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136节

  记着,将这些,全部告诉李二,你现在,给本王滚!”

  李元吉此刻已经无心去关注这个小虾米了,一个棋子罢了,他随便可以捏死,他眼中在意的,只有李二。

  随即看向岑文本,沉声道:“以本王之名,向天下传达本王王令,本王将率领三十万精兵回长安!凡是阻拦本王之人,尽皆视为叛贼,天下各人,皆有剿除叛逆之责!”

  被军士逐渐拖下去的天使目光更是惊骇,不断的挣扎着,大声嚎叫着,没有任何人去理会,直到消失在大殿。

  岑文本听后,无比凝重应下。

  “谨遵大王之令!”

  安排好之后,所有人下去开始准备,一股飓风,从岭南开始,不断向着周围蔓延,李元吉的王令,顿时传向四面八方。

  岭南之内,大军不断开始调集,行走的商人,甚至都能看见一队又一队披甲的军士不断在向着同一个地方开始集结,各地的粮草都在开始调集。

  随后各个重要路口、码头港口,全部都有了军士开始检查,重要道路尽皆被征用,用来集结大军以及运输粮草、军械等等后勤。

  水师的大船装着一船又一船的物资,满载军士,不知去向哪里。

  当李世民下达的诏书内容曝光,李元吉接诏将率领三十万精兵回长安后,岭南所有人都沸腾了,大唐之内的商人第一时间将消息开始往家族之内传达。

  而其他国家前来行商的人,同样纷纷开始加急传递这个消息回国,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一般。

  然后过去没多久的时间,真州府、泰州府、吴州府、真州府、越州府、吕州府、宋州府大规模征兵的消息传开,百万大军正在聚集的消息,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神。

  紧随其后,扶南、堂明,以及骠国先后发布国书,扶南派出五万大军,堂明派出五万大军,骠国派出十万军,支持大唐齐王返回长安,所有大军,尽皆开始汇聚。

  在雷州府与广州府经商的商人闻言,所有人尽皆感到窒息之感,百万征兵,三国出兵与李元吉共进退,近两百万大军开始向着大唐汇聚,然而消息还没完,倭国摩理势代表倭国女王,出兵三万,支持大唐齐王返回长安。

  这个消息,如同飓风一般不断扩大,随后高达国、吐蕃国,各自出兵两万,支持大唐齐王返回长安。

  刘仁轨率领水师返回,号称十万军,大小战船数百,向着大唐临海地区逼近。

  岭南之内的各地商人,不断向着自己家族传递着情报,每隔几天就要更新一次情报内容,来到岭南的所有人,全部都被震惊得目瞪口呆,这个时候他们才猛然的发现,齐王的势力,竟然大了,齐王的号召力,竟然这么强了。

  而大唐与岭南接壤边境之地,所有唐军尽皆惊惧,又不知所措,不断向长安发去加急军报,又在商议着该怎么阻拦李元吉的大军,一时间硝烟弥漫,一场旷世大战仿佛一触即发一般。

  而这个飓风,不断的向着大唐冲击而去,当冲击波进入大唐,所有人尽皆震惊,不敢相信消息的真实性,然而随着更多的消息不断传入大唐,所有人都惊骇了。

  亲善李世民的人,尽皆恐惧,李建成残余没有被清理的势力,尽皆狂喜,纷纷准备着随时配合李元吉行事。

  而那些中立派,则是更加不敢入场,生怕自己被波及,但无论是哪一类人,三观都被冲击到了,齐王李元吉,竟然有着如此强悍的实力,这是所有人第一次真正认识到,在岭南两年半的李元吉,有着这么可怕的能量。

  这一刻,不仅是大唐天下将目光放向长安,周边各国,目光全部放向长安,想要知道长安会做出什么决定。

  这个消息,哪怕是颉利,都已然收到,颉利在知道后,不仅心惊,更是犹豫。

  这时帐篷突然被掀开,一人走了进来。

  “我们不能再去长安了,你现在知道吧,大唐齐王,出兵足足三十万精锐,十万精锐水师,又征召百万军,如今已经有六国同时出兵支持大唐齐王。

  若是我们此刻袭长安,到时若是撞上那大唐齐王,我们这些人,再想回来可就难了!”

  进来的这人是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这次突利可是被吓得不轻,他还一直以为他突厥够强盛了,如今大唐正是弱小之时,他们可以好生劫掠一番。

  然而这个消息传来,差点没把他吓死,一个大唐齐王啊,还只是一个齐王,竟然有着这么强的实力,他们去偷袭长安,这特么哪是去打长安,这特么分明就是去送死的!

  一个齐王都这么强横了,那这个大唐又得有多强?

