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94节

  出版过小说的作家哪怕写的再差对王文龙来说都是合格员工了。

  许仲琳思索一番,也是高兴点头:“行呀,我在漳州坐馆也没意思,不如便在福州一边做编辑一边写小说。”

  王文龙高兴道:“如此正好,不知先生写过什么作品?”

  “哦,我姓许,字仲琳,号钟山逸叟,十几年前写过一本《封神演义》。”

  许仲琳?

  《封神演义》!

  王文龙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的许仲琳。

  他又问了几遍,终于确定《封神演义》的作者就站在自己面前,瞬间有强大的不真实感。

  《封神演义》在历史上的影响深远,但是在明代的名头却远没有后世那么深。

  封神演义的初版在万历年间就已经印刷了,但是到明末清初,无论是四才子书还是六才子书都没有收入《封神演义》,可见当事人对于这本书的评价不算太高,大概就是一本普通的畅销书水平。

  《封神演义》真正大火,要随着清代北方戏曲将《封神》的故事大量改编。

  其实也真不怪此时人对于这本书不看好。

  封神演义的最大优点是想象力丰富,但除此之外其剧情单一重复、人物形象单薄、思想也没有什么精彩之处,跟《西游记》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作品。

  截成一小段的《封神演义》故事往往可以非常精彩,最重要是抹去了原书单一重复的缺点。

  戏曲观众看上一段封神演义里的斗法情节会觉得津津有味,但如果是读原本的小说,基本没有人能够不跳看的。

  比如破十绝阵的情节,许仲琳在封神演义里真写了十个大阵,而且每次破阵的剧情一模一样,先派一个人去送死,然后再派人破阵。

  第一个阵是这么写,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十个,过程毫无变化。

  同样剧情给你来十遍,这谁受得了?纯纯的水字数。

  许仲琳这种行为如果放在后世网络小说里只怕已经被读者喷死。

  这也算是给王文龙解惑了,他来到这个时代就一直想打听《封神演义》的作者的下落,但是除了许仲琳这个名字,王文龙别无线索。

  而许仲琳在苏州文坛里虽然有些名气但是也不是冯梦龙这种高光人物,王文龙到吴山社时大多数人都只是听过《封神演义》这本小说,却不知道许仲琳的下落。

  事实上,在后世虽然《封神演义》大火,但是很长时间内连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都有不晓得争论。

  还是有人在日本馆藏最早的明刻本《封神演义》之上找到了许仲琳的名字,又在文人笔记之中找寻到许仲琳的一些相关信息后,这才拼凑出许仲琳的生平。

  说白了许仲琳就是此时一个昙花一现的畅销作家,一直想着写第二本书再获成功,但是在王文龙前世的历史到死也没有把第二本小说给写出来。

  王文龙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人才,拼命挽留,许仲琳也点头答应。

  王文龙突然觉得极其有趣,也不知道这时空许仲琳来到《旬报》命运能否有所改变?

  但不说许仲琳的命运能否改变,就说许仲琳会从漳州一路找来福州就知道《连城诀》对此时读者的冲击力有多大?

  这时的武侠小说连打擂桥段都还没有弄出来,公案武侠的出现更是遥遥无期,以上作品全部归于旧派武侠。

  而《连城诀》却是新派武侠宗师金庸的作品。

  新派武侠和旧派武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代入感。

  新派武侠一切内容都主打三个主题:寻宝学艺、恩怨情仇、家国大义。

  只要稍加思考就能明白:

  寻宝学艺:主角得到绝世武功;恩怨情仇:主角被人歧视、主角因为实力弱小爱人被夺走;家国情怀:主角目睹国破家亡、铁蹄南下——这时主角突然施展神技,改变命运。

  读者代入感比起看正邪对抗自然又要强上不少。

  这三个主题百试不爽,一直到后世的网络小说还在这三个题材上打转转。

  这年代的读者哪里看过这种直接让人代入其中的小说,当王文龙写出主角狄云和小师妹之间纯纯的爱情时此时读者就已经震惊,再看到狄云被诬陷入狱,他和小师妹被拆散,读者的代入感已经强的不得了。

  而这时小说中又透露出狄云入狱还能被关在了一个大高手身边,且那个高手可能传授狄云武功。

  读者的期待感已经被拉满,时刻想着狄云能够学会神功回去报仇,并且把小师妹重新夺回来。

  《连城诀》连载到第六期已经风靡八闽,这小说完全没有阅读难度,只要认识几个字的人就能看懂,甚至不认字的都在追连载。

  随着《连城诀》的火爆,每每有新的篇章登出就有评书先生连忙看了文章,然后将之搬上书台演出。

  甚至连那些被《旬报》其他板块诸子名目吸引的读书人都对《连城诀》痴迷不已。

  《连城诀》每有新作一出,往往家传户诵。

  在《连城诀》的带领之下,《旬报》的销售势头也一路攀升。

  最初徐学聚期望的最好目标也就是每期《旬报》销量能到一百份,结果随着《连城诀》的风靡,《旬报》的销量居然渐渐稳定到了一千份以上。

  好多人购买《旬报》就是为了追连载小说,《连城诀》已经形成市井风潮。

  伴随着《旬报》的销量一路攀升,做生意的商人自然找上门来,想要打广告。

  传单形式的广告早在北宋就有了,而报纸印刷便宜,销量极大,以这时人的头脑自然会有在上面打广告的念头。

  这倒是启发了王文龙,他亲自带人和几家客户商谈,最终以每期十两的价格给福州城里一家酒楼打了广告。

  不是王文龙不想多要,只是他磨破嘴皮也只说到这样价格。

  虽然这年头的人有广告意识,但是在宣发上显然不打算给太多钱,每期十两酒楼东家都还有些犹豫,因为《旬报》的销量只有一千份,每期十两的宣传费用相当于每份报纸他都要出十文钱广告费,这已然超过他自己印传单的成本,唯一好处是王文龙许诺报纸的宣传效果肯定比他自己发传单要好。

