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168节

  吴庸近来冷言冷语听习惯了,难得遇到有理解他的,如铁血般的男儿,也忍不住红了眼。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此生无悔就是了。”

  他也是慢慢琢磨出来,皇帝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活。

  既如此,还不如把事办漂亮,给家人孩子争一条路子出来。

  否则事情办不好,得罪了皇帝,就算是现在侥幸逃过一劫,将来还不知有什么事儿呢。

  早朝上,都察院的年轻喷子,自然是一股子脑地朝吴庸开喷,知道实情的倒是都没动嘴。

  老朱也没有当时就决定下来,要如何处置吴庸。

  早朝以后,吴庸就被老朱单独叫走了。

  朱标见顾晨眼神愣愣的,便邀请顾晨去东宫坐坐。

  “太子殿下,吴庸,是非死不可吗?”

  顾晨还是想替人争取争取,大家都是给老朱家打工的,多死一个替罪羊,自己就多危险一分。

  “光曦,父皇没法子啊!”朱标目光有些悠远,语气惆怅:“治理国家不容易,治理一个礼崩乐坏的国家更不容易。”

  “乱世用重典,死在重典下的冤魂,自然也不会少,哪里有冤魂,哪里就需要平冤的正义。”

  “吴庸创造了冤魂,父皇就得平冤,得告诉大家,他不再追究郭桓案,让大家安心过日子。”

  “只有天下人的心都安定了,国家才能够安稳,舍小家,为大家,吴庸心里是有大义的。”

  天下是一盘棋,臣子是棋子,他们父子是执棋之人。

  棋下到哪一步,哪个棋子需要放弃,都是有定数的。

  江南一带的地主势大,可以上足以持公府之柄,下足以钳小民之财,这让老爹十分忧心。

  有大义的?

  顾晨心里有些不舒服,你老朱家舍别人小家倒是说得轻巧,咋不舍你们老朱家自己的小家呢?

  看出他的不平,朱标深吸一口气,温声问道。

  “光曦,你可知道,为什么会有郭桓案吗?”

  “父皇最恨贪官,为何给郭桓机会,让郭桓去户部任职,还给他大官儿当,这不是让老鼠去看粮仓吗?”

  顾晨就算不是全知道,可大概也猜到了大概。

  胡惟庸案,是老朱想废丞相之位,因而闹出来的。

  郭桓案,则是因为,朱元璋他想清理地主。

  吴庸,不过是个替罪的工具罢了。

  朱标放下手中的茶盏,看着墙上的大明地图。

  “吴元年之时,徐达大将军奉命在松江验民田征砖甃城,富民钱鹤皋拒不奉令,鼓动百姓叛乱。”

  “虽然没成,却也可以看出,江南富绅对我朱家的态度。”

  顾晨点头,江南富绅分三类,一类是以刘伯温他们为首的,支持、认同朱元璋政权的。

  第二类,对老朱家抱着若即若离、中立的态度,就如山阴名士杨维桢、黄岩等文人那类。

  第三类,就是对老朱家有敌视,这些主要是元朝的遗老遗少还有张士诚、方国珍的支持者。

  总之,江南的地主们,对老朱家的这些种种态度,造成了明朝对江南统治的不稳定。

  朱标继续道:“洪武三年的时候,苏州逋负秋粮达三十万五千八百余石,丹徒县地主曹定一家用“以熟作荒”的办法,逃朝廷税收四顷七十三亩。”

  “南宋开始,其实江南已经开始流行鱼鳞图册,可惜经过元末战乱,江南鱼鳞图册大多失散。”

  “所以洪武元年的时候,父皇派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分行浙西核实田亩,绘制鱼鳞图册。”

  “可是,却遭到了那些江南地主们的顽强抗拒,而且还不要脸地,再三请求父皇给他们减免赋税。”

  “一直到今天,到今天,我大明朝已经开国十八年了,可鱼鳞图册还没有绘制完成。”

  朱标袖子里的手,紧紧攥成个拳,压抑着自己情绪。

  “知道他们为什么对我大明,如此敌视吗?”

