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208节

  综上所述,他觉得皇爷爷最好是直接废了三位王叔。

  “二弟,别胡说。”朱雄英不认可,他认真地道:“几位叔叔如此敬佩爹爹,怎么可能如此?”

  “何况叔叔们每次回京,对你我都是多有照顾和疼爱,他们有难,咱们怎能落井下石?”

  老朱手下耳目虽然众多,可他却很少把这些手段,用到自己儿子、孙子身上,所以朱允炆才敢说得如此直白。

  顾晨看着两个娃,又忍不住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今日时日还有些早,臣给两位殿下讲个故事吧。”

  朱雄英和朱允炆连忙坐回位置上,和别的学士说的那些乏味知识不同,顾晨喜欢给他们讲自己编的故事。

  他们很喜欢听顾先生讲故事,觉得每个故事都很有趣。

  “在很久很久之前……”顾晨张口说了句土掉牙的开场白,才开始道:“有一位国家的国王,他生了一百个儿子,个个都本事超群、能打能杀。”

  “这人一旦有了才华,就不会愿意屈居于人下,国王知道若是不想个法子,儿子们就会骨肉相残。”

  “他不想看到那个局面,可也不想对自己的亲人下手,那怎么办呢?后来这位国王就想了个法子。”

  “他把自己的儿子们叫来,告诉儿子们根据礼法,他的王位,应该由嫡长子来继承。”

  “可是我的孩儿们啊,你们都是有才华的孩子,老爹爹我,也不能什么都不留给你们。”

  “这样吧,爹爹给你们一些将士,给你们一笔钱还有粮食,你带着将士,去我国以外的土地,自力更生吧。”

  “只要你们打下来的,都是你们的,土地的肥沃与否,都全凭你们自己的本事抢夺。”

  “国王允许他们在自己打下的土地上自立为王,自己治理自己的地盘,只要认大宗为大王便可。”

  说到这里,顾晨喝了一口茶,而朱雄英和朱允炆却听的心里痒痒,很想知道最后的结局。

  “那接下来呢,最后怎么样了?那些王子反攻大宗了吗?”

  外面的世界哪有那么好混,若是打不下来咋办?

  “自然没有。”顾晨笑道:“王子们个个都很争气,都打下了自己的地盘,并且谨记老爹爹的教诲以大宗为尊。”

  “他们打下来的地盘,和大宗之国用着一样的国名,成为兄弟之国,互相帮扶,最终国运绵延近千年之久。”

  虽然每个皇帝都幻想,自己创立的国家能够永世不亡,可其实他们也明白,这不现实。

  所以听到国运绵延了千年之久,两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朱雄英叹了口气:“顾先生,我明白你是什么意思,可这故事是你编出来的,这是假的呀。”

  既然是假的,就不知道这法子到底能不能行得通。

  “吴王殿下聪慧。”对于雄英的智商,顾晨还是很欣赏的:“可世上本没有路,有人走了便有了路。”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不试试,又怎么知道行不行?”

  老朱的二儿子、三儿子、四儿子包括御史口中,那无恶不作的老七,在打仗上都有天赋的呀。

  只要能压制住他们,让他们出了国门撒着欢儿干。

  怎么实现不了?

  大明时期,东亚这边国家的民智大多都还未开,日本国、高丽国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文字。

  暹罗现在还是一个小国,如今也四分五裂正在打仗。

  既然如此,大明的藩王,为什么不能出去挣自己的地盘,何必非要待在大明窝里横。

  “走错了怎么办?”朱雄英撑着下巴,轻声表示:“没人走过的路,可是很容易迷路的。”

  路本来就不好走,等迷了路,再想回头可就进退两难了。

  顾晨:“可要是不走,那就永远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路,永远只能走老路,然后一代一代地轮回。”

  满清就是不想进步,不想找新路,结果怎么样?

  被揍惨了吧?

