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148节

  顾晨把玩儿着手里的笔杆子,半晌悠悠地叹道。

  “弹劾郭桓不难,难得是追赃,不知道要牵扯多少人。”

  这工作量挺大的,还好不需要自己全程跟着干。

  “难也要追啊。”余敏坐在顾晨旁边,拿起糯米糕啃道:“总不可能因为难,就不要钱了吧。”

  “这可都是民脂民膏,朝廷又不是钱多得数不清了,至于被牵连的人,那就活该他们倒霉。”

  谁让他们牵扯进去,不小心拿了、用了朝廷的钱呢?

  “是啊。”

  顾晨点点头,这就是老朱还有标儿的目的了。

  不过嘛,这事过后,造打小日子战船的钱不就有了吗?

  而且拿回来的那些土地,江南各地的那些百姓们,大概也能用公道的价买上一些田地。

  有了这些田地,又少了些强绅,这日子总会好过些。

  明天郭桓案就要拉开序幕,顾晨在书房里看各方人士的口供,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子时。

  原本在一旁绣花媳妇,这会儿已经依靠在书架旁睡去。

  顾晨弯腰抱着媳妇儿回房歇息,为她捏好被子后,本来很困的他,却觉得睡不着了。

  “相公,睡不着吗?”

  苏婉盈不知何时睁开眼,白嫩的手臂环上了丈夫的腰间。

  “要不,相公同我说说,我也是从小四书五经,资治通鉴史记读过来的,相公可莫要小看我。”

  朝廷上的事,纵然丈夫不说,可她也知道麻烦。

  “我从未小看过你。”顾晨低头香了宜家媳妇一口,问道:“娘子,我问你,岳父大人手里有多少佃户?”

  在清政府推行摊丁入亩之前,大多都是都是收的“人头税”,所以户籍管理尤其重要。

  而有些百姓,在失去耕地后成为了地主的佃户后。

  地主们为了少交一些税,便会将他们全部都给隐匿起来。

  他们便大都成了地主们的‘财产’,让朝廷的税收开始急剧减少,老朱的户籍制度虽然效果明显。

  可那些地主们,到底还是有办法,躲过朝廷的眼睛。

  “怎么突然问起这事了?”苏婉盈想了想后道:“爹娘家算是少的,只有六十多户佃户。”

  不过她家的田都是上好的,所以每年的收成,也不比别人家少,而且有时候还要多些。

  “那,有没有藏起来的佃户呢?”

第 138 章 陛下,饶了臣的族人吧

  苏婉盈抬头,惊讶地看了眼丈夫,最后摇了摇头。

  “咱们家倒没有,不过吴伯伯家有,因为咱们大明佃户是免税的,他们只需要给地主老爷交租就好。”

  “地主老爷收了租以后,再给朝廷交税也就是了。”

  “可地主们为了少交一些税,就会瞒报佃户的人数。”

  “会想法让佃户们成为黑户,以此来达到目的。”

  不过,这种做法,在朱皇帝搞了户籍出来后就好多了。

  只是,还是有这种情况。

  “而且地主们躲税粮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

  “比如什么收买书吏,把他们的土地化整为零,记在别人的名下啊,赋税就变成别人的了。”

  “要不然,就把土地,转到有功名的人名下去。”

  “比如说一个举人,最高可以免赋税四百亩地。”

  “相公您是进士出身,名下有两千亩地可以免税。”

  “吴伯伯就来家里问过几次,都被我爹娘挡回去了,你们顾家,也有人想把地转你名下。”

  “只不过哥嫂听我爹娘的话,一直不肯松口罢了。”

  别说是吴伯伯,就是他们苏家,也没想过把地转到女婿的名下,以此来逃避朝廷的赋税。

  不过才十税一的税粮而已,和自耕农是一样的。

  别人那么穷的人都交得,你个地主舍不得那点儿税?

  何必吃相那么难看呢?

  顾晨点点头,这和他后世,学的那些历史倒也差不多。

  怪不得老朱砍得人头滚滚,还有那么多少挤破脑袋科举呢。

  “娘子,你说,如果朝廷把人丁税,摊到田亩里收税,再出一条,不给官绅免除赋税的话……”

  他想的是,造船要时间,打小日子也需要时间。

  那还不如趁着郭桓案,老朱又刚好要在江浙打地主。

  顺道就把四大爷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先给弄出来呗。

  免得到时候,又是商税,又是开海,赋税也要改革,各种事忙着,给标儿累死了咋办呢?

  “相公!”

  苏婉盈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捂住了丈夫的嘴。

  “你想干什么,历来变法者可都没有好下场,咱们……咱们好好过咱们的日子,不好吗?”

  这种得罪豪强阶级,最后多半会不得好死的差事。

  而且,这里不是不杀文官的宋朝,这是官员上朝都要先交代遗言,稍不注意就抄家灭族的明朝啊。

  说她自私也好,苏婉盈并不想丈夫去触及这些东西,天下是姓朱的,又不是姓顾姓苏的。

  做好自己份内的差事也就可以了,何必要搭上自己呢?

  “我知道了。”

  顾晨暂时打消了这个想法,轻轻拍着妻子的背。

  “娘子,睡吧,明日还要早起呢。”

  现在也确实不适合搞这个,老朱之所以给官员、读书人那么多好处。

  那是因为朝廷缺人才,所以为了鼓励大家科举当官,这才给大家的福利。

  要是把这个福利取消了,估计标儿会死得比历史上还要早。

  忙死的!

  何况,老朱的性格,确实可能做出过河拆桥的事情,鬼知道自己会不会变成他推出去的替死鬼。

  可是,现在不改,以后再想改可就太难了。

  老朱家亡不亡无所谓,他主要是不想忙满清入主中原。

  他没别的意思,只是不想再落后西方几百年了。

  可要想征服这些民族,那就得打,打仗除了需要钱,更多的还是需要粮食,毕竟钱不能吃。

  所以改土地,确实是一大难题。

  历史上,桂萼提出一条鞭法,被排挤辞官,没多久就嘎了。

  雍正搞的官绅一体纳粮,他儿子上台后直接给废了。

  与天下官绅为敌,这事,确实得好好琢磨琢磨。

  不过,张居正和桂萼的一条鞭法,倒是可以先搞一搞。

  只是他不想自己干,他想让标儿推个人去干。

  毕竟,他还是想让儿女过好日子,可不想死后被清算报复,也不想遭受众人的排挤。

  他觉得,嗯,詹徽就挺合适的。

  前辈,就得为后辈鞠躬尽瘁,扫平各种障碍嘛。

  应天府的三月也算是温暖,四处花开、春意盎然,大家臃肿的袄子都已脱下,换上了薄些的棉衣。

  可郭桓跪在温暖的奉天殿中央,却觉得比腊月的雪地还要寒冷,比冬日结冰的河水还要冻人。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都把事情做的那么隐秘了,怎么还能被都察院和北镇抚司查了个底朝天?

  莫非,他们不是人,是神不成?

  “郭桓啊,咱给过你机会。”老朱情真意切地叹道:“可你不争气啊,你让咱、让天下百姓都感到失望。”

  果然是大明演技第一好的老朱,到了这时候还在表演自己的技术,甚至还没让人看不出来。

  “陛……陛下……”

  郭桓也给老朱家打了这么多年工,自然了解朱老板的脾气,当即害怕的眼泪都流了出来。

首节 上一节 148/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