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121节

  因为想也没用,上面的价格已经标得很清楚了,想要就兑换,不想要就算。

  兑换杂交水稻需要四万贡献点,但杂交水稻同样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种粮的退化,杂交水稻都是无法留种的,一旦继续留种,产量只会越来越低。

  而想要去除这个缺点,同样的,需要兑换另外一个东西,来改良这个基因缺陷,需要两万贡献点,这也就是需要的总共六万贡献点。

  这也是李元吉愿意兑换杂交水稻的原因,要是不能改良,他说什么也不兑换,不然拿来种植一次,有什么用?

  他总不能年年都用四万贡献点来兑换吧,而且通过玉米,他大概能够知道,杂交水稻种子肯定也是一千斤,就这些种子,若是收成之后不能留种推广,全部都要兑换,百万贡献点都经不起这么造。

  将杂交水稻兑换出来,李元吉一颗心无比的疼,这是心疼,六万贡献点,一下子就没了,他还没有捂热呢,就没了,就剩下孤零零的六百一十五个贡献点了。

  唯一让李元吉松一口气的是,如今有了杂交水稻,粮食这块他是彻底不用忧愁了,这也算是解决了发展最为根本的需要了,以后哪怕可劲造,都不用担心太多了。

  唯一不好的是,种子太少,他想要推广开来,估计还得要一两年的时间,而且没有化肥的情况下,产量虽然高,但他也没有妄想有多高。

  在李元吉眼中,反正只要比现在的水稻产量高出一截,那就是成功,他都能够接受。

  李元吉心情大好,有了杂交水稻加上玉米,以及高粱,哪怕没有土豆与红薯,但至少粮食的压力,随后就彻底开始不用再担忧了。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李元吉高兴的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虞明和那里捷报不断传来,甚至再用两三个月,就能够和韦云起的大军进行会师,彻底将南诏地区给攻下来了。

  另外在真腊战场上,他组成的三国联军,三个战场上都在开花,真腊一时间被打得溃不成军,至于战象,都已经俘虏了数万头,大量真腊军直接投降。

  负责从南向北发起进攻的谢叔方,与扶南的联合大军都已经在向着真腊国都伊赏靠近,席君买与谈殿的进展同样无比神速,只有苏定方,吃了距离比较远的亏,这次攻破真腊国都,恐怕要与他无关了。

  而除了这三处战场,骠国也是突然加入战争,美其名曰是为了帮助他攻打真腊,并且直接表明愿意做他的属国,李元吉初次看到这个消息时,是又喜又疑惑。

  喜的是骠国竟然直接投了,直接做他的属国,年年上贡,这个属国,是他的,而并非大唐的,这个区别,是非常大的。

  疑惑的是他并没有与骠国有过联系啊,这骠国怎么这么懂事了?

第190章 本王的影响力这么大了吗?温水煮骠

  国

  李元吉是真的有些想不通了,骠国的实力他不清楚,但就看骠国的疆域,就比真腊小一点,怎么就这么懂事了?

  虽然想不通,但丝毫不妨碍李元吉高兴啊,这足以说明,自己的影响力不小啊,打一个真腊,结果打出一个属国来,就目前,愿意跟着他混的属国已经有扶南与堂明,现在再加一个骠国。

  李元吉感觉这日子是真的好起来了,现如今大唐都还没有这么忠心的小弟,而他李元吉,就有了,而且还是几个,这是真的会出兵帮他一起干仗的忠诚小弟,不是那种只会用嘴喊的那种。

  在李元吉美滋滋的感受之时,岑文本一脸笑意的匆匆走了进来,看着岑文本匆忙的样子,李元吉很是感慨,只因为好像他身边的人,无论是之前的宁纯还是现在的岑文本,走起路来都变成了风风火火的人。

  尤其是性子这块,都被磨炼出来了,聊天都是发现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其他的根本不聊,哪怕是他,身为齐王,在这两人面前拖延了一点,是一点都不给他面子。

  “参见大王。”

  随着岑文本坐下,李元吉笑道:“景仁,难得看见你来,我知道你有事情,不过我也有事情,先听我的。

  那个骠国,究竟是怎么回事?谢叔方传来的军报也没有说清楚,骠国可有来信?”

  李元吉一副要把这件事弄清楚的样子,岑文本听后笑得更加开心了。

  “我来正是因为有这事,骠国刚传来书信,准确来说是骠国送来的国书,大王请看。”

  李元吉拿过这所谓的国书看了起来,很快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先灭林邑,现在又灭真腊,加上扶南与堂明成了他的走狗,这即将就要和他接壤的骠国,直接慌了。

  之前裴宣俨的船队已经去过骠国,骠国本就想要和李元吉接触,实在有这么一个实力强大,背靠大唐,动不动就灭国的邻居,骠国是真的慌啊。

  尤其是真腊的战事,直接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他们连真腊都打不过,拿什么跟李元吉打?用头打?