  “因为在元朝,他们可以贪,可以欺压百姓,可以隐藏人口、田亩,还可以理直气壮地逃税。”

  “但是到了我大明朝,朝廷不许他们贪赃枉法、不许他们欺压百姓、不许他们隐藏人口田亩,不许他们逃税。”

  “所以他们不高兴了,所以他们妄想着和朝廷抗衡。”

  “逼着朝廷屈服,让朝廷和前元一样惯着他们嚣张。”

  元朝时,江南一带的税粮,比如今足足少了七倍。

  仔细想想,他们也确实该恨大明。

  断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怎么可能会不恨呢?

  可若是惯着他们,他们是高兴了,百姓可就惨了。

  “光曦,吴庸和你不同。”朱标回身,认真看着顾晨:“他死在这事上,便是他能为朝廷做的最大贡献。”

  “你不一样,你是有才之人,活着对朝廷更好,不要钻牛角尖,也不用害怕我们父子。”

  “更不用觉得唇亡齿寒、物伤其类,你和吴庸不是一类人。”

  明明是烈日炎炎的七月,顾晨里三层外三层的衣裳。

  可他却莫名觉得有些冷,原来人能不能活着是看价值?

  是啊!

  像吴庸那样的替罪羊,什么时候找不到呢?

  标儿说得也对,这事不能怪老朱,要是换了自己是老朱,指不定做的比老朱还要狠呢。

  位置不同,所想不同罢了。

  要怪就怪前元不会治国,也怪那些地主自己不怕死地和老朱打擂台,却连累吴庸一块下地狱吧。

第 158 章 李善长糊涂了

  三日后,老朱判吴庸砍头,并昭告天下此案完结,此事就此揭过,他不再追究此案了。

  “所幸没连累家人。”苏婉盈正在给顾晨纳鞋子,叹道:“只死他一个,也不算是太惨。”

  而且也好好地葬了,不像别人被挂在菜市口,一挂就是挂好几年,连个全须全尾的尸首都没有。

  比如说那个郭桓的皮,现在还在菜市口高高挂着呢。

  “也是该他倒霉。”顾晨从和标儿谈完话之后就有些中暑,告假了几日:“郭桓案到这算是完了。”

  要不了多久,江南一带的鱼鳞图册,就能顺利绘成。

  然后顺利到达老朱手里,老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安静几年,然后就得收拾李善长。

  最后,就到该考虑迁都的时候了。

  在历史上,朱标虽然最后去的地方是朱樉的西安。

  可根据《皇明通纪法传全录》、《建都论》、《姜氏秘史》、《皇明从信录》等等书,都说朱标看上的是洛阳。

  而清朝修的明史,说的只是大臣胡子祺议迁西安。

  朱元璋听了后派太子去看看,巡查古都。

  朱标回来之后就献上陕西的地图,没提洛阳图,没提经略建都何处,更没提看上了哪里。

  顾晨也没有别的意思,他就想提前买个大宅子。

  在没被定为国都的时候,买宅子能便宜许多呢。

  老朱批完一天奏疏,躺在贵妃榻上,由着马皇后给他眼睛上,敷上温热的毛巾解乏。

  “何苦要这么累?”

  “明明不重要的奏疏,交给几位大学士处置就好了,你以为你还年轻呢,把眼睛熬坏了咋办?”

  老朱伸手,把自家婆娘的手握着,笑嘻嘻地说。

  “咱要是看不见了,不是还有你和标儿雄英么?”

  “到时候,你们念给咱听就行了。”

  说曹操曹操到,话音刚落,云奇就通报太子殿下来了。

  “让老大进来。”

  朱标进来以后按规矩请安行礼,寒暄了会儿就听老爷子问道。

  “小顾还病着呢?”

  老朱枕着媳妇的腿,也不坐起来,更不等儿子回话。

  “还是太年轻,经不得吓,看到一点儿血就不敢冒头,这事换了李先生,他就不会害怕。”

  不过也好,知道害怕皇权,这对老大来说是好事。

  “父皇,近日天儿有些热,不少人都中了暑热,光曦又爱吃冷饮,一冷一热,病了也是正常的。”

首节 上一节 168/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