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第103节

  公孙策说出了战国版电车难题,“假设鬼谷子先生驾着马车前行在官道上,此时前方突然出现五个正在玩耍的孩童。

  于是鬼谷子先生想要转道,然后伱就发现一旁是一个孩童正在孤零零的玩耍。

  你很快就意识到,那个孤独的孩童正是因为不想走上官道,所以被孤立。

  已知这条官道车马往来频繁,而且这五个孩子也清楚这一点,他们就是为了刺激所以走上官道。

  而鬼谷子先生此时只能选择任由马车碾压过五个孩童,或者转道压死另一边的一个孩童。

  请问鬼谷子先生,是选择压死五个孩童,还是压死一个孩童?”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两边都是生命,都无法舍弃。

  虽然不管做什么选择都有道理,但是有理不代表就可以。

  而对于鬼谷子来说,压死谁都无所谓,他思考的是最优解。

  鬼谷子心思电转,他意识到这道题真的很经典,诸子百家每一家都有对应选项与理由。

  儒家,选择压死一人,因为仁与义,一人对众人,自然是众人;选择压死五人,因为礼与信,约定俗成为礼,遵守礼仪为信。

  墨家的兼爱思想,会将五人的存在与一人的存在等同,所以大概率会直接压过去,压死五人。

  对于法家来说,不得接近车马往来频繁的官道就是法,因此五人违反了法,自然要受到惩罚,因此法家会直接压过去。

  阴阳家讲就的是对立统一和谐的哲学观,因此两个选项都会有人选择。

  兵家因地制宜、因势象形,两个选择都会有人选,但是大概率会直接压过去……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罢了,这种题目向来没有标准答案,也不会有最佳答案。

  公孙策见鬼谷子陷入沉思,于是他看向一旁的宋玉,“不知道宋玉先生会怎么选?”

  宋玉很快给出了答案,“不转向,径直撞向那五人。”

  “哦?”面对宋玉的果断,公孙策有些意外,“宋玉先生的理由是什么?”

  宋玉的声音淡雅,“大概是因为那五个孩子,现在就敢无视约定俗成之理,将来就敢于杀人掳掠。”

  宋玉的羊吃人理论,让公孙策有些沉默。

  看到这只羊了吗?它现在敢吃草,将来就敢吃人!炖了它!

  不过,放在人身上,还真不好说。

  人的欲望如同高山滚雪,越滚越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小时候无所顾忌,长大大概率也是无所顾忌,能做出什么事情都不奇怪。

  鬼谷子此时结束了思考,“都可以,反而都不行,难有结果。公孙太尉大才,老夫自愧不如。

  所以还请公孙太尉做个见证,为聂儿与小庄带句话,这个问题就是真正的最后一问。

  谁先给出答案,谁就是下一代鬼谷子。”

  鬼谷子说完,将代表鬼谷子的信物扳指与纵横剑谱交给了公孙策,随后鬼谷子潇洒离去。

  他需要更多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也许这个问题会困扰他很久,因为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最佳答案。

  不过公孙策觉得鬼谷子是真的爱玩文字游戏,他说的是谁最先给出答案,谁就是鬼谷子。

  换句话说,给出答案就好,没必要给出最佳答案。

  宋玉见证了这一场问答之后,也有些好奇,“不知公孙太尉的选择是什么?”

  走远的鬼谷子默默后退几步,等待公孙策的回答。

  公孙策笑了笑,给出了一个活阎王式的回答,“先撞死五个小兔崽子,再绕路撞死另一个小兔崽子。”

  宋玉和鬼谷子同时陷入沉默,很有毛病的回答,也不能算是答案。

  但是有一种不管他人死活的美感。

  公孙策没有理会有些呆滞的宋玉,走上了马车,“大司命,我们走!”

  “是!”

