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307节

  呵呵,他们偷东西的习惯,可谓是从未变过。

  从前一直和顾晨唱反调的詹徽,这次也难得同他想法一样:“高丽野心勃勃,心比天高,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是条不叫的狗。”

  顾晨笑着点头,等哪天他开始张嘴叫唤也不一定是强大起来了,而是说明他们有新爸爸了。

  老朱也点点头,接着往后看,可他的眉毛却越皱越紧,觉得手中这本高丽史越发离谱了起来。

  “他们开国君主王建,身上还有唐皇室的血统?”

  就算是那也是私生子,怎么他们还写在史书上头呢?

  难道这事很光彩吗?

  顾晨略微有些无奈道:“或许是当时的高丽王,想继承唐朝的法统,有窥伺中原当天下共主的念头吧。”

  不过这倒是也不奇怪,他们还说他们的祖先是蚩尤呢,还有什么话是他们说不出来的?

  彼时中原正乱,四周国家都想进中原分杯肉汤喝,他们想入中原,编出这个借口很正常。

  可惜当年高丽向北扩张时,遇到了正风光无限的大辽。

  所以在被萧太后暴打了几次后,便迫不得已又跪下汪汪叫爸爸了,可谓是说最狠的话叫最快的爸爸。

  顾晨此话一出,朝堂上的大臣都没忍住发出阵阵笑声。

  “我等也算是开了眼界,没叫过如此到处给自己认爹的,这叫他们真正的祖宗情何以堪呐?”

  这一边认高句丽当爹,另一边又说自己唐皇室的血脉,所以他的祖先,到底是有几家啊?

  朱标笑道:“高丽国小力微,当时有蒙古女真,还有辽国西夏,他完全不敢反抗。”

  “他想在蛮夷逐鹿中原时,自己也跑进去分一杯羹却又不敢,所以才编出这些啼笑皆非的事。”

  “让他们的后人以为祖宗多厉害,以他们为荣而非以他们为耻,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把戏罢了。”

  要说他们学了中原的文化没错,却是没有学到他们的精髓啊,比如高丽的史官就没什么风骨。

  不像他们大明的史官,刀架脖子上也写不出这种乱认祖宗的事,实在是令人发笑啊。

  顾晨瘪嘴一笑,心想你们爷俩是没看到人家李氏咋写你们家朱老四的,大明天子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他们的贵妃权氏杀了几千宫人的大笑话。

  若是看到了,还不得给气死咯?

  老朱看了眼手里的史书,瞬间觉得它像是一坨臭抹布,还没有小顾写的话本子看着有趣儿呢。

  他嫌弃地把手里的高丽史扔在桌上,叫刘三吾搬下去研究研究,看看有没有什么有用消息提取精华。

  反正他是看不下去了,才看了几行字就想骂人。

  若是再继续看下去的话,他都怕自己把这玩意儿当垃圾丢了,所以又开始谈起自家国内的事。

  八月初,顾晨奉帝命到北平、真定二府巡视武校事宜,却在北平府遇到了连续五日的大暴雨。

  暴雨还没有停下来呢,紧接着就是恐怖的洪水。

  顾晨被困在衙门里,根本没法子去地方查看灾情,只能派出顾安出门打探,看看情况到底如何,顺便再想办法把受灾奏疏送出去。

  他在衙门等了一天一夜,才在第二天早上等回了顾安。

  “大人,大人。”顾安穿着蓑衣冒着大雨从门外跑回来,汇报道:“外头雨未停,也没有见小的趋势,河水泛滥成灾,不少百姓的房子都倒了。”

  “燕王殿下派了将士们,用竹筏划出城查看,发现隔壁真定府也受灾了,甚至比北平府还要更严重些。”

  “霸州、保定、深州、衡水几县受灾很是严重,其中深州最甚,至今也没见有百姓逃出,怕是淹死了不少人呐。”

  “大人请陛下救灾的奏疏,已经交给了燕王府的护卫,他承诺一定帮咱们送到还未受灾的驿站去,想必没几天就能有京师的粮食送到。”

  顾晨摇摇头,如今北平府许多百姓已经流离失所,可大暴雨和洪水却让隔壁县府没法救济。

  老朱就是想救也没法子,只能够等到洪水退了,才能给活下来的百姓发放钱粮,可如今在洪水里挣扎的百姓怎么办呢?

  顾晨拿起蓑衣道:“走,咱们去见燕王殿下。”

  战时去打仗,灾时去救济,王爷们的护卫也不能光站着不动,也该为百姓们做点儿什么才是。

  到了燕王府,顾晨浑身早已湿透,而他以为威严华贵的燕王府,前院的走廊里却已经挤满了老百姓。

  十几口大锅正冒着热气,燕王朱棣正吩咐人往里倒米,燕王妃也不停让人拿出衣裳来发给百姓。

  见他来了,两人都迎了上来,顾晨连忙拱手行礼。

  “见过燕王殿下、王妃娘娘,殿下肯容纳百姓避雨,这实在是大义,也是大明百姓的福气。”

  他这一路看过来,发现各衙门也收留了难民躲雨发放吃食还有衣裳,听说是朱老四吩咐的。

  顾晨不觉得意外,朱棣历史上本来就是个爱惜百姓的皇帝。

  可是用自己王府收留难民,他还真是没想到。

  “这本就是本王该做的,谈何大义?”朱棣倒也不邀功,只满脸担忧地道:“只是不知乡里没逃出来的百姓如何,他们此时该多么绝望?”

