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32节

  菊隐吞吞吐吐道:“大王,那王文龙和杨天生说,他们与我们合作生意,要在我国中建立货站与移民转运点,顺便还要带一千多全副武装的青壮在此间驻扎,说是护卫我国之安全。”

  “一千多人?”尚宁王一愣,惊道:“这杨天生和王文龙要做什么?”

  “回大王,他们似乎想要插手我们国中事情,”菊隐说道:“那王文龙说这一千多人可以防备日本对我国之入侵,对大王有好处。且他们亦可以保证于我琉球国中得到转运之利益。”

  “这……”尚宁王有些心动,又犹豫道:“他们若有野心,该当如何是好?”

  菊隐说道:“以老僧的想法,他们就算有野心,我国恐怕也没得选择……台湾可比萨摩藩距离我国更近。”

  尚宁王瞬间无语。

  王文龙之所以决定拿下琉球,就是因为台湾岛和琉球之间距离太近了,任日本人拿下琉球,短期内对台湾并无什么影响,但是一旦中原王朝国力下降,日本人就很容易通过琉球侵犯台湾。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琉球也是第一岛链的重要节点,有此要地,对于将来中原王朝的海防格局有极大好处。

  而琉球王国根本没有选择。

  琉球国此时正切实受到日本人的威胁,日本自称对琉球有“三纠纷”,已经表示要因此征伐。

  所谓三纠纷中,第一大纠纷为“琉球攻打赴日贸易的船只”——这些日本人所说明朝赴日贸易的船只,简称“倭寇”。

  琉球奉命帮助大明抗倭,日本因此认为琉球不敬。哪怕琉球根本没咋打,只是象征性的宣布禁止倭寇靠港,这帽子就扣到他们脑袋上了。

  就凭琉球国的战斗力,真要和倭寇开战,他们真打不过。

  第二大纠纷叫做“琉球拒绝遣使谢恩”。

  说的是七年前琉球国的一艘进攻船遭遇风暴飘到了日本仙台,仙台藩主救下了船员,并在德川家康的要求下好生护送回了琉球。接着德川家康表示要琉球派遣“谢恩使”到日本谢恩。

  然而“谢恩使”是藩国得到宗祖国赏赐之后才会回派的。

  德川家康就是想要借此定下日本和琉球之间的朝贡关系,尚宁王当然不愿意。

  德川家康又要求琉球王国帮他调解日本和大明的关系,尚宁王哪有这个面子?两次拒绝,德川家康便认为琉球应该受到惩罚。

  至于第三大纠纷,叫“萨摩藩与琉球国财政纠纷”

  说的是这两年琉球的财政状况出了问题,尚宁王分五次找萨摩藩借了一千多两银子补亏空,萨摩藩来要钱,尚宁王表示暂时还不起,想拖一拖,萨摩因此认为琉球应该受征伐。

  所谓三纠纷一个比一个扯,说白了都是日本人强行找麻烦,塑造侵略理由。

  欠一千二百多两银子都能成为萨摩藩攻打琉球的理由,就离谱。

第807章 随风转舵

  见到尚宁王皱眉思索,菊隐暗暗松了一口气。

  菊隐不真心倾向日本,他所做所为只是为了使自己的僧团可以继续存活下去。若和王文龙合作可以让琉球王国免于被萨摩藩控制,菊隐也是倾向于和王文龙合作的。

  菊隐道:“大王,王建阳还给我们一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来。”尚宁王说。

  菊隐道:“王建阳建议我琉球国也派一些人手跟他们福建海商一道去开发美洲,若我们有需求,他们可以卖给我们船只炮艇,道是如此便能富国强兵。”

  “开发美洲?”尚宁王沉默以对,也不知是什么想法。

  把菊隐送走之后,尚宁王立刻派人去郑迥家,询问王文龙有什么底细。

  郑迥回复尚宁王说,王文龙很受杨天生敬重,的确能够调动海五路的人马,他说自己能送上千人来琉球恐怕不是作假。

  尚宁王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心中已相信王文龙的实力。此君至少在福建海主中有极强的名望,是三一教高功,又是李旦的女婿,光凭这三重身份就足以威胁琉球了。

