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293节

  “是。”莫名其妙被削权,魏泽虽然不愿意却也不敢反驳:“只是请问陛下,这编纂律法之事由谁负责呢?”

  这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主编得有学问、还得懂刑狱法。

  还得有丰富判案经验,陛下说让有学问的上。

  总不能挑个新科进士上吧?他们这些个嫩瓜秧子又懂什么?

  老朱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把这事儿交给顾晨去办。

  “如今你们中间就顾光曦最闲,就让他带着大家纂修大明律,这事儿你们刑部就别管了。”

  朝堂上可用之人还是太少了,希望下届科举能多出几个治国之才,那才是他大明的福气啊。

  不归刑部管,那就归都察院管,詹徽正想开口进去掺和上一脚呢,就听朱标直接道。

  “这事儿也不归都察院管,孤与父皇还有顾光曦商议决定就是,诸位大人这就请回吧。”

  不是他偏心光曦,他是真心觉得在座的方方面面,都不如光曦的本事,可惜他爹已经废了丞相。

  要不然的话,顾光曦还当真配得上这个位置。

  刑部和大理寺也不想留这挨骂,得了太子这句话立马麻利地收拾好东西就跑,生怕晚一步给叫住。

  詹徽心里却觉得不是滋味,编纂大明律这么重要的差事,陛下怎能交给顾晨那个嫩瓜秧子呢?

  他懂什么?

  早知道自己就不该揽那么多权,居然白白让顾晨得了这么好的活儿,也不知将来史书上自己的名字多,还是他顾晨的名字多啊。

  洪武二十二年,老朱宣布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

  任命秦王朱樉为宗人令,晋王朱棡为左宗正,燕王朱棣为右宗正。

  同时设置詹事院,令吏部为东宫挑选贤良之才辅导太子,并令唐铎兼任詹事,顾晨则为少詹事。

  才刚给凤阳擦完屁股的顾晨:“……”

  怎么又来新活了?还一来来两样新活儿呢?

  有完没完!

  顾晨回到京城的时候天气已经回暖,蓝玉早就带着十万大军奔赴辽东,他都没来得及嘱咐几句监军的同僚。

  不过倒是在吏部外面,遇到了同样刚回京的郑士元,时过境迁,顾晨看了他好一会儿才认出来老郑。

  “顾大人,多年不见,这身衣裳可真精神呐。”

  郑士元如今的形象,早已与九年前那般模样大不相同。

  他皮肤黝黑,手上全是厚厚的茧子,指甲缝里是洗不干净的泥垢,不过眼睛里却是亮光闪闪的。

  若不是身上穿着官服,顾晨还以为是哪家的老农民呢,他笑着伸出手,引着老郑前去吏部。

  他这才刚回来,肯定是要去吏部报到的嘛。

  “郑大人,多年未见,此般回京不知任职何处?”

  “还是在都察院吗?”

  刚直是郑士元最大的优点,他认为郑士元是合适的,可郑士元却笑着摇摇头,低声对他道。

  “没有,想必是陛下烦下官这张嘴,所以让下官跟着顾大人,编纂大明律,说下官知道百姓疾苦,知道律法要怎么写才是对老百姓好。”

  他连朱姓皇亲国戚都不放在眼里,陛下哪里还敢让自己当御史?

  只怕自己再少个朱姓亲戚,更要命的是陛下还有那么多混账儿子,他若还为御史肯定要说话的。

  听说鲁王殿下宠信道士,迷恋长生不老的邪术,折腾百姓,弄得百姓们如今看到他拔腿就跑。

  他还想写本奏疏参一本的,可惜陛下不肯给他这个机会,不让他再继续干御史这活儿了。

  唉,你说鲁王殿下小时候那会儿,他是多么聪明好学,多么乖巧有礼,怎么去封地后便那样了。

  说到底,还是陛下过于宠溺,所以他才有恃无恐的缘故。

  顾晨了然地点点头,表示:“你不干御史确实对大家都好,你是不知道,我这两个月在凤阳可忙得要死。”

  “我啊根据官员失职程度,弹劾罢免了三十多位,判死七八位,陛下还判了三家诛满门的。”

  “若是让你去凤阳审理这些事,怕是整个凤阳的官儿都能被你弹劾干净,一个做事的人也没了。”

  你说郑士元若当真跪在地上,要老朱把自己的孩子就地正法,你要老朱他怎么处置?

  偏袒自己儿子吧脸面挂不住,不偏袒吧那又是不可能的,哪个老农民舍得对自己儿子动手?

  咋办呢?

  那就把这种不管不顾的御史权力直接给换了呗,换了以后,那不就没人敢参他儿子来吗?

