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290节

  “耀祖不肯拿钱还有好处,要求村长的儿子当着全村人的面,跪在他媳妇儿坟前忏悔。”

  “他们家嚣张半辈子了,怎么可能做这么丢分的事儿?”

  “可他也怕自己儿子出事,便在耀祖准备上京的时候给他截住了绑回来,并且当晚便打断了耀祖的双腿。”

  “这人没了腿,就不能再种地,不能够在打猎了,就等于成了废人,还要连累近八十岁的祖母照顾他,所以他也跟着自尽了。”

  严大立说着还擦了擦泪,语气里满是伤心难过。

  “那时候张大娘都快七十多了,眼睁睁看着自己好容易孙子断了气,可她却几次寻死都不成,又活了几年才去世。”

  她先送走了儿子,送走了儿媳妇,最后又送走了孙媳妇,孙子,这是何等的人间疾苦?

  这时候,严大立的媳妇儿,却抱着自己孙子出来插话道。

  “这村里人都说她的命硬,自己克了自己子孙,这也有几分道理,这若是我,我就会阻止耀祖哥吃下这个哑巴亏。”

  “人家是村长的儿子,咱们庄稼人干点儿啥不求人村长,睁只眼闭只眼这事儿就算了呗。”

  “可是她倒是好,居然异想天开,鼓励人家耀祖哥去要个公道,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公道?”

  “这个世道哪里来的公道,人家村长就是公道。”

  “为了公道却反而让孙子送了命,我看呐耀祖哥就是给她害死的,她就是个克子孙的老太太。”

  这种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让在坐的人都忍不住皱了眉,严大立更是瞪了自己媳妇一眼。

  “旁人说也就罢了,张大娘在时可对咱们家不错。”

  “你难产都是她给你接生的,你能不能闭上你的臭嘴?恩将仇报的玩意儿,再说一句看咱不捶死你。”

  那妇人撇撇嘴,嘟囔着别人都说,凭什么就她不能说。

  见男人抬手要打她,这才闭嘴抱着孙子进屋去了。

  顾晨看老朱难受的表情,忍不住向严大立抛去一个更沉重的话题:“你们村长很霸道吗?”

  看到老朱这么难受的样子,那他心里就舒服了。

  嗯,再下点儿猛药,来点儿更难受的吧?

  “何止是霸道?”严大立低声道:“他家辈分高、地位高,咱们村里大多都算是他们的晚辈。”

  “从小到大,谁家孩子说错话,他都得越过人家父母给人揍一顿,村子里的地也是他说了算。”

  “他说分给谁就分给谁,他说要收谁家的地就收谁家的地,甚至你地里种什么都要管。”

  话说到这里,严大立忍不住苦笑连连地道。

  “不仅仅是地,谁家孩子长大了靠种地吃饭、谁家孩子靠读书吃饭,谁能经商谁做工……”

  “村里所有人的前程,全都归咱们村长一把抓。”

  “没有人敢说个不字,当今建立大明后倒有人试图告官,那位知县大人也试图上门规劝。”

  “可我们村长表面答应得好,嘿,他扭头就把去告状的那家人的地给占了,等人家求爷爷告奶奶,在他门前跪着哭求两天两夜。”

  “他才把地还给他们,从此以后,再无人敢和他家作对,就算被欺负了,那也是咬牙忍着。”

  不忍着咋办呢,不忍着你这个日子咋个过呢?

  全村人都会排挤你,唾弃你,红白喜事都不会帮衬你,你、你的子子孙孙还怎么立足呢?

  最后,严大立叹息一声:“要说当今陛下也是从咱凤阳出去的,你们说他咋就一点儿也不想着咱凤阳的老百姓呢?”

  “他也是穷过的,他难道不知道咱们底下的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不但不帮着咱这些穷人。”

  “还放一堆官老爷进来,帮着那些财主强迫我们干活儿,自己地里头的庄稼都没空做。”

  “帝王之乡又能如何,该受的苦难委屈一个也不少,还徒增加了些,倒还不如从前没有朱皇帝的时候好了。”

  严大立的声音中是浓浓的失望,他不知道他面前的正是朱皇帝,自然也不知道老朱的心在滴血。

  老朱看了看手里缺角的碗,又看了看脑袋上透着光的墙顶,最后从怀里还掏了沓钞出来。

  “谢谢你还念着张大娘,你是个有良心的汉子。”

  严大立不肯收老朱的钱,顾晨上前就把那钞强硬地塞他怀里头。

  “收着罢,为你儿子、孙子想想,也为这房子想想。”

  这一沓起码有五十贯,够这家人重新砌个屋子了。

  “还有,陛下不是没想着凤阳,陛下是不知道情况,他若是知道了,肯定会为你们做主的。”

  老朱看向为自己解释的顾晨,心底忍不住划过一丝暖流。

  不怪老大亲近这个小顾,他瞧着也是甚好啊。

  从严庄村里出来,老朱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他本来以为自己当了皇帝,又免了凤阳百姓的赋税。

  如此一来,凤阳百姓不说多好,最起码是不用睁开眼就想着干活,歇好了再慢悠悠地去地里,每日还能吃上三大张馍馍的好日子。

  没成想,他们这日子过得,竟然还不如从前了,

  而朱雄英偏头看向顾晨,小声地向他虚心请教。

  “先生村长家有很多人么,为什么他对村里人不好,村里人还听他的话,甚至还帮着他去欺负别人?”

