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165节

  此时百姓们都围着看热闹,纷纷猜测这小伙子行不行。

  虽然王胖子确实胖,可能跑不动,可要是十个衙差一起上,这小伙子怕是也打不过他们吧?

  “你到底行不行啊?”

  顾晨虽然不怎么担心安子,可还是假意地质问道。

  “别给本官丢人啊。”

  太装了容易翻车,还是谦虚点儿吧。

  “大人,小的行,很行。”

  顾安立刻大声保证,男人怎么能说不行呢?

  “成。”顾晨看着王勇,沉声警告道:“陛下说了,乖乖走人的,可以直接免除贱籍。”

  “回家种地也好,培养儿孙读书科举都可以。”

  “若是冥顽不灵的,那就罚为劳役,世世代代为劳役。”

  “本官给你们一个机会,你们要是抢回钱袋子,留下,要是抢不回钱袋子,那就直接罚为劳役。”

  “你们自己选吧!”

  他没时间、没精力陪这些人玩儿,所以必须要让他们知道,若失败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没有代价的话,这些人动不动就挑衅朝廷的政策。

  那他们就什么都不用干了,就围着这些人转。

  那得浪费多少吃饭、睡觉、摸鱼的时间啊?

  王勇愣了愣,胖胖的脸颊上立刻堆起了假笑。

  “……不,不是顾大人,小人不是应该输了再离开就是么,怎……怎么直接就罚为劳役了呢?”

  他这个身子,走几步都够呛的,怎么能去干活呢?

  顾安早看这个跑不动的胖子不爽了,见他居然还敢质疑大人的话,便直接出言呵斥。

  “大人的话,你听着就行,哪来的那么多问题?”

  他身上的气质和普通小厮不同,生气的时候带着一股子狠意,吓得王勇就是一个哆嗦。

  “是,是,是小人多嘴了。”

  同时心里也开始动摇,朱皇帝可是个说到做到的人物。

  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都是几万几万地砍。

  他算个啥啊?

  见状,顾晨用满意和赞赏的眼神看了安子一眼,觉得这孩子真是,越来越有小厮的样子了。

  让珍珠用的美人计,果然是没有用错。

  效果贼好啊!

  顾晨朝着地上的王勇伸手,亲切地拉着他站起来,和善地道:“怎么样,你想好了么?”

  “是恢复良籍走人呢,还是要跟这些缺人的监工走啊?”

  “本官知道,大家是聪明人,这破衙差有什么好干的,这么多年了,大家俸禄攒了不少了吧?”

  “拿着钱,回去供养孩子读书,以后科举入仕不好吗?”

  现在大明朝要修的城池、水利,还有各地藩王府还有许多要建,正是缺人的时候呢。

  哦,皇陵也要修。

  这些人平时当差就是做戏,喊个威武就完事,哪有真的追过、打过什么穷凶恶极的人?

  所以,大家看着肌肉发达的顾安,一个个都有些不敢赌。

  何况,顾大人又给面子,还给他们找好了理由。

  说的也是,和后代科举比起来,和去做劳役比起来。

  这衙差,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大家纠结了一会儿,还是一个接一个取下自己的牌子,选择离开县衙,王勇是最后一个走的。

  没办法,别人都走了,他不走?

  不走等着去当劳役啊?

  还有几个家庭确实贫寒,和那些地主乡绅没什么牵扯的。

  顾晨也没为难,愿意留下的,就让礼部重新培训一下,留下来带新人,供知县差遣就行。

  他这边还好,詹徽那边就挺惨,听说有些衙差号称要撞死在衙门,死活都不肯离开。

  那些地主乡绅也聚集在一块儿,为自己家的人说话。

  还有根据自己的势力,找到在朝中当官的去找皇帝求情。

  让老朱给他们留条活路,不要让他们活不下去什么的,一堆圣人道理吵得皇帝烦不胜烦。

  苏婉盈在家待着,都听说了应天府各县的乱况。

  “北宋时,宋仁宗裁撤三冗,也被这么闹过一回。”

  “那时候宋仁宗耳根子软,被闹那么一场也就不了了之了,不知道当今陛下又会如何?”

  不管怎么说,当今的决心,应该比宋仁宗大吧?

第 155 章 陛下只会提刀

  “当今陛下只会提刀。”

  顾晨看着自己屋里的这些摆设,这些大部分都是老丈人,还有苏泊舟这个大舅哥给的。

  “信,给岳父大人寄回去了吗?”

  让岳父大人出面,安抚家里的那些人也是难为他了。

  可是没法子,为了避嫌,南昌府那边不归自己管。

  到时候万一闹起来的,那詹徽可就有话和老朱说了。

  官场斗争是残酷了,一但被对方列为敌人的话。

  那对方就会逮着机会,想方设法把你踩到泥地去。

  “我爹办事,相公放心。”对着老爹苏婉盈不担心,笑道:“大不了,咱们家就多出点银子安顿。”

  “只要能好好地把事情解决了,那就什么事都好说。”

  何况,他们县衙差也就四十多人,又能给几个安顿银子?

  能用银子解决的事,那还能叫事儿吗?

  南昌府,丰城县。

  苏家。

  苏县丞和媳妇看完闺女的信以后,那眉毛就没有松开过,张氏更是唉声叹气地说道。

  “姑爷这事,怕是不好办啊!”

  她把人都打发地远了一些,然后开始分析如今的情况。

  “三班里头那些衙差,从前都是找各种门路使了银子进去的,嗯,有的还给咱们家送过礼。”

  “当初聘他们去衙门里,也是因为他们是本地的,对当地知根知底好办事的缘故。”

  “别的不说,就说那苏捕快,就是你们老苏家侄孙儿辈的,家里五个孩子等着张嘴吃饭呢。”

  “现在朝廷说要改就改,他们以后怎么过日子?”

  好日子过习惯了,你让他们继续去地里头刨食。

  他们能乐意吗?

  万一安排不好的话,到时候还得埋怨他们姑爷。

  说不准,还得埋怨上苏家,这人可真不好当。

  “办不好也得办呐。”苏县丞坐下来,看着信也觉得牙疼:“郭桓一案再加上潘富一案,死了多少人啊?”

  “听说,浙西许多小富之家,都没逃脱刑部的刀,何况,朝廷要真来硬的,你忍心大家被罚作牢役么?”

  “朝堂上,六部空置,咱们姑爷一个人要干着几个人的活,累倒是小事,掉脑袋那才叫大事。”

  “大事咱们帮不上忙,这些杂事,也不该让他烦心。”

  虽然姑爷只是个副手,可自己却是一县之丞。

  若是自己办不好朝廷交代的事,又有人拿出来说嘴。

  那不是在打姑爷的脸吗?

  哦。

  你动别人的饭碗那么厉害,自己家人的饭碗就不动了?

首节 上一节 165/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