  这一刻突利都不敢去想,越想他就越是感到恐惧,他现在只想着打道回府,管他李世民和李元吉怎么打,哪怕打得昏天暗地都好,只要不牵涉到他,他就知足了。

  颉利听着突利的话,没有出声,这些消息他同样知道,但即便是这样,他都不甘心,他的大军都已经集结好了,眼看就要到径州了,只要用小股部队拖住径州的尉迟恭,他的大军就可以直奔长安了。

  他想要直奔长安,兵临大唐国都,除了劫掠,他就是要看看有没有机会攻破长安,哪怕没有攻破,兵临大唐国都的壮举,都可以稳定他在突厥内部的地位。

  突厥内部,也并不是那么团结的,突厥十八部,不是说说而已,如今是他颉利势大,才将所有部落凝结在一起的。

  颉利不断的思考着,过了许久,目光看向突利。

  “我们不能撤!我们即将就要进入径州,只要派人拖住尉迟恭,我们的大军就能直达长安,那可是大唐的都城,难道伱就不想俘虏大唐皇帝,与那大唐太子吗?

  我们带过来的,都是骑兵,到时兵临大唐国都城下,哪怕没有机会破城,但这个壮举,都足以让世人铭记,所有部落,都会对我们敬佩有加!

  到时我们只要快速撤离,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元吉,都拿我们没有任何办法。

  待我们回到草原,就让李世民与李元吉他们打,他们打越狠越好,等他们打完,无论谁胜,必然实力大损,到时我们再出兵大唐,到时说不定我们还能夺取大唐北地。

  如今这个机会千载难逢,正是我们扬名立万之时,岂能退缩!

  草原,没有懦弱的男儿,若是你怕了,那你自己回去,我将率领大军,直奔长安!”

  突利不断被颉利蛊惑,最终还是同意了下来,跟随颉利一起行动。

  而在长安城中,阴云密布,城内的人行色匆匆,上至李世民,下至平民,每个人的心情都极为不好。

  只因为所有人如今都知道了,大唐齐王,率领精兵三十万,水师十万,协同多国大军,又征召百万大军,足足近两百万大军,返回长安。

  普通百姓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但经历过战火的他们知道一点,如此兴师动众的过来,肯定是要打仗的,而他们偏偏身处长安,每个百姓都极为不安。

  这么多大军啊,听着这个数字,每个人都是无比的绝望,对于大唐皇帝,他们没有一个人有信心,哪怕是新立的太子李世民,他们都没有任何的信心。

  然而即便是逃,他们都不知道该往哪里逃,四处遭灾严重,即便逃出去,最后还是一个死,长安城内,满是死气沉沉。

  而在东宫之内,李世民召集一众人不断的商议着,随着消息的不断传来,李世民的越发感觉头疼,如今的李世民,很是心烦意乱,整个人都显得无比的暴躁。

  李渊虽然退居幕后,但依旧霸占了太极宫不肯搬走,如今李世民只是般到东宫居住,为方便处理事务。

  东宫议事殿内,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等人全部都在,此刻每个人的脸色都很差,极为不好。

  “唉,若是当初太子愿听臣之言,如今何来这么些事,现在太子应当做的是,必须要将齐王安抚下去,那百万大军虽假,但齐王那三十万披甲精兵,以及十万水师,还有六国全力支持齐王,并且派出大军。

  如今齐王乃是奉圣人之诏而来,名正言顺,就如同齐王所言,凡是阻拦齐王之人,尽皆都是叛贼了,一旦齐王的大军真的进入大唐之内,大军究竟拦不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且天下各地,恐怕都会纷纷为齐王摇旗呐喊,甚至直接出兵,径州的李艺,幽州的李瑗,利州的李孝常、益州的行台民部尚书郭行方等人,只要齐王踏入大唐之内,这些人恐怕会立即出兵以助齐王,到时天下,就真的烽烟四起了。

  太子,如今不是要争面子之时,现在的大唐,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届时即便太子能赢,这个天下,就真的要被打没了啊!”

  说话的魏征,在李建成被杀后,后被李世民所折服,才愿意跟随李世民,刚跟随李世民,他就向李世民谏言,现在不能对李元吉下手,必须要安抚李元吉,以展示李世民心胸,从而拉拢李建成的残余势力。

  但是奈何,李世民的动作太快了,诏书已经派出去了,而且李世民也没有派人去追回来的心思。

  看着如今的局势,想着当初的话,魏征心中很是心疼。

第206章 杜如晦出谋,李世民应战!

  魏征心痛的是,李世民怎么在处理李元吉的事情上失了智,这么着急的对李元吉下手,是做什么?

  在魏征眼中,只要过几年,李世民只要忍耐两三年,将李元吉安抚住,两三年后想要对付李元吉,无比的简单。

  但李世民偏偏就选在这么一个敏感的时期,这是觉得大唐太安稳还是觉得自己兵变成功就能够直接掌握天下权柄了?