  而王文龙也只有等广告效果出来之后才好继续涨价了,甚至可能很长时间内也只有这一个客户。

  而这段时间中许仲琳也正式加入《旬报》报社,负责小说板块。

  许仲琳十分痴迷《连城诀》,入职之后每天追更不说,甚至想去苍山找老道学武。

  他还旁敲侧击询问王文龙能把武侠世界写的那么真实,是不是真的认识武林高手,得知王文龙的故事都是编的,许仲琳不禁扼腕叹息。

第153章 仙侠小说

  没过几天许仲琳找到王文龙表示自己的新作已经有了思路。

  王文龙让他说来听听,许仲琳高兴说道:“你的万震发这个人物让我想到我何不也写一个心思缜密的大恶霸?”

  “我打算写一个神医,他心思恶毒,能够医治一切奇怪病症,比如人家一只手斩掉了,他就去砍了别人的手给他装上去,一块肉剜去了,他便从别人身上又补他一块。”

  “这厮财雄势大手下爪牙众多,到处拐骗人家男女来提供肢体……”

  这阵子随着魏天爵之死他生前给高宷做的那些丑事也渐渐为人所知,王文龙一听就知道许仲琳这个杀人名医的人设是从高宷在福建的恶行之中得到的灵感。

  不过许仲琳越说王文龙就越熟悉,半天之后他突然反应过来,这不就是《七剑十三侠》里面的杀人名医皇甫良吗?

  《七剑十三侠》作为旧派武侠小说的扛鼎之作成书于清末,就是以想象力奇绝而为人称道。

  好多后世的仙侠设定都最早在其中出现,如御剑飞行、炼器成丸等等。

  而且作者唐云洲想象力惊人,在清朝就已经想象出一个靠移植人体器官致病的神医:“赛华佗”皇甫良,此人人设是养着一群“药人”采生折割的恐怖反派,一度把主角团毒翻。

  但唐云洲毕竟是清末的人,那时已经有机会接触近代西洋医学,而许仲琳生活在明代,居然就能想出杀人神医的设定,头脑天马行空的程度又加一层。

  除了杀人神医之外,许仲琳又说了许多人物,每个都有亮点。

  王文龙听得连连点头,不禁好奇问道:“你如何来的这许多点子?”

  许仲琳笑道:“平日里多泡茶,多发梦,闲了读读道经,什么三山五岳的妖怪便都入脑子里来了。”

  王文龙不禁佩服,他又想到《封神演义》之中也有许多融会了佛道的设定,终于明白许仲琳的真正本事就在于他强大的设定能力以及恣意汪洋的想象力。

  此时人不理解《封神演义》的强大,但王文龙却知道,许仲琳的作品直接“代天封神”,硬生生创造出了一个众神谱系,什么阐教截教、各路神仙的派别流源,在后世都被当成对应神仙的背景故事,甚至让很多人忘记了这神仙原本的由来。

  在后世许多人眼里,财神就是赵公明,雷神就是闻仲,东岳大帝就是黄飞虎,还给东岳大帝像前塑一个黄飞虎的坐骑物色神牛,而佛家庙门前的四大金刚就是魔家四将——其实这些神仙在明代之前根本不是这样的形象。

  种种人物,深入人心,乡下许多请神打把式,都会直接请《封神演义》里面的神仙上身,其实这些东西全是许仲琳原创的。

  许仲琳侃侃而谈,编辑部中众人也都探头过来,为他宏大的想象而惊叹。

  王文龙提出建议:“不若将这些编成一部剑仙小说?”

  许仲琳疑惑道:“剑仙?”

  王文龙解释说:“《连城诀》之中的侠客比着《水浒》里头的更加厉害,仲琳先生所描述之侠客又是《连城诀》之中的人物无法匹敌的,不如就创造出一批半人半仙之类的侠客。”

  “在那个世界里,侠客学习武艺便可飞腾成仙,朝游北海暮苍梧,其中高明人物有焚山煮海之能,也不要再纠结于人世间的小小争端,直接让他们去和上古的神兽相斗,屠凤凰,杀麒麟,斩蛟龙,取龙珠!”

  王文龙描述的其实就是后世的仙侠概念,直接把许仲琳的思维拉到《蜀山》世界。

  许仲琳听的眼睛放光,仙侠的世界对他来说发挥空间可比武侠小说要大多了,他越听越是点头。

  “好好好!这法子好!”

  王文龙颇为好奇,也不知道许仲琳能写出什么东西。

  ……

  福州城中,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开过,虽然没有打出任何牌驾,但是在场之人无不侧目。

  知晓福州人物的都知道这是李旦家的队伍。

  翁翊皇远远的便带着人来迎接。

  “大哥,远来辛苦。”

  李旦笑着点点头:“大家伙都好吧。”

  翁翊皇叹口气,“我做的不好,让二姑娘她今年遭了那事……”

  李旦拍拍他的肩膀,“这事情我知道了,回去再说。”

首节 上一节 94/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