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313节

  这个问题他想了很多年,还是觉得北平最好。

  不过,还是先听听别人怎么说为好。

  “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想迁都。”余敏掰着手指道:“愿意迁都的属意西安最多,还有部分觉得开封和洛阳最好,总之那是各种争论不休。”

  “顾大人,我觉得金陵那些人,应该是不愿让陛下迁都的,只是都没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不废话吗?

  老朱杀起人跟疯了似的,有几个敢和他的想法反着来,有这个勇气的都是正义凛然的勇士。

  这种勇士都是为以后考虑,为以后考虑那迁都是必然的,自然不会做那帮人手里的刀子。

  “他们愿不愿意无所谓。”顾晨摆摆手让余敏忙自己的,见他还要张口说什么便警告道:“想去庄浪体验体验民生?”

  他可不愿意把朝堂搞成顾党,他呼一声底下人便都说某个地方好,那老朱还不得睡不着了吗?

  余敏当然不想去,当即清咳一声便退了出去。

  等出去了才想起来,说了这么多,顾大人还是没说他属意哪个地方为都,大人嘴咋这么严呢?

  难不成顾大人成功的秘诀,就是因为嘴巴够严么?

  “迁都?”苏婉盈看着小儿子写字,闻言颇为惊讶地道:“陛下想迁去哪里?莫不是曾经的长安?”

  她觉得长安最好,大唐的长安是多么令人着迷啊。

  若是大明也有个长安,岂不是能再现盛唐的荣光?

  “你也觉得长安好?”顾晨走到妻儿旁边伸手,替儿子整理了写字的姿势:“如今许多人都觉得长安好,你觉得长安好倒也不奇怪。”

  嗯,小儿子虽然才六岁,可字写起来也很有模样了。

  是个读书的料子!

  为父甚是满意!

  “夫君不觉得长安好吗?”问完,苏婉又莞尔一笑:“不过若要迁都长安,那肯定要花上许多钱的。”

  “夫君是个喜欢拨算盘珠子的,又常觉得百姓徭役太苦,不愿迁都长安我也能理解。”

  但凡是需要花大钱、花大力气的,在她夫君看来都需要再三考量,考量值不值得才行。

  顾晨笑着点头:“娘子懂我,其实西安有西安的好,北边是高原,南边是秦岭,西边是崇山峻岭。”

  “就连东边儿,都是黄河还有潼关连接的天险,简单来说就是易守难攻,确实是个好上好得地方。”

  “可大明最重要的敌人还是北元,而且北平是曾经的元大都,那边的建设宫殿几乎也都是完好的,不需要花费太大财力物力修缮。”

  当然北平也有缺点,因为他离大明的敌人实在是太近了,若是卷土重来,很容易被人打到家门口。

  这个问题嘉靖和朱祁镇两位帝王,谈起此事来应该很有心得,哦,还漏掉一个朱祁钰。

  “夫君看好北平?”苏婉盈点点头,而后又轻松摇头:“陛下每日所做之事,都是志在于恢复唐宋之故土。”

  “若把国都建在前元旧都之地,这不是违背了陛下的初衷,夫君,我觉得陛下不会答应的。”

  “你难道没发现吗?”

  “满朝大臣,没一个人提北平,你若是提出建都北平的话,会不会被群起而攻之呢?”

第 324 章 探花郎最俊俏

  这么一说她倒也觉得北平挺好,北平北有山脉,南有中原,而且能花最少的钱和力就能把都城给迁过去,这对大明其实是有利的。

  可是人的印象是死板的,大臣们和皇帝也能这么认为吗?

  “儿子不明白。”听了大半天的顾衍忍不住抬起小脑袋,嘟囔道:“到底是里子重要还是面子重要?”

  “陛下能为了大明版图,承认前元的正统性,那为什么就不能为了爱惜国力民生考虑北平呢?”

  “不管迁不迁都北平,前元不都是正经的王朝么,既然如此,我们继承他们的皇宫又有何不对呢?”

  既承认人家的正统性,又别别扭扭不住人家得皇宫。

  有意思么?

  “小孩子好好读书,不可议论国事,等将来有了功名在身,你想怎么议便怎么议。”

  苏婉盈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又扭头和顾晨建议道。

  “如今关中的土地贫瘠,地里头的粮食并不高产,确实不适宜再建都,当年唐代宗便有想着迁离关中之意,夫君若真觉得北平好。”

  “不如私底下同太子殿下说说,看看太子殿下怎么想,说到底,这事最后敲定的人还是皇家,大臣们到底怎么想的并不是特别重要。”

  只要能说动皇帝迁都北平,那大臣们再怎么反对也没用了。

  “嗯,年后再说吧。”顾晨点点头,再次弯腰纠正儿子写字的笔画,并趁机转移话题:“今年过年给小曾送礼了没有?”

