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17节

  他又得罪了老胡一党,以后还是少来往比较好。

  别好端端的,还拉小陈下水就不好了。

  回家以后,换了身衣裳,顾晨才问起京中发生的事。

  “德庆侯府可有事?”

  历史上的这会儿,廖永忠已经被老朱赐死了。

  不知道自己说的那些话,有没有改变老朱的想法。

  “没听说有什么事。”苏婉盈想了想,然后才道:“不过我听说,好像是被陛下给冷淡起来了。”

  “削了官,整日无所事事的,在家里喝茶吃肉呢。”

  她在京城里头开玻璃坊,难免要出门同人打交道,所以自然也就听了一些京城时事。

  没死?

  那就是改变历史了?

  顾晨没有说话,想了想不提此事,又问起玻璃坊的事。

  说起这事,苏婉盈来了精神,眉飞色舞地道。

  “夫君你是不知道,你的那个法子也太厉害了,不但能烧出更通透的琉璃,而且产量还大得很。”

  “你出门的这三个月以来,我都把事都给归置好了,只等着夫君你回来商量定价的事,咱们就可以开业了。”

  她保守估计,起码能在应天府挣个六进的宅院。

  虽然他们不能住,但是买在那里看也不错,或者可以租给那些大官嘛,给大官当房东。

  嘿嘿。

  顾晨见妻子高兴的模样,他心里有些软软的,把人拉进怀里。

  “那些人,都不知道你是御史夫人吧。”

  用御史的官身办事,可不是什么好事哟。

  “没有,我才没那么憨傻呢。”苏婉盈邀功似地道:“不止旁人,就连工匠也不知道我是你夫人呢。”

  “我只说自己是南昌府,普通商人家的人呢,入京帮忙打理家中生意的。”

  “既然用的是商人的身份,自然不会有人借着玻璃坊,来找相公你的麻烦。”

  不管是求办事,还是借着玻璃坊做文章。

  那全都是麻烦。

  “好,那就好。”

  顾晨彻底放松下来,靠在椅子上,怀里抱着娇妻感叹道。

  “回家真好啊。”

  不,应该是有媳妇儿真好啊。

  瞧瞧家里收拾得多么干净,可比他从前六百文一个月的狗窝要舒坦多了。

  要是再有个孩子,这日子不知道得多美。

  不过这事倒是也急不来,多玩几年也挺好的,一切顺其自然就行了。

  他的手有些不老实,可媳妇却从他怀里溜走了。

  “大白天的,不害臊,呸。”

  狠狠淬了自己的丈夫一口,苏婉盈便红着脸要走。

  “别走。”顾晨连忙伸手拉住她,语气带笑:“那玻璃的价格,你就比如今的琉璃高一成卖就可以了。”

  “咱们的东西比旁人的精致,只要做出来都不怕不好卖。”

  多挣点钱,当不了大官,当个大地主也成啊。

  “知道了。”苏婉盈嗔了他一眼,然后拿开他的手:“我去厨房瞧瞧,你的汤熬得如何了。”

  从早上得知夫君回来,她就精心准备熬上了一盅汤呢。

  顾晨点点头,放妻子离去后,忽然觉得有些困,便打了个哈欠回屋睡觉。

  多日以来紧绷的神经,在躺上自家的床后,他迅速进入了梦乡。

  等再次醒来,屋子里就已经掌上了灯。

  他吸了吸鼻子就爬了起来,空气中有饭菜的香味。

【厌世小说中 转站二94 83 27 8.0 0】

  “什么时辰了?”

  还是家里好,能让自己睡得香。

  睡得香,心情也能好上许多。

  “已经是戌时了,相公赶快起来吃饭吧。”

  婉盈上前扶着他起来,又亲自拉着他坐到了餐桌旁,然后先给他添了一碗鸡汤。

  “放这么多枸杞?”

  这玩意可是补肾的!!!

  “相公多喝点。”

  美人儿说完,又指了指桌上的菜。

  “我还给相公做了羊肉羹,还特意买了一对儿羊肾给炙烤了。”

  “相公尝尝,保证一点儿都不腥。”

  出门在外那么久,也不知道男人有没有偷吃。

  不过没关系,检查一番作业余量,那不是就什么都知道了么?

  顾晨看着面前的‘贤妻’,只好乖乖闷头干饭。

  他想着自己,可是堂堂男子汉,又正值盛年,难不成还收拾不了一个小姑娘?

  不存在嘛!

  深夜,顾晨摸了摸自己发软的双腿,暗道还是希望以后少出差吧。

  免得还没被权贵和老朱弄死,就先被家里‘贤妻’给伺候死了。

  多冤呐!

第 18 章 过年

  临近年关,忙碌的御史台终于可以歇上一歇了。

  顾晨也摸上了鱼,顺便琢磨着年假如何安排。

  明朝的官员,年假是七天。

  对,你没有听错,这假放得还没有现代长呢。

  这么短的时间肯定回不了家,那估计也只能窝在京城,看看灯会,再陪着媳妇去逛逛庙会了。

  不如,写信回去,让哥嫂带小侄子来京城过年?

  他们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南昌府,来应天府溜达一圈,见见外面的世界应该也挺好。

  这么想着,他便直接写信,请人递了回去。

  “光曦,递家信该用民驿,可不能用官驿啊。”

  史上最好的师父,韩宜可尽职尽责地提醒他。

  “是,先生。”顾晨自然明白,当即便认真道:“下官用的是民驿,可是万万不敢用官驿的。”

  刚碍了老朱的眼睛,他现在可不敢在老虎头上捉虱子。

  “嗯,很好。”韩宜可见他懂事,心里也很高兴:“昨日陛下召集重臣,想像宋朝一样印钞。”

  “禁止金银在民间通行,不过因为要过年了,所以暂且搁置,预备开年以后再说此事。”

  “我们都觉得,此举怕是行不通,想劝陛下三思而后行,过年你也别闲着,写份劝谏的劄子开年好递上去。”

  作为大明最卷御史,老韩自己卷了还不算数,还要让徒弟也跟着卷,顾晨忍不住有些欲哭无泪。

  “还能不能让人过个好年?”

  其实大明宝钞怎么说呢,这确实是个好东西,对明朝初期的经济发展,那是有好处的。

  人家朱棣上位以后,就靠着宝钞撑起了五次亲征,和六次下西洋,只可惜早年老朱们滥印宝钞,所以贬值得厉害。

  他是不打算劝,倒是打算帮老朱把这事给完善一番。

  知道老爷子为什么要印钞么?

  因为他为了和元军打仗,铜的重金属都用去打仗了,这就导致铜钱不够用,金银也不够。

  可将士要吃饭,大臣要俸禄,干啥不要钱呐?

首节 上一节 17/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