  至于大唐,骠国距离大唐本就很远,反而李元吉近在眼前,骠国的国王与臣子都非常识趣,与其绕过李元吉去找大唐,不如直接找李元吉,所以二话不说,直接上表投诚国书。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派军前去协助李元吉攻真腊,同时还希望李元吉派兵前去骠国,以证明自己是真正愿意做李元吉的属国,至于使者,已经派了出来,同时还带着大量上贡的贡品。

  李元吉看完之后,是真的无语了,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影响力这么夸张了,直接让一个不那么小的国家投他,结果搞了半天是畏惧他的大军,担心被自己给灭了。

  这真是将打不过就加入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不被他找理由灭国,真是脸都不要了。

  李元吉看后很是无趣,直接将这国书拿给岑文本,岑文本当即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也是一脸无语,这骠国是有被害妄想症?他们明明这么和善,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凶残了?

  “大王,这对我们而言,起码是一件好事,说明大王的影响力,已经扩散到那里去了,并且还在蔓延。

  其实除了骠国,骠国以西的曼尼普尔、迦摩缕波、三摩等国,以及高达,包括高达数个属国,因仰慕大王之名,纷纷派出使者,走海路前来,这是今日才到的消息。

  臣已经派人前去打听那边的局势了,高达紧邻天竺,臣更是听闻,那边有一个戒日王朝,有一个戒日王,兵锋极盛,四处攻城略地,如今似乎在集结大军攻高达。

  不过臣不敢确认这个消息,所以派人前往,同时将大王留下的信鸽全部带了过去,以便传递消息,不过时间应该会比较长,到时大王可以通过这些使者具体了解一番情况。”

  李元吉听后也是收起了笑意,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个戒日王朝,他虽然了解不多,但他知道,这个戒日王朝是真的猛呢,虽然这个王朝已经进入倒计时,但如今依旧是巅峰强盛时期,大军少说也是数十万。

  如今的天竺,也不是统一的,分裂成多个,他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有关这里的消息了。

  随后李元吉又有些疑惑。

  “景仁,他们从海路过来,他们有那样的大船,可以供他们走海路吗?”

  李元吉是真的疑惑,现在的海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的,大唐的船都才这样,那些国家的船还能比大唐更先进?他可不信。

  就这样,还怎么从海路来?别迷失了方向或者直接沉船了,还想从海路来他这里,他感觉这些人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岑文本听后也是摇头。

  “大王,臣也不知,不过想来他们应该是从沿海的地方行驶而来,跟着岸边走,然后进入骠国后转陆路,然后到达扶南或者越州府后,再乘船前来这里,不然臣是真想不到他们还能怎么走了。

  不过不管他们如何走,臣恭贺大王,影响力已经达到天竺,这份影响力,大唐都远远不及,如今却是被大王做到了,而且我们大船拥有远航能力,这些国家,届时想必都会购买这样的大船。

  到时我们不仅可以大赚一笔,而且大王的影响力还会再次加强,并且再往西蔓延,而有了大帆船,我们与天竺那里的联系,也能更加的深厚了。”

  岑文本提起这个,李元吉都是一脸无奈,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怎么他的影响就蔓延到天竺那里去了,这真是,一不小心本王的影响力就这么大了吗?李元吉都觉得神奇。

  “景仁,这些就先不说了,等那些使者到了之后再说吧,现在说回正事,这个骠国,究竟该怎么处理?这个骠国与曼尼普尔紧邻,而我们将金齿部那些地方攻下之后,到时就会与骠国南部接壤。

  我们若是继续向西,与天竺那边进行接触,骠国的位置将会非常重要,不仅是陆地,还有海上,若是在骠国有我们的港口,到时停靠海军舰队,能够有效保障到时我们在那边的权益不受其他人的侵犯。

  但现在骠国这么懂事,我们若是强行去做,传出去了,名声就坏了,以后谁还会和我们愉快的合作了?”

  在李元吉心中,这个口子可不能开,他即便要打别人,都得有一个好借口才行,林邑有,真腊也有,总不能没有理由去打骠国,到时候周边各国,恐怕不仅不会信任他,还会联合起来反抗他了。

  至于贸易?更是别想,关系都恶劣成那样了,他的船队只会面临海盗,上了岸就面临土匪,还想好好做生意?想都别想。

  岑文本沉默片刻,随即便是开口。

  “大王,在骠国设立港口,以及在骠国南部与天竺方向接壤的问题,臣认为并不难,骠国不是同意我们派军前往吗?

