孔颖达此刻正在兴奋的记录着,李元吉说的这个科举,在孔颖达眼中,这将会是一个开辟时代的官员录取之法,这么一个改变时代的大事,他也将会是绝对的参与以及主导者,孔颖达怎么能不激动。

  前隋虽有科举,但不过草草结束,大唐武德年间,也未举行过科举,然而如今李元吉再次提起科举,与前隋所用的,完全就是两种制度一般。

  尤其是学院制度的实行,这一刻孔颖达忽然发现,仿佛就是为了这个科举制度而生的一般。

  他作为孔子之后,孔子第三十二代孙,若是能够牵头这样的一种时代大事,他这个孔子后人,也将再次重振孔氏辉煌。

  将李元吉说的这些一一记录完成,孔颖达便是兴奋的看向李元吉。

  “大王,这个科举制度,当是重中之重,大王此举,无疑是在开创先河,必然是一项利国利民,后人受益之策,臣,为之振奋!

  臣现在告退,这便下去开始整理,请大王放心,臣必定不分昼夜,尽快将大王所言,尽快整理而出,以让这学院制度与科举制度尽快面世!”

  孔颖达说完,收拾好做好记录的一沓纸,匆匆忙忙的退了出去。

  李元吉看着孔颖达的样子,他看得出来,孔颖达很兴奋,很激动,想要迫不及待的将这些完善一般。

  看着孔颖达下去的身影,李元吉无奈笑了,他是真没有想到,孔颖达也有这么沉不住气的时候,这么风急火燎。

  “我都还没有说完呢,你就下去了,不过也好,重要的基本都说得差不多了,等你整理好,到时候再补齐其他不足的地方了。”

  李元吉心中同样高兴,教育制度定下,他只要再坚持几年,十年以后,他这里的人才,就会越发繁多起来,到了那时,不管封地多大,都可以不用为没有人才治理而烦忧了。

  对于这个划时代,足以颠覆当前的学院制度与科举制度,李元吉心中同样万分期待。

  期待的同时,又是感慨,果然想要有变革,还得是在乱世,亦或者新国初立之时才是最好的,因为凭借着威望,就可以达成目的,越是和平盛世,想要有变化,就越加困难。

  因为阶级已经固定,既得利益者已经确定,想要改变,就意味着变法,而每次变法,必然都将损害已经确定的既得利益者,那些人的阻拦,才是改变最为艰难的原因。

  而在乱世,亦或者他如今这个时期,他想要实行什么,哪个敢在他面前闹?

  只要有人敢闹,他就敢砍人,因为既得利益者不固定,阶级没有完全固定,反对的人,不会有那么多,态度更不会有那么坚决。

  李元吉乐呵一阵后,也是开始想着自己要做的事情了,他可是没有忘记,要解决纸张的问题。

  如今不是说没有纸,只是宣纸不仅制造费用比较高,而且成型速度也比较慢。

  以往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用纸,还能继续使用宣纸,但以后,纸张的使用更加频繁,且数量繁多,若是全部用宣纸,还真的是够呛。

第231章 他们是要造本王的反吗!

  李元吉皱眉沉思着,如今大唐所用的纸,有宣纸、皮纸、麻纸。

  宣纸的质量最好,也是如今朝廷所用的纸,相当于是官方用纸,寻常富贵之家,以及权势之家,所用的纸都是宣纸。

  但因为宣纸所用的材料,导致宣纸不仅产量低,而且价格高,制作宣纸最为重要的两个原材料,就是青檀皮与沙田稻草,这两种材料就限制了。

  加上如今唐初的造纸工艺与前隋几乎是没有区别的,产能无法跟上。

  这些都是导致宣纸价格高昂的原因,但是人们用,也是没有办法,因为没有比宣纸更好的纸了。

  而皮纸,则是在左伯纸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的,左伯纸原本是东汉末年,青州东莱人士左伯所研制,以桑皮为主,制作出来的一种纸。

