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186节

  顾晨放下手中的酒杯,道:“立刻传信给他,让他来过来定辽都卫,否则咱们就打道回府了。”

  什么玩意儿?

  怕被砍,然后在边界可以方便逃跑么?

  他天朝上国是这种人么?

  再说了,外头冰天雪地的,他可不想再出门儿走路了,还是让他来,自己在这等着不香么?

  “顾大人。”李景隆咽了咽口水,有些担忧地问道:“万一他不来咋办,那咱们如何同陛下交代?”

  走的时候,陛下可说了,他们必须得把这事办好。

  马云和叶旺也有一些担忧,皇爷的差事若是办不好。

  那……

  他们朝着顾晨的脖子上看了看,觉得这脑袋肯定保不住。

  顾晨却一点儿也不担心,反而笑呵呵地答道:“这事儿没有万一,他一定、肯定会来的。”

  只要他还想当高丽的王,那他就不会不来。

  高丽。

  李成桂看着面前的信,开始陷入了两难的纠结,一边是怕死,而另一边,却又抵挡不住诱惑。

  所以纠结了许久,他还是叫来了自己两个儿子商议。

  他的次子李芳果道:“天朝人常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父亲乃是我朝的不败神将,自然是君子,所以万万不可将自己立于危墙之下。”

  此次本就是私下会面,不敢叫外头人知道的事。

  说见不得人,也不为过。

  若是父亲进了定辽都卫,那里就是人家的地盘,人家要杀了父亲,他们都没法子营救。

  说不定,高丽王还会给他们扣上私通外国的罪名,从而连累全家,这场赌可一点儿也不划算。

  “父亲,儿子以为父亲该去。”可长子李芳雨却不这么以为,他轻声道:“儿出使过大明,见过大明的皇帝,儿子觉得他们和元朝人不同。”

  “他们重礼数,最规矩,对异族人,从来也是招抚为主,对附属小国,更是宽容温和。”

  “最重要的是,眼下让大明朝最头疼的北元还在。”

  “辽东境内也是不平,大明皇帝,正是要和父亲合作的时候,绝对不会对父亲动手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什么,他是觉得给大明当附属国,可比给那个元朝当附属国好过多了。

  元朝野蛮,明朝重礼数。

  横竖都必须要认个爹,那他们为什么不认个好说话、又有礼数的爹?

  而要去认个霸道、不讲道理、动不动打骂自己的人当爹呢?

第 175 章 李成桂

  “确实。”李成桂坐了下来,看着儿子们笑道:“汉人是最讲究师出有名,更加不会无缘无故斩杀来使。”

  “眼下大明还有北元未平,这一趟,我须得去一趟,汉人常说,福祸相依,去了才知是福是祸啊。”

  “何况,来人是曹国公之子,是大明皇帝的外甥孙,除了朱皇帝的亲儿子、亲孙子以外。”

  “这位小公爷,可是整个大明朝最尊贵的公子哥。”

  “足以见得,朱皇帝对这事的重视,所以我得去,若是不去,反倒让天子以为我不给面子。”

  高丽王王禑,就是个蠢货,看不出元朝的气数将尽,数次得罪于国力要更加强盛的明朝。

  那厮甚至为了讨好北元,下令全国上下穿蒙古服饰,还勾结纳哈出截杀明朝的使臣。

  如此愚蠢的君主,凭什么要让自己效忠于他?

  既然明朝有心扶持自己,那自己为何不紧紧抓住机会呢?

  推翻昏聩的王氏,成就李氏,为李氏子孙留下一份基业,也不用对那个愚蠢的君主屈躬卑膝了。

  收到他愿意来辽都卫的时候,顾晨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

  像李成桂这种有野心的人,他的野心绝对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他绝对是从很早很早之前,心里就开始琢磨了。

  这种人,绝不会放过任何可以让他实现野心的路,更何况,还是国力强盛的大明朝递的橄榄枝?

