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红楼肝属性

我在红楼肝属性 第240节

  灾民的数量实在太多了,无论到哪里,都会对那里的治安造成极大的威胁。

  而要想做到这一切,就需要朝廷掏银赈灾。

  只是无奈的是,如今朝廷没钱!

  边境、三番、天灾人祸,光是这些,就掏空了国库的银子。

  哪里架得住这一场百年洪灾!

  洪灾带来的损失,几乎是所有灾害之中最大的一个。

  因为若是瘟疫或者旱灾又或者其他灾难的话,最起码,百姓的房舍是在的。

  只要有粮食,有药物,安置灾民并不是问题。

  而洪灾之后,一场大水,几乎摧毁了所有灾民的家园。

  要想将他们安置下来,就必须要为灾民重建家园。

  并且还要将这些灾民,从现在,一直养到明年秋收。

  等收获了粮食之后,灾民才能自己养活自己。

  朝廷要足足养这些灾民一年多的时间。

  几十万灾民,要养一年多时间,最起码也要百余万两银子。

  而现在,朝廷怕是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

  因此,对于这次赈灾,最终归根结底,还是银子的问题。

  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赈灾,这些灾民,势必会引发动乱。

  而灾民一旦动乱,就要派出大军镇压反叛,同样要花银子。

  而一旦这边闹大,那么一直对大夏蠢蠢欲动的满清,势必不会放过这大好时机。

  万一三番那边,也生起野心的话。

  整个大夏面临的,几乎是天倾之局。

  因此,及时赈灾,及时安顿下灾民,是重中之重。

  永隆帝疲倦地向林如海问道:“林爱卿,如今户部库房,还有多少银两?”

  林如海进入户部,成为户部侍郎。

  林如海乃是永隆帝心腹,被永隆帝安排进户部,就是想让林如海尽可能的能够掌管户部。

  然后等下一次京察,让户部尚书升迁入阁,就能够让林如海接任户部尚书一职,从而掌管整个户部。

  听到永隆帝询问之后,林如海不由说道:“启禀陛下,如今户部库房之中,只结余八十三万两银子。”

  “并且这八十三万两银子,都已分派好了用途。”

  “其中三十六万两银子,需要支付边军军饷以及供给。”

  “还有二十七万两银子,要支付驿卒饷银,以及驿站开支。”

  “另外还有二十五万两银子,要用于疏通航道。”

  “这样算起来的话,库房中的银子,还有所不足。”

  听到这些数字,君臣不由都沉默下来。

  第一个边军的军饷以及供给,是绝对不能克扣的。

  边军负责抵抗满清、蒙古等外族,若是边军军饷被克扣,一旦引发边军骚乱,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疏通航道,同样也不能拖延。

  这航道,关乎秋税运送。

  这时候,秦相不由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可以暂扣驿卒的饷银。”

  “甚至可以裁减掉驿站,兵部调军征用驿车发送文书,有的发出,有的没有如期发出。”

  “官员私坐驿车,一张文书多次借用、多次涂改。驿站当差的威势如虎,百姓性命像丝。”

  “驿站每年需要支出六七十万两银子,但是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而朝廷还要白白养着十几万的驿卒,因此倒不如裁撤了的好,只需要留少部分一些,只用作传递军情便好。”

  寇相听了之后,不由说道:“陛下,驿站,万万不可裁减。”

  “全国上下,有两千余驿所,有十几万的驿卒。”

  “这些驿卒,就指着这些微薄的饷银养家糊口。”

  “一旦裁撤了驿站,这十几万驿卒,就失去了经济来源。”

  “一个搞不好,就会引发各地动乱!”

  沉默半晌之后,永隆帝也是说道:“驿站不可裁撤,驿卒的饷银,也不可挪用。”

  “况且即便挪用了,也只有二十七万两银子,并不够赈灾所用。”

  “众爱卿不妨再想想其他法子。”

  明末的时候,就是因为朝廷裁撤了驿站,才导致闯王李自成走上造反这条道路的。

  而太祖李岩,便是跟随闯王起义。

  后来等闯王中流矢而亡,太祖李岩这才成为义军领袖,最终一步步推翻大明,建立大夏朝。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永隆帝自然是不想裁撤驿站的。

  秦相说道:“陛下,如今国库空虚,朝廷拿不出赈灾银两。”

  “若要赈灾,就唯有加税一策了,臣请今年秋税再加收三成!”

  秦相说完之后,满堂文武,都不由为之一惊。

  若是将税收再加收三成的话,的确可以解决掉赈灾银的问题。

  甚至加收的税收,将会远远超出一百万两银子。

  只是,此策也十分凶险。

  因为,这已经不是朝廷第一次加税了。

  但凡朝廷不断加息,势必会让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那么这个王朝,距离灭亡,估计也就为时不远了。

  加税,是一杯毒酒。

  此时,寇相再次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再加税。”

  “如今,我大夏的税收,已经给百姓带来了沉重压力。”

  “若再要加税,不知会让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一个搞不好,便会引发动乱!”

  秦相听了,不由问道:“寇相,本相说了两个计策,你都进行反对。”

  “不知寇相又有何高见呢?如今朝廷缺少赈灾银两,莫非寇相能够凭空变出来不成?”

  沉默半晌,寇相不由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可以在京城募捐赈灾银两。”

  “由陛下和满朝文武带头,向京城富商还有百姓募捐。”(本章完)

263.第262章 无耻嘴脸,左右为难

  263.

  募捐的手段,大夏并不是第一次用了。

  实际上,也不是大夏朝专有的手段,以往历朝历代,基本也都用过这种手段。

  比方说明末的时候,崇祯皇帝就用过。

  只可惜,他手底下的一帮大臣,三十两、五十两,最多几百两,就将崇祯皇帝打发了去。

  然后等义军入京,将这些贪官抓住,抽筋扒皮,严刑拷打,将他们的家底,悉数抢夺了去。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大夏以前也曾用过募捐的手段,不过每一次能够募捐到的银两,也都十分有限。

  曾有聪明人,用立功德碑的手段破局。

  但凡是捐钱之人,都可以在功德碑上留名。

  捐的银子越多,在功德碑上的位置就越靠上。

  而那些世家大族都是要脸面的,为了虚名,他们也不得不拿出真金白银来募捐。

  不过这些世家大族,也并不是傻子。

  他们很快便警醒过来,然后等下次朝廷再用这种手段的时候。

  那些世家大族事先都商议好了,按照家族的强弱,每家捐出多少银子来不等,绝不多捐。

  因此,想通过募捐的手段,成功捐到足够赈灾的银子,实属不易。

首节 上一节 240/3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开局娶张宁,老子必称帝

下一篇: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