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第196节

  蔡大才女嘛...

  也不好强抢,影响过于恶劣了点。

  抱够了,陈丛扯下锦袍披在蔡琰身上,独留美人马上安坐,自己则是翻下绝影。

  “小姐不愿同乘,本将军却是怜香惜玉。”说着指向绝影:“凭我这匹马儿,天下之大何处皆可去得。小姐要去哪里,给它指个方向即可。”

  蔡琰既然闻得无敌将军之名,自然知晓绝影乃是天下神驹之最。

  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过山川大江如履平地。

  遂大惊道:“将军如此神驹,安能赠予妇人?”

  说着就要下马。

  然而。

  绝影丈高身躯,无人搀扶之下,凭蔡琰自己根本下不来。

  “哈哈哈,小姐说笑了,天上月可予佳人。然,袍泽兄弟岂可作物赠之?无须多虑,待你到了地方撒开缰绳,它自归府。”

  说罢,陈丛吹个响哨:“走着黑子。”

  绝影眨眼以视陈丛,似是在甄别那句‘袍泽兄弟’。

  良久。

  甩甩马头,轻扬四蹄踏地而出,伏于其背感受不到丝毫颠簸。

  待至城前飞身一跃,再落地时已过层层阻隔。

  ...

  杜鹃呆呆望着蔡琰离去的背影。

  由衷感叹道:“好神骏的马儿,莫非公子真是将军不成?”

  “怎么?看着不像?”

  “不像。”

  “哦?”

  杜鹃嬉笑道:“公子不像凡世俗人,倒像是天上仙人。”

  得~美男计终究还是生效了,就是目标人物不大对。

  算了...

  所幸这唤作杜鹃的小婢子俊俏得紧,就当是搂草打兔子,捎带手吧。

  “走吧,进城。”

  “公子莫急,我家老爷颇受相国敬重,稍待片刻解除了误会,门卒必不刁难。”

  “那你想多了。”陈丛抬头看看月色:“这个时辰,别说你家老爷了,天王老子来了也叩不开相国府后宅的门。除非天王老子是个娘们,还得倾国倾城、予取予求。”

  “啊...”

  正主都走了,陈丛也没心情上演一出神威无敌大杀四方的戏码。

  再者...

  人敬一尺我敬一丈方为处世之道。

  僚机们演得那么卖力,他这上去把人哐哐一顿揍,那成什么了?

  领头甲士见陈丛上前,原本已经咬紧牙关等着挨揍了,结果只等来轻轻两掌拍在肩上。

  “既然车里没有刺客,就把人家马夫放了吧。”

  “喏!”

  “再有。”陈丛指向杜鹃、马夫:“你们惊走了人家府上马车,怎么着也该帮着把人送回府上吧?”

  “喏!”

  “再去沽来一壶好酒,两碗鸡汤。”

  “喏!”

  吩咐完甲士,陈丛负手登城。

  “公子!”杜鹃遥遥唤道。

  “嗯?”

  “还请公子留下姓名,婢子也好告知小姐救命恩人何人。”

  好吧。

  花痴不仅没带脑子也没带耳朵,周遭人喊那么大声,她愣是半个字都没听进去...

  “回府问你家小姐去。”

  ...

  城上。

  胡珍早已等候多时,见到陈丛上来,一脸兴奋行抱拳礼。

  “见过无敌将军。”

  “得了阿珍,自家兄弟,见外了不是?喊什么将军,唤字即可。”

  陈丛随便摸处座椅靠下,继续道:“咋?你这真打算当一辈子城门校尉咯?”

  胡珍咧嘴笑道:“城门校挺好,安稳。”

  人各有志,陈丛也不多劝。

  “知道英雄楼不?”

  胡珍点点头:“老樊督办的那家,就在京兆府旁,听说就快完工了。”

  “你若是不嫌弃,挂个楼相,每年分个百金补贴一下家用还是很轻松的。”

  胡珍一愣,抱拳:“将军...子宁既不弃某,某安敢弃之?敢问楼相何所事,某必定用心!”

  “无甚要紧事,便将一地任侠归纳录案整合以备,统管一地消息流转,跟你这城门校尉之职倒是很搭。”

  胡珍抱拳不曾言谢,默默记下这份恩情。

  跟先前生意比,百金充其量算个搭头,但楼相显然不如陈丛说得那般轻巧。

  他选择了安逸,军中地位自是直线下降。

  如今多了这层身份,背后等于多了三地财神撑腰,任谁见了也得对他客客气气。

  只等甲士沽来美酒、鸡汤,二人就着城头微风小酌两杯。

  月满西楼席方散。

第72章 拉扯

  接下来的几天陈丛很闲。

  偶尔去长乐宫门外扎个凉棚,远远地偷看董胖恫吓朝臣玩。

  要么就找牛辅蹭吃,或者去找李儒蹭喝。

  实在闲着没事,也会陪着董老太晒晒太阳说说话。

  近日事态,也以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方式飞速发展着。

  据董胖亲口描述,朝中公卿已经四次联名上书,请他官复原位。

  董胖没答应。

  原因嘛...说是刘协还没亲自来求他,三次!

  这理由也挺扯的。

  虽然陈丛之前就看出来李老阴这招以退为进挺不要脸的,但也没想到能不要脸到这种程度。

  在陈丛的构想中,董胖以退为进,吓唬吓唬朝臣们,坐稳了相位也就得了呗。

  结果没想到李儒这么狠。

  不仅要等到天子亲自来求董卓,还得三次。

  这事一旦成了现实,那董卓完全就站在了道德的最高点上。

  毕竟‘前事已休,我董卓铁了心辞官以证忠心,是你们非要逼着我回去当官,天子都亲自来请了三回,我就算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也得回去不是?’

  如此一来,史官轻飘飘的一笔,抛开‘贤相’不论,董卓的‘忠相’之名可就基本上坐实了。

  毕竟。

  史官载事时,虽然或多或少掺杂一些个人主观臆断。但总体上还是以客观为主。不可能凭着捕风捉影之事乱记。

  明面上,董卓已经把自己摘干净了,又辞去了官职。

  史官总不能记,董卓自请城门吏就是为了恫吓百官吧。

  理由呢?

首节 上一节 196/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