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第199节

  只记得五原郡的风沙很大,屋舍低矮破旧,时闻胡人纵马却从未亲眼见过。

  陈丛笑道:“并州的天啊,苍凉破败之中却又蕴藏着勃勃生机。置身其下,终日与刀剑杀戮为伍,活下去便要耗尽所有力气。

  你若与人说什么‘蒲柳之姿望秋而败,嫠人之身恐坠将军威名,不敢相守。’,别人不会觉得你知礼守节,只会感慨‘谁家的妮儿,吃得太饱’。”

  蔡琰嗤笑一声,自觉失礼慌忙掩口。

  再抬眸,见陈丛眨眼望她,顿时羞红了脸。

  “昭姬。”

  “嗯...”

  “想去看看并州的天吗?本将军去‘马踏连营,重整山河’,你便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算琴瑟和谐神仙眷侣一对。”

  蔡琰细细品味着言语中的万丈豪情,面露神往之色。

  犹豫道:“父亲年岁大了,身边...”

  “无碍,一道绑走。”

  “将军!”

  蔡琰的嗔怪实在没什么威慑力,眉目传情间反而引得陈丛哈哈大笑。

  “董家的小破官有啥好做的,指不定哪天让人砍了都没地哭去。去并州,我拜蔡儒为漠北都护,指不定还能万世流芳呢。”

  蔡琰迟疑道:“父亲他...能愿意吗?”

  陈丛重新牵起蔡琰柔荑,直视美目咧嘴笑道:“昭姬有令,末将必叫蔡儒自愿!”

  “啊?”

  “稍待,我去给蔡儒准备些东西。”

  言罢,陈丛撒开蔡琰拔腿便跑,生怕谁反悔般。

  出了蔡府,一路纵马再回相府。

  事定下来了,那两卷破经书就太廉价了,传出去别人还以为他陈无敌给不起似的。

  ...

  书房小院。

  董卓下了值,换下衣甲,正捧起雕木。

  院门‘哐当’一声就开了。

  正要破口大骂,就见陈丛院中纵马,惊得三魂飞了七魄。

  惊呼道:“混账东西!莫踏,莫要踏坏了咱家的木人儿!!!”

  陈丛回敬以白眼,翻下马背钻进书房。

  盏茶工夫过后,扛着个比常人棺椁都大的木箱夺门而出。

  箱盖没合严,透出里面满满当当的书卷,破烂般的堆了个满当。

  董卓瞧得太阳穴直突突,忙丢了七星刀,快走几步拽住陈丛。

  疾呼道:“莫拿书!嗣儿还要看!”

  “嗣儿还在他娘大腿里转经呢,能看懂个屁!先借给他姨娘看看。对了,您老人家回头记得把蔡邕给罢免了,发配晋阳去。我先走了,晚上不回来吃饭。”

  “等会儿!”董卓都听糊涂了:“什么姨娘?不是!好好的,咱家为啥罢免蔡伯喈?再说咱家现在就一城门小吏,如何罢免得当朝治书侍御史?”

  “您这是城门吏当久了,糊涂了吧?我不跟您说了,忙着呢。”

  陈丛说罢,一溜烟翻上马背飞驰而出,留下一地土灰呛得董魔王直咳嗽。

  “混账!混账!!!”

  董卓顺手抄起木人儿要摔。顿了顿,没舍得...

  气哼哼地进到书房,想靠躺椅上摇一会,躺椅也没了踪迹...

  再见一地狼藉,恨不能把那倒霉孙婿吊起来!抽十天十夜!

  “爷爷?”董白适时探个小脑瓜子进门。

  董卓吓得赶紧变脸,拧作一团的眉宇立马舒展,和煦笑道:“哎!哎!阿白来了,你稍待一会,爷爷去给你找椅子。”

  “不用了爷爷。”董白挥挥手上书卷:“这本游记孙儿看得腻了,换一本。”

  “哎!你换,你换。”

  董白进到书房,见一地狼藉先是一愣,旋即娇嗔道:“爷爷!书为传家之物,不能轻弃!便是您不看,以后嗣儿也要研看,下次不许这样了。”

  董卓死死咬着后槽牙,脸上的笑容维持的有点艰难,脸皮一个劲地颤。

  “哎!阿白教训的是,爷爷下次不敢了。”

  董白这才舒缓了眉间,展颜一笑:“好了,孙儿哪敢教训爷爷...爷爷,您脸怎么了?”

  魔王赶紧捂脸。

  讪讪道:“牙疼,爷爷就是牙疼,不碍事...”

  ...

  与董魔王出奇地一致,身为陈丛准岳父的蔡邕也牙疼。

  他总算是近距离感受到了什么叫前据而后恭...

  上一秒的翩翩少年郎,器宇轩昂、气度不凡、知礼节而有高志。

  这一秒。

  满满的市侩之气几乎将他淹没。

  “蔡儒?别愣着啊,您再来看看这本《列子·汤问》喜不喜欢?瞅瞅这旧的,指不定是原版孤本呢!”

  “呵,呵呵,子宁有心了...”蔡邕笑得有点僵硬。

  “还有这本《春秋》,好好拜读一番,指不定能参悟出绝世刀法呢。”

  “呵,呵呵,子宁有心了...”蔡邕笑不动了,只能勉强维持着嘴角的上扬。

  书...他确实很喜欢。

  他不喜欢的是得到的方式。

  搞得好像他出卖女儿才能换来满箱古卷似的。

  另一旁...

  蔡琰掩着嘴轻笑着,弯弯的眉儿好似天上的月儿。

  陈丛一边在那炫耀着,她便帮着将一卷卷古籍收好。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如果我喜欢你,你生吃炮仗我都觉得你豪迈。如果我不喜欢你,你倒背经四书五经我只觉得你聒噪。

  看着那一副郎情妾意,夫唱妇...妾随模样。

  蔡邕更心塞了。

  好好的,卫仲道那不争气的咋就死了呢?

第75章 别长安

  书信既通,三地商路走上正轨。

  七月末,第一批盐百车,由汝南始,途径司隶洛阳,过函谷关、潼关运往长安。

  八月初,西凉铁骑出动两千,自晋阳赶回马匹四千,其中良驹四百,战马千二,驽马两千四。

  第一批流民两千余人,自长安出发,满载希望向着晋阳而去。

  第一批旧甲四百具,亦由凉骑捎带手运往晋阳。

  如此。

  也就意味着陈丛的悠闲时光告吹。

  因为人口并不是运往晋阳就算了事,他以土地抵奴资,自然要有相应的土地兑现给流民。

  太原、上党两郡,可无富裕土地安置流民。

  厉兵秣马这么久了,也该动动了。再不动弹,虎豹骑也该生锈了。

  更何况。

  百骑破美稷的红利吃得久了,并州世家门阀们也该起小心思了。

  八月初三。

  长乐宫门外,天子、朝臣亲相送。

  陈丛还是那身重甲,还是甲胄全身不便行礼。

  刘协非但不见怪,拉着陈丛颇为不舍。

  “陈卿非走不可吗?长安繁华,不若再居一阵?”

  不怪刘协不舍,盖因为太巧了。

首节 上一节 199/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