  思虑片刻,尚宁王叫来女官:“去叫条律新参来,本王要任命官职。”

  “条律新参”就是因为具有法律特长而被国王提拔的贵族,琉球王国还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哪怕是替国王写书信的仆役也必须有贵族身份。

  尚宁王叫法律专家来是为了给王文龙颁发任命函。

  琉球王国毕竟是个藩国,哪怕被半强迫决定和王文龙合作,也不能拉下面子平等交往,而是由琉球国王给王文龙这边的人封个官职,一是抬抬对方的身价,二者只要有了这种身份,王文龙这边的合作者胆敢无礼,尚宁王就能用“君臣失礼”的罪名向大明告状,也算是一种节制手段。

  琉球国经常用这种方式吸收外来技术,这地方啥技术都缺,琉球国的“新参”除了书法家之外,还有因具备做毛笔、制瓷、炒茶等技术而封贵族的,甚至郑迥叫来给王文龙做七宴菜品的国王厨子也有新参的身份。

  日本人占领琉球并不会给琉球带来实际上的好处,历史上萨摩藩先是在琉球的官府之中大量安插日本人,接着便控制了琉球对大明的贸易。

  明清两朝对日本的态度都是若即若离,但对琉球却一直保持恩典态度,而萨摩藩控制琉球后,非但没有破坏琉球和大明的关系,还仔细维护,把琉球的朝贡船变成了一个日本对华贸易的免税途径,使大明对日本的海禁形同虚设。

  原历史上的明清两朝,萨摩藩依靠这条朝贡出口路线挣得盆满钵满,这其中的利益原本都属于琉球人。

  日本对琉球没有丝毫建设,只是从琉球人手上抢劫财产,并且进行奴化教育,琉球被萨摩藩掌控二百多年,直到完全被日本吞并。

  在王文龙的前世,许多人知道琉球贵族曾经在清朝放弃琉球时跑到京城去哭诉,希望满清帮他们保住国家,似乎琉球人很孤忠。

  然而实际情况是,尽管满清的拉胯短视的确让人恼火,但琉球人自己的行为也是让人吐槽,他们在被胁迫的二百多年间连与日本开一战的胆子都没有,到了要亡国了,还不想着自己抗争,而是想着去求宗主国帮忙。

