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224节

  自此,明军未损一兵一将,便开了个好头儿。

  六月十九日,明军主力进“至辽河之东”。

  并在击溃纳哈出的屯兵,然后大明军队在金山的西边儿安营扎寨,静待乃刺吾的消息。

  与此同时,乃刺吾也终于回到了纳哈出大营。

  此时的纳哈出正看着地图干着急,都快想成秃子了,也没想好如何破局,亦不想就此投降。

  如今听闻阔别二十年的旧部回来了,他先是一惊,然后便快步出营,待见到真的是乃刺吾以后。

  他更是又惊又喜,忍不住上前拉着人仔细打量了一圈儿。

  “乃刺吾,你居然还活着?朱皇帝没有杀了你吗?这些年,你是怎么过的?你是怎么回来的?”

  其实不用问太多,看他衣裳料子、气色还有身上越发松弛的腱子肉,就知道他小日子过得不错。

  “还活着就好啊!从别后,咱们也二十年未见了。”

  当年别时,乃刺吾还是青年将军,如今二十年不见他已是两鬓斑白,纳哈出一时间也是感慨良多。

  “将军~”乃刺吾心里记着这些年明廷对自己的好,可也记得纳哈出从前对自己的好:“标下还活着。”

  “大明天子没有杀我,他对我很好,给我宅邸官职,还给我娶了妻子,妻子也为我生了儿女。”

  “陛下让我回来,回来劝将军归明,陛下说大明必将善待将军,善待将军部下,高官厚禄、封官进爵,应有尽有,只要将军归明。”

  他知道将军是忠心的,可他也知道如今的抵抗是无谓的,他看过大明操练士兵的模样。

  他比谁都清楚,将军不可能再抵抗明军多久了。

  所有的挣扎,最后不过是无用功罢了。

  “那么,你真是来劝降的吗?”

  听说他是回来劝降的,纳哈出的目光先是冷了冷,他还以为旧部是逃回来帮助自己的。

  没想到,是自己想太多。

  “是的,将军。”乃刺吾点点头,他认真地道:“汉人有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大元气数已尽,再强求也没什么意思。”

  “十五万大军压过来,他们手里还有咱们从未见过的厉害火器,隔着老远就能把人打死,将军如何抵抗?”

  “若是不投降,咱们得死多少弟兄,咱们的弟兄不怕死,可死确实不可怕,就怕死得不值啊。”

  “将军为元帝卖命,这几年除了虚无缥缈的官职,什么也没有得到,可是明朝不一样。”

  “只要投降了明朝,要尊重有尊重,要权利有权利,要爵位有爵位,后世子孙都不必在冰雪上找食了。”

  “将军!”

  这番话说得纳哈出很心动,他虽然是开国元勋木华黎后裔,属于名门之后,子孙世袭辽东国王爵。

  可每个地方的人都是有执念的,南方人想看到北方的冰雕,北方人却早就已经看腻了,对南方的温暖更感兴趣。

  可辽东这地方冷得厉害,朝廷政治党争更是不停。

  很多事情都得靠自己,那温暖如春的江南与财大气粗的大明朝,又怎能不令人向往呢?

  当然,江南冬天也冷,但和辽东比起来就是温暖如春,他待过,所以他知道那儿有多好。

  “你住嘴。”纳哈出咬咬牙,还是想做最后的抵抗:“你是我大元的人,却甘愿软了骨头当大明的走狗,还想来劝我和你同流合污?”

  “我先把你送去见陛下,先听听陛下如何处置你吧。”

第 218 章 大明的好日子

  俗话说得好,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大明如今良将如云,自己就算是真去了又能排上第几呢?

  不如依旧效忠元帝,一来大家到底是同民族的,同进同退,将来人家也夸他一句忠君。

  二来元帝如今最指望的就是自己,自己能得到尊重和重用,肯定是要比在大明强得多。

  退一万步讲,就算最后没办法必须要投降了。

  那也没有别人一说就投降的,这也忒没有骨气,忒没有派头了。

  不说要让明朝三顾茅庐请自己投降,那最起码也得两顾才行,太轻易投降人家会怎么看自己?

