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59节
王文龙笑道:“令公子神通广大,何必亲自到京城来杀我?京城去大兴才多远?派一个手下也就解决了。若他想要破坏我家产业,阻挠福建商人做买卖,更是连人都不用派,几句话的事情罢了。”
“大同!”郑国恩道:“我送他到大同边军上历练,四年之内,让他出不了山西。”
“这倒可以。”王文龙同意。
王文龙蹲了这么久的监牢,等的就是郑家这个承诺,只有郑养性能够离开京城,这样才能保证他的安全,王文龙怕的从来不是杀手,而是郑养性在京城之中折腾王文龙的产业。
只要郑养性远离京城权力中心,他也就没可能再给王文龙添麻烦。
王文龙手指敲击桌板,开始在脑海中构思自己有哪些山西方面的关系。
还真有,佟家的商路穿过科尔沁蒙古,直接和山西商人有所往来,让三一教或者是皮岛的人几个人混进大同并不困难。
二世祖骚扰地方,被胡商奋而击杀,多么完美。
只不过要等待几年,方能撇清此事和王文龙的关系,对于王文龙来说也简单,多花点钱,让行动之人真的在山西做起生意,做好了假身份再执行就是了。
王文龙才不会这么容易让这事情过去。
郑国恩倒是早就想要把郑养性派出去历练,他觉得这小子一点不争气,日后怎么接他的棒成为福王派系的中流砥柱?
郑国恩也是实在没办法,谁叫他这一脉人丁单薄呢,郑贵妃的三个儿子只有福王一个活了下来,而郑国恩这边也只有郑养性这么一个在京城养大的孩子。
郑家族亲虽然有几个关系稍近的子弟,但都是在郑贵妃得势之后才养起来的,因为家族突然富贵,这是一个子弟在大兴老家作威作福,其纨绔无能甚至比郑养性还利害。
就郑养性那性格,到了大同边地,只怕因为天高皇帝远,更加肆无忌惮的祸害当地。
大概过不了几年,商人杀死郑养性,在外人听起来也就理所应当了。
事情总算了结,郑国恩笑道:“不打不相识,建阳是天下名士,本也不必与我家那顽劣小儿置气。”
王文龙拱手道:“劳烦都督调解。”
看着郑国恩离开,王文龙回到牢房里展开纸笔,先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让他们把下一期将要刊发的稿件撤掉。
接着他又帮陈芮达写了一封给山东水手学校的推荐信,这是之前酒桌的许诺,水手学堂中正缺陈芮达这样有热情又有实力能够保护海路的勋贵子弟。
最后则是写信给皮岛,问问他们有没有山陕口音的人可以帮他做脏活。
第854章 后续影响
王文龙和郑国恩的谈话似乎三言两语就将此事解决,但这件风波的背后调动的人马却远超外界想象。
叶向高得到火神庙斗殴的消息,立刻派人去联络党羽。
叶向高在东林党内算是个异类,他是倾向于弥合东林与三党关系的,并没有一开始就咬着福王一系攻击,这样的伤害面太广,他首先是想把郑家与三党分化开来。
对于东林党的其他派系,先打郑家也能越发确立太子的地位,继而增加东林党的实力。
然后叶向高还去联合了李廷机。
其实相比于王文龙被打,李廷机和郑养性在汀州会馆大打出手的新闻引人瞩目程度一点不逊色。
李廷机对郑养性是一点好感都欠奉,为此还真有机会和东林联合。
至于郑贵妃,虽然她对郑养性比较爱护,但伴随着事件酦酵,她也越发觉得郑养性惹出的麻烦太大了,多次派人传信希望郑国恩能赶快息事宁人。这也是郑国恩亲自走一趟大牢的真正原因。
王文龙的社会影响太大了,此事继续闹开,冲击的是福王以及支撑福王背后的皇权。
至于用其他手段报复王文龙,福王一系真没想过。
郑养性的面子也就只有他自己看重,郑贵妃无缘无故干嘛去招惹王文龙?