  李世民听着魏征的这些话,没有应答,此刻他的内心,已经完全听不进去这些话了,甚至魏征说得太过于直白,他更是对魏征都有了杀心。

  当初用李渊的名义给李元吉下诏,这是经过他同意的,魏征的这番话,无疑是在啪啪打他的脸,扇了左脸再打右脸的那种。

  但很快这个想法就被李世民压下去了,他现在更为忧愁的是,李元吉做出的这些动静。

  想当初刚知道这些消息时,他整个人都被惊住了,彻底被震惊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李元吉的实力会这么强大啊,强大到他都有些羡慕了,他更是想不通,凭什么啊?李元吉到底是凭什么啊?

  不过是从长安逃到岭南去的,兵不过两万余人,去了岭南,除了几个撩人土著干过李元吉,那冯盎直接投了,谈殿也投了,后续各州也投了,然后就莫名其妙的,李元吉的势力越来越大。

  先灭琉球,再灭林邑,又灭吕宋与真腊,他都想知道李元吉是怎么做到的,还把岭南发展得那么好,他更是没有想过。

  现在放眼望去,李元吉的封地,竟然已经这么大了,当这个消息传到他耳中的时候,李世民是一点都不敢相信,两年半就打下这么大的封地,再过几年是不是比他的大唐都还要大了?

  尤其是如今,三十万精兵啊,从原本的不相信,再到各方查实,让他不得不信,李世民都不知道被李元吉震惊多少次,他更不知道自己不信了多少次,他只知道,如今的李元吉,实力强得吓人,完全没有他想的那么弱。

  尤其是这次李元吉打出接诏返回长安的口号,竟然还有六国出兵,支持李元吉,李世民更是差点吐血,他不是在乎这六国的实力,在他眼中,六国派出的这点兵力,起不了什么威胁。

  而且最为重要的点在李元吉,只要将李元吉压下去,这六国大军自然会退去。

  他无法想通的是,李元吉的影响力竟然这么大,做什么事,竟然会有六国跟随,倭国那里他已经知道了,是正常的,骠国面临李元吉的直接威胁,他也能理解。

  至于扶南与堂明,完全被李元吉所包围,这两国说是国,在李世民眼中跟李元吉的封地又有什么区别?

  但李世民想不通的高达和吐蕃,这两国是想干嘛?尤其是高达,距离那么远,还要联合底下的属国出兵,李元吉凭什么能够喊得动这么多小国助阵?

  想想他的大唐,突厥在入侵,吐谷浑不老实,也时常进犯,高句丽不说了,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就特么零零散散几个小国支持,还是口头支持那种。

  和李元吉这种直接出兵支持,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李世民就更加心烦了,他李世民的影响力,如今竟然不如他李元吉,这是李世民很难接受的。

  如今魏征让他安抚李元吉,李世民很不愿,他极为不愿意,他现在只想和李元吉打一仗,让天下人看看,他李世民,才是大唐的战神,他李元吉,注定不会是他的对手,以此来震慑大唐之内以及大唐之外。

  李世民想了许久,看着底下的一众人,睁开眼缓缓开口。

  “如今齐王兵锋威逼大唐,大唐身为大国,岂能被齐王三十万军吓到!那所谓的百万军,不过是吹嘘罢了,他齐王能够拉起百万军,大唐就能拉起数百万军!

  这一次,绝不容退缩,一旦退缩,今后天下人将会如何看待大唐?周边各国,又会如何看待大唐?

  大唐竟然连自己的一个藩国都打不过,都想着要退缩,大唐又有何颜面以大国自居!

  若是大唐烽烟四起,那就烽烟四起吧,这一次,大不了打没了再重新建,只要灭掉齐王,这个天下,才能恢复安稳!

  这些道理,你们应当知晓才是,大唐,退无可退!”

  李世民的话语,让所有人都是一震,魏征更是睁大眼睛看向李世民,李世民此刻所展现出来的气势,确实充满了王霸之气,但魏征随即就闭上了眼,不想再去看。

  房玄龄等人在回过神来之后,没有丝毫的欣喜,反而尽是严重,哪怕是长孙无忌,此刻拧着眉头,最终还是长孙无忌站了出来。

  “太子,如今若是与齐王大战,该如何战?我们的大军,大部集中在北地防范突厥,而且如今突厥主力消失,随时都有可能大规模来袭,若是抽调北地大军去对付齐王,突厥该如何应对?

  且径州的李艺,幽州的李瑗,利州的李孝常,都需要防备啊,一旦这些人反,长安将会有倾覆之危。

  如今在南方各地,我们能够集结大军只有二十余万人,如今齐王在桂州、融州又集结兵马,三十万精兵已经在向着韶州开始移动,十万水师也在向潮州集结。

  另外姚州、戎州北地,也将会面临齐王的兵锋,吐蕃、高达、骠国、堂明、扶南五国的大军,都在向着姚州边境集结,威胁蜀中之地。

首节 上一节 136/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