  “我正是为此事而来。”顾晨忙道:“臣想请燕王殿下吩咐诸护卫,用竹筏营救水中的百姓。”

第 317 章 狗都懂礼

  “用竹筏去救百姓?”朱棣心里也为受困的百姓着急,可这法子也不现实:“可是城中没那么多竹筏啊!”

  北平和真定又不是打渔的地儿,没人会备上那么多竹筏等着今日,一时之间他上哪儿弄那么多竹筏?

  顾晨:“现有的先去救百姓,然后立刻组织大家都去制竹筏便是,左右竹筏的结构简单,做起来也快。”

  坐以待毙不是顾晨的风格,他看向在还在廊下等吃的老百姓道。

  “乡亲们,你们还活着,可还有许多同胞还在水里面挣扎,等着自己和孩子们活命。”

  “你们别的虽然没有,可身上却还有一把子力气。”

  “咱们都想想法子,有力气的就去砍竹子做竹筏,会水的就跟官兵去救人,妇女孩子留下来生火做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

  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虽然他们平时分散着看起来有些弱,可一旦团结起来却堪比训练有素的大军。

  他们会用独属于他们的智慧,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对,能救一个是一个。”燕王妃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她拉着丈夫的袖子道:“王爷不是也会做竹筏么。”

  “您带着弟兄们一块儿去御竹园吧,那里的竹子最多,离咱们这儿也最近,是最快的。”

  御竹园乃元代一位和尚所植下,经过几十年的繁衍,早已从六百多到如今有了大几几千棵的竹林。

  见朱棣有些为难,燕王妃知道他是在担忧家里便道。

  “时间不等人,多造支竹筏,或许就能挽留一个家庭,不用担心家里,我会带着她们把后方安置好的。”

  朱棣见妻子也支持便点了点头,然后抬手对着百姓道。

  “凡救水中难民者,每日皆可从我燕王府领三斗,钞一贯,愿意挣钱、愿意行好事的都来。”

  虽然这事全靠自愿吧,可朱棣却不像他爹那个抠搜的。

  他深知感情也是需钱买的道理,所以他爽快地散了波财出去,没关系,反正他爹和大哥会报销。

  现在的雨已经小了很多,可是依旧还在下着。

  顾晨也积极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气,跟着朱棣他们来到竹林,拿着刀卖力地在雨中砍竹子。

  哪怕浑身都是雨水也毫不在意,他知道洪水中的百姓更加痛苦。

  好在八月的雨水并不冷,倒也不至于感冒了。

  在这场救援行动中,他再次和姚广孝相遇在竹林之中,他们谁也没有说话,只卖力地砍竹子。

  朱棣这位燕王也在雨中,陪大家把砍下的竹子拼接在一起,制成了一张张三层的简易竹筏。

  燕王都带头了,那些官员能不动吗?

  就连城中百姓和富户,都纷纷捐出了自家洗衣的大木盆,还有自家有些本事的家丁全部出动。

  “告诉大家伙,先救孩子!”

  这是朱棣对每位救援人说的话,因为孩子才是未来。

  若是一个国家没了孩子,那就代表没有未来了。

  “殿下,没看出来啊,这位顾大人如此能吃苦?”

  见顾晨努力砍了大半天竹子,吃冷馒头居然也不嫌弃,还吃得贼香,朱能不由地面露赞赏。

  “这庙堂里的士大夫,不应该顿顿大鱼大肉才对吗?”

  人杜子美都说了,朱门酒肉臭嘛,吏部尚书居然能吃得下冷馒头?如今这世道可真不一般啊!

  “吃都堵不上你的嘴。”朱棣冲朱能翻了个白眼,教训道:“赶紧吃,吃完赶紧干活,还不知道多少百姓在水里等着人去救他们呢。”

  他爹的官儿若连馒头都敢嫌弃,那脑袋就该掉了。

  顾晨砍了两天竹子以后,就亲自带着安子他们划着木筏去救人,想着出出力也是好的。

  此时雨也已经停了下来,只是水还没有退却的趋势。

  他带着人一路来到深州,不停地把百姓一个接一个送到安全的地方去,等看到被水淹掉一半的县衙。

  “我去,怎么把这里给忘了?”

  牢里还有许多被困的犯人,该不会都被泡死了吧?

  还好县衙都建在高处的,想必就算是淹也淹不太完。

首节 上一节 307/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