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106节

  只要攻破多农,我们急行军时日便可抵达马援铜柱,随后只需要八日,若是速度再快些,还能更快就抵达林邑都城真龙。

  我们推进速度只要够快,一个月之内,就能结束对林邑的征战。

  半个月前席将军他们的大军就已经距离真龙不远,只是被林邑象兵所阻拦,如今推进到哪里,我们还不知晓,但仅仅凭借一个象兵,还不足以拦下席将军的大军。

  所以我们必须要快,不然这林邑都城,就不是我们的了!”

  刘仁轨的话语,充满坚决,直接表现出了对攻破林邑都城,活捉范梵志的渴望,作为将领,谁不想立头功?尤其是这样的灭国之功。

  大家平日里关系好归关系好,上了战场,该争就要争,没有办法退让。

  薛万彻闻言,也是一脸凝重,看了一会地图,随即目光坚定的看向刘仁轨。

  “大帅,要不我们赌一把,不用去接儋州的大军了,如今这里我们有三万人,足够了,直接全力进攻,三日之内攻破多农!

  攻破多农之后,不休整,大军直接往马援铜柱方向行进,至于粮草,如今这里储存的粮草足够我们食用二十日,这二十日内,我们从林邑之中收取粮食。

  多农城中我就不信,找不出足够大军食用半月的粮草,届时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我们攻破真龙,活捉范梵志了!”

  薛万彻更加疯狂,他同样也想拿那灭国之功,想法比刘仁轨还要激进,尤其是粮草方面,直接想着以战养战,掠夺林邑大军的粮草补给自身,以加快行军速度。

  一旦这样做,那么他们这里就不能陷入持久战,遭遇林邑大军必须要速战速决,一旦被拖住,粮草危机就会出现,大军直接面临溃败之险。

  刘仁轨听闻,皱着眉头沉思起来,对于薛万彻的这个想法,刘仁轨也很是心动,但心动归心动,刘仁轨更加清楚,他是主帅,必须要为全军负责,在他眼中,本就是必胜之势,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自己取得那灭国之功,而将整个大军拖入险地。

  片刻后,刘仁轨缓缓开口。

  “薛将军,如今我们大军本就胜券在握,林邑覆灭是必然,为了与席将军他们争夺灭国之功而将大军置于险地,不好,非统帅者所能为之。

  本将固然向往那灭国之功,固然想要证明自己,证明我对得起大王的看重与信任,但是我必须要为全局考虑,这里的大军,占据大王一半的绝对精锐,决不能这样犯险!

  此言不可再说,不过,原定的策略也可以进行改变,在马援铜柱那里有一港口,那是当初的隋军所建,但过后遭到废弃,虽然不方便登陆,但也可以进行。

  先从儋州运送一月粮草,以及五千军,从马援铜柱那里进行登陆,从儋州到那里,需要二十日左右的时间,我们必须要在二十日内,攻破马援铜柱,这样还能有机会争一争。

  就这么定了,薛将军你做好准备,也不要等明日,现在天色尚早,直接对多农发起进攻,不能让多农的敌军有更多的准备!”

  听着刘仁轨的布置,薛万彻心中也满是认可,他提这样的建议,因为他是将,他的职责是取得胜利,而非考虑全局,刘仁轨是帅,刘仁轨的职责不仅要考虑胜,还要考虑整个大局。

  这就将与帅之间的区别,一个是战术,一个是战略,统筹全军,放眼全局。

  薛万彻认可,不仅是刘仁轨已经展现出来的军事天赋,最为重要的是,统帅的职责刘仁轨做到了,能够克制住那份心,灭国的功劳都能忍住,这才是一个大帅应该做到的。

  随即薛万彻当即领命,下去之后整备大军,直接对多农发起进攻。

  随后两日,在薛万彻与刘仁轨的进攻,成功在多农登陆,随后一日便攻破多农,大军简单休整一夜,随即以薛万彻率领一万军为前锋,刘仁轨率领一万五千军在后,五千军留守多农,为大军保障后续的粮草以及增援通道。

  薛万彻急行军七日,便是抵达马援铜柱,在大军休整一日后,立即派出哨探观察敌情,两日后开始对马援铜柱展开进攻,然林邑大军占据地利,薛万彻接连进攻三日,虽有斩获,但大军推进却是遭到阻拦。