  马车开动,公孙策返回秦国,返程路上,公孙策开始观看鬼谷纵横剑术的剑谱。

  确实精妙,比起初创阶段的八佾之舞强了太多。

  马车在官道上缓缓行驶,大司命拖着马车,却脚步轻盈,听不到丝毫的脚步声。

  车厢内,公孙策拉开马车侧帘,阳光进入车厢。

  他的目光如炬,一页一页地翻阅着剑谱,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仿佛蕴含着鬼谷子一脉纵横剑法的奥妙。

  随着他阅读的深入,公孙策的右手食指不自觉地开始在空中比划。

  他的食指如同一柄利刃,在空中翻飞、盘旋,划过虚空,空气仿佛泛起涟漪。

  那指尖的轨迹,竟渐渐呈现出横剑剑招的影子,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剑在他手中舞动。

  就在这时,公孙策腰间悬挂的配剑——天问剑,突然开始颤抖起来。

  天问剑在阳光之下,反射出淡淡的光芒。

  它似乎感受到了主人心中的激荡,渴望出鞘,与主人一同施展那精妙的剑术。

  然而,公孙策却轻轻按住了颤抖的天问剑。

  他明白,此刻他还坐在马车之中,周围空间狭小,不适合挥舞长剑。

  于是,公孙策继续用食指在空中比划着剑招。

  马车继续前行,逐渐入夜,公孙策不知不觉间沉浸于横剑剑招之中,丝毫没有发觉时间已经来到夜间。

  公孙策的记忆力过人,已经将剑谱牢记脑海之中,自然不需要根据剑谱一招一招比划。

  公孙策的心却如同被点燃的火焰,越烧越旺。

  哪个少年没中二过,没有渴望过获得绝世神功。

  虽然言灵足够强,但是公孙策也想试一试以纯粹剑术杀人。

  公孙策停下比划,他此时才注意到天已经黑了,于是公孙策对着大司命下达命令,“将车拉到一旁,然后停车!”

  大司命停下拉车的脚步,他的智慧保留的有限,命令必须准确一些,否则他很容易乱来。

  言灵·风王之瞳

  公孙策走下马车,挥手之间,一股清风扫过草丛,为公孙策带回不少树枝。

  随后公孙策点燃树枝,嘱咐大司命去打猎,“去抓三只兔子和一头鹿。”

  大司命点了点头,他的四肢着地,在地面上嗅了嗅,随后他的身形一闪,消失在原地。

  大司命离开后,公孙策缓缓拔出天问剑。

  火光下,天问剑剑刃闪烁之间,公孙策施展出横贯四方,

  这一招四式的剑术,乃是鬼谷子独创的绝技。

  每一式都蕴含着深厚的武学造诣和无穷的变化之道。

  此刻,公孙策身形一动,天问剑便化作一道银白色的光芒,瞬间划破虚空,向着四方横扫而去。

  第一式,公孙策手上的天问剑飘忽不定,如同风中柳絮,难以捉摸。

  天问剑在他手中化作一道清风,变化多端。

  或直刺,或横扫,或挑劈,或点戳,每一次剑招的变换,都伴随着一阵猛烈的剑气。

  第二式,天问剑化作一道闪电,在虚空中划出一道道耀眼的轨迹。这一式剑招迅猛无比,雷霆之威,势不可挡。

  公孙策挥剑之际,都伴随着一声嗡鸣,剑尖所指之处,仿佛有万千雷霆轰然落下。

第127章 嫪毐,你出息了

  第三式,公孙策体内真气涌动,天问剑瞬间化作一泓寒凉的秋水。

  这一式剑招寒气逼人,剑气所过之处,仿佛寒意过境。

  第四式,公孙策挥剑之际,宛如烈火燎原,侵略意味十足。

  在施展这横贯四方的剑术时,公孙策的五德宗师之意涌现,他的剑招变化之间,仁义礼智四意对号入座增幅四式。

  那银白色的光芒笼罩在他周身,仿佛是他的剑气所化,又仿佛是他的宗师之意所凝。

  在这光芒的照耀下,公孙策一身气势展露无疑。

  一招四式变化之快,几乎是转瞬即逝。

  “嘶!错了!”

  一招横贯四方结束,公孙策察觉到了错误之处。

  风、雷、水、火

  这四种变化有什么必然联系?

  地火水风

  春夏秋冬

  太阴、太阳、少阴、少阳……

首节 上一节 103/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