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89节

  高以然抹了抹嘴问道:“不是本来就该收三十税一的么,怎么还要你们这么说呢?”

  难不成,这里和朱桓一样,对着朝廷阳奉阴违?

  朱元璋对商业和商人还是可以的,除定商税‘三十税一’以外。

  还规定书籍、笔墨、农具、舟车、丝布之类皆免税。

  可刚刚那一番话说出来,仿佛这间酒楼不仅不止收三十税一的税,而且还有收别的税呢?

  “税一个屁。”店小二大吐口水:“他收我们三十税二,不仅如此,还有各种各样的附加钱。”

  “比如,他们说我们是开酒楼的,杀生太多,必须要法师超度,不然就会危害整府的百姓啊。”

  “还说我们找的法师不怎么靠谱,必须要他们请的法师,超度费按馆子大小来算的。”

  “高的年二十贯、三十贯都有,小面馆每年也要交,而且还有停车钱、秽物钱、各种孝敬钱。”

  “我家老爷去城东买了个东西,马车就在路边停一会,就要收我们一百文停车钱。”

  “丢个秽物,每月也要来收个一贯的秽物税。”

  “这还更不要说,他时不时上门搜刮好东西,还说什么要修路,隔三差五的就要大家伙捐钱。”

  “结果,钱是捐了,路该怎么烂还是怎么烂。”

  “诸如此类的事一天一夜都说不完,掌柜的挣不到钱,我们这些小二的工钱也不停降低。”

  “再这样下去,家里还能不能揭开锅都不好说了。”

  待他把肚子里的苦水倒尽,他甚至忍不住擦了擦泪。

  这一层层的克扣下来,受委屈的不还是他们这些普通人么?

  “你怎么不往上告?”余敏追问道:“他加税要有朝廷的公文,没有公文就加税,那是要砍头的。”

  “你可以去布政使司举报,还有,你们当地也有按察使司,为什么不去告,这些都不行还能进京去告啊。”

  “当今陛下早就说过,百姓有冤,可进京告状啊,明摆着的贪赃事实,一告一个准儿。”

  那些贪官污吏,除了皇侄朱桓陛下心软过。

  别的那些,呵呵!

  “我的爷,哪有这么简单?”店小二闻言直接笑出了声:“也不是没去告过,还没出城就被官府的抓牢里弄傻、弄死了,你有什么法子?”

  “罢了罢了,只要能有一口气儿,有一口饭吃,官老爷们坑点就坑点,若是哪天吃不上饭了的话,我也去海上讨日子算了……”

  虽然当海盗丧尽天良,可好歹有饭吃有衣裳穿呐。

  偷生之举罢了!

  尽管讨生活艰难,可日子还得过,他说完便躬身告退,去看别的客人有什么需要的了。

  留下几位御史面面相觑,这地方貌似比当年的定远还过分。

  最起码,人家朱桓还没有狠到,路面停个马车都要收人一百文的地步,这也忒丧心病狂了些。

  几位勋贵之子也是头一回,感受到了百姓的苦。

  吃过饭以后,大家又出去逛了逛,顾晨等人舍了些铜板后,才从那些小摊贩口中知晓。

  最近这半个月,他们卖的东西,都是官府统一定价。

  平时的定价都不是这个价,平时价格都比如今的价格要贵些,只因为官府收的税贵。

  “顾大人,这地方的水,比咱们想的要深啊。”

  余敏首先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他们虽然是去年年初的时候,就接到了这么一个外差任务。

  可除了陛下,韩大人,和他们四个以外。

  知道此事的人本就是寥寥无几,就算是他们出发前,京城有人给这里的官员通风报信。

第 85 章 总有小人想害老子

  可信件在路上也是要时间的,他们怎么会布置得如此周全呢?

  府城的百姓日子都难过,又何况是县以下的百姓呢?

  “这是陛下之命,就是水再深,咱们也得下啊。”

  顾晨虽然头大,却也得硬着头皮想法子解决。

  “行了,咱们走吧,明儿一早,咱们就亮身份先入城,然后去布政使司探探水到底有多深。”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是干什么的?