  在刘仁轨率领大军到后,连功三日大败林邑大军,随后薛万彻领军前往废弃港口接应从儋州而来的粮草以及大军。

  休整一番过后,薛万彻再次率领五千军为先锋,刘仁轨率领一万军在后,向着真龙前行。

  而另一边的席君买与谈殿,接连二十七日的推进,又一日攻破新容,大军休整三日,席君买以谈殿为先锋,率领大军直奔真龙。

第174章 埋下的发展隐患显现,难得攒下的打

  量贡献点

  海康王宫之中,李元吉正在与杨清婉、韦珪打着麻将,还有一个被李元吉拉来凑数的谢叔方,此刻谢叔方头上已经满是纸条,杨清婉与韦珪都有不少。

  “我胡牌了,清一色,夫君你又放炮了。”

  杨清婉一脸笑意的看向李元吉,李元吉此刻已经麻木了,杨清婉笑眯眯的开始给李元吉贴纸条,过了一会才贴上,不为别的,因为李元吉头上都快要贴不下了。

  李元吉欲哭无泪啊,刚开始打的时候,明明是他大杀四方的,然而才大杀四方十多把,事情逐渐开始不对了,他胡牌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也就比谢叔方好点。

  但到最后,连谢叔方的胡牌次数都逐渐超过他了,他手上进的牌,要么是不要的,要么是不沾边的,反观杨清婉,想要什么来什么,现在已经变成杨清婉大杀四方了。

  韦珪与谢叔方的技术逐渐起来,也能压着李元吉锤了,现在李元吉头上的纸条最多,俨然快要成为一个纸人了。

  杨清婉与韦珪看着李元吉的样子,直接笑出了声,谢叔方在一旁忍着,忍了一会实在忍不住,直接大笑起来。

  李元吉听着这些笑声,本就心情不爽,现在更是有些破防,狠狠的瞪了谢叔方一眼,谢叔方只能捂着嘴憋笑,整个人都在颤抖着。

  就在这时,岑文本在外面求见,李元吉顿时满血复活。

  “两位夫人,你们也看见了,景仁有事来找我,我就先走了,这麻将,过后再玩,过后再玩啊。”

  李元吉说完,给了谢叔方一个眼神就立马开溜,一刻都不想再待下去了。

  杨清婉与韦珪看着李元吉落荒而逃的背影,顿时笑得更开了。

  “姐姐,大王对我们当真极好呢,想出这么一个玩物出来,今后无聊之时,也能打打麻将解乏了。”

  杨清婉也是点头认同。

  “是啊,既然夫君走了,我们也走吧,去衣纺看看。”

  两人也是起身离去,没有再玩,虽然麻将玩着可以,但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无聊时玩一会,有事时还是要处理事务的。

  来到外面的李元吉,将头上的纸条全部取了下来。

  “叔方啊,你现在是胆子越来越大了,给她们两个送牌都不给我送,伱是觉得我不能惩罚你吗?”

  李元吉心情很不好,他大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货,没事就杨清婉和韦珪送牌,气得他牙痒痒。

  谢叔方顿时一脸的委屈。

  “大王,不兴污蔑人啊,我是正好要打那些牌,哪知道王妃她们都能碰,我冤枉啊~”

  李元吉看了一眼,压根不信谢叔方的话,他也有些无语,想当初他学麻将,付出了多少学费?才能小成,然而这些人,前后加起来不过十多把的学费,好嘛,直接快要把他这个老师傅给拍在沙滩上了。

  懒得理会这人,很快来到外面的大殿,岑文本已经等待在这里了。

  “景仁,出什么事了?”

  不怪李元吉这么问,实在是现在的岑文本体会到了当初宁纯的快乐,整个人忙到飞起,岑文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句,要是没了他,这里的发展都得断,肩上扛着整个岭南,大小事务都在他这里。

  实在是李元吉不管事,不仅是这里的事务,其他四府报上来的事情,也是岑文本在审批,在处理,若是把李元吉这里的封地王国变成朝堂,岑文本就是宰相那种职位。

  所以没有什么大事,岑文本压根都不会来,不是紧急的事情,岑文本都是让其他人来汇报,所以说没有出什么要紧的事,李元吉压根见不到岑文本的身影。

  岑文本行礼之后,当即开口。

  “大王,确实有事情,这里的人口差不多这两日就能达到五十万的关口了,但是如今这里的粮食,不够了,大军征战调集了不少粮草过去,如今三路大军,粮草供应紧张。

  而其他四府,粮草同样不足,哪怕是广州府,同样如此,大唐其他地方的流民、难民纷纷涌入,加上撩人不断入户籍,广州府的人口都快近百万了,现在同样无力承担这里的粮食问题。

  现在广州府、南州府都在忙着第二季的耕种,我们这里以及柳州府只能等待春耕,交州府更是没有来得及开展,粮食问题若是不能解决,恐怕很难坚持到春耕之时了。”

  李元吉听后也是一脸的凝重,若是没有三路大军的粮草负担,咬咬牙也能支撑过去,但现在是咬牙都撑不过去了,因为人口的增长太快了些,粮食的压力陡增。

  如今哪怕要突破五十万大关,他可以完成任务,但李元吉此刻也没有任何喜悦,如今这个问题不解决,还谈什么发展?连饭都吃不上了,还发展什么啊?

