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75节
“他个读书老爷是这样办事的?好笑不好笑?”
“这样的读书人,也配称个老爷吗?”
“咱们村里有些昏头的人家偏要张罗着这事。”
“他王文龙不懂也就算了,村里自己人还不懂吗?”
这话其实不是给陈经纶说的,而是专门为了挑拨村民,陈大银一边说话一边看也不看陈经纶,而是将脸对着周围请来做客的农民们。
村民们听的连连点头。
陈经纶的脸色却越来越不好。
陈大银说到一半,突然就听嘣的一声。
愕然转头,就见陈经纶怒气冲冲地将个酒杯放在了桌上。
“恕我直言!”陈经纶突然开口,“我在种地上有些浅见,听到入不得耳的话,便要忍不住说两句。”
陈大银还以为这是陈经纶听不下去,终于要为村民打抱不平了,心中大喜,笑道:“老爷您说,尽管说,谁也不会外传了去!”
“那好,我就说一句,”陈经纶瞪着陈大银。
陈大银突然感觉有什么不对,这眼神怎么恶狠狠的?
下一刻就听陈经纶道:“陈大银——人该有良心啊!”
在场众人闻言全都一愣。
听陈经纶这话茬,他不骂王文龙,反而数落起陈大银来了?
陈经纶道:“这鸟粪石肥力如何?我不敢说,但建阳先生是什么人,我是可以拍胸脯的!”
陈经纶憋了好久,此时不吐不快:“万历二十七年,福建沿海大旱,王建阳看不得百姓受灾,提出瓜菜代,带我一起跑遍沿海平原,为百姓生计而终日不歇,那是有功于咱们福建百姓的。”
陈大银目瞪口呆,只觉得这话茬似乎不对。
陈经纶看着众人问:“你等觉得自己很熟悉农事?你们说建阳不会种菜?”
大家还没回答,他便猛拍桌子道:“你们知不知道你们今天所种的马铃薯、攀圃、包括你们所种的快菜,是谁先引进福建的?就是他王建阳!”
“莫要以为他瓜菜仙人的名头是白来的,当年福建百姓能够挺过旱灾,全靠着建阳分送良种,并且广泛印刷种植小册,你等今日所使用的种攀圃、快菜技术,如何施肥如何做垄,那都是王文龙的发明!”
陈大银等人听的目瞪口呆,适合秋冬生长的蔬菜过去在福建就只有白萝卜和少数野菜,而为了作为瓜菜代的补充,大白菜和这快菜就是十年前王文龙从外地引入的。
对这个情况,王文龙没提过,因为快菜早就在江南推广开来了,他也不过是个将之引入福建的推手而已。在他看来,这真没什么好说的。
总不能逢人就说这青菜是自己首先引入福建的吧?那也太奇怪了。
陈大银等人的确知道王文龙有救荒瓜菜仙人的名声,但他们又不识字,也没参与过当年推广瓜菜分发种植技术册子的事。
陈大银一直以为王文龙名声这么大只是因为王文龙推广了瓜菜代而已,且其中多半有文人们自己的相互炒作,此时听说他们所种的快菜居然就是王文龙引入福建的,陈大银顿时哑口无言。
跟人家引入者比种植快菜的技术,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陈经纶道:“陈大银兄弟,吃水还不忘挖井人呢,我想建阳先生这鸟粪石实验哪怕不成功,也不至于存了心要来败坏你们。你们不愿意参加实验便不参加是了,就看在他对福建百姓的这些贡献上,如何能够对他加以诋毁?做人,可要留些口德呀!”
以陈经伦的修养,这话他说出来虽是解劝,但已经和当面骂人没有差别。
陈大银心已经凉了,他发现今天自己似乎不到贬损王文龙的目的,反而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他还想让陈经纶给自己背书,谁知道当头就被一顿大骂。
他不禁万分后悔,早知道自己也去打听打听,这王文龙究竟做过啥事儿啊……
第883章 鸟粪石的威力
陈大银父子原本还想让陈经纶帮他们站台,一餐饭使得自己在村中的地位提升。谁想他们刚开口蛐蛐王文龙陈经纶登时就变了脸。
陈经纶也是个体面人,气氛如此不好,他扒拉了几口饭后便说自己劳累,想要休息。
陈大银送陈经纶去后房,精心准备的三桌席面连一半也没吃完,来参会的客人倒是大饱口福,惟独陈大银吃着味如嚼蜡。
要知道是这个情况,他还不如别请陈经纶来。
陈经纶在陈大银家住了一晚就走了,而接下来的事情更让陈大银感到绝望。
小白菜的种植时间只要半个月,台湾的气候温暖,转眼之间就见这些快菜渐渐长的茁壮起来。
十天以后,黄一甲等使用鸟粪石做肥料的人家的菜地,跟陈大银等其余村民的菜地便能看出明显差别。
青菜生长主要需要氮肥,农家肥中氮肥含量也是比较高的,陈大银等人今年农家肥给的足,若是和往年比,今年陈大银等人所种的青菜长势可称茁壮。
可和黄一甲的做实验的,人家比起来却又完全不一样了。
