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62节

  历史上,李善长也帮了老朱很多,他的贡献比刘伯温还大,可也因为一个知情不报临老时赐死。

  啧,果然是眼底不揉沙子。

  洪武十一年,八月十八。

  庄浪县的麦子全都收割完成,此时庄浪县内共有三个村子,都拥有八百亩以上的梯田。

  顾晨有些期待地,带着县衙的人亲自去甘泉村收税。

  郑士利拿着算盘和账簿,路上轻声为几人预算着,今年大概能收到多少税粮。

  “按理说,耕田一亩,小麦能产两石左右量。”

  “可惜咱们这儿的地不怎么好,每亩都只有一石半的小麦。”

  “按照朝廷的规定,咱们县应该一亩地交税一斗,也就是十八斤粮。”

  江浙等地几乎是一亩八斗,比起来是真的几乎没有。

  “甘泉村平地,加梯田,每家大概有二十一亩的地。”

  “所以,每户人家,几乎都需交三百七十多斤的税粮。”

  “因此地贫瘠,朝廷早已经免了咱们县的户税、和各种别的税。”

  “拿甘泉村来说,村里头共有有四十八户人家。”

  “咱们大概能,收不到两万斤左右的税粮,这也是,咱们县十一个村里,最多的。”

  最多的村,税收也才一百石粮食。

  按这样算,十几个村加起来,都没有一千石的税收。

  你就说,惨不惨吧?

  其实说白了,还是吃了人口不多的亏。

  若是人口多了,开荒就多,每村都有百来多户的人家,每户都有二十多亩地,那税粮也就上来了。

  当然,如果人口够多,这里也不会成为下县了不是?

  想到这里,顾晨忽然看向了温知辉。

  “我看了洪武八年的税收册子,那年庄浪县整个县,就只交了五十石税粮是也不是??”

  别看大家平均都有十五亩地,可里头的粮食长的又不好,这都还不够人家自己吃的。

  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就收那么一点粮食。

  你总不能逼迫人家交税,活活地把人家给饿死是吧?

  所以从前,庄浪县就没有几户人家,能把这个税给交齐的。

  都是让看自己家的情况,能交几斤就交几斤。

  七千多斤的粮食,还不够江浙路上损耗的呢。

  当然,人家种的是水稻,亩产能到四五百斤的大产量。

  而庄浪只适合种小麦,根本就不适合水稻。

  这怎么比?

  能比么?

  “是啊,知县大人。”温知辉满脸羞愧:“惭愧啊,好在知县大人来了,今年税收才稍微好看了些。”

  再好看也没那么好看,今年的税粮总共也才八百多石。

  不过和往年比起来,已经好了不少。

  做人不能太贪心,能慢慢变好,那就是好的。

  甘泉村的村民们,今天都挺高兴的,今年粮食的丰收,证明他们没有辜负近两年的劳作。

  最起码,今年肚子是饿不着了。

  大家都排着队拿出自家的粮,把它们倒入衙门的粮斗里头。

  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交税时不再束手束脚。

  而那些梯田还没开始的村庄,就只有羡慕的份了。

  纷纷围在顾晨身边,问他们什么时候去他们那边开始制梯田。

  顾晨表示:“一个个地来,你们要是得闲,那就自己先干着,或者大家都行动起来。”

  “按照顺序全力帮一个村子干活,等这个村子的梯田做好了以后。”

  “人家也来你们村里,帮你们干活,这样就会快上许多。”

  反正平田又种不出来多少粮食,何不就一鼓作气,全都把力气,用在制梯田上算了。

  这个决定大家都说好,都说让顾晨说好下个村到谁。

  顾晨也不好厚此薄彼,只好让大家抓阄也就是了。

  让老天爷定,老天爷说,让谁先填饱肚子谁就先填饱肚子。

  “相公是个好官儿。”

  晚上,苏婉盈在桌子前纳鞋子,看着在灯下埋头算账的丈夫,忽而忍不住莞尔夸赞。

  “怎么说?”

  听到妻子说话,顾晨放下账本,颇有兴趣地问道。

  苏婉盈放下鞋子,笑道:“我在闺阁的时候,听身边的丫鬟说起过,咱们县,上位县令大人为了多收些税。”

  “让知府满意,让上头的人满意,让自己的乌纱帽更加稳妥,不仅逼着百姓日夜劳作。”

  “刮风下雪,还打着伞监控,吃饭他也不出钱,到了该收税的时候,他倒是积极得很。”

  “拿的也不是规定的斗,而是比朝廷规定的斗大上许多,一斗十八斤,他那斗能装二十六斤。”

  “后来因为治理有方,被举荐去了扬州做了通判。”

  “听说,日子过得极好。”

  “夫君被贬到此地,定然也是想早日离开。”

  “可夫君既没有强迫百姓多交税,也不逼着百姓没日没夜劳作,而是有劳有逸,所以我说夫君是好官。”

  夫君带着廖侯他们,下地辛苦了近两年时间。

  居然也没想着,多收百姓一粒米,这不是好官是什么?

  “那些王八蛋。”顾晨想起老百姓,饿得面黄肌瘦的模样,骂道:“作孽,也不怕生儿子没皮燕子。”

  人家都那么可怜了,他们也还真的下得去手?

  就甘泉村的税,他都不想收,可他只是个知县,不能不按规矩办事,但多收那不是缺德吗?

  “相公。”苏婉盈抬头,轻声道:“其实我想说的是。”

  “咱们县别说是秀才举人了,连个学署都没有,百姓都是两眼一抹黑,大字也不识得一个的。”

  “不说要创办学堂,好歹陛下说的社会还是要建起来,冬日干不了活的时候,认认字也是好的。”

  苏婉盈坚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可丈夫总说要先吃饱饭,才能去考虑读书的事情。

  但她还是坚持认为,闲着的时候总该要认得几个字才行。

  顾晨倒没拒绝,反正冬日没事,自己和郑家兄弟都可以教大家能字的,那就搞个沙盘出来。

  没办法,笔墨纸砚成本太高,大家是学不起的。

  顾晨这边扶贫扶得风风火火,朝堂上却为他吵翻了天。

  应天府。

  朝堂之上,涂节手持笏板出列,大声奏言道。

  “臣,涂节,参庄浪县知县,顾晨,舞弊是税收,下欺民,上欺君,请陛下严惩之。”

  见他参自己徒弟,韩宜可急了,立刻出声道。

  “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没有证据之事怎可胡言?”

  一日是徒弟,终身是徒弟,趁自己徒弟不在京城,就想欺负他,诬陷他,想的可真美。

  当他是死的不成?

  “韩大人这话可就不对了。”涂节颇有些阴阳怪气地道:“闻风起奏,乃吾等之本职也。”

  “若是按韩大人所说,没证据就不能弹劾的话,那韩大人去年,弹劾我等逼死官员又怎么说?”

  虽然确有此事,可你有证据吗?

  韩宜冷声道:“弹劾尔等,自然是听到了风声,只是还请涂大人解惑,顾晨舞弊税收的风声又是从何而来?”

  一个县,总共才八百石税粮,还不够陛下给一位公主发的禄粮,就这,顾晨还作弊呢?

  简直是笑掉大牙!

首节 上一节 62/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