  乃刺吾毕竟是他的旧部,所以纳哈出并没有限制他的行动。

  这家伙便趁着纳哈出,还没送他去北元朝廷的空隙找过往相熟部将说话,喝酒叙旧。

  他倒是也聪明得很,没有直接劝大家伙投降明朝。

  而是先说大明如何如何繁华似锦,富贵迷人眼。

  说大明有吃不完白花花的精粮,穿不完的绫罗绸缎,看不完的歌舞表演、还有喝不完的好茶。

  大明的佳人皮肤如何白嫩,长相又有多么娇美。

  她们的歌喉又有多么动听,美酒佳人皆在怀又是什么感受,他说的全是自己亲眼看到且体验过的,所以感受都是特别真实。

  部将们听着也很是心动,便笑着、推搡着让乃刺吾说说,说说他在繁华应天府过着什么日子。

  乃刺吾微微一笑,笑着说起自己在应天的日子。

  “皇帝对我们这些降将很好,我在应天府有一座大宅子,奴仆有数百来人,皇帝还时常有赏赐。”

  “逢年过节的时候,皇帝还会请我们进宫喝酒听曲,他带着太子殿下,还会来敬酒。”

  “还在奉天殿外燃着火堆,我们就像在草原似的围着火堆吃酒、跳舞,十分地快活。”

  “我的妻子儿女穿着绫罗绸缎,吃着山珍海味,享受奴仆环绕,宅子里有地暖,冬天在家穿着单衣也不觉得冷。

  “我的儿子还在应天府读书,将来还能考科举当官儿,就算考不上科举,皇帝也会给个荫官儿。”

  “没有日晒雨淋、没有风餐露宿,更没有人看不起我,大明的武将文官的态度都很好……”

  乃刺吾在环境不咋好的辽东,说着自己美好的生活,诸位将士们则都眯着眼睛听着。

  他们想象着有一天,自己和家人们也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对大明的敌意越发减少。

  听着乃刺吾说话的不止有诸位将士,还有纳哈出的妻子阿布泰,她这些年跟着丈夫成天都提心吊胆的。

  不是怕高丽那边对他们出兵,就是怕大明那边对他们发出攻击,说得夸张些,这二十年她就没睡过一次安稳觉。

  谁不想要安稳的生活?

  她也想啊!

  所以到了晚上,阿布泰特意没睡等着纳哈出谈完事回来,劝他不要再执着,干脆投降算了。

  纳哈出看着妻子,惊讶地问道:“你说什么,你也想让我降明?为什么?为什么不能再坚持坚持?”

  “陛下虽然被从中原打回来了,可我们既然能够统治中原,那就一定能够再次打回去。”

  “我们民族的血脉,一定能再次坐在那个位置上,汉人能当所谓的天子,我们又如何不能?”

  “阿布泰,你相信我,我们一定可以重返太祖时的荣光,咱们不需要向异族俯首称臣。”

  纳哈出觉得自己手里的人马众多、辎重也富盛,如何不能试着抵抗一番?万一成功了呢?

  如果不能成功,他再投降不也来得及么?

  “将军。”阿布泰扯着丈夫的袖子,看着他的眼睛道:“你还不明白么,我们草原人是统治不了中原的。”

  “他们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有几千年的民族意识。”

  “汉人人口众多,杀不尽、砍不绝,可咱们的国君却不会治国,朝堂上党争永远是乱七八糟。”

  “我们入中原不到百年,便换了十五位帝王,宋朝三百多年的国运,才经历了十八位帝王。”

  “你当真不知道是为什么?”

  宋简宗在位的时间实在是太短,而且年纪也小,所以她没把宋简宗,也归为宋朝的皇帝。

  见丈夫面露难色,阿布泰又道:“朱元璋一个泥腿子出身,就能把咱们的陛下赶回草原。”

  “可见我们治理不好中原,连他们的泥腿子都打不过。”

  当年,中原也治理不了草原,这道理是一样的。

  阿布泰扯着丈夫坐下来,捧着他的脸认真道。

  “若我们治理得好中原,就不会一拨又一拨的起义,就不会有朱元璋,更不会不到百年便亡了国。”

  “咱们还能不能入主中原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眼下不可能,最起码一百年内咱们没戏。”

  “将军,眼下大明的大军压境,咱们主动选择降明,还是最后被俘,那可是两码事啊将军。”

  主动降明那叫归顺,拿刀架脖子再降明就是俘虏了。

  这俘虏和归降的待遇,能拿来相提并论吗?

  既然打不过,为何不能争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让我想想吧。”纳哈出挠挠头,他这会儿犹如墙上的草一般,两边飘摇不知如何选择:“让我再好好想想。”

  若是不投降的话,能不能躲着看看,等明军走了自己再继续在辽东割据呢?兴许还能撑个几年?

  但是对方有这么多人马,自己又能往哪里跑?

  高丽那边如今已经全心全意投明,断然不可能再帮着自己的,更何况,自己还是李成桂的手下败将。

  还有乃刺吾说他们有厉害的火器,隔着老远就能打死人?

首节 上一节 224/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