鸟粪肥作为天然优质复合肥,磷钾元素含量也很丰富,黄一甲等人所种的菜根系明显茁壮,所吸收的养分也更多更足,而且得益于充分的钾肥供应,抗虫害能力也强了不少。
一棵棵快菜长得鲜嫩水灵,同时期种下去的青菜,硬是能比陈大银等人菜田中的大上一半,若不是知道用的都是同批种子,还以为黄一甲等人中的是新作物。
黄一甲最开始也对鸟粪石感到怀疑,但随着青菜一天天长大,他早已乐开了花。
这鸟粪石实在太厉害了。
真的如同王文龙所言,不需要加入任何其他肥料,只把石头拌成粉撒入地下,轻巧简单就能收获,比起过去辛苦沤农家肥还要多得多的产量。
然而他们至此对鸟粪石作为肥料的能力依旧属于认识不足,半个月之后,游思存组织罐头厂下村收菜,真正的大场面才出现。
王文龙和黄一甲等人站在田头,看着村民将一颗颗青菜采收后装到扁担上。
挑着扁担来到田埂边过秤,罐头厂的出纳子很快便得出产量:“一亩地收菜,三百三十八斤。”
陈大银、黄一甲甚至游思存闻言都瞪大了眼睛。
哪怕陈大银等人拼命的给地上施肥,一亩地所产出的蔬菜总重量也就二百五十斤出头,而黄一甲等人不过是在种菜前施了一遍鸟粪石,之后便是正常的浇水,也没有追肥,亩产居然达到了三百三十斤。
王文龙对这个数字却是丝毫不惊讶。
明朝的斤比起王文龙前世的市斤要稍多一些,三百三十八斤也就相当于全市一亩菜地产四百斤菜。
这也就是水肥平衡下的正常产量,按理说以鸟粪石的肥力,这一季的青菜亩产追到五百斤都不为过,只能说此时的快菜苗比起前世还是有些落后。
而且这还只是种青菜的产量,鸟粪肥真正的优势更在于能够提供土壤中难得的磷肥和钾肥,这东西用在种粮食上,那才是真的有奇效,能比施农家肥的亩产直接翻倍。
陈大银已经傻了,他这半个月来勤勤恳恳的施肥,又怕旱又怕涝,而黄一甲等人最开始觉得自己不可能赢已经有些心灰意冷,都要放弃这一季青菜了,是在蔬菜长势显出优势之后才开始小心伺候菜地的。
但结果却是黄一甲等人的亩产比他多了接近一百斤。
游思存对王文龙笑道:“鸟粪石果然如同建阳所说,这可是种地的利器啊。”
他和王文龙一起合股资助了杨六杨七的团队,原本是出于给王文龙的面子,现在一看却是要挣大钱了,如何不高兴?
游思存对手下吩咐说:“快收货,将钱财结给村民。”
陈大银还想说话,却见一群村民都向黄一甲处涌去,纷纷献殷勤道:“一甲公,我帮你抬菜。”
“没关系没关系,这算什么劳累?”
“帮把手的事情。”
黄一甲被讨好的满脸喜色。
陈大银心凉了半截,只能默默带着几个儿子去将自己田垄上扛出来。
同样是青菜,他一亩地比别人少了四分之一,相比黄一甲倒是能省些扛菜的力气。
游落拔和手下人也是满脸喜色。
他们种的快菜打理的显然没有汉人好,但也有亩产三百斤上下,比起陈大银那是好的多了,往前几年每年收菜时,他们的菜都是蔫了吧唧,满是虫眼,汉人买青菜做腌菜都不用他们的。
而今年阿猴社种出来的青菜也个个健壮挺拔,绝对到了罐头厂的收菜标准,就是用木屑盖了运回福建卖鲜菜估计都能卖上好价钱。
看着游思存手下人给黄一甲算钱,游落拔高兴的连连用土语跟自己手下人解释这些钱的数量。说一个数字,众人便是欢呼一声。
杨六杨七在打狗港休息了半个月,也来看今天的收菜。
当看到鸟粪肥的威力之后,两人暗暗交换了一个眼色。
……
傍晚,打狗港靠近港口的一个木棚中。
杨七小声问道:“六哥,建阳先生给了我们许多钱财,又是他指示的瑙鲁位置,把这地点告诉荷兰人,会不会坏了规矩?”
杨六笑道:“把地点告诉荷兰人,他们可是着实的出价一万竖洋还有一条航线呢。到了西洋,他王文龙还能抓得到我们?王文龙说的海粪石买卖那是挂在墙上的,看得见摸不着,荷兰人的航线可是真金白银……”
杨七稍稍思索,点头道:“也是,海上的规矩,从来也没讲什么仁至义尽的话。那王文龙不过一介文人,连只鸡也不敢杀的,量他有什么本事,能够驱使得动我们这些海上英豪?”
正说话间就听房门嘎吱一响,杨六瞬间警惕,快步追出问道:“是谁?”
就见蔡三满脸酒气,提着个酒壶站住笑道:“六哥七哥,跟弟兄们一块吃酒吧。”
杨七松了口气。
杨六冷着脸道:“你也是越发没有正样子了,我和老七说话,你过来做什么?”
蔡三一惊,酒醒了大半,连忙道:“小的有些醉了,两位哥哥恕罪。”
“六哥莫生气,”杨七劝了杨六一下,转头对蔡三道:“你去吃酒就是了,以后注意些!”
蔡三脸带惧色,点头答应,连忙走了,杨七到门口看了看,反锁上了房门。
离开小木屋几步,蔡三原本醉眼迷瞪的表情却突然一变,他走回水手居住的木棚,换了件衣服又从后窗爬出,变装后神色匆匆的奔向王文龙家。
第884章 杨六杨七要造反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