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392节

  “所以咱给他们高俸禄,咱知道你们这些文官都在背地里骂咱,咱也知道小顾你看咱那些儿子不顺眼。”

  老朱最后这句话给顾晨吓了一跳,他连忙起身道:“臣不敢,臣……臣只是为大明永固着想、不敢对皇子王爷们有任何不敬……”

  我是看你儿子不顺眼,可你能不能不捅破这层窗户纸。

  很吓人的好不好?

  “坐下。”老朱叫顾晨来,是打开天窗说亮话的,不是吓唬他的:“坐下说话,今日没有君臣之分。”

  顾晨又坐了回去,心里却直打鼓,老朱今天叫自己来还没给标儿知道,摆明就是鸿门宴啊。

  他该不会还是记恨自己,所以想今日弄死自己?

  不应该啊,老朱真记恨自己,要杀他的借口多得不得了,没必要还专门设宴来招待他。

  “咱还知道。”

  老朱喝了杯酒,放下杯子后看着顾晨的眼睛道。

  “咱死了,你肯定会让老大削藩,是不是?”

  当天他分封诸王的时候,满朝都是反对的声音。

  可他发誓要让孩子们过的好,所以他根本没有回心转意。

  可到了如今的年纪,说实话他还是有些后悔的。

  “光曦,咱要你一句实话。”老朱看着面前正值壮年的顾晨,一字一句地道:“若叫你来削藩,你会怎么削?”

  他这些话本可以直接和老大说,可他知道对老大来说,面前人说的话份量有多么重。

  若是他真想下狠手,他也拿不准老大会不会听。

  所以他才特意叫顾晨来说话,为的就是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若是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陛下……”顾晨觉得老朱说的话貌似好像不太吉利,他有些不想回答:“这是皇家的家事……”

  “皇家没有家事!”老朱眼睛深邃,语气也十分认真:“告诉咱,若太子要削藩,你会如何做?”

  老朱虽然老了,可他身上的压迫力却并没有老。

  顾晨手心脚心都跟着冒汗,他觉得自己只要稍微回答不慎,老朱走的时候说不定就得带上他。

  琢磨了一会儿,他只好道:“臣实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之前在曹国公府,臣也是想着律法需严……”

  看着老朱坚定的眼神,顾晨知道今天必须要有个满意的答复,他只好硬着头皮答道。

  “若陛下真要臣说个一二三,那臣便只能先想了。”

  “臣以为对于有能力的塞王,最好的方法就是外封,就像猴子摘桃,谁摘到桃子,这桃子就归谁吃。”

  只要不折腾大明的老百姓,他们再混账也就觉得还好吧。

  “有能力的塞王?”

  老朱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词,于是便继续追问道。

  “那若没有打仗本事的呢,还有那种喜欢惹事生非的呢,你觉得这样的藩王又该如何安置?”

  他想了想,很快便拎出个典型:“比如说我家那位人人喊打的老十八,如果太子要收拾他,问你的意见,你会建议太子如何安置他?”

  见顾晨不说话,他又步步紧逼:“你觉得是杀了好,还是圈禁好,虽然兄弟相残不好看,可历朝历代也不是第一次,干脆直接杀了吧?”

  “省粮食省仆人,小顾啊,你觉得呢?”

第 417 章 李善长逝世

  顾晨总算知道他叫自己来干啥了,原来是怕自己欺负他宝贝儿子,他是不是想得太长远了些?

  这种话他不该问标儿么,跑来问自己一个臣子做什么。

  “陛下,臣实在是惶恐,安置藩王是皇家和宗正的事情,这种事臣是坚决不会插手的。”

  “臣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臣只敢谏言藩王有不法事,至于如何处置都是天子于宗正说了算,臣不会有二话。”

  “臣说得再直白一些,若真到了兄弟相残的那一日,作为臣子,只会劝谏君王惦记血脉亲情,莫要赶尽杀绝的。”

  “更何况都是太子殿下的亲兄弟,就算是犯了天大的错事,太子殿下仁慈更不会让亲兄弟受苦的。”

  朱瞻基杀亲二叔大臣也不答应的,他就是再讨厌老朱家的孩子,也不可能撺掇标儿动手。

  除非他成为司马懿,篡权夺位的时候可能会自己动手,可再怎么说也不可能让朱家人自相残杀的啊。

  老朱不太相信:“当真?你真的不会撺掇太子杀自己的亲兄弟,也不会趁他们被圈禁的时候给他们些苦头吃?”

