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382节

  “喂马的还缺三个,你们三个今儿就负责喂这六十匹马,这活不难,只要隔一时辰抱些草料给马儿吃,每隔一个时辰喂次水就行。”

  “中午日头好的时候,拿湿帕子给马儿擦擦身子,免得儿郎们骑上去,闻到不好的味儿。”

  一个人负责二十匹,确实不累,三个孩子乖巧地答应,刘来财这时候又看向朱高煦道。

  “朱二郎,今儿喂马的不缺人了,所以你就负责打扫马厩吧,这活也不不难的,就把粪便清理干净就可以。”

  他们四个人负责六十匹马,三个人负责喂一个人打扫,看着很合理,毕竟屎尿不急着打扫,但马儿吃饭喝水不能耽搁。

  可很明显,朱高煦就是被针对了,但他又挑不出理由来,这马卒不打扫马厩你想干什么啊?

  见他气呼呼地站在原地不动,刘来财笑眯眯地走上前去。

  “怎么?不想干这活?那我去找千户说说给你挪个地儿,或者直接让你返乡怎么样?”

  这小子真是个不讨喜的,明明就是苦出身偏偏还高傲得很,整得跟谁家的贵公子一样。

  这样的刺头,就得好好收拾收拾。

  “我干。”朱高煦晓得,他要闹起来他爹肯定得知道,到时候又得说他没用:“我干就是了。”

  不就是打扫个粪便么,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儿。

  虽然喂马刷马的活还算简单轻松,可架不住数量多。

  每匹马性格还不一样,有的温顺有的要认人。

  而且吃得又一般,所谓的荤腥就是大白菜里炖了点肥肉,每个人也就只能分到两三片而已。

  朱高煦就更加别说了,养尊处优的郡王爷打扫六十匹马的粑粑,差点没把他给yue死。

  所以一天忙碌下来,不管是朱高煦还是顾修都感到生无可恋,睡在大通铺上无语望着房顶。

  爹,娘,儿想家了。

  文华殿。

  顾晨可不知道儿子想他,他此时正兴致勃勃给苏家谋前程,美其名曰:为朝廷开源。

  “嗯?开源?”听到这个词,朱标立刻就来了兴趣:“如今确实需要开源,你快说来听听看。”

  虽然如今商税等收入挺高,不管是朝廷还是他爹的私库都不大缺钱,可奈何他们要做的事实在太多。

  不仅要打仗,还要造战船,各种学院慈善院也要钱,搞研究也要钱,若能开源自然是好事。

  兜里多一些钱就能做更多事,老百姓日子也能更好过。

  见朱标感兴趣,顾晨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样好吗?”朱标有些犹豫,这不是从暗中官商勾结变成明面皇商勾结了么:“皇家到底是皇家,两者结合,不是公然与民争利?”

  “殿下,怎么会呢?”顾晨笑道:“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苏家挣的钱交三成给户部,户部会拿着这钱去赈灾、去做对百姓有益的事情。”

  “而且最近还有风言风语,说臣让苏家替臣敛财,传得很是难听,若这般行事看他们还有何话要说。”

  顾晨也没想哄着标儿,反正这种事根本就瞒不住,见朱标还是有些为难,他又接着道。

  “太子殿下,皇家也做生意,可皇家有些事情不好做,这时候若能有个皇商,岂不是方便很多?”

  “比如去暹罗买米,去日本搬银子,运粮食去边疆等等等需要人力又不赚钱的事情,皇商都能代劳,不用托付给民间商人。”

  晋商八大家可是个毒瘤,最好不能让他们发展起来。

  当然,不赚钱不代表亏钱,最主要是用给皇家做事的路子,来保证能继续海上贸易的路子。

  “最关键的是皇商可靠,能由朝廷和皇权直接控制,直接隶属于朝廷,不敢也不会做出不利于朝廷的事。”

  清朝的皇商既富且贵,替清王室敛了多少财做了多少事儿不必多说吧?民间的人哪有授官的皇商可靠呢?

  就算他们是为了自己官儿,也不敢做出像晋商这样的事来。

  而有了皇商,就可以更好控制民间边境商人通敌的买卖情况,这对大明来说绝对是有利的。

  嗯,对苏家和自己都有利,纯粹的双赢局面。

  “光曦说得有道理。”他不瞒着自己,朱标还是很满意的:“只是这样的皇商,是只有苏家还是怎么说的?”

第 405 章 太仆寺丞

  “那肯定不能只有苏家一个。”顾晨当然知道平衡的道理,立刻紧跟着道:“皇家可以从选择听皇家话的、会办事儿、会办好事儿的义商出来。”

  “另外还可以下旨,不仅是四品官以上的族人不能经商与民争利,而且四品官以上的岳家几族也不能经商,但挂了皇字的人家可以例外。”

  这样一来,不仅能控制点官商勾结,还能让他们削尖了脑袋给皇家送钱,这不是好事是什么?