  虽然人不在京城,作为长辈关怀还是要给到位的。

  苏婉盈:“送了,按你的意思,衣裳笔墨糕点书籍等物送了一堆,只是没有给一文钱。”

  “这孩子也是运气不好,只等到十九才能参加乡试了,只希望他好好读书,好一举中第。”

  顾晨觉得给钱也太那啥了,还是给东西能够让对方舒服些,没有靠他顾家养的那种错觉。

  说到功名,顾晨笑道:“过完年,灏哥儿就要参加第二次会试,希望他这次能中罢。”

  若是再考不中,估计就要心如死灰,痛哭流涕了。

  顾晨老向小儿道:“老三,你以后想不想中进士呀?想不想体验御街打马?想不想尝尝琼林宴啊?”

  虽然琼林宴早改名恩荣宴,可大家还是习惯性称其为琼林宴,大约是琼林比恩荣好听吧。

  小老三很有梦想,满脸坚定道:“儿子想考个探花。”

  顾晨有些好奇:“为何?难道当状元榜眼不好吗?”

  小孩子家家的,不都更想拿第一考状元么?

  “探花郎长得最俊俏。”顾衍有一副沙哑的小烟嗓,一本正经地道:“走街上一堆漂亮姐姐扔荷包给他们,那些荷包都可漂亮了。”

  “到时候儿子挑个手最巧的娶回来,天天给母亲和姐姐绣荷包,这样母亲和姐姐就不用因为绣荷包扎到手了。”

  虽然他不明白妈妈们做荷包也好看,为什么母亲和姐姐还要亲力亲为,但是他还是心疼她们。

  “哈?哈哈?”顾晨乐得不行,看了眼笑得捂肚子的媳妇乐道:“这可是你说的,爹等着你以后成亲了,再把这句话给你媳妇儿说一遍。”

  小家伙眨眨清澈的眼睛,有些不明白爹娘这是在笑话自己什么?他说的有什么问题吗?

  今年应天怪冷的,所以皇家宴会后,老朱便带着大家参加冰嬉、观看冰嬉,这也是皇家的体育活动。

  早在宋朝时期,老赵家的皇帝们就很爱在后苑赏花、赏完花在溜会儿冰,别提多么惬意了。

  老朱肯定是不下场的,毕竟年纪大了摔一跤可不得了,年轻的臣子们玩一会儿意思下也就罢了。

  接下来就是孩子们的娱乐时间,他们在冰上玩儿抢球的游戏,彩头是朱元璋曾经用过的宝剑。

  大臣的儿子们自然也得参与进去,其中就有十岁的顾老二,大部分人还是想着陪皇子龙孙们玩玩就行了。

  反正臣子这边都不敢和皇家的人抢,都是小心翼翼地让着他们,只有这个顾老二和别人不同。

  只见他身姿灵活的和条泥鳅似的,在敌方众人围堵的时候丝毫不慌,见缝插针地找尽方法躲开围堵。

  在对方以为快得手时跑掉,惹得敌方生气跳脚却又更想捉住他,一场抢球游戏过了小半个时辰还没结束。

  朱高煦见老抢不到球,便有些没有耐心地劝道。

  “顾老二,你差不多得了呗,你那边的队友都不敢帮你,你赢不了的,还不如早点儿把球给我。”

  他就不信了,他顾老二一个人,还能抢的过他们十几个人不成吗?这么耗着有什么意思。

  说罢,他脚下用力,对顾修发起新一轮的进攻。

  “不给。”

  顾修朗声拒绝朱高煦,用一个灵巧的下蹲躲过他的进攻,让他在地上摔了个狗吃屎。

  “哪怕就剩我一个人,那也没有认输的道理。”

  正说着朱权和朱楩划了过来,准备对顾修进行两面夹击。

  可顾老二就跟早有预料似的,在他们扑上来时再次躲开。

  朱权和朱楩哥俩便撞在了一起,齐齐爆发出哎哟一声摔倒在地,接着朱允炆朱高燧也再次摔倒。

  顾修趁三人摔倒,便迅速往自己目的地溜过去,眼看着快到目的地了,却见前面来了个程咬金。

  “顾老二,休想跑。”在终点观战许久朱大胖见队友都摔了,迅速便划着肥肥身子朝他冲了过来:“把球留下!”

  对着突然冲出来的庞然大物,就是顾修反应够快。

  可也是稍微慢了一拍,正是慢的这一拍就给人家扑到冰上,然后就被人朱胖胖给制住了。

  顾修死死捂着怀里的球,没好气儿地抬头看向那张大胖脸。

  “殿下不是不参与的吗?”

  从刚开始这位殿下就扶着树,一副弱不禁风的可怜样子,他还以为这位爷不会滑冰呢。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不参与了?”朱高炽得意地用自己的胖手,指着自己脚上的鞋子道:“我要是不参与的话,那我穿这鞋干什么使?”

  他要是不参与的话,像吴王殿下那样直接不上场,去后边儿和几位妹妹打雪仗不香吗?

  顾修气了个半死,这位殿下长得和庙里的弥勒佛似的,怎么这心底比他家锅底还黑呢?

首节 上一节 313/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