  沉思一会,李元吉随即看向岑文本。

  “景仁,粮食的问题,我来想办法,你下去之后一定要把粮食的用度把控好,实在不行,就像当初一般,节省一些用,另外那个棉花的种植,你重新分配一下。

  将原本规划的种植面积减少一半,用于种植粮食,另外开荒的进度再次加快一些,城池的扩建放在第二位,后面到来的百姓先简单安置,主要将耕地发展出来。

  只有有了耕地,才能种植更多的粮食,才能得到更多的粮食,先解决吃的问题,再解决住的问题!”

  李元吉也没有办法,原本他是要准备大量种植棉花的,因为在这里棉花的产量不高,他只能扩大种植面积,棉花除了是拿出来卖,更为重要的一点,可以逐渐取代大军行军作战时粮草中的草。

  有了棉被,只需要随身携带,也就可以省下大量稻草、粟草的运输,对于后勤补给而言,后勤压力减小,也能更加适应大军的复杂作战条件。

  现在粮食问题爆发,李元吉只能先种植粮食了,棉花问题的彻底解决,还得靠后,而现在哪怕减少预定的一半种植面积,比起第一次的种植面积而言,还是多出不少。

  而之前的开荒与城池扩建,两件事的重心都是一样的,如今李元吉这番话,就是在将城池扩建的重心减低,优先于开垦荒地,这也无可厚非,就像李元吉说的,吃的都没有了,住的又有什么用?

  住的地方可以简陋一些,随意一些,但人要是饿肚子,那才是大事。

  岑文本无奈,只得这样了,至于李元吉说能够解决粮食问题,他心中就信,只因为李元吉的威望太高,创造的奇迹太多,李元吉说了,他们每个人都是相信的。

  “臣知晓了,臣先告退,将这些事情安排下去。”

  岑文本匆匆又走了,压根没有去聊其他的。

  李元吉随即看向谢叔方。

  “立即用信鸽传信给远林,让他主要换取粮食回来,已经卖成钱了的,将钱全部花掉,买粮食。

  再告诉他,联系韦氏与杨氏,以及郑氏、崔氏、王氏、卢氏这些家族的人,让他们来这里做生意,亦或者他直接跟这些家族的人谈生意合作的事情。

  那就是我们这些商品,给他们在大唐售卖的权力,让他们进货,但是支付方式必须是钱粮对半的方式进行支付,不能赊账,在价格上,给他们一定的低价,但是他们的粮食,也要以一定的低价进行兑换。

  这事让远林去做,告诉他,若是没有把握,就让那些人来岭南亲自和我谈。

  另外,除了这几家,其他世家或者富商若是有对生意感兴趣的,都可以来谈,没有船队的,我们的船队可以给他运输商品过去,必须要把这个消息,全面散播出去。”

  李元吉如今也是必须要加快在大唐之内的生意布局了,别看大唐之内的百姓吃不上粮食,但是那些世家与富商,府库里的粮食可以说多的是,陈粮都不少,有的陈粮都甚至发霉了。

  历史上贞观时期,主要就是贞观三年之前,贞观元年以及贞观二年,外面卖粮食的那些世家与粮商,卖的粮食几乎都是陈粮,这足以说明大唐不缺粮食,但是都被那些世家与粮商给囤起来,用来发财了。

  现在李元吉就是要直接与这些人做生意,因为大唐的财富与粮食,都掌握在这部分世家手中,大唐太大,他也没有想过凭借一己之力将生意遍布大唐,合作才是他最为重要的变现方式。

  谢叔方闻言,当即下去传信。

  第二日,李元吉完成今天的任务,贡献点来到三百二十五点,突然,李元吉只见三百二十五个贡献点直接变成五千三百二十五点,随即打开任务,只见任务显示完成,李元吉顿时激动了。

  一下子五千多贡献点傍身,李元吉还有些不敢相信,实在是这些贡献点,太多了,反正他是第一次有这么些贡献点在身上。

  克制住那颗躁动的心,随即看向新任务。

  新任务:打通海康与徐闻、湛江、椹川之间的主要干道,干道必须尽皆是水泥路,完成可获得五千贡献点。

首节 上一节 106/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