  封建朝廷大多都是逃不过三百年而亡的定律的,区别不过是亡在谁手里,败在谁手里而已。

  杨家倒了李家继,李家倒了赵家又接着登台。

  谁登台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文化,异族登台,势必会毁了原有民族的尊严和文化。

  所以顾晨想做的,并不是让大明能够长盛不衰。

  他希望,大明就算是亡,也是亡在自己人手里。

  成化犁庭虽然够牛够狠,却也没杜绝多年后的满清入关。

  所以灭种这条路肯定是不行的,而想要实现顾晨这个想法,那就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汉化。

  化夷为汉,长治久安!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去努力的。

  而让谁去努力做这件事,他觉得藩王们是最合适的。

  “顾先生说得有理……李谨,你怎么自己回来了?”

  朱雄英虽然还不是特别懂,可他却觉得很有道理,正想再说些什么,却从窗户看到李谨匆忙回来。

  “爹爹呢,还有叔叔们怎么样了?”

  朱允炆是大哥的跟屁虫,见大哥出门自己便也跟着出门,顾晨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出去了。

  李谨急得没空回话,丢下个小太监给几人解释就去寻太子妃了。

  “皇后娘娘说几位王爷不争气,怎么说都要陛下废了几位王爷,太子殿下跪着为几位王爷求情。”

  “陛下虽然感动,却认为太子殿下太过于好说话,便砍了一段刺条,令太子殿下握在手里再说话。”

  “太子殿下扎了满手的刺,却还是为三位王爷求情,皇后娘娘方才心软,没有立刻让陛下将诏书宣示。”

  小太监完全没避讳着顾晨这个外人,可见老朱和老马,就是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此事。

  知道他们大义灭亲,也知道他们老朱家如何兄友弟恭。

  朱雄英立刻问道:“爷爷奶奶还没说如何处置三位叔叔?”

  那小太监摇摇头,恭敬道:“娘娘还没有说如何处置,只是让人回了京城王府,并让陛下派了锦衣卫围着,不许三位王爷外出。”

第 200 章 妹子,你又不让咱进门?

  哟。

  顾晨挑挑眉,老马这是要狠狠吓唬自家崽子一顿啊!

  说起来,历史上几个崽犯浑,好像也是在马皇后去世之后,老马在的那会儿,几个偶尔犯点小错,可也还算老实。

  严母啊!

  若是历史上的老马晚几年死,有她教育着老二他们几个,可能这些逆子会收敛几分吧?

  老马的基因是好的。

  可惜朱樉他们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元璋身上的狠辣劲儿,都遗传给了他儿子,只有标儿遗传到了老马一丢丢仁善。

  “今日课就上到这里吧。”老朱家的热闹告一段落,顾晨便也就准备下班了:“那臣就先告退了。”

  “顾先生,请等等。”

  朱雄英再次叫住了顾晨,然后让人拿了两柄弓来。

  “听魏国公说修哥儿和宁妹妹,近日都在习武,这是我当年刚刚习武的时候时,四叔给我的弓。”

  “虽然只是半石弓而已,可他们才刚刚入门,用这个练手正合适,也比旁的弓要好些。”

  不像他,如今已经在练习一石五斗的弓了。

  “修哥儿还小,他还拉不开弓。”顾晨笑着婉拒:“多谢吴王殿下的赏赐,您还是留给三殿下用吧。”

  这是两把贝枝木做的弓身,狼身上的筋做成的弹力筋线,朱老四对这个大侄子倒是真的好。

  别看那些电视剧里,动不动拉开八石弓九石弓的。

  实际上,能拉开三石弓,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传说当年赵构在金营和士兵比弓,不过只能拉开一石五斗的。

  如今儿子才五岁,且还得等些时候呢。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孩子的小九九,就是想送东西给自己丫头嘛。

  “顾先生,这不是赏赐,是我作为兄长送给弟弟妹妹的,只是请顾先生代为转交而已。”

  说罢,他给太监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帮忙拿到宫门,然后就拉着朱允炆去看朱标了。

  顾晨看着面前两柄精致的弓,只得无奈收了下来。

  算了,既然是姐弟两个都送,其实也没什么吧?

  顾宅。

  果然等顾修见到了弓,高兴地恨不得在地上打滚,然后从各方面讲解这把弓箭的好处。

  顾舒宁虽然没那么激动,可也面带欢喜地摸着那把弓。

  “丫头。”顾晨忍了忍,最后还是没忍住地劝道:“习武太辛苦,这拉弓更是要好些力气,不然……”

首节 上一节 208/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