  现如今的皮纸,就是在左伯纸的基础上改良得来,产能虽然提升了一些,但如今的工艺依旧无法达到大批量的供应,且皮纸的质量,也不怎么高,但综合用途不错。

  如今皮纸的使用,最为广泛,因为更多的人,是买不到宣纸的,而且即便买到,数量都不多,所以皮纸就成了替代品,但因为质量又比较差,很多人都不喜欢。

  最后则是麻纸,唐初的麻纸,是在蔡侯纸的基础之上,改良而来。

  蔡侯纸诞生于东汉末年,为蔡伦所制,纸的原材料以麻皮为主,可以说原材料就极为方便了。

  但是因为原材料为麻皮,纸张的质量,更加的差,如今改良过的麻纸虽然好了不少,但如今的造纸工艺依旧无法实行大规模量产。

  最为关键的是,麻纸的质量,因为造纸工艺达不到,质量依旧比较更差,比起皮纸还要不如。

  然而如今麻纸,才是整个天下,使用最为广泛的,因为量比前两者都要大,加上价格低廉,成为了流通最多的纸。

  唐朝造纸工艺的提升,是在开元及以后,提升才会大,现如今的造纸工艺,与隋朝时期,几乎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李元吉现在所想的,就是要改变原料,以及提高造纸工艺,而最为重要的就是造纸工艺,如今的造纸工艺,哪怕就是他改变原料生产出纸,但产量依旧会受到限制,而且质量同样会受到限制。

  李元吉所想的,就是将竹纸、皮纸,以及稻麦秆纸,这三种纸,工艺的成熟是在宋,直到明清,造纸的工艺才达到集大成巅峰。

  而这三种纸,原材料都比较好找,尤其是他如今封地的范围,可以说完全不缺这些材料。

  竹纸的主要原材料是嫩竹,至于再次改良的皮纸,原材料这里也极为丰富,而稻麦秆纸,是在宋朝流行的一种纸,适合给底层的人使用,价格低廉,然而纸的质量,如今的皮纸与麻纸却是都打不了。

  至于原材料,更加简单了,通过名字就知道这个纸需要什么材料了,而这个材料,他这里更不缺,杂交水稻一旦普及,他缺这个材料?

  而那些特殊的纸,李元吉完全没有任何考虑,如今他主要是要能够制作出可以印刷的纸出来,并且能够大规模生产制造,质量合格就行。

  到时这三种纸,使用这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若是想要更好的纸,那就花更多的钱买就是了,反正最差的纸能够承受日常所需就行。

  有了方向,李元吉就开始思考起三种纸的制作工艺,然而皱眉想了许久,李元吉无奈了。

  “这些纸的工艺,明明都大致看过的,现在却是根本想不起来了,看来又只能兑换了。”

  李元吉是真的无奈,这三种纸,即便现在让下面的人制造,虽然付出时间,有概率能够制作出来,但是工艺不提升,哪怕制作出来,质量不够的同时,产能也无法跟上,那又有什么意义?

  这就相当于提炼钢,明明都是炼钢,工艺不一样,质量与产能就会不一样,都是同样的道理。

  而他在这块又无法提出建议,他要是能够提出建议,直接就开始上手做了,哪里需要兑换?

  李元吉一声叹息,在这个地方还要花费贡献点,是他没有想到的。

  想想那些弄出印刷出来就能批量搞起来的,以及什么学院什么的,都能直接搞起来的,李元吉一时间很是心塞。

  明明他也是穿越者啊,还有系统这么一个金手指,怎么一落到实处,困难就开始跑出来了?

  抑郁了一会,李元吉还是打起精神,事情已经出现,又有了解决办法,那就必须要解决到位,不然后面这些事,都得被搁置下来。

  打开系统,找出造纸工艺,这一看不要紧,一看顿时头大,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三个工艺加起来要用六千贡献点,然而他如今的贡献点偏偏只有五千多,五千六百三十五点。

  看着这个贡献点,李元吉是真的无语了,就差三百六十五个贡献点,然后卡住了。

首节 上一节 161/3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下一篇: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