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146节

  “回陛下、太子殿下,黄子澄答,拘人之子为质乃是小人之举,且既然敌方愿意罢战,这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为君者应当放回质子,商量议和,再徐徐图之,以天下百姓之福为名,扫清敌寇,以正天下。”

  云奇虽然低着头,心里却想骂黄子澄是不是有病?

  两边在打仗,人家都造反了,你还要把儿子给人家送回去?

  儿子没回去,人家说不准还顾忌、犹豫着点儿。

  可你把儿子给人送回去了,那人家还不得打得更欢儿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一个太监都懂,黄子澄咋就不懂呢?

  朱标:“……”

  朱元璋:“……”

  怎会有如此迂腐之人?

  原本他们两人还想着,这黄子澄学问既然这么好。

  干脆让他伴读东宫,给太子讲书,给皇孙讲学的。

  可如今看来……

  老朱嘴角抽了抽,这种人,有多远就离他大孙多远。

  别把他大孙教坏了!

  “嗯,那就黄子澄和马京的名次,换一换吧。”

  听了这个答案,老朱是不想给他探花郎的荣誉了。

  朱标也没再说什么,打定主意以后除了编书啥也不能让这个家伙干,这哪里是什么国之栋梁。

  这简直,就是送国之材!

  嗯,就是把国家送给别人的那个宋。

  科举的名次都定好之后,顾晨想要告辞却又被叫住了。

  “余敏和丁廷回来了吗?”

  他估摸着,差不多这两人也该回来了。

  顾晨:“回来了,会试开始时便已经回来了。”

  “臣和范大人两人,也已经把十二道监察御史,查出来的东西整理好,人证也都已经在京了。”

  “只等着新科进士入朝授官后,便立刻在朝堂上检举郭桓与各部、地方上的官员。”

  宝船啊,你再坚持坚持,马上就能苦尽甘来了。

  “嗯。”老朱点了点头,嘱咐道:“口风要紧些,没咱发话,不要给人知道一点儿风声。”

  “行了,去吧。”

  顾晨应了是,又往后退了三步,这才转身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老朱忽然笑道:“顾光曦这小子,倒还有识人、用人的眼光,不错啊。”

  这样的人才,放在吏部,他觉着也还挺合适的。

  朱标微微一笑,没有反驳老爹的话,而是接过云奇递过来的茶,恭恭敬敬地放在老爹面前。

  “爹,郭桓的事一旦被揭发,朝中便会空出许多位置。”

  “顾光曦这个官职,是不是也该升上一升了?”

  他一直觉得依光曦的资历,还有他的这个能力,才只当个四品官儿,感觉有一些屈才了。

  只是爹老说光曦还年轻,还得再打磨打磨为好。

  不过话说回来也是,今年的新科状元丁显二十八岁,黄子澄也三十二了,可顾光曦今年才三十三岁而已。

  满朝里,别说三十三的二、三品官,就是三十三的五品官,也是掰着手指头能数清的。

  与他同科的同龄人,此时大多都还在七品上熬着呢。

  “这事难办啊。”老朱半躺在龙椅上,想了半天也觉得不好搞:“年纪轻轻官居高位对他并不好。”

  “可他有功,弹劾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是冤枉的,不升也不像话,倒是显得咱这个皇帝太小气了。”

  “咱再想想罢……”

  “倒是那个陈宝船不错,自己穷得要死了也不肯苦百姓,是个好官儿,就把成都知府给他吧。”

第 136 章 三个月,两千万贯钞

  “顾大人,刘大才请来了。”

  这边顾晨刚回到都察院,邱野便急匆匆地迎了上来。

  “大人,那些工人都拿了好处,会供出郭桓吗?”

  他们试着去打听了许久,都没有工人肯透露一点儿。

  就只有这个刘大才,原本都要把他们拒之门外了。

  听说他的头儿是顾大人,这才肯点头来这里一趟。

  “什么好处?什么供出郭桓?”

  顾晨看了他一眼,纠正道:“郭桓拿着户部的手令,这些工人只是听令行事,可不知郭桓是私自印钞。”

  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普通人的求生之举罢了。

  砍头罪名往大臣地主脑袋上扣就行,工人们何等无辜?

  “是,顾大人。”邱野连忙闭嘴,又颇有些殷切道:“陛下说了么,咱们什么时候可以弹劾郭桓?”

  这可是个千年难遇的大活计,可遇不可求的啊。

  “急什么?”顾晨往衙门后头走,倒是一点儿也不急:“这事最开始是余敏他们提出来查的,自然得归他们揭发,这你也要抢?”

  “你把你湖广道的事弄清楚,参你们那条道的地方官就行。”

  都察院衙门后头,也是有休息室的,刘大成此刻被四五位御史围着问话,吓得他瑟瑟发抖。

  “那刘善举,总共让你们印了多少钞啊?”

  “你们得了多少工钱?”

  “平时是如何掩人耳目,郭桓去过几次宝钞司?”

  “最关键的是,他到底拿走了朝廷多少宝钞?”

  “……”

  面对喋喋不休的御史老爷,刘大才一张大黑脸吓得惨白惨白的,可还是倔强地重复一句话。

  “别问了,别问了,小民说了,小民只同顾大人说。”

  顾晨听着这声音觉得耳熟,却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他推开门,刚刚还很激动的御史们,立刻就都安静了下来,并且都恭恭敬敬地朝他行礼。

  “顾大人。”

  虽然他们都是喷子,狠起来的时候,连自己的同僚、上司都不放过,可谁让顾大人好呢?

  自从顾大人当了他们的头儿,他们手里的钱是再没被克扣过,去年年底还收到一点儿补贴。

  当然,这是合规定,而且没有丝毫风险的。

  所以啊,他们对顾大人还是服气的。

  “你们七嘴八舌的,问那么多,要人家先回哪个啊?”

  顾晨看了这人的脸,记起他就是那位被大蒜素治好痢疾的那个老爷子的儿子,他不是在蜂窝煤厂吗?

  “你们都先下去吧,邱野你留下来记录就行了。”

  瞧这汉子吓得,怕是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官儿吧?

  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意离开,因为,他们都想拿到一手的弹劾素材。

  “走不走?”顾晨眉毛拧了起来,直接威胁道:“不走的话,以后出外差,再被户部克扣报销,可不许来找我哭。”

  他大爷的,整个朝廷,最难管的就是这群喷子。

  别的部门对领导,恨不得把领导臭脚给洗了。

  只有都察院的伙计不一样,若不是顾晨怂恿标儿搞了点钞能力,他们才不会这么听话。

  等喷子们走了之后,顾晨才递了一杯茶给刘大才。

  “我是叫你去蜂窝煤厂挣钱,你怎么跑到宝钞司去了,说说吧,谁介绍你去、都给了什么好处?”

  那地方,除了要人举荐,有一大堆的规矩之外,可架不住人家的工资高、福利好啊。

  每月有一贯钱俸禄,可一年只需要上七个月工,每天上三个时辰的班儿就可以回家了。

  所以再麻烦,大家伙也恨不得挤破脑袋进去

  刘大才但凡是有人举荐,当初也不会穷成哪个样子。

首节 上一节 146/4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特么刚穿越,政哥就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