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76节

  “光曦五年不当御史了,规矩怕是早忘得差不多了吧?”

  既叫他一声老师,那他自然要负一辈子责任。

  老师提醒了,他依旧犯错,那是学生的不对。

  可老师没有提醒,学生犯错,那就是他愧对这生老师了。

  顾晨忙道:“老师,学生没忘,学生都记在心里了。”

  掉脑袋的规矩,他怎么可能会忘呢?

  闻言,韩宜可欣慰地捋了捋胡须,然后开始提问。

  “好,来,我问你。”

  “御史到了地方上之后,都要注意那些点,什么事不能干?”

  他就怕这孩子把规矩给忘了,到时候又给陛下收拾一顿。

  当老师的,心疼啊!

  “回老师的话。”

  顾晨当然没忘,甚至还能把这规矩倒着背。

  “不可让地方官员出城迎送,不可以带家眷出行。”

  “不可铺张,就算巡按福建算是大差事了,可也只能每人带两名书吏,期间的吃喝一定要从简。”

  “不和地方官吃饭,不喝他们的茶,不收他们的礼。”

  “衣食住行自行垫付,存好票根于户部报销。”

  “在地方上有遇亲、友、仇者,御史应当立刻回避,不可假公济私,或公报私仇……”

  嗯,说白了,还是清廉和公正。

  见他说的清楚,韩宜可很满意,却还是要尽职尽责嘱咐。

  “你们巡按到达地方,第一件事就是要审录罪囚,对已经结案的案件,要全部重新再审上一遍,平冤平反。”

  这事于谦也干过,他当初在巡按江西的时候,就给当地百姓平反了不少冤案,颇有政绩。

  “第二件事,巡察军队,听说福建如今的军队很是糜烂不堪。”

  “还有强抢民女,逼得百姓叫苦连天频繁起义。”

  这事就不太好干了。

  那些都是跟着老朱打天下的勋贵,脾气一个比一个不好,工作也不好开展,少不得被为难。

  当然,作为皇帝派出去的钦差,生命危险还是没有的。

  “第三,就是审查税收,这个你在定远县时干过,倒是也不难,却也要注意当地的税率。”

  “我听说,朝廷现在不让出海打渔。”

  “可那边许多的地方官,除了收人田赋税以外,居然还在收人家的渔税,还有抢娶人妻女抵债的。”

  这就太过分了,老朱规定,当百姓因为吃不起饭卖儿卖女的话,官员应该补贴,还要为其赎回家人,让他们团聚。

  可他们的,居然还逼人卖妻卖女交税的?

  畜牲啊!

  你给人逼的吃不上饭,人家可不得去当倭寇了嘛。

  当倭寇,起码能吃得饱饭。

  “学生明白,老师。”顾晨问道:“听说老师想辞官,陛下未曾应允?”

  历史上,韩宜可被胡惟庸冤枉受刑,本来是要死了的。

  只是老朱却忽然亲自审问,查出是冤枉了他,所以老朱释放了他。

  不久,他辞官归乡。

  而自己如今这个世界,上两年他大骂胡惟庸后,倒是也被冤枉,去狱里享受半月游。

  可老朱还是护着他,没有让胡惟庸得逞,也没有受刑,只是不知为何要辞官,明明老朱挺宠他。

  “我就是想回去。”

  老韩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没说出自己的心思。

  只是轻声嘱咐:“只是想归家歇着,你就别想着管我了,陛下的差事,才是更要紧的。”

  这些年,他很累。

  他就想回去过过那种安稳的日子,人上了年纪,总是眷念田园的风光,反而厌倦朝堂风云。

  老韩不说,顾晨也不好继续追问。

  韩宜可:“那个余敏是前年,才刚刚入朝的,虽然年轻,可为人正派,有事你们可以多多商议。”

  余敏这个人,在历史上并没有详细介绍。

  不过大名鼎鼎的《郭桓案》是他,还有另一个叫丁廷的御史所举报。

  能干这么大的事,顾晨也觉得他是个正派人。

  等见了面,果然是一身正气,画下来,都可以贴门上当门神的那一种,可讨当今皇家和小姑娘喜欢。

  回到家中,顾晨把得了赏的消息,告知了自己媳妇。

  “陛下有没有说,咱们什么时候可以搬新宅子?”

  苏婉盈听说这才刚回京,陛下就给了座大宅子,不免有些高兴。

  现在这个院子也是挺好的,可有大宅子住岂不是更好。

  “你那么想住大宅子?”

  顾晨笑嘻嘻地看着自家婆娘,还说愿意过清贫日子,可有大房子和富贵谁又会不喜欢呢?

  “当然。”苏婉盈点头,随后就是满脸的娇羞:“夫君,我又有了。”

  这么多年没有身孕,她其实心里一直很慌的,虽然舒宁丫头也很好,可始终得儿子撑门户啊。

  没想到,刚回京就查出来有了。

  “有了?”

  顾晨已经不是黄毛小子,自然知道这个有了是什么小事。

  “好事,这是大好的事。”

  自己又要当爸爸了,可不就是一件大好的小事么?

  “不过,还是等我从福建回来了,再说搬宅子的事吧,毕竟那曾经是一品大员住的地方。”

  其实,涂节还是三品的时候,就住在里面了。

  只不过还没来得及搬更好的宅子,就被老朱给砍了。

  自己现在,才是七品,就这么住进去也不好。

  太子殿下送自己出宫的时候,说皇帝没给他升官是因为要整改御史台,重新制定官员职称和品级。

  还说,等自己回来,怎么也是个四品官。

  到那时候,再住大房子,也更加名正言顺一些。

第 74 章 神医萧九贤

  回到家里,顾晨也不急着写记账法,老朱又没急着问自己要,反正给了自己半个月时间呢。

  现在顾晨最担忧的,其实并不是福建那复杂的情形,更不是媳妇的肚子,而是时间紧迫。

  明年就洪武十五年,也就是马皇后的死期。

  想都不用想,马皇后如果活着,太子也活着,那自己的日子肯定能好过很多,就算给老朱惹急了。

  这两位菩萨也能想法子救他,小命保住肯定没问题。

  要是能救了马皇后,这是大功一件,更是护身符。

  可马皇后不行的时候,自己大概率是不在京城的。

  就算在京城,他也不敢贸然跑进宫说自己能救马皇后。

  万一人家得的真是绝症,自己治不好那不是找死吗?

  古代最缺抗生素,如果抗生素都治不好那他也没办法。

  青霉素不给面子,这几年他虽然很努力,可怎么都搞不出来。

  大蒜素倒简单,可该怎么让太医们,到时候敢大着胆子,给马皇后用,这是门学问啊。

  而且大蒜素这玩意儿的保质期,只有三到五个小时,所以要随制随用,这可真是太难为人了。

  或许,顾晨摩挲着下巴,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箫九贤!

  这家伙是会昌人,当年四处云游,遇到了张贴皇榜,朱元璋为他媳妇找治病圣手名医。

首节 上一节 76/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