万历皇帝得知此事之时,他正在查看夏威夷使团送的贡品。
万历当然知道夏威夷使团都是福建商人,但人家真给钱,而且现在这群福建商人正要为他所用,李旦今年的檀香票生意可给他分了上万两的红利呢。
所以当太监报道郑养性被打之时,万历虽然有些想法,但最终也只是淡淡道:“朕晓得了,让郑贵妃好生处理。”
北直隶和江南的报纸在看到《管窥》火神庙事件的报道之后个个都兴奋起来,费尽心思打听详情,打听不到的就自己编造新闻。
福王的表弟,郑贵妃的侄儿;刚刚算出太白经天,热度还没下去的王文龙,随便拿出一人的新闻都有市井热议的基础。
福建商人的反应也很迅速,当得知王文龙被打,李国助和另一福建海商受伤之后,无论派系,福建出生的官员已经先于自己党派上书。
紧接着东林党和浙党一些长期和福建海商合作的官员也发动起来。甚至是琉球国使节都通过礼部关心情况。
福建人在京城也是拧成一股绳做生意的,这股子力量真不能小觑。
这些事情王文龙却是懒得管。
他出了顺天府大牢立刻赶往汀州会馆。
李国柱和那位海商是因他而受伤,他不能不表示,王化贞此时就在《管窥》做事,早在两人受伤之时,王文龙就请求王化贞前来治疗。
“医治之时可有困难?”王文龙一进屋子就关心问道。
那肋骨被打断的商人正在吃饭,放下碗筷笑着回答:“多谢先生关心,王举人真有奇术,把那药水一打,我第二天便不再发烧了,此后精神也越发好转,王老爷说我过几日便能下地走动了。”
王文龙知道那商人肋骨受伤较重,已经引起炎症,以传统的治疗方法,手段十分有限。王化贞从王文龙这里学了土制抗生素的制作方法,又从江南弄来了注射器,情急之下,干脆把土质抗生素给那商人打了一针,竟然得到奇效。
注射器则是外科学派的陈实功根据王文龙的描述而发明的新型医疗器械,这东西最近已经在南直隶流传开来,甚至比助产钳的推广还要容易。
人体对注射静静脉的药物反应实在太强烈了,哪怕是取一管鸡血打入病人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也能让病人觉得自己容光焕发,这样立竿见影的治疗,使得注射器直接成为了医生的挣钱利器。
当然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不小,购买、仿造注射器的医生们,就没几个人能够遵从陈实功提出的高温消毒方法,他们连给人扎针的银针都不消毒,使用注射器之前常就是随便擦擦,而给病人打进去的也往往是些怪东西。
草药提取物已经算好了,有人直接拿注射器往病人身体内打汤药。
因为被打死的病人太多,现在在南直隶已经有些地方规定凡用注射器的医生必须经过官府考核,北直隶现在则是刚刚普及起注射治疗,暂时还没有相关规范。
“不再发烧了就好,我叫人送些人参来与兄弟调养。”王文龙听那商人说了一阵身体情况,安慰点头。
以后世的标准,王化贞给人打土质抗生素中的种种操作也是小作坊下猛药级别的,能不打出问题还起到治病的效果,在王文龙看来接近是奇迹。
王化贞好奇问道:“建阳,郑家之事解决了吗?”
“无碍了,”王文龙道:“郑家答应把郑养性送去大同,不会来祸害京城了。”
馆众人都是惊讶,郑养性恶少的名声传遍天下,从没听说过他为恶受到什么处罚,但这次王文龙一出手,他一下就被送走,去往大同边地在众人看来和流放也没什么区别,众人纷纷心想:王文龙的确厉害。
王文龙又嘱托了王化贞几句,便离开会馆,返回自己的宅子。
李旦一家人都住在王文龙的宅子中,王文龙一回家,父子俩就来找他询问情况。中医的接骨术对于手脚骨折办法还是挺多的,李国助的手臂虽断,却没有如何发炎,拿些柳条木一夹,现在已经能吊着个手臂四处行走。
党听说郑家的事情已经解决,李旦长舒一口气。
“好在有惊无险。”
李旦十分害怕被福王一派盯上,福王背后连接的可是三党,如果真和对方闹到僵局,他就趁早收拾东西回福建吧,半个大明的生意他都别做了。
王文龙道:“泰山大人放心,东林党正盯着福王呢,他们此时哪敢轻举妄动?”