  二百多年间,如菊隐这样的琉球本地贵族大都在主动配合日本人的行为。

  随风转舵就是夹缝之中琉球人的行事准则,反倒是郑迥这些归化华裔守着儒家忠义思想,显得格格不入。

  原历史上,面对萨摩藩入侵,郑迥还带领自己的家臣为琉球国战斗到最后一刻,当郑迥被日本人抓捕处死的时候,尚宁王早已经向萨摩藩投降,人都到江户见幕府将军了。

  而郑迥临死之前还向尚宁王推荐了新任的三司官人选,堪称是琉球孤忠。

  琉球国人对郑迥这样的官员,极为敬佩,但普遍不敢效仿。

  琉球人这性格也是在夹缝中养成的,他们真打不过日本,只能逆来顺受。

  哪怕是到了二战,美军打进琉球,日本人要琉球人为天皇“玉碎”,琉球人也大都选择哭泣着听从。

  而王文龙提出驻军计划后,一切都改变了。

  以前的大明朝廷对海洋开拓没有兴趣,也没有常设机构负责此事,自然对琉球不管不顾,可对海五路来说得到琉球这个中转点是能够收获利益的。

  台湾岛距离琉球真就是一天的路程,萨摩藩能组织一千正规军,海五路组织一千青壮登岛武装游行,更是轻而易举。

  而且海五路的炮船可能比萨摩藩的战斗力更强,如果海五路真在琉球驻军,以日本人占小便宜不吃亏的风格,萨摩藩多半不敢再打攻击琉球的主意。

  派一千人前来琉球驻守的事要杨天生回福建去调人,王文龙也要回福建沟通,两边确定意向之后,王文龙和杨天生卸下象拔蚌,便回了大明。

  ……

  福州,半野园。

  王文龙、杨天生共同设宴,邀请巡抚陈子贞来家中相会。

  沈宜修的肚子已经八个月了,王文龙出海的这几个月她都在半野园中养胎,闲来无事便整治园林。

  杨天生和陈子贞走进王家园中,啧啧称奇。

  造园子是非常耗神、花钱的活动,每一处植物的排列,每一块石头的朝向,每一片栏杆的形制都要费心思去雕琢。

  沈宜修闲来无事,王家钱财不缺,更重要的是沈宜修的审美水平一流,才能够整治出高水平园林。

  “建阳有此佳园,日后退居悠游,享尽天伦之乐,实在引人羡慕啊。”陈子贞赞叹。

  “唉,没有这个福气。学生在一个地方呆不住,总要天下四处走走,闲不下来。”王文龙想了想说,“近日我去琉球国,发现日本之萨摩藩对琉球国土窥伺颇深,若我明人不帮助,琉球之亡国恐在须臾。”

  陈子贞脚步一慢,背着手道:“琉球外藩,福建省若是骤然插手,恐遭擅开边衅之责,此事怕只能上报京师了吧。”

  王文龙说:“我同杨海主商量过,他正有在琉球国设立中转货站的意思,不如便派去几千人,带着火器,既是保卫大明商人,也帮他守住国土。”

  “如此便不用经官,琉球、大明,各自方便。”王文龙笑道。

第808章 安全第一陈子贞

  台湾是大明国土,夏威夷、美洲是化外之地,送人去这些地方开荒,在法律上没什么可指摘的地方。

  但要从福建送一千多武装商人去琉球长驻,有心之人甚至可说王文龙是在侵凌外藩。

  哪怕尚宁王给王文龙背书都不行,必须有陈子贞帮助。

  如果此时还是徐学聚当福建巡抚,王文龙相信哪怕只为了保护大明的海外利益,徐学聚也会跟自己打配合,但面对陈子贞,他必须事先得到陈子贞的承诺。

  陈子贞好奇道:“派一千人去琉球国驻扎?什么生意能有这样大的利润?”

  他以为王文龙和杨天生想要走私檀香木,王文龙却笑道:“巡抚大人入席就知。”

  陈子贞走入凉亭坐下,王文龙叫仆人上菜,一盘加热点缀的油浸象拔蚌放到陈子贞面前。

  初次看见象拔蚌的模样,陈子贞目瞪口呆。

  杨天生笑道:“此物名曰‘阳蚌’。乃是美洲所产,别处皆无,补阳气最有奇效。小人有意与琉球国联合,专做这阳蚌生意。”

  陈子贞还在惊讶之中,用筷子翻着象牙蚌感叹笑道:“世间竟有如此惟妙惟肖之物,真是钟造化之神奇也。”

  一餐饭用完,杨天生给陈子贞换了辆马车,车中自然是装满了金银宝物,另外还准备了一套宋版《尚书》,二十个油浸象拔蚌罐头奉上。

  陈子贞一上马车就皱眉走了下来,严肃对杨天生道:“请杨海主将金银搬走,其他礼物也请卸下。”

  杨天生一愣,换上讨好笑容道:“大抚分文不取,实在高节,只是平白受了大抚恩情,小子心中空落。”

  “罢了,”陈子贞从礼物中挑出那一套古《尚书》,“我知这套书没个三百两银子下不来,收了这套古书,杨海主便可放心。其实我同意建阳所说,我促成此事是为了保卫琉球藩国,便是没这套书,我也会去做的。”

  杨天生无奈,只能让人将车上的金银箱子搬下,陈子贞看着他把礼物搬空,这才拿起那套《尚书》告辞而去。

  杨天生对王文龙道:“这陈大抚倒是个清廉敢为的好官。”

  王文龙一笑,心中想,此君的确清廉,但好官么?似乎有争议。

  原时空的陈子贞面对琉日之战的表现实在不靠谱。

  大明商人目睹了琉日之战全程,而且陈子贞在一开战时就收到了琉球使节的报告,被俘虏到日本的郑迥也不完全相信琉球国人,于是他在鹿儿岛拼死写出一封密信,详细讲述此时琉球王国已被萨摩藩控制的情况,并请求大明讨伐日本、帮助琉球人复国。

  陈子贞对战争过程有一定了解。

首节 上一节 432/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