  那我们便向骠国进行说明,借租他们南部那部分疆域,以及要设立港口的周边,以租的形式进行,同时在这两个地方,都进行驻军。

  而大军驻扎,既是为了保障我们的权益,也是为了保障骠国,毕竟骠国若是遭遇困难,两地的大军可以随时介入骠国的局势,另再派人手进入骠国,方便双方的沟通。

  同时,派了大军,那么大军也有消耗,需要钱粮,而我们保护了骠国,那他们是不是得向我们提供大军所需的钱粮?毕竟我们的职责是去保护骠国的。

  此事可以与骠国国王商议,毕竟在国王更迭这块,想必国王也会有自己的烦恼,而有了大王的介入,国王想立谁为下一任国王,我们都是支持的。

  再有骠国地方上若有反叛王室的人,骠国若是自己不能处理,大王的大军同样可以帮他处理。

  大王派去的大军,总之是为了保护骠国的,想来骠国国王不仅会同意,反而会比我们更加急切,我们甚至可以将租借的地方扩大一些,若是我们有百姓想去那边定居,也能有一个不错的落脚之地。”

  李元吉看着岑文本,他是真没有想到,看着这么文质彬彬的一个人,出起主意来这么损,他若是强行驻军,骠国依旧会同意,但若是像岑文本说的这样,骠国恐怕会求着他去。

  本来骠国就是为了保平安,然后没有想到还有意外惊喜,只要这样做,那骠国必然会欣喜,不为别的,因为作为国王,不仅是继承人更迭时的混乱,还有朝臣,地方叛乱等等,太多了。

  如今他支持骠国王室,其他人只能熄灭不该有的心思,不管是在哪一国,那些不能见光的事情,可都是有的,谁也无法避免。

  至于支持骠国王室嘛,李元吉就更加来兴趣了,只要等他逐渐掌握骠国局势,骠国的国王是谁,还不是由他来决定的?到那时,他同样是支持王室的吧?

  而且这个租借,至于还不还的事情,那就是他说了算了,甚至有一天骠国国王为了感谢他,直接把租借的地方送给他了呢?这谁又说得准。

  李元吉是真的感慨,岑文本这个主意,够可以。

  “景仁,你这个法子,我喜欢。”

  岑文本听后也是笑了,随即再次开口。

  “大王,臣还没有说完,除了刚才那些,到时攻下真腊,我们可以重点打造出一两个与骠国接壤的边境城市,到时这些地方发展富裕起来,只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骠国人。

  而到了那个时候,要让那些骠国人知道,想要享受到那样的待遇,过上好的生活,必须要有大唐户籍,才可以享受。

  哪怕是经商,也是同样,加入大唐户籍,成为大王封地里的一员,才能享受到经商的优厚待遇。

  更要让骠国的官吏看见大王的官吏的待遇是如何丰厚,让他们对我们这里产生向往。

  骠国在实力远不如大王的前提下,就只会产生心动,不会产生劫掠,因为实力差距的过大,不会让他们产生任何非分之想。

  而只要心动,骠国的人就会逐渐的越发向我们靠近,当积累到某一个点时,骠国说不定还会主动要求大王将其纳入封地,从此让他们也过上那般富足的生活呢?

  亦或者骠国王室不同意,但骠国的人想,这些人推翻骠国王室,然后带着骠国加入大王的封地,也并非不是没有可能的。

  因为有着大王的驻军在,他们在方方面面受到影响,只要我们的实力足以碾压他们,他们就只会在顺从的基础之上,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好。”

  李元吉深深的看了看岑文本,这个计策,可以说是温水煮青蛙了,以强大的武力,让骠国无法升起抵抗之心,最开始的方法是为了让他的驻军在骠国合理合法化,取得王室的全力支持。

  然后通过对比,逐渐腐蚀骠国人,让他们知道,本来就是在他的控制下,然而以骠国的形式存在,他们什么都享受不到,但若是换一个身份,那他们都能够享受到那些,自然而然会有人站出来,反抗骠国的王室,率领骠国成为他的封地。

  这个温水煮青蛙,煮的是整个骠国的疆域呢。

  李元吉仔细思考着这个方法的可行性,思考一会,他也觉得非常的可行,在各种操作下,能够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在成事之前,骠国完全可以以扶南与堂明这般存在,对外看着是独立的国家,但他只要想,同样可以插手骠国内部的事务。

  以这种方式占据,反而不会激起骠国人的抵抗,将来治理起来,反而会格外的轻松,那些人都会争先恐后的积极配合。

  想通这些,李元吉看向岑文本,顿时笑了。

  “景仁当真才华过人,这个法子极好,便暂时先这样定下。

  等到骠国的使者到来,便开始执行,到时与骠国的沟通,伱全权做主,将这件事完全落实下去。”

首节 上一节 12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