李旦却忍不住劝道:“贤婿日后做事要多有些耐心,千万不要与人再起冲突了,以后在京城的生意,希望能够顺顺当当的吧。”
王文龙一通点头糊弄过去,其实他却没有想再留在京城。
王文龙可是知道万历皇帝的心眼有多小,虽然万历皇帝不愿意缩减财源,但经此一事多半也会对王文龙有些意见。
王文龙南京礼部员外郎的官职本来也是万历皇帝一力主导的,现在皇帝对他不重视,此官的前途也堪忧,做不做的也没啥意思。
王文龙这次上京本来就是为了修历,事情已经有了圆满结果,恢复官职都已经属于意外收获,还不如早些返回台湾去经营。
五月份,福建传来闽北大水的消息,建宁等府丁口损失过十万,有的县城整个县都被淹没。
福建官府号召救灾,三一教的长老也像各地的福建商人请求帮助,王文龙写了几篇文章呼吁赈灾,又派人去山东购买药材送回,他也收拾东西南下。
沿着运河快速南下,全程顺风顺水,王文龙只在路过南京时花费了几天时间去上任加请假,之后他便直接返回福建。
第855章 水泥
建宁府,南浦溪沿岸,斗埕村。
王文龙用双手遮住阳光往远处眺望,看着满是疮痍的河岸,不禁叹了一口气。
“再往前面去看看吧。”他对陪同的记者说。
王文龙此次回福建为了尽快返回受灾最严重的建宁府他直接从浙江翻越仙霞关,然后便在浦城坐船通过河道回到建宁。
福建的地形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除了闽东的四大平原之外几乎全是山区,而能够成为大城的地方几乎全是山中的小块平地。
建宁府在此次洪灾中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是府城所在的瓯宁、建安两县,在建宁府城附近就有五条水系汇流,于此合成建水支流,共同注入闽江,这样的地点在遇到洪灾之时自然就是洪水泄洪聚集之处。
这年代的水利设施和后世完全不能比,五条水系在地图上的命名全都是“溪”,但在暴雨之后其宽度却与江河无异。
周边的堤坝根本抵抗不住,溃堤淹城就是必然之事。
此次建宁灾在史书上不过是一句话,读史之人极容易跳过,但实际返回受灾地王文龙才能感到这一句话的重量。
“福建大水,建宁等府丁口失者殆十万。”
十万人,两个县城的规模,占建宁府人口的十分之一,一夜之间就没了。
王文龙回到福建时,大水已过去半个多月,但瓯宁、建安城内依旧满街都是淤泥臭气,甚至在清理污泥时还不时能够挖出淹水者的尸体。
这样的大灾光靠建宁府的赈济已经于事无补,王文龙考察几天之后除自己掏钱救灾之外,又连写几篇文章送到福州去发表,号召四大平原的百姓捐钱,同时还找《旬报》的记者来到建宁实地采访,打算做几期灾区报导专题。
“这水势真大,几乎有大江的规模了,此地百姓真受了苦。”一个全真道士打扮的年轻人跟在王文龙身后,看着眼前惨状忍不住说道。
王文龙问:“道长可看中了修堤坝的地方?”
“发现了一处,”那道士指指远处:“此处地近东山山脉余支,土地坚硬,哪怕发了大水之后,那里的土地也不太湿,可以作为堤岸的依仗。以此为基础打下一道混凝土墙,周边几个村子,未来哪怕遇到同样级别的大水也能保平安。”
跟随王文龙等人巡视河流的本地保正闻言惊喜道:“道长说修了一道堤坝,未来遇到同样大水附近几个村子都能够得以保全?这样休一次河堤能保多少年?”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