  为什么所有的好人,不能够团结起来去对付恶人呢?

  “因为习惯,因为规矩。”顾晨也轻声对朱雄英讲解:“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来的,他们都习惯了。”

  “何况村长也不是只对一个人坏,在没有利益矛盾的时候,他肯定是好的,甚至会给听话的村民一些好处。”

  “听话的村民能有好处,不听话的、反抗的就会受到惩罚,所以大家都会跟着欺负那个反抗的,达到自己和村长才是“亲近”的一个错觉。”

  打不过恶霸,就加入恶霸行列,这样最起码被欺负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典型崇权心理。

  朱雄英呐呐地道:“这不训狗么,给他口吃的,听话就喊好狗,不听话就拿鞭子打一顿。”

  “长大了以后就拉出去威风,看谁不顺眼就让他上去咬……爷爷,您怎么不往前走了?”

第 297 章 情况就是这个情况

  孙子的话触动了老朱的心神,他扭头看向双眼还懵懂的大孙,泛白的眼睫毛底下忍不住噙了泪。

  “大孙啊,咱们可不能让咱的百姓,当条狗啊!”

  他们是大明的子民,要死要活只能归老天爷和他老朱家管,还轮不到几个地主乡绅来管。

  接下来的几天,老朱每天都会带他们去走访部分村庄,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不少,不过也有例外。

  可不管怎么说,百姓被动私刑而亡的事儿触动了老朱的神经,他发誓定然要把这事儿给改了。

  他还去见了当地的监察御史,还有当地的知府和知县。

  这大过年的团圆日子,听说皇帝来了凤阳。

  整个凤阳的官僚都开始沸腾,平时再威风的官老爷也不得不像条狗似的顶着寒风出来见人。

  怀远的县衙里,老朱故意让人把炭火给撤了出去,任由这些地方官儿跪在冰冷的地板上受冻受饿。

  心里也抱怨皇帝忒爱折腾人,哪有大早上宣人召见不说,还不点炭火,这是想冻死他们。

  “冷吗?”老朱看着瑟瑟发抖的官员,眼底的冷意更重了:“咱的心,要比你们身上还要冷。”

  官员们不明所以,不懂到底是谁惹到这位君主了,你说这大过年的怎么还天降横祸呢?

  见他们是真不懂,老朱便扭头看了一眼顾晨。

  顾晨让监察御史把这事儿说了,引得知县与知府面面相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当时他们还不是此地的官儿。

  所以,都不清楚这件事儿。

  凤阳知府徐安拱手道:“启禀陛下,上任凤阳知府已经去世,怀远知县……也已经去了。”

  “事情是二十年的事情,臣洪武十三年才来凤阳任知府,怀远知县也是三年前刚上任啊陛下。”

  这都已经二十年了,那时候大明朝才不过建立两年而已,你说这么久远的事情怎好追究?

  “是啊,时过境迁了。”老朱袖袍下的手捏得紧紧的,意味深长地问道:“那你们上任的这些岁月里,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啊?”

  知府徐安面露难色没有说话,怀远知县也是低着脑袋,满脸菜色,恨不得在地上找条缝钻进去。

  蒋瓛冷声道:“陛下在问话,两位大人为何不言?”

  此话一出徐安还好些,怀远知县蔡文林早已抖如筛糠,最后顶不住压力一个响头磕下去。

  “陛下明鉴,这种事有很多,可……可臣实在是无能为力啊,族长、村长、财主在村里说话威信,比臣这个当县官可强上不少啊。”

  “出了人命也好,出了些偷盗抢掠什么的案子。”

  “他们关上门自己就解决了,根本就不让咱们问的。”

  当然了,除了刚上任那会儿,他也不耐烦管这些个小事情,几个刁民死了又不会影响什么。

  只要能维持表面的安居乐业、不闹事便是对大家都好了。

  “咱们若是上门去问,他们便说是没有那回事,彼时人也都下葬了,若是强行挖坟验尸。”

  “他们便会以民俗来阻止,为了防止引起乱子来,臣……”

首节 上一节 290/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