  他也不必做那个恶人,背那个恶名,对郑士元做出什么事儿,所以不让老郑去都察院便是对大家都好的好事。

  “还是顾大人了解下官,陛下也是真心照顾臣工。”

  “知道下官是个嘴巴没把门的,当御史容易不得好死。”

  郑士元笑了笑,对于这个决定倒也不是有多排斥。

  “只是方学士瞧着五谷不分,也不知会把庄浪治理成什么模样,顾大人觉得此人如何?”

  他治理庄浪十几年,内心很是牵挂,舍不得庄浪的老百姓,怕自己走了他们的日子不好过啊。

  “不是特别清楚,像个书呆子。”顾晨淡淡说出自己的想法,轻笑道:“太子殿下想让他锻炼锻炼,想必还是有那么几分才干的。”

  反正不管他干得好还是坏,老朱拿的小本子都记着呢。

  以后的前途如何,也要看他能把庄浪治理得如何了。

  “有才干是好事,顾大人可也别忘了庄浪的百姓。”郑士元不放心,开口为百姓争取道:“时不时的,还是要让监察御史去看看才好。”

  “庄浪百姓都是有心的,我走的时候他们还惦记着顾大人,塞了许多他们认为的好东西要送给你,我说顾大人在应天府什么都不缺啊。”

  “可他们说这是他们的心意,说什么也要我带回来。”

  “我就带了一些,昨日回来就给你送去府上了呢。”

  “可惜你昨日尚且不在家。”

  “都是些自家种的粮食,酿的酒,还有自家养的鸡,不是什么值钱的,他们还怕顾大人嫌弃呢?”

  这就是淳朴的百姓,他们永远记得对他们好的人。

第 301 章 连颗桃树也要送给妙锦姐姐

  “哟,那我得收着。”顾晨没有嫌弃,爽快地便收了下来,还开玩笑地道:“应该没有超过一贯钱的吧?”

  老百姓的心意只要不贵就拿着,拿着他们心里也舒坦,你要是不拿,人家反而东想西想觉得没嫌弃他。

  “没有没有,我知道顾大人的规矩,一家儿只拿了一样回来,每样都少,不值几个钱。”

  见顾晨还是这个老样子,郑士元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

  “顾大人身居高位不忘初心,这真是百姓们的福气啊。”

  他就怕多年不见,顾大人的心性已经发生变化,不会再与百姓共情,没想到还是这般平易近人。

  “欸,能让百姓惦记着,这才是我的福气呢。”

  顾晨只要一想起严大立,当着朱元璋的面指责他不为百姓想。

  再看看百姓如此拥护自己,他就觉得浑身上下都通透了。

  朱老登越生气越失落,他顾晨的心情就越开心。

  白米饭都能多干三大碗!!!

  顾晨回家时发现,除了郑士元送来的农产品以外,院里头还堆满了扎着红花的箱子。

  哥嫂还有一家人都在院子里,笑嘻嘻地说着什么。

  见他回来,家人都迎了上来,老三也晃晃悠悠抱着顾晨大腿喊爹爹,家人叙旧好不热闹。

  等都打过招呼,舒宁才上前道:“爹爹您瞧瞧,这些都是女儿与母亲,一块儿为灏哥哥准备的聘礼。”

  “爹爹要不要看看礼单,给陆姐姐再添上点儿。”

  顾晨看着满院子的箱子就知道不少,何况苏婉盈的家风就很大方,全家上下都是土豪作风。

  所以他不看也知道礼很丰厚,丢不了他侄子的脸面,所以顾晨看着媳妇儿笑着回女儿的话。

  “不看了,丫头和母亲准备的,定然不会有错。”

  说罢,顾晨便上前扶着大哥,苏婉盈扶着大嫂先回花厅说话,准备一家子好好吃个午饭。

  顾舒宁则牵着老三跟在长辈身后,还时不时得看一眼走神的顾修,示意他在长辈面前要认真恭敬些。

  顾修心里琢磨着徐达教给他的战术,连脑袋也没有抬一下,气得顾舒宁只好上前去拽住他说话。

  大人们没管孩子们的小动作,坐定之后就开始说话,看着羞答答的顾灏同学,顾晨便问道。

  “哥嫂可去陆家做客了没有,对你们未来儿媳妇还满意吗?”

  顾淮和严氏笑着对视一眼,都表示对这门亲事很满意,严氏更捂着自己的心窝子感慨道。

  “当父母就盼着儿女成家安定,之前他二叔说还要在等三年,我就夜里总翻来覆去睡不着。”

  “虽说男孩子耽误几年也没什么,可我和他爹年纪都大了,身子也不如前几年那么硬朗。”

首节 上一节 293/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