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147节
司马懿的声音突然在他耳旁响起。
“这该死的诸葛村夫!”
司马懿的表情同样也非常难看。
并不是晋军的火炮不反击,而是打不到!
对,蜀军的火炮,比晋军的火炮射程要远了一百步。
就是这一百步的距离,让蜀军炮兵各种灵活机动,玩弄晋军于股掌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蜀国明明是从晋国偷学的火炮技术,为什么蜀国的火炮会比晋国先进呢?
因为蜀国的工匠更厉害!
赫赫有名,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木牛流马,就是蜀国工匠在诸葛亮的指点下做出来的。
据说,诸葛亮凭借着自身智慧,直接拔高了整个蜀国所有工匠的技术水平。
蜀国工匠们在学习了晋国火炮的技术后,又凭借着自身的知识和研究做出了改进。
几年时间下来,便有了蜀国火炮射程远超晋国火炮这种事情了。
司马昭想到这里,不由有些茫然。
诸葛亮都死了至少十年了!
怎么都这么久的时间过去了,晋国还要生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呢?
这个诸葛村夫,当真有父皇说的那么不堪吗?
司马昭张了张嘴,还是忍不住道:
“父皇,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啊。”
“再这样下去,咱们的炮兵全没了!”
司马懿脸色阴沉,道:
“那也不能把炮兵撤了。一旦撤了炮兵,那蜀国人就要把大炮架在我们营地门口,天天轰我们的营地了!”
司马昭顿时哑然。
不撤,晋国炮兵要摆死。
撤了,晋军大营要挨炸。
这些该死的蜀国人,竟然不主动出击,反而搞出这么恶心人的事情!
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道:
“父皇,那现在咱们究竟该怎么办?”
司马懿冷笑一声,道:
“还能怎么办?那就是拖!”
“朕就不信了,蜀国这么多兵马过来,他们的后勤能比背靠中原的朕支撑更久!”
“只要把蜀军拖到后撤,就是咱们收复关中,乃至南下汉中巴蜀之时。”
司马昭听着司马懿的话,觉得这确实也是自家老爹在对付蜀国时候常用的风格。
毕竟蜀国的战争资源是三国之中最少的。
只要拖下去,蜀国一定是最先撑不住的那一方!
司马昭松了一口气,觉得这场战争虽然现在晋国颇为不利,但很快就会有能翻身的机会了!
蜀汉军大营。
夏侯江走到姜维面前,露出笑容。
“将军,从咱们观察的情报来看,今天至少又击毁了晋国二十门以上的火炮!”
姜维哈哈一笑,对着夏侯江称赞道:
“夏侯将军,你麾下的大汉炮兵,绝对是天下第一炮兵!”
两人笑着交谈了一阵,夏侯江左右环顾,忍不住问道:
“赵云老将军呢?”
姜维笑道:
“赵老将军说天天在营地中待着太烦闷,干脆去后方屯田的地方视察了。”
夏侯江闻言,表情不由古怪。
过了好一会,夏侯江才道:
“这曹魏屯田之法,真的合适咱们吗?”
姜维点头道:
“合适,太合适了!”
“现在咱们刚刚攻克关中,整个关中的田地都由咱们自由分配,正好划拨出一大块地区来屯田。”
“只要撑过这两个月,今年秋收一到,咱们的粮食问题从此就不再是问题。”
夏侯江疑惑道:
“可这么多大军在前线长久和晋军僵持,后方怎么办?”
姜维哈哈地笑道:
“后方当然是很难办的,但别忘了,司马懿比我们更难办!”
夏侯江疑惑了。
“司马懿更难办?不会吧。”
司马懿的晋国虽然丢掉了关中,但现在还有北半个荆州、扬州、整个中原跟河北。
这些地方的粮食产量加起来,说是吊打关中也不为过。
司马懿怎么会难办呢?
姜维笑呵呵地摇头,道:
“夏侯将军,你难道忘记你和我是怎么加入大汉的吗?”
“这,就是司马懿真正的心腹大患!”
夏侯江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明白了,只要司马懿长时间在前线,晋国内部一定人心浮动。”
“到时候,一定会有忠于大魏……”
说到这里,夏侯江有些尴尬地停顿了一下,道:
“忠于曹氏的那些老臣,以及对司马氏统治不满之人给晋国制造内乱的!”
姜维嗯了一声,笑呵呵地说道:
“不仅如此,夏侯将军别忘了吴国!”
“呵呵,吴国就算再傻,眼下我们都把司马懿的大军主力拖在这里了,他们的北伐不得拼了命往死里打?”
“一旦吴国能击败晋国太子司马师率领的晋军,从合肥一带长驱直入中原。”
“晋国的灭亡之日,也就到了!”
夏侯江听着,心中不由又是欢喜,又是憧憬。
灭亡晋国,给曹氏、夏侯氏血亲们报仇雪恨!
这个目标,原来已经近在眼前了吗?
等夏侯江战意满满的离开,姜维也同样吐出一口气,看向东方,心绪飘扬。
丞相,您看见了吗?
弟子姜维,已经收复关中,抵达潼关了!
司马老贼,就在弟子前方的这座大营之中。
丞相若是在天有灵,就请好好看着。
看看弟子是怎么实现您的遗志,灭了司马老贼,光复汉室!
第485章 李舜臣鸣梁海战再造奇迹,忽必烈开心到起飞!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接连的试探失败后,倭军并没有退缩。】
【九月十七日,倭军派出以来岛通总、胁板安治、藤堂高虎、菅达长,再加上监军毛利高政等,率领总计一百三十多艘战船,气势汹汹地朝着朝鲜水师扼守的珍岛而去。】
来岛通总站在甲板上,信心满满地开口。
“这一次,我们要先攻克珍岛,然后再从汉江攻入汉城,活捉李昖那小子。”
“让陆军那些马鹿知道,大倭国水师才是关白麾下最强悍的力量!”
上一篇: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