  “殿下容禀。”

  顾晨起身朝朱标行礼,开始历数苏家做的好事。

  “至正二十三年,苏家在洪都之战的时候带头捐粮十万石,此后只要有战役,都有苏家捐粮的影子。”

  “后来修建宫殿时又捐粮六万石,修桥修路都有主动捐纳,如今南昌府的富庶繁荣,臣说句不要脸的话,苏家实在是是出了大力的。”

  朱标点点头表示认可,苏家虽然不是捐钱粮最多的,可每次都是最积极的,这点很可贵。

  顾晨:“一年四季,隔三差五开设粥棚救济百姓,每年定期向慈济院捐钱捐粮,别人家隐藏佃户。”

  “可苏家是一个也没有,一文钱的税钱也未曾昧下,当然这都是应该的,不值当臣在这里说出来夸耀。”

  “可是殿下,这样的义商,皇家用起来也要安心些是不是?”

  现在苏家做这些,可以说是他授意,可是从前做的那些好事儿呢?

  不可能也是装出来的,那时候他顾晨还是个奶娃娃。

  所以啊,苏家本身积德行善之家,所以才会如此。

  若是那贪心不足的奸商,就是有再多钱也不一定愿意拿出来,最起码不会第一时间拿出来。

  可苏家每次捐钱的时候,人家都可是积极得很的。

  “我知道了,你也是良苦用心。”那些风言风语,朱标也有所耳闻:“只是每年都让三成利给朝廷,苏家愿意吗?”

  苏家现在的三成利可不少啊,他们建个皇宫也就那么多钱,这相当于每年一个皇宫白白交给朝廷。

  他们舍得吗?

  朱标又道:“其实不管他们怎么说,我也不会阻止苏家做生意,更不会将他们打成商籍的。”

  “就算是看在光曦你的面子上,我也不会为难他们,所以苏家大可不必过于忧虑这些事。”

  光曦可是他的重臣,岳家经个商又能怎么样呢?

  “殿下仁慈、信任,臣自然是感激不尽的。”

  顾晨虽然感动,却还是觉得尽早把利益绑在一起好。

  “只是不管是臣还是苏家,都认为食君之禄,感君之恩德,都想再为朝廷出一份力,既挣得多,也要多贡献几分,努力让大家日子都好过起来。”

  只有长久的利益才能长久,短暂的感情能当什么事?

  那老朱还有很多不想杀的人,最后不都抵不过言官天天追问,然后把本不想杀的人杀了吗?

  以后若言官天天追问,陛下怎么看待苏家成为首富的事?

  皇帝听烦了,会怎么做?能保证不顺那些言官的意?

  奉天殿。

  “嗯?这是小顾的意思?”老朱躺在椅子上,闻言抬头看着儿子:“你怎么想的?想不想答应他?”

  顾小子那点儿小九九,他看得明白,不知道儿子能不能看明白,就怕因为信任蒙了眼睛。

  朱标笑道:“光曦对儿子说,最近有风言风语说他让苏家敛财为民争利,所以他想到了这个法子。”

  “儿子想了想,虽然光曦有私心,可他说的也是对的,民间的商人确实靠不住,还不如有我们自己皇商。”

  “要民间的商人做点什么,人家不一定能尽心尽力办,表面听话背地里指不定琢磨什么。”

  “可和皇家绑定的商人便不一定了,只要皇家吩咐,他们肯定会想破脑袋把事情办好。”

  “而且苏家确实是有名的义商,这样的义商用起来肯定很是顺手,所以,儿子想答应光曦。”

  他虽然看重光曦。可是却也不是那种无脑看重。

  在国家大事上面,只有最核心的利益才能打动他,谈感情是不能够,这玩意就谈不了感情。

  “你想答应便答应吧。”老朱仔细一想,也觉得这是利大于弊:“小顾虽有私心,却也还算实诚。”

  “苏家确实也乖巧,我早让锦衣卫查过他们家,近百年也算是干干净净,没干过欺压百姓的事儿。”

  “若不是如此,不必那些文官在背地里风言风语的,咱就不会任由他家做大,不过小顾也算是聪明,防范于未然,你以后要好好用他。”

  说着他便翘起二郎腿,笑着道:“这天下是要交到你手上的,玉玺也在你那里,你自己做主就好。”

  “咱如今就等着雄英两口子,抓紧给咱还有你娘生个娃出来,咱得好好享享天伦之乐。”

  只要老大心里头有数,不是什么事儿都听臣子说啥是啥就好,不过给小顾仨胆估计他也不敢。

  于是在朝堂上,朱标便让户部先挑选名声在望的皇商,准备授予官职,外加大力扶持。

  朝臣们本想反对的,可听到成为皇商要每年让利三成给户部以后,便又都纷纷闭嘴了。

  没办法,户部尚书眼睛都亮了,他们要是再敢反驳一句话,都怀疑户部的人要将他们都给砍死。

  顾晨微微勾了勾唇,这就是为什么他不说让利给皇家,而是直接让利给户部的原因。

首节 上一节 382/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