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第3节

  “你哪里来的金币?”

  “家里拿的,什么值钱拿什么。”

  “带孝子,带孝子,以后对你爹动手的时候,记得喊我围观。”

  岳行一脸不解,“带孝子?是什么?”

  公孙策揽着岳行,“不要在意这些细节,都是小事,小事。”

  随后公孙策看向庖丁,“丁大厨,记得上菜的时候,味道可以没那么精致,量一定要大,超大。

  我一餐可以吃一锅饭外加一个烤羊腿,按照这个份量给我上。”

  岳行已经见怪不怪,同行的这几天之中,公孙策的饭量让他震惊了好几次。

  一夜过去。

  公孙策再见岳行时,岳行已经换了一件齐国的儒服,“哇,发福蝶。”

  岳行无奈的看了一眼公孙策,赵国搞过胡服骑射,因此穿着上比齐国的服饰更加简洁。

  “通明,你就穿这个?”

  公孙策推着岳行下楼,“走,麻溜的走,拖拖拉拉的,吃老八秘制小汉堡都吃不着热乎的。”

  虽然不知道老八秘制小汉堡是什么,岳行仍然感到一阵恶寒。

  小圣贤庄外,侧门此时没有打开,这是小圣贤庄的规矩。

  从进门第一道台阶开始,贵客走大门、无关人员走小门。

  来宾左行,主人右行。

  而门口即将参与考核的学子,并不属于贵宾,因此走小门,也就是侧门。

  公孙策扫了一眼人群,发现了一个有些眼熟的人物,想了想,公孙策想起来了。

  后来在小圣贤庄出过场的子游,此时他嘴上还没有两撇小胡子,很年轻。

  公孙策看见岳行一副我很严肃的表情站在人群之中,开始没话找话,“阿行,伱有把握吗?”

  “没有。”

  岳行回答的干脆,扭头就看到公孙策略有深意的表情,公孙策随即向下指了指。

  岳行的脸一瞬间涨红,他没有把,握。他居然还承认了。

  事关男人尊严,岳行即将暴起,就在此时,小圣贤庄的小门打开,一个儒家弟子走出。

  “各位,此回我小圣贤庄招收学子,以六艺作为试题,还请各位进入之时来我领取号牌,作为考试依凭。

  进入之后,跟随引路的师兄分别进入考场。”

  君子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礼通常指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乐是六乐:指《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并不是乐器。

  射是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正中红心就行。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

  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

  剡注,谓矢行之疾。

  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

  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御指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书指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数就是算数,所以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是没有道理,哪怕是古代一样要考试。

  公孙策原本只想看看热闹,此时宣布可以入门,一群人开始有序的往前挤。

  简单来说,排队但发起冲锋。公孙策忽然感到脚下一空,整个人被左右前后八个人裹挟着往前冲。

  小圣贤庄的小门,一次最多过三人。公孙策在心底无奈的摊手,正所谓来都来了,考考看吧。

  不过,这群byd竟然敢挤他,这可就不能怪他整点活。

  公孙策轻声诵念龙文,“言灵·冬。”

  公孙策体表的温度骤降,从36.9度一路跌破20度,嘴唇发白,血液流速极速减缓,与一具尸体没有太大差别。

  等到公孙策被裹挟接近小圣贤庄小门的一刻,门口发放号牌的弟子注意到公孙策的脸色苍白,手一抖号牌险些落地。

  发放号牌的弟子右手接近公孙策鼻下一探,“没气息了!”

  此话一出,顿时一片哗然,公孙策前后左右八个人脸色一僵。

  好半晌,公孙策左右的学子一个将手伸出颤颤巍巍的接近公孙策的鼻下,“没了,气息没了!”

  另一个学子摸向公孙策的脖颈大动脉,“没脉搏了!”

  此时小圣贤庄高阁之上,荀子默默注视着门口的一众学子。

  师徒之缘今天才浮现,足以证明,他算出的师徒之缘应在今天前来考核的学子之上。

  扫视一圈后,荀子锁定了公孙策,尽管公孙策此时脸色苍白,甚至没了气息,但是荀子看得出来,人还活着。

  习武之人的境界从低到高分为三流、二流、一流、宗师、大宗师、天人合一。

  荀子境界接近天人合一,观察他人情况已经不用寻常手段。

  荀子看的是气运、气机、气血,荀子一眼就发现公孙策身上磅礴的气血,旺盛的生机。

  哪里是死了,分明是装死。荀子此时想到他的两个弟子——韩非与李斯,收集癖有些犯了。

  韩非是个聪慧的逗比,李斯是个阴沉的野心家,他荀子就差一个爱整活的,尤其是在这种场景整活的。

  荀子脚下轻踏屋脊,在高阁之上借力,一路前行,虽然没有到达冯虚御风的境界,也相差不远。

  快到门口之时,荀子收敛一身修为宛若寻常老者走到门口。

  “何事喧哗?”

第4章 手是两扇门,打人全靠痰

  荀子没有使用真气,仅仅是声音发自丹田,就如同黄钟大吕,让离荀子最近的一位儒家弟子脑瓜子嗡嗡的。

  “荀夫子。”*n

  按照荀子的辈分,在场所有儒家弟子至少要喊荀子一声太师祖,甚至更高。

  但是荀子更愿意其他人喊他荀夫子,夫子称呼属于至圣先师。

  荀子点点头,算是听到这些人呼唤他,荀子旋即看向公孙策,“把他抬到我那里去,他还有救。”

  在场儒家弟子和公孙策前后左右八个人脸上一喜,有救就好。

  他们并不是好心,儒家弟子遇到这种事情,少不了责罚。

  公孙策这一身衣服虽然不是齐国服饰,可是看上去应该属于赵国服饰,且用料不俗。

  公孙策前后左右八个人,是害怕公孙策背后的势力找他们麻烦。

  公孙策使用言灵·冬压制自身血液流速,可是对于外界仍然有一定感知。

  被人抬起时,公孙策有心站起身,却被荀子扣住脉门,封锁穴位,“老夫探个脉,你们继续走。”

  “是!”*4

  很快四人抬着公孙策来到荀子居住的小屋,将公孙策放在榻上,四人离开。

  荀子抚了抚下颌上的胡须,解开公孙策身上的穴道,“年轻人,还不醒来?”

  公孙策睁开眼睛有些无奈的看了一眼荀子,“荀夫子,你可是坏了我的计划,我可是苦思冥想才想到这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即可以吓死一群人,又不对他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荀子呵呵一笑,“年轻人,你很有意思,愿不愿意拜我为师?”

  公孙策想了想,“三餐一宿包不包?能不能吃饱?”

  荀子捋了捋胡须,“不差伱一口吃的。”

  公孙策很没有骨气的对着荀子躬身行礼,“弟子公孙策拜见恩师。”

  “好好好。”

  荀子没有想到,他追寻的缘,实际上是元,因为公孙策真的能吃。

  寒来暑往,眨眼之间,已经过去了一年。

  与荀子完成告别仪式的韩非,看到了池塘边正在吐痰的公孙策。

  哪怕是言灵也是需要勤学苦练,“hei,tui!”

  一口浓痰被引雷引发的空气流裹挟以近乎两百米每秒的速度冲进池塘。

  “boom!”

首节 上一节 3/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