  顾晨和李景隆也没闲着,写好剧本对好台词之后,就吃吃喝喝地等着李成桂过来了。

  洪武十九年,正月初三,早晨,顾晨和李景隆他们在马云的将军府里,见到了李成桂本人。

  他今年刚好五十岁,头发有一半儿是花白的。

  李成桂的父亲是李子春,蒙古名是吾鲁思不花。

  嗯,宋濂编元史的时候,应该是极为崩溃的。

  当然,后世他学元史也很崩溃,学完都分不清这个脱脱不花干了啥,那个脱脱不花又干了啥。

  李成桂身上有着蒙古人的血脉,身高大概七尺的样子,膀大腰圆,孔武有力,典型的武将形象。

  同时,脸上的睿智,也显示他绝对不是个单纯的武夫,这个家伙,是有几分智慧在身上的。

  李成桂见到几人,脸上便立刻扬起三分客气、三分谦逊、还有四分讨好的笑容同他们拱手行礼。

  语气更是卑微:“下官李成桂,见过李小公爷,见过大明使臣,见过马将军、见过叶将军。”

  按道理,他该报自己的官职:忠诚亮节翊赞宣威定远功臣、三重大匡、判三司事兼判典农寺事、上护军、完山府院君的。

  可因为实在太长、太多的缘故,所以并不好自报家门。

  因为礼数,几人也起身,笑着朝他拱手回礼。

  待坐定之后,李成桂又解释道:“小公爷和使臣远道而来,召唤下官,下官本该立刻前来。”

  “只是因为雪天路滑,行路艰难,这才耽搁了,还望小公爷、还有使臣,千万莫要怪罪。”

  他见京城来的人都很年轻,心里多少也放下了戒心。

  若是大明朝有阴谋,肯定会派老谋深算的人来见自己。

  皇帝让自己才十几岁的外甥孙来,派来跟着的官员也年轻。

  瞧着,这两人都又没什么城府,想必是真心同自己做交易。

  是福事,而非祸事了。

  顾晨端着茶盏并不说话,李景隆的语气却亲切又客气。

  “你家高丽王,近日还好吧?”

  这话听着像是家常,可李成桂却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王禑和大明皇帝的恩怨,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这位小爷,不应该不知道啊。

  “回小公爷的话。”李成桂立刻道:“吾王身子康健,就是性急暴躁,不知可是又惹上国不悦了?”

  如果不是那个蠢货惹上国不高兴,上国怎么会想要废除王氏,拥立自己的李氏政权呢?

  “李大人是会用我们汉字的,这个又字就用得很好啊。”

  李景隆话音一变,刚刚还算客气的语气变成了不满。

  “当年,你们高丽王,刚刚接受我们大明王朝的册封,却扭头就又去接见元朝使臣。”

  “接受元朝的册封,两头当儿子,还让我大明使臣死在你们高丽,他以为我们大明忘记了?”

  当儿子这句话太过于难听,可李成桂却一点儿也不觉得,他甚至还觉得有些高兴和兴奋。

  可是他面上却丝毫不显,他更小心翼翼地道。

  “是是是,这事是吾王不对,可大明天子不是,不是已经原谅吾王,又重新册封吾王了吗?”

  他仔细想了想,从册封到现在,那位好像也没干什么事,还召人商议,让明年全国上下改明朝的冠服呢。

  李景隆叹了口气,看着李成桂摊了摊手。

  “陛下放还高丽使臣,册封国王,是因为北元那个罪魁祸首(元昭宗)死了,所以才不想和高丽计较。”

  “可我们是不想和高丽计较,不是不想和王禑计较,总之,这个高丽王,我们陛下很是不喜。”

  “若是将来再做出些什么,大明朝和高丽开战的话,呵呵,不知李大人能扛得住吗?”

  扛得住吗?

  当然扛不住!

  李成桂当年带兵帮北元打明,远远就看到大明儿郎的威风,那时候带兵的还是魏国公徐达。

  自己再怎么厉害,也是在高丽和女真这边还可以。

  哪里敢和大明干仗!!!

  李成桂连忙起身,弯腰拱手道:“还请小公爷赐教,臣该如何做,才能消除上国的怒火。”

  “吾王年轻不懂事,行事不成,惹恼了上国,可高丽的百姓无辜,下官实在是不忍心……”

首节 上一节 186/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