  这是一级行政单位的名字,下面辖制着八府,六十多个县,管着整个福建的行政及财政。

  而布政使薛大方,不是个好东西,福州府的百姓们都说他贪婪暴虐,小官吏对他的风评也不好。

  听说这家伙不但贪百姓的,还要贪自家下属的。

  高以然说起自己收到的检举信,更是连连摇头。

  “听说下属初次拜访他的话,必须要准备“拜见钱”,不给的话不见不说,还要使绊子。”

  “逢年过节要给他准备”过节钱“,正常办事要缴“常例钱”。”

  “没有任何原因的强拿卡要叫“撒花钱”,不给轻则让你乌纱帽保不住,重则让你莫名其妙死掉。”

  “唉,这捞钱的手段嘛,完全就是学的旧元。”

  “朝廷的俸禄不高,低等官员没钱给这些高官孝敬,又想保住乌纱帽,所以只能从百姓身上搜刮。”

  “于是,多少有志清官,就这么变成了贪官,和薛大方上了一条贼船,在这地方上拧成了一股麻绳。”

  姓薛的死了,他们也得跟着死。

  既如此,那大家自然就只能跟薛大方一条心。

  反正再苦,苦的也是百姓,他们日子还是好过的。

  有点良心的晚上睡不着,没良心的就会享受权力带来的快乐。

  范从文道:“我听说,他以永城侯义子自称呐,诸位,依我个人的浅见,这一篮子鸡蛋怕是捡不出来几个好的呐。”

  永城侯名字叫薛显,薛显的功劳其实挺大的。

  不过他的脾气比较暴躁,擅杀过不少有官身的人,所以只得了一个侯爵,还不是世袭。

  只是老朱对他还是很好的,只不过是贬他去海南反省了一年,便又因为思念他,所以给他叫了回来。

  给了世袭的爵位,还让他跟着徐达去了北平屯田。

  他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弟弟,所以听说是认了不少义子。

  有这么一位义父,怪不得这家伙这么嚣张。

  “义子又不是亲子。”顾晨嘲讽道:“永城侯只怕自己都不记得,他到底认了多少个好儿子了。”

  要是知道好"儿子"干了啥事,他说不定还会亲自、立刻把自己好‘儿子’的脑袋割下来。

  然后献给朱元璋,表明这事和他自己没关系。

  闻言,大家都纷纷笑了起来,布政使虽然乃是二品大员。

  可京城的御史来了,他们也只得乖乖地听从安排。

  这不,红袍官衣的薛大方,不就对着青衣官服的几位御史笑语晏晏,语气中还带着恭敬巴结。

  “几位大人一路上怕是累了,本官特意为大人们安排好了屋子,还有上好的酒菜、茶水和歌舞。”

  “吃完了,再打打马吊,解解疲乏,再办公事如何?”

  各县的县令,此时都是快马加鞭,处理陈年累积的旧案,虽然已经处理了半个月可还有很多呢。

  若是给这些御史看到了,怕是多少有些危险。

  “不必了。”余敏朝天边拱了拱手,沉声质问道。

  “朝廷有规矩,监察御史到了地方之后所用、所住、吃、喝,皆不可用地方上的一文钱。”

  “薛大人您到底是不知,还是明知,还非要为之呢?”

  顾晨看着一脸正气的年轻人,明白了韩宜可为啥欣赏他。

  像他这种人,才是最适合干御史的,面对二品大员也敢直言不讳地训诫,不留一丝情面。

  薛大方:“我……”

  你都在这么远的地方,吃点喝点皇帝怎么可能知道?

  余敏冷哼一声,直接道:“咱们是有公务在身的,不好耽误时辰,还请薛大人带路,咱们就从布政司查起吧。”

  布政使司其实没什么好查的,账册不过也是个汇总,具体看了心里有个数,和各府县对照就可以了。

  心里有了数之后,大家就分头行动带着人去了老韩给他们分配的府县,做具体的工作了。

  顾晨这次带的书吏,一个叫张和,一个邓州。

  什么叫书吏,书吏就是管文书的,把监察御史到了地方以后,干了什么、做了什么和什么人说了什么,全都记下来。

  还有一些副手的工作,整理资料什么的也归他们干。

  都是寒门之子,考个事业编不容易,顾晨对他们挺好的,时不时请他们吃饭,关系倒也不错。

首节 上一节 89/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