  眼看着老朱不信自己的话,顾晨立刻举手朝天发誓。

  “臣若行此事,定遭天谴,五马分尸不得好死。”

  若你儿子太过了,他不干是一回事,但是他可能会策动别人去干啊,只要不是他干的就行!

  顾晨的演技磨练了二十多年,哪怕是老朱一时也分不清真假,因为他眼底实在是太真诚了。

  沉默半晌,老朱还是决定信顾晨。

  “好!”老朱眼底泛着泪花儿,重重地拍了下桌子:“这是你说的,咱信你,来,干了这杯酒。”

  只要顾光曦莫要煽动他儿,那他孩子们就能富贵一生。

  顾晨从别苑出来的时候,雪已经下得非常大了。

  安子递给他暖手的家伙,又伺候他上了马车。

  只是碰到他手的那会儿,却感到了他家老爷的汗水。

  这么冷的天出什么汗啊?

  不过他想起刚刚,蒋指挥使意味深长的样子,便有些回过味儿来了,他连忙低声道。

  “老爷在里头用膳的时候,我见蒋指挥拿了许多好东西,还有几坛子酒,说要送去定远给韩国公。”

  韩国公实在是太能活了,今年都八十岁了还精神抖擞的,不怪陛下老是想朝着他下手。

  这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陛下在今日还单独邀请他家老爷,这怕不是什么鸿门宴吧?

  既是鸿门宴,老爷又平安出来,那肯定是过了吧?

  不怪他什么事儿都和老爷说,实在是他在老爷身边儿久了,他的心肯定还是偏向老爷的多。

  皇家不拿他们当个人,可老爷却是拿他当人看的。

  “知道了!回家!”

  酒?

  这个时候赏赐这些,李善长怕是没有几日好活了吧?

  顾晨就知道老朱会带走李善长,不要说是李善长了,他今儿差点将自己命也给搭进去了。

  那天骂老朱骂得倒舒坦,谁知却给老朱心里埋了根刺。

  好险,幸好老朱还有顾虑,没有直接对自己下手。

  至于李善长,为何他退位二十多年,老朱还老想着要弄死他?

  这事儿说来就话长了,洪武初年的宰相班子有四个名额。

  分别为中书左丞相、中书右丞相、中书左丞、中书右丞相。

  而咱们韩国公李善长就是明朝的第一任的中书左丞相,徐达为右丞相,可徐达常年在外打仗。

  所以朝廷所有事情都由李善长独揽,这让在乎权利的老朱坐卧不安,所以就想让刘伯温的浙东党和李的淮西党抗衡。

  可刘伯温他不干呐,所以他只好用了汪广洋胡惟庸还有杨宪。

  可惜汪广洋是个受气包,打不过李善长也不如杨宪胡惟庸能干,夹在中间两面受气干脆摆烂。

  杨宪也因为犯错被处死,朝廷依旧是淮西党坐大。

  再后来李善长退居幕后,只剩下汪广洋这个没用的,还有胡惟庸两人在中书,整得老朱是睡不好吃不好。

  所以他弄死了汪广洋、胡惟庸,废除了相权制度。

  宰相班子的人都死光了,就留下李善长一个老伙计。

  眼看着那老头吃好喝好,还能活到九十九岁的样子。

  当过宰相的人比自己还活得长,老朱能甘心闭眼吗?

  毕竟这种人活着一天,老朱的皇权集中之路,就不可能走得有多畅快,他也怕后世儿孙的皇权集中路走不好,所以李善长他必须要弄死。

  换言之,老朱不是恨李善长,他是要通过李善长的死,来将几千年的“宰相制度”彻底埋葬。

  顾晨的衣裳早就被冷汗湿透,他敢信只要自己今日说错一个字,送给李善长的酒也能送给自己。

  他回家就把自己泡进了浴桶里,脑袋沉入水中有种窒息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感到从所未有的害怕。

  朱元璋太可怕了,居然在和你谈笑风生论儿女亲家的时候,笑嘻嘻地决定你的生死。

  不行,秦王不能救,得利用他让老朱痛不欲生!

  晋王……

  历史上的朱棡应该是影响了朱允炆,所以是非正常死亡,不知道还能不能成为压倒老朱的最后一根稻草。